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企业家中的创业家/中国企业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创业=一半动力+一半运气,生活的可爱之处在于它比想象中要精彩得多。学习不好不要紧,但一定要做个优秀的人。他们能够脱颖而出的共有“幸运”之处:宽松的环境,开放的心灵,独立的意志。

本书所选录的案例是《中国企业家》1996年二次创业以来所记录的众多创业人群中的部分典型代表。这些人群都被冠以“企业家中的创业家”的称号,是因为他们共同的气质:创业、创新、创造,其中有些人已经具有了成为传大企业家的基因,如马化腾、江南春等人。中国商业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创业家”而变得丰富和精彩,他们颠覆旧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让中国成为全世界创业精神最强烈的国家之一。

内容推荐

独具慧眼的罗康瑞,最爱做“月老”的李松,雄心勃勃的王长田,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冯军,“向前冲”的甄荣辉,被动创业的吴涛,毅然决然的刘述尧,“偶然”起家的罗建凡总裁,超级胆小的江南春,裁缝出身的高德康……

本书为《中国企业家丛书》之一,为读者们整理了10年来较有代表性的创业家的创业故事,如此大跨度、系统地分类整理,目的想让读者全面了解这些创业家的创业历史与成长历程。这些创业家的艰辛与努力,让人钦佩的同时也会感到无比震撼,或许可以给身处现世经济动荡飘摇中的读者们以激励和启发。

目录

独具慧眼的罗康瑞

最爱做“月老”的李松

雄心勃勃的王长田

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冯军

“向前冲”的甄荣辉

被动创业的吴涛

毅然决然的刘述尧

“偶然”起家的罗建凡总裁

超级胆小的江南春

裁缝出身的高德康

不守规矩的戴志康

舍我其谁的高燃

亿万身家的李想

年轻气盛的郑立

少年老成的茅侃侃

常变常新的季琦

气度非凡的张蓝

相辅相成的Partner

走出茫然的李阳

低调潜行的马化腾

后记

试读章节

独具慧眼的罗康瑞

古雅的石库门后、宁静的人工湖畔,一幢幢式样别致的别墅已落下面纱,几栋气势不凡的大厦鳞次栉比。每当罗康瑞看到这些自己的杰作,嘴角都会浮现出发自内心的笑意。

这14亿元造就的“新天地”只是罗康瑞对太平桥地区改造与重建计划中的第一步,上海市卢湾区政府批给他的地皮是52公顷,而“新天地”和人工湖全部用地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罗康瑞动议启动“新天地”项目时,瑞安集团上上下下都说“老板疯了”,但这位将50%的资产、几乎整个未来都赌在上海的香港商人的心思是,利用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完美结合,在上海市中心筑造一个标志性的国际商住园区。项目整体包含四个部分: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商业、餐饮、娱乐和旅游综合小区,即“上海新天地”;“企业大道”办公楼区;“翠湖天地”等住宅小区;购物、娱乐商业中心区。  ‘

于是便不难理解,在1999年告贷无门时,罗康瑞为何敢于狠狠心自掏了8亿多元。8亿多元对于他来说不算小数字,在香港,罗康瑞靠建材起家,兼做一些规模不大的房地产生意,与房地产巨鳄李氏家族、郭氏兄弟不可同日而语。即使他的父亲、香港早期的房地产富豪罗鹰石,与上述诸位也难比肩。

可是现在,李嘉诚、郭炳湘每次遇到罗康瑞,不禁也要拍拍这位后生的肩膀:“罗康瑞,你行啊,你有眼光,这么早到上海去投资。”

2002年深冬,罗康瑞自信地说,“我们在人工湖边的‘翠湖天地’,基本上没做过广告,现在几乎全卖光了,平均价格可是全上海最高的呐!”

