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是自由的呼吸(俄罗斯思想家智慧随笔)/双头鹰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的二十余篇人生随笔,探索人的命运、生命价值与意义、个性自由等诸多问题,建构起其独特的思想体系——末世论哲学,以其鸿篇巨制与思想深刻、观点新颖享誉世界。内容涉及神学、宗教、哲学、历史、文学、政治诸多方面。

目录

论人的精神/1

论禁欲/25

论人的个性/39

上帝是什么/55

诱惑与奴役/57

美是自由的呼吸/70

自由与时间或奴役/81

论革命/95

民族与人民/100

如何对待文化/105

对奴役的抗争/110

哲学与认识活动/112

生命的意义在于它的质量/124

命运悲剧与自由悲剧/125

论上帝与人的自由/127

论基督教的人学和人/134

死亡与永生/151

地狱的秘密/167

天堂在那里/185

对待死刑和技术的态度/192

爱与性/200

作为整体的法律与作为个体的人/210

论创造/214

论谎言/226

论庸俗/236

试读章节

的精神

对人的三元理解,即人是精神的、灵魂的和肉体的存在物,具有永恒的意义,这个理解应该被坚持。但这完全不意味着,在人身上,与灵魂和肉体本质并列仿佛还有一个精神本质,这意味着,人的灵魂和肉体可以进入另外一种更高的精神生存秩序,人可以从自然的秩序过渡到自由的秩序,过渡到意义的王国,从纷争和敌对的秩序过渡到爱与结合的秩序。人是精神的存在物,在人身上有精神的能,但是在他身上没有与灵魂和肉体的本质和实体对立的,客观的精神本质、精神实体。人的肉体也可以在精神之中,可以被精神化。精神原则不是客观的原则。成为客体就意味着为主体而存在,客观性只是向主体的显现。但是,精神的实在性具有另外的来源,这不是来自客体的实在性,而是来自上帝的实在性,上帝是主体。我的内在精神体验不是客体。我不能成为自己的客体。主体不是实体,实体是自然主义的范畴,主体是行为。精神是这样一个领域,思维和存在的区分与对立不能扩充到这里,在这个领域里没有对思维客体的客体化和实在化。精神是灵魂的真理,是灵魂的永恒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精神具有价值论的特征,它与评价相关。精神性是人身上最高的质,最高的价值,最高的成就。精神赋予现实以意义,但精神不是另外一种现实。精神仿佛是上帝吹的气,这气渗透到人的实质之中,并将其生存的最高价值和最高质,内在的独立性和统一都传递给了人。对精神的实在性的客观理解导致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我的精神状态和体验是否与某种真正的实在一致,或者这只是主体的状态?然而,这在根本上是对问题的错误提法,是从对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理解中借用来的提法——主体应该反映某些客体。实际上,精神状态不与任何东西一致,这些状态是有的,它们就是原初实在,它们比反映客观世界的一切更具生存性。P1-2

序言

俄罗斯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绚丽的明珠,尽管它历经磨难,仍不失其灿烂耀眼的光辉。

俄罗斯文化的历史渊源应追溯到生活在第聂伯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古斯拉夫人。公元6世纪一7世纪时,斯拉夫人信仰的还是多神教,从事农耕生产。原始公社解体后,开始了封建化的历程。9世纪一lO世纪,斯拉夫人接受基督教,成为斯拉夫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表明斯拉夫文化进入基督教文化圈。1054年,东西基督教会分裂,使基督教文明分为西方教会与东方教会两大形态。俄罗斯人则与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基顿人和保加利亚人属于东正教文化圈,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这从基辅罗斯时期的语言、宗教与文艺中可以得到充分反映。古代罗斯所建的索菲亚教堂鲜明体现了其与君士坦丁堡的文化联系。

拜占庭文化尽管其宗教信仰是基督教,但它仍保留着希腊式文化,使用的是古罗马法,并按罗马帝国模式来治理国家,这样,拜占庭文化特点不仅由其处于。亚欧交界的地理位置所左右,而且也由其联结西方的拉丁基督教与东方的伊斯兰教的桥梁所决定。这些文化特点也深深地烙印在俄罗斯文化之中。

