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是国际金融投资界公认的“股神”、“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他靠股票、外汇投资成为顶级富豪的传奇经历,在全球投资界传为佳话,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20世纪8大投资大师”之首,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有史以来15大富豪”之一。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课堂讲解形式,像讲故事一样系统总结他的投资理念精髓。并且按照我国投资者惯有的思维方式,详细阐述、深度挖掘、精辟归纳为10章,与读者一起分享他的智慧结晶。
图书 | 巴菲特投资10堂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沃伦·巴菲特是国际金融投资界公认的“股神”、“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他靠股票、外汇投资成为顶级富豪的传奇经历,在全球投资界传为佳话,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20世纪8大投资大师”之首,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有史以来15大富豪”之一。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课堂讲解形式,像讲故事一样系统总结他的投资理念精髓。并且按照我国投资者惯有的思维方式,详细阐述、深度挖掘、精辟归纳为10章,与读者一起分享他的智慧结晶。 内容推荐 沃伦·巴菲特是全球金融投资界最富传奇性的人物。人称“股神”。他从100美元起家,五十年如一日理性投资,如今拥有个人资产620亿美元,靠股票投资成为2008年全球首富。他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全球最高,2007年收盘价每股13.78万美元。当年上涨2.88万美元。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历来被视为“投资圣经”。本书以最新资料和详实案例,从十个方面介绍了他的投资理念,对于广大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会大有裨益。 目录 听股神讲课,做投资赢家/5 第1课 什么时候买人股票 当买人的价格物有所值时/8 当股价跌到非常有吸引力时/10 当利润丰厚的现金牛出现时/13 当经济运行规律出现转机时/16 当管理层聪明而又精明时/19 当傻瓜也能经营这家公司时/22 当发现有经济特许权存在时/24 当短期套利能够获得短差时/27 当你看好的股票出现危机时/30 第2课 为什么要集中投资 有助于对个股作详细考察/34 有助于投资者理性思维/37 有助于提高投资回报率/40 有助于对高概率事件下大赌注/43 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45 有助于收益概率大于亏损概率/48 有助于降低资金周转率/50 有助于应付股价不正常波动/53 有助于投资一个成功一个/56 第3课 为什么要长期持股 有助于培养投资理念,远离投机/60 有助于分享主业的稳定发展/63 有助于集中资金做稳健型投资/66 有助于取得稳定的投资回报率/70 有助于取得马拉松式的长期回报/73 有助于以逸待劳、多看少动/76 有助于发现不需追加投资的股票/79 有助于不去关心每天形势变化/81 有助于重复龟兔赛跑的故事/84 第4课 怎样预测投资对象 股票预测不需要高深学问/88 估测股票实际价值的方法/91 估测股票价格是否合理/94 通过阅读年报提高洞察力/97 根据报表调整所有者权益/99 经济商誉代表公司竞争力/102 看是否具备套利交易机会/105 正确估计全球化带来的影响/108 历史越清白,预测越可靠/110 第5课 怎样评估企业价值 学会亲自调查,拒绝听信股词 /114 广泛阅读,养成独立思考习惯/117 采用最简单的评估方法/120 把内在价值放在第一位/122 看账面价值是否稳定增长/125 看股东权益报酬率高低/128 考察是否具有消费垄断性/131 重商业道德,道不同不相谋/134 估值要保守,越保守越可靠/137 第6课 怎样尊重市场先生 唤股市一声“市场先生”/140 市场先生最遵循价值规律/142 不被市场先生看作是傻子/145 不相信“市场有效理论” /147 寻购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股票/151 选择股市行情低迷时入市/154 股市越低迷,安全边际越大/156 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最低/159 不通过股价衡量投资价值/162 第7课 怎样利用股市非理性 不要试图预测股市走势/166 不理性的股市才有机可乘/169 战胜股市首先要战胜自己/172 抗拒诱惑,以静制动/175 坚持安全边际100年不动摇/177 关注大公司出现股价猛跌时/180 关注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公司/183 在突发事件面前临危不惧/187 坚持在能力圈范围内投资/190 第8课 怎样避开投资误区 经常用镜子照照自己/194 博采众长,不断学习/197 不碰自己不懂的股票/200 不买原材料企业股票/203 只选择低成本企业投资/205 买物有所值,不贪便宜/207 好股票要紧紧捂在手里/210 学会如何规避投资风险/213 学记者采访掌握一手资料/216 第9课 怎样不受别人干扰 成功的投资者会掌控情绪/220 实地走访胜过任何谣传/223 认准了就要大胆去做/226 充分相信自己的直觉/229 一旦买进就绝不后悔/232 尽可能选择长期投资/235 买的是股票,投资的是企业/238 看准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241 突破前人,而不是死搬教条/244 第10课 什么时候卖出股票 当价值增值能力直线下降时/248 当不符合“七成五”法则时/251 当无法继续收取“过桥费”时/253 当你懂得什么时候见好就收时/256 当更好的投资机会出现时/259 要尽可能减少股票交易次数/262 要学会拒绝市场先生的挑逗/265 要尽量不去看当前股价涨跌/267 要守住好股票:死了都要爱/270 试读章节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的集中投资,是建立在对股票进行详细考察基础之上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对该股票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就贸然投入,而且还是集中投资,这种行为无疑是风险巨大的孤注一掷。 