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公主病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1

北京。P大学。新闻系主楼前。

无聊人士最钟情的那种狗血戏码热烈上演中。

一个眼眶微红,委屈可怜地努力忍着抽泣。另一个则略微蹙眉,显然有些焦躁不耐。两个都是惹人注目的漂亮女生,新闻系的风云人物。外系的路人甲经过,忍不住多嘴问一句:“怎么回事啊?”

围观人群非常欢迎新同伴的加入,“听说晏多乐抢了虞悦的男朋友,虞悦正兴师问罪呢。”

路人甲颇感愕然,迟疑道:“不会吧?她俩不是好朋友吗?”

“这年头所谓‘好朋友’才是最靠不住的啦。”应答者耸耸肩,满脸写着“你太天真”,继而将视线落在眉头紧锁的清瘦女生身上,尾音拖得意味深长,“不过也难怪,晏多乐嘛——”

路人甲惊异地发现,大家竟都极其自然地接受了这个理由,看向虞悦的目光里也多了几分同情和义愤填膺。怎么回事?他茫然地纠结着,依稀听见谁在说,有这么一个公主病的“好朋友”,虞悦还真是倒霉啊。

“晏多乐嘛”。

无关孰是孰非,因为这就是答案。

2

晏多乐确实是感到不耐烦了。

她注意到周遭渐渐有人驻足围观。

而虞悦不依不饶地拽着她袖口,以至于雪纺衬衣留下了褶皱的痕迹。

摄影系后辈的期末作业遇到了大麻烦——模特急病住院,一时间找不到替补人选,租金昂贵的摄影棚又耽搁不得——男孩们六神无主地找上门,央求她代为出镜。晏多乐答应了,发现他们预算拮据,还主动提出,她自己解决服装和妆面,直接摄影棚见。

时间已经不早,来不及回去再换一套衣服,只能赶紧挣开对方。

“你说我抢了你的——男朋友?”

莫名其妙。

晏多乐不是个有耐心的人,但毕竟,她只有这么一个关系亲密的朋友,不得不珍惜。虞悦什么事情都不瞒她,对方何时交了男友,她怎么会不知道?费劲地回忆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虞悦说的到底是谁。

计算机系的篮球队长。

某天傍晚,虞悦路过南操场,刚巧见到那男生舒展手臂投出一个美妙的三分球。篮球入框那悦耳的“扑簌”一声,轻易打动了少女的心——她却不敢当场跟男生搭讪,闷头冲回宿舍,一头扎进晏多乐的被窝里,红着脸,把少女的心事一股脑儿都倒给好友听,最后扯着晏多乐手臂晃啊晃,“你会帮我的,对吧?”

晏多乐偶感风寒,正发低烧。她被虞悦晃得头晕,只能说,“好好好。”

这话倒真不是糊弄虞悦。

几天后,晏多乐感冒痊愈,回归学生会。恰逢校篮球赛开幕,晏多乐身为学生会书记,与体育部的来往频繁起来。平素少言寡语的她,因为虞悦的哀求而破天荒地多事了起来,暗暗观察对方的言行。和虞悦认识四年多,从老家的小镇月河一起考到北京,晏多乐知道,自己的这个朋友异常单纯,又很娇气,她的初恋对象,必须谨慎考量。

几番见面,略作打听,竟真有些不大对劲。那男生是有女友的,而且——重点是——似乎,不止一个。

晏多乐感到烦躁,不知该如何告知虞悦实情又不至于让她太受伤。还没思索出个结果来,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那男生在学生会例会上大张旗鼓地表示,他要追求晏多乐。淡定如晏多乐,也不禁目瞪口呆了几秒。这种事情,及时解释清楚就好。但她未曾料想,虞悦会这么快就听说例会上的风波。

出于好意管了闲事,结果却成了十恶不赦的坏人。百口莫辩的感觉,莫过于此吧?晏多乐不喜言语,更不想当众牵扯出虞悦那场没头没尾的一见钟情来,平白害虞悦丢脸。

因此,她只是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快到约定的摄影时间,不能再耽搁了。晏多乐想拍拍虞悦的肩膀安抚,刚一抬手,就见虞悦噙着眼泪,警惕地后退了一大步。围观者又骚动起来:“好凶哦。”“抢了别人男朋友,难不成还想打人呀?”晏多乐一时之间竟然语塞,只能若无其事地,收回了落空的那只手,“我还有事。抱歉。”

他们在说——

“哎?!逃了!”

“果然心里有鬼吧!”