“新天地”成了罗康瑞的“名片”。据说,一向傲慢的德国人也开始琢磨怎么复制一个“新天地”。罗康瑞被频繁地邀请出席各种类型的国际论坛、会议。在许多场合,一些政界要人、商界名流走过来,握住他的手,说的第一句便是:“我刚刚去过上海,看到了你的‘新天地’。”

如果没有卢湾区政府的鼎力相助,罗康瑞盘算得再好,也可能落空。公益性质的人工湖及绿地是罗康瑞换得全部52公顷土地的一个前提。瑞安集团大力配合旧城改造,政府对居民动迁则不遗余力。据说,5万平米的人工湖,3800户居民,43天就动迁完毕。

罗康瑞比其他香港商人更早地来到了上海,第一次要上溯到1984年。那时的上海,正处在整个20世纪中面目最为萧索的境地,多年后,他回忆说:“当时的感觉不怎么样。”

可仅一年后,罗康瑞却决定到上海投资。1985年,37岁的罗康瑞出任香港基本法咨委会委员,为加强对内地的了解,他带团到北京、上海、广州考察。他第二次踏上上海的土地,在这里,经人介绍,他认识了许多“年轻的朋友”。

彼时的罗康瑞显然无法预见这些“年轻的朋友”对他意味着什么。就如同他没有料到十余年后,自己会把事业重心北移到这座灰蒙蒙的城市一样。

今天,当年的“年轻的朋友”大多年过半百,其中一些已攀上了政治生涯的高峰,罗康瑞依然习惯这样形容他们——其时上海市团市委的一些负责人。罗康瑞与上海的缘分,便由这些“年轻的朋友”开始。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最终成为罗康瑞的上海事业至为关键的内容。其中,包括新任上海市长韩正。

瑞安在上海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城市酒店”,董事长便由时任上海团市委书记的韩正兼任。韩正日后的一个职务是卢湾区区长。

罗康瑞在卢湾区称得上如鱼得水。谈到卢湾,他不无感慨:“我们和卢湾区的关系……城市酒店在卢湾,瑞安广场也在卢湾,新天地、人工湖还在卢湾。你到什么地方去投资呢?人总是最重要的。”

年轻时的罗康瑞热衷政治,香港回归前在工商界、政界均崭露头角。他不仅参与基本法的起草工作,集港事顾问、特区筹委及推委成员于一身,并且是与香港立法局直选派针锋相对的“71人会”的重要成员,还被选为香港工商专业联会主席。

“那时老人家们称我是工商界的‘交际人’。”罗康瑞优雅地一笑,他并不否认自己的政治敏感,“我和政府打交道因为我希望支持、配合他们发展,并不是单纯为自己的业务,我可以和他们建立友谊。为什么我可以在上海做那么大的开发,在一大会址旁边做‘新天地’那么重要的地块?因为他们了解我,相信我,知道我不会乱来。”

2002年10月,《商业周刊》年会在北京举行时,罗康瑞被专门请上演讲台,与海内外企业家辩论“如何搞好政府关系”。同样的话题,美国企业家大喊头痛,国内民营企业家一脸激愤,罗康瑞却安坐当中,从容不迫。在那样的场合,风度翩翩的他,作用如一剂妥贴却不落痕迹的润滑油。

“一个很成熟的、很实际的香港开发商不会做‘新天地’的,因为开始不赚钱。敢于做‘新天地’的人是需要有些梦想的。”一位香港地产专家这样评价他的同乡。

19世纪下半叶,今上海市华山路849号,李鸿章请来了美国设计师罗杰斯,为爱妾丁香修建了中西合璧的丁香花园;1923年,英国人威尔逊在上海外滩修建了汇丰银行大厦——被称作从远东到白令海峡最好的建筑;1929年,沙逊请来英国公和洋行的设计师,在外滩上修建了日后象征着几代上海人梦想的和平饭店……

像这些人一样,罗康瑞也渴望在上海营造他自己的一个梦。开发“新天地”之前,他在上海最大的手笔是“瑞虹新城”。“瑞虹新城”一期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香港“太古城”的风格,可在偏于虹口一隅的地段,突兀又不得人气。这不是一段可以让罗康瑞得意的经历。他把目光投向了上海正日渐破落的石库门。石库门可说是上海自开埠以来影响市民生活方式最主要也最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

据他说,开始是政府的朋友们请他为旧城改造出出主意,尤其是太平桥地区,地处上海市中心淮海中路南端,破败凋零,改造相当困难。受国外旧城改造经验的启发,罗康瑞打算不仅仅“简单地参与”。

“不是简单的复旧,而是更高层次上的改造。我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一定全力以赴。”他以3000万元人民币请来美国旧房改造专家本杰明·伍德建筑设计事务所和新加坡日建设计事务所,并邀著名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为顾问。据说在研究了1000个小时上海的旧建筑后,设计师们决定在整体规划上保留北部地块大部分的石库门建筑,穿插部分现代建筑;南部地块则以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建筑为主,配合少量石库门建筑,一条步行街串起南、北两个地块。