13世纪,蒙古人入侵俄罗斯,俄罗斯人进行了顽强斗争,并于1480年摆脱了鞑靼蒙古的统治,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国家。随后经反复无常的伊凡强行建立的沙皇独裁政府.,于罗曼诺夫王朝形成了统一的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一方面巩固着专制国家体制,使农民沦为农奴,一方面也在学习西欧国家大力推行改革,开始了俄罗斯帝国的现代化转型。叶卡捷琳娜女皇也是如法炮制,~方面尊重欧洲兴起的启蒙运动"推行_些政策改革,但同时却扩大农奴制,并通过“贵族宪章”使贵族拥有对农奴的永久权利,以至于在欧洲曾作为资产阶级兴起的思想武器的启蒙运动,在俄国却被用来作为完成早已开始的君主集权制的工具。1861年,俄国总算颁布了解放农奴法令,但农奴的鳃放并未使俄国农民成为西方国家意义上的公民,却仍受到村社、家庭的束缚,没有个人自由。俄罗斯帝国就这样一直在缓步推行西方化与维护专制统治之间游弋,俄罗斯思想界也一直处在西化派与斯拉夫派既相;中突又相联系的张力场中。19世纪的俄国已从普鲁士边界延伸至太平洋,成为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国,辽阔广袤的疆土却并没有建立起严密的秩序,这使俄罗斯既不满于自己在欧洲的地位,又无力为自己谋求更强的霸权。俄罗斯素有肩负某种伟大神圣使命的宗教理念:莫斯科是第三罗马。这已深深渗透在俄罗斯人的文化精神中,成为俄罗斯民族之魂。有道是,英美人喜谈体育运动,法国人喜谈女人,俄国人则爱谈宗教和上帝的奥秘,因而俄国人有“上帝使者”、“上帝追求者”之感。俄国人特有的虔敬感、同情感、羞涩感带有强烈的宗教气息,他们注重敬拜甚于讲道,对上帝和神性真理怀有热切的思慕,对不幸与受苦者怀有深深的同情与宽恕,对不公正的待遇逆来顺受,以及对神圣象征和神秘主义怀着忠诚。东西方的矛盾冲突构成了俄罗斯灵魂深处的悖论,以至于用理性难以悟解。正如丘特切夫的诗所写到的:

俄罗斯并非理智可以悟解,

普通的尺度无法对之衡量:

它具有的是特殊的性格——

惟一适用于俄罗斯的是信仰。

民粹主义、斯拉夫主义、无政府主义、不抵抗主义、虚无主义、神性信仰等思想体系构成了俄罗斯民族的多棱镜,为我们窥见俄罗斯灵魂提供了窗口。

俄罗斯知识分子是俄罗斯灵魂的代表。他们在西方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持续碰撞中,不断地以西方思想审视俄罗斯生活,又以俄罗斯的情感审视着西方生活,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反省与批判,促使俄罗斯文化逐步融合着东西方文化。亦如别尔嘉耶夫所说:“俄罗斯应该意识到自己也是西方,是东西方的综合,是两个世界的联结点,而非分界线。”这鲜明地表现在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成长过程中。自18世纪以来,俄罗斯知识分子纷繁复杂的,心路历程,折射出俄罗斯的现代化转型之艰难。这在20世纪表现得更为鲜明、更为强烈,更使中国人悟解俄罗斯文化增加了相当的难度。我们将尽力勉励自己,鞭策自己为实现此目的而努力,读者亦须警醒自己:除了理解还需悟解。在此,任何走捷径与省力的打算,都会导致误解与片面。

翻译是一种跨语种、跨民族、跨文化的沟通,它为中国与外国文化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以便消除相互之间由于语言不通产生的隔膜、偏见与误解,使世界各国人民的精神文化得以交流与传播。它同时亦是一种对话,它将使各民族、各个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多元对话成为可能。

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中国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不过由于当时的各种原因,中国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仍有缺失。近年来,随着俄罗斯改革的深化与中国的开放,国内已陆续出版了俄罗斯文化丛书(如白银时期),对中国读者了解甚少的俄罗斯宗教哲学家与流放西方的思想家做了介绍,这无疑有助于国人全面了解俄罗斯文化。

“双头鹰文库”愿继前辈学者汉译俄罗斯文化学典之大业,并与同辈学者共铸文化交流之辉煌,推进国人对俄罗斯文化的全面T解。本文库定名为“双头鹰文库”,旨在让中国读者走近俄罗斯,走近俄罗斯之魂。双头鹰是俄国的国徽,也是俄罗斯文化之象征:它的一头偏向西方,另一头却朝向东方;一双眼睛盯着西方,另一双眼睛却凝视着东方。这恰好是俄罗斯及俄罗斯文化所处境遇的绝妙写照,也是俄罗斯文化历史发展的形象表现。

值此新世纪来临之际,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亦在走入中国。本文库愿与学术界同仁共同完成这一伟业,欢迎学术界同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批评指正。文库愿益于中国21世纪新文化之建构,愿益于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的健全发展,愿益于中俄及中外文化之交流,愿益于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对话。但愿学术界同仁与广大读者关心、爱护本文库,使其与新世纪携手共进。   殷殷期盼焉,是为序。

后记

别尔嘉耶夫(1874—1948),全名为尼古拉·亚历山大洛维奇·别尔嘉耶夫,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神学、宗教、哲学、历史、文学、政治诸多方面,有“20世纪俄国黑格尔”之称。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人的命运、生命价值与意义、个性自由等诸多问题,建构起其独特的思想体系——末世论哲学,以其鸿篇巨制与思想深刻、观点新颖享誉世界。尽管因篇幅所限,本集所选只是其思想中的大海一滴,然而我们仍希望中国普通读者也能从中领略其思想的魅力。

本集书目的选择得到了张百春、张源先生的倾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是自由的呼吸(俄罗斯思想家智慧随笔)/双头鹰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别尔嘉耶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友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429228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65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20
16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