“虞悦太可怜啦。”

她听见身后又有人在说:“难怪,晏多乐嘛。”

P1-3

作者简介
朱熙(柏茗),92年生非典型双鱼座,东京大学修士在读,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萤火》《文艺风象》《小说绘》等杂志常驻作者,已出版长篇小说《刹那行年》《如果忘记雪为期》《黑白画境》等。
后记

1

“When my mother took me to see Snow White,everyone fell in lovewith Snow White.I immediately fell for the wicked Queen.”(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曾带我去看《白雪公主》的故事。所有人部为白雪公主而神魂颠倒,我却偏偏对那个邪恶的王后着迷。)

直到《公主病》正式搁笔,我才读到伍迪·艾伦写在电影《安妮·霍尔》中的这句台词。

那瞬间的感觉很难用言语形容。它分明应该是与我的故事毫无关联的,却无与伦比的恰到好处,给我一刹那的震颤与冲动,以至于将它置于故事的扉页,使它成了最后添上的,最初的开篇。

白雪公主是女主角,是高洁纯粹的,是可爱的。

王后站在白雪公主的对立面,所以是黑暗邪恶的。

非此即彼。

——然而世事必定如此吗?世间所有的故事,都一定要如此吗?

不假思索说“是”的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大声说“不是”的人,究竟哪一方才是无知的、愚蠢可怜的?

我愿为“邪恶”的王后辩护。我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说一句,有勇气与所有人决裂,子然站在大多数人对立面的那个女孩,她才是真正值得爱的。我愿意走到她身边。

若你根本不曾试图走近她,若你根本不知她真容、不知她所思所想、不知她如何成为今日的模样,凭什么想当然地、随波逐流地,擅自认定她便是十恶不赦的“the Wicked Queen”?

细想来,《公主病》真正想要说的,确实也就是这么一句话了。

然后,就有了晏多乐。

若你愿意走近她,其实她很美。

2

完成《公主病》正文的故事,是在二。一六年的盛夏,八月十五日。

去年冬天到今年上半年,断断续续写下了故事前半部分。初夏那段日子,我为学业而一度中断了执笔,直到七月中旬,结束硕士论文的中期审查后,才正式闭门赶写《公主病》后半部分。恰巧今年东京的夏天格外炎热,反常的天气渐渐养成了反常的生物钟。严丝合缝地掩着遮光遮热的厚重窗帘,一觉睡到午后醒来,抹些果酱简单啃几片吐司,喝一杯咖啡,写到太阳落山、晚上八九点暑气稍微消散时,出门去车站前商店街觅食兼采购消夜食材。继续写通宵,写到天色熹微时分,打着呵欠再次出门,慢悠悠横踱过电车通车前空寂的铁轨踏切口,在便利店买个清晨最新鲜的三明治填饱肚子,回家倒头睡下。

如此循环反复。  有时会在踏切口的正中停下来,朝轨道往鱼白天幕延伸而去的方向,发一两秒钟的呆。

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过着这样封闭的生活,几乎断绝了与人的交流。当然能遇上超市和便利店的店员,但凌晨深夜的他们往往也都很疲惫困倦,除结账时的一句“谢谢”和“欢迎再次光临”,对话再无其他。

这样的状态当然并非必要。写小说这些年来,鲜少有如此钻牛角尖的时候。过后再回头去想,我仿佛有意地给自己塑造了一个孤寂的绝境。要说目的,或许是为了能更接近和理解晏多乐一些吧。

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小事。也许根本不值一提,但对当时的我而言,是很特殊的一件小事。

某天深夜,盯了太久电脑突然感觉眼睛干疼得受不了,于是赶在药店关门前跑去买眼药水。那已是《公主病》接近结局时,经历过崩溃阶段,我整个人对闭关状态已感觉麻木,拿了东西默默去柜台结账,照旧没什么话说——在东京买这些小东西,不想开口时,是真的可以一个字不用说的。

然而店员妹子似乎是新人,在扫描会员卡和优惠券时,因操作失误而作废了一张券。

她很不好意思地连声说抱歉,见我摇了头表示没关系,却还是很局促不安。为了化解尴尬似的,她指指我T恤胸前,“小恐龙的图案很可爱啊。”

T恤是穿了许多年,淘汰下来做家居服的松软起球的旧衣服而已。

我当然知道对方只是没话找话说,但很不可思议,那瞬间有种微妙的感动,让我几乎哽咽了一下。

与话语的内容无关,重要的只是对方主动与我对话这件事本身而已。

我想,在晏多乐看来,东京的深夜,江越白叫住她的第一声,其意义大抵也是如此吧。

3

故事结束在夏天,而写下这篇后记的时候,东京已是完完全全的冬天了。

完成《公主病》后,我休假了十天左右,初秋开始又切换到学生模式,真正意义上闭关了小半年,完成了自己在东大的修士论文(这么一说我今年闭关了好多次……)。同是闭门敲字,二者感觉却截然不同。究竟哪儿不同,其实并不太说得上来。可是,分明为论文闭关的时间要更长,可回忆起来,却像《公主病》的那次漫长得多似的。