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保留下来的石库门已面目全非。为重现景观,瑞安公司从档案馆找到了当年由法国建筑师签名的原有图纸,然后整旧“如旧”。并在老房子内加装了现代化设施,包括地底光纤电缆和空调系统,然后注入现代化功能。

瑞安集团甚至专门从德国进口一种昂贵的防潮药水,像打针似地注射进墙壁的每块砖和砖缝里。

由此,“新天地”每平方米的造价达到了2万元。而为动迁这一地块上近2300多户、逾8000名居民,瑞安又耗资超过6亿元人民币。

谈到这个今天已成真实的梦境,罗康瑞禁不住神采飞扬:…新天地’做得成功,主要的原因是:外国人来,觉得是很中国化的;我们中国人去看,觉得有一点洋派;年纪大的人感到怀旧,年轻人又觉得很时尚。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一点东西在里面。”

从1996年到2001年,“新天地”由构想变为现实,罗康瑞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一头黑发却成了历史。  于是,香港明星投资的“东魅”酒吧、日本彩虹乐队的Ark音乐餐厅、意大利维纳斯冰淇淋店等多重时髦元素被一一镶嵌进旧式石库门。于是,大陆文化商人陈逸飞的“逸飞之家”与台湾昔日明星杨惠珊的“琉璃工房”,二者比肩在“新天地”,开始了一种对话的可能。

P1-7

序言

《企业家中的创业家》一书的出版,煞费周折,首先要从历时10年、多达100多册的《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上千篇文章中甄选出可称之为创业家的有关创业故事的文章;其次要重新整理、分类、编辑加工,并多次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多位记者就人选问题反复沟通界定;再次,需要和我们这套书的另外3本的责编们进行交流,以求得四本书从内容到形式的统一、平衡。在长达数月的整理、编辑过程中深感琐碎与繁复,然而,对于成书的期待与热望远胜于过程的艰难与苦痛,终于等来了该书的付梓。该书为读者们整理了10年来较有代表性的创业家的创业故事,如此大跨度、系统地分类整理,目的想让读者全面了解这些创业家的创业历史与成长历程。这些创业家的艰辛与努力,让人钦佩的同时也会感到无比震撼,或许可以给身处现世经济动荡飘摇中的读者们以激励和启发。

编 者

后记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狄更斯《双城记》)

无论春夏秋冬、希望失望,这仍然是一个创业的时代。

2008年是改革开改30周年,也是中国商业蓬勃发展的30周年。这一年,全球经济出现了危机,中国企业界也进人“过冬”状态。但回顾过往的30年,最值得记住的是人们的创业精神,它造就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奇迹,也让这个国家充满了激情和梦想。

本书所选录的案例是《中国企业家》1996年二次创业以来所记录的众多创业人群中的部分典型代表。这些人群都被冠以“企业家中的创业家”的称号,是因为他们共同的气质:创业、创新、创造,其中有些人已经具有了成为传大企业家的基因,如马化腾、江南春等人。中国商业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创业家”而变得丰富和精彩,他们颠覆旧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让中国成为全世界创业精神最强烈的国家之一。

如果你也尊重他们的这种创业精神,给他们提一些忠告吧。本来没有资格提出什么忠告的,但我相信这些所谓的“忠告”对每位创业路上的应该有所裨益,权当班门弄斧吧:

1.相信这个时代,无论它是好还是坏;

2.把创业当成一种信仰,无论它是会带你走向天堂还是地狱;

3.保持微笑,对你的员工、合作伙伴、投资人、客户……,微笑是创业阶段最好的武器之一;

4.不妨在桑拿房里开一次中层会,你会发现自己还保持着从前的童真;

5.找个时间,跑到你创业时的那个小房间里单独呆上一会;

6.不要强求自己达到张瑞敏的地步,不然后半生永远有一种孤独感;

7.找个没人的地方没有理由地大哭一场,让干枯多年的泪腺滋润一下;

8.为自己和家人准备一笔防止意外的钱,不管自己的事业是在颠峰还是处于低谷;

9.钱再多也是带不走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要爱惜身体;

10.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诱惑。

是为后记。

边杰

2008年12月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企业家中的创业家/中国企业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涛//程苓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09360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6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3-53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