或许因为夏天这个季节本身给人的印象,就总是很漫长,漫长到仿佛无尽一般吧。

说回后记。

写小说十多年来,这似乎是我长篇正文和后记之间相隔最久的一本书了。以至于重新提笔,却久久写不出一句话(写到这里简直乱七八糟得不知自己在说什么)。自己重新翻起故事的正文,感觉也是熟悉又陌生。  昨天下午和暌违已久的朋友约在表参道喝茶,离店时正是傍晚。天色黑透了,表参道大街沿路点起水金色的灯火。突然想起最初琢磨《公主病》这个故事的时候,约略也是去年冬天此时。给晏多乐安排了灯饰设计的工作,也是某晚偶然走过新桥电通大楼前广场,远远眺望见一片蓝色的灯海,脑中突然涌起的念头。

转眼就是一年了。

4

后记写到此处时,我正在东京飞往北京的途中。

一次临时决定的行程。我将在北京逗留十天左右。这是我在大学毕业两年多后,第一次回去曾生活了四年的北京。

而那年毕业的夏天仓促离开时,我曾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回去了的。

我倒没有遭遇晏多乐那样离奇可怕的事件(更准确地说,我并没有通过晏多乐的故事来为自己的一些什么经历申诉求告的意图)。但离开北京时,绝不能算是多么愉快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沮丧和心灰意冷的。内心有过愤懑不平,也偷偷幻想过多年后与当初龃龉的人事物重逢时如何如何才能解气。然而时隔两年真正回去,却发现那年的意气,那年的恨与怒,早已淡得找不到踪迹了,淡得我甚至不想特地跨过大半座北京城,去当初的地方,为自己的所谓“青春”长吁短叹地怀旧一番。

不是软弱逃避,也不是冷漠,真的只是不在意。或者说,懒得在意了。

仅此而已。

不在意,它便无法予我以伤害。

从这个角度来说,晏多乐的懒散,倒真有些像我自己。何况,并不只有那里是我的“青春”。

我在此处,青春便在此处;我在别处,青春便在别处。只要“我”仍在,青春就没有结束,并不需要一番刻意的伤感,扮作悼念的姿态。

要说洒脱,或许这也是洒脱吧。

5

语无伦次的,不知自己在说些什么,也不知该怎么结束了。

6

不如就这样突兀地结束吧。(一点点恶作剧的心态。)

7

最后是惯例的感谢时间。

感谢编辑绿猫,尊重并最大限度地保全了《公主病》的原貌,让它能够以如此真实的本来姿态到达你手中。

感谢所有爱我的,和愿意包容赶稿期固执鸵鸟而又刚愎自用的我的人。

感谢将这本书读到这里的你。

最后的最后,愿你能不为俗世浮尘蔽目,遵从本心,去发现真正值得爱的人。

我们下一本书再见。

朱熙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十七日

于东京至北京途中

目录

第一章 初次的邂逅——仿佛很平静,仿佛很寻常。

第二章 你对我的关心,适可而止。

第三章 她等的人不会再来,谁都不会再来。

第四章 这好像,是一个吻。

第五章 他们再一次地,谁也没有发现对方。

第六章 有什么东西正要破土而出。

第七章 哪怕无数次也会奔向彼此。

尾声 谢谢你,还在这里。

后记 若你愿意走近她,其实她很美。

内容推荐

朱熙著的《公主病》以时下在年轻人中蔓延的“公主病”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异国求学背景下集青春、梦想、励志为一体的正能量故事。

女主角晏多乐身世坎坷,受被父母抛弃的童年经历的影响,变成了一个看起来高冷、淡漠、锐利、独善其身的女孩,而被身边的朋友、学校的同学冠以“公主病患者”的名头。晏多乐因陷入与闺蜜虞悦“抢男友”的风波,被全校同学以及守护虞悦的江越白误会与厌恶。在深深的孤独与众人的排斥中,晏多乐选择独自前往东京留学,却与同去留学的江越白巧遇,两人在朝夕相处中相互了解,江越白渐渐发现这个“公主病”患者实际上真诚、善良、独立、坚强……而原本被众人捧在手心的虞悦却渐渐显露出骄矜、恶毒与唯我独尊的坏毛病,江越白不禁反思,谁才是真正的“公主病”患者?

突如其来的舆论漩涡,以“公主病”之名的恶意攻击,来自闺蜜扭曲的嫉恨之心,扬言“她没有公主病,她是我见过的最独立坚强的女孩”的空降追求者……会让宴多乐与江越白的感情最终走向何处?

真公主病与假公主病,究竟谁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编辑推荐

建筑系暖男&新闻系“公主病”女神。

朱熙著的《公主病》讲述的是一个让编辑部和广大读者集体少女心爆棚的学旅故事;

全方位展现日本的精致生活、绝美风光与留学生活的酸甜苦辣;

完美呈现王子与公主的正确打开方式——“有我在的地方,你就是真正的公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公主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212590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2
出版时间 2017-04
首版时间 2017-04
印刷时间 2017-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88
CIP核字 2017059963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1
15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