巴菲特认为,集中投资的一大好处,就是迫使你更详细、更认真地去考察你的投资对象。而他自己考察上市公司则有一套独特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独特却不神秘,是建立在普通常识基础之上的。 巴菲特认为,如果一家公司管理层聪明而又精明,经营业绩稳定,经营方式长期不变,公司的内在价值就会慢慢体现出来。所以,他的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如何分析公司的内在价值,考察公司潜在经济状况,而不是股价波动、股市本身的发展上。 由于巴菲特实行的是长期投资策略,所以要从将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来分析公司发展前景,是相当困难的。为此,巴菲特采用的方法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有一整套。运用这一整套方案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考察,有助于从全面的、整体的角度来把握股票投资价值。 巴菲特认为,股票投资也要根据“吃力不赚钱、赚钱不吃力”的原则,在详细考察公司的基础上,尽量寻找和挖掘“赚钱不吃力”的行业和公司。当这种股票出现时,要紧紧抓住机会,集中投资。 他曾经对零售业和电视行业做过一个对比分析。 众所周知,零售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必须时时刻刻发挥聪明才智来应对激烈的竞争,可即使这样,盈利率还很低。 在巴菲特的个人投资生涯中,他看到过许多零售商曾经一度拥有令人吃惊的成长率、超乎寻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可是到最后突然就不行了,不得不宣告破产。他发现,这种现象在零售业内屡见不鲜。其实又何止巴菲特呢,我们每一位读者都有这样的耳闻目睹。 相对于需要“聪明一世”的零售业来说,电视行业被巴菲特称为只需要“聪明一时”就行了。 他举例说,如果你很早以前就买下一家地方电视台,即使你用人不当,也会经营得很好。例如,你把它交给你的一位懒惰而又差劲的侄子来经营,这项事业仍然可以经营好几十年。更不用说,如果你把它交给资本城公司主席托马斯·墨菲来管理,那你个人完全可以退居幕后、不闻不问,即使这样,回报率也会非常高。 巴菲特分析说,“聪明一世”和“聪明一时”的区别就在这里:前者的零售业经营需要时时刻刻比竞争对手更聪明、能干,而要做到这一点显然很不容易;即使你非常聪明、能干,你的竞争对手也会很快就复制出一套你的做法来对付你,然后超越你。不但如此,还会有一大批新加入的零售商,虎视眈眈地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分流你的客户。 在这种内外夹攻下,一旦你的经营业绩下滑,就可能面临倒闭危险;一旦用人不当,那就等于你已经拿到了一张经营倒闭的入场券。而后者的要求就没这么严格。 巴菲特说,在对股票进行了这样的详细考察后,你就可以放心地集中投资了。有了这种详细考察,你还有什么必要担心投资回报呢? 【投资心法】 通过对上市公司进行详细考察,然后好中选优,把主要资金集中投资于能够创造较高回报的少数几只股票上,这是巴菲特集中投资理念的核心所在。 P34-36 序言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国际金融投资界公认的“股神”、“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他靠股票、外汇投资成为顶级富豪的传奇经历,在全球投资界传为佳话,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20世纪8大投资大师”之首,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有史以来15大富豪”之一。 巴菲特1930年出生于美国小城奥马哈市,11岁时购买了平生第一只股票。1951年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后任股票经纪人,1956年成立合伙企业巴菲特有限公司,象征性地投入100美元,从此开始投资生涯。他1993年成为世界首富,之后一直稳坐第二把交椅,2008年又重登世界首富宝座。截至2008年2月11日,他的个人资产高达620亿美元。 1965年,巴菲特有限公司买入纺织企业伯克希尔一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49%的股票,并于1968年增持至70%。1969年,巴菲特面对股价飞涨,认为股市已呈高度投机状态,于是解散巴菲特有限公司,把自己2500万美元的个人资产全部买进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把它从一家纺织公司转型为投资公司,并从此控股该公司,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直到现在。从1965年到2006年末,伯克希尔公司的每股净值由当初的19美元成长到5.58万美元。 从1970年开始,巴菲特每年都以董事长的身份,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中,以给股东一封信的形式,公开他的投资策略,逐一讨论当年公司作出的重大决策。 每年的伯克希尔公司全球股东大会日,被誉为“沃伦·巴菲特日”。来自美国乃至全球的数万名公司股东,心甘情愿忍受长途飞行劳顿,潮水般地涌向奥马哈,目的就是为了能亲耳聆听巴菲特的投资课,同时也是为了表达对巴菲特投资哲学的信仰,以及对巴菲特个人的尊敬和信服。 2007年参加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的人数达2.7万人,刷新了历史纪录。1万名股东坐在当地最大的篮球馆内,其余人只能在馆外收看会议视频。两三天的会期,旺盛的购买力,构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黄金周”。 有意思的是,真正的股东大会时间不超过10分钟,接下来便是长达6小时的对话。巴菲特一边吃零食一边答股东问,气氛融洽得像茶话会。 股东大会上对巴菲特的提问,实际上都是请教而不是质疑,更不是挑战,涉及的话题也都是当年世界经济、投资圈中的热点。全球主要媒体都会提前预留版面,以便能及时报道他对世界宏观经济走势的点评。 为了参加股东大会,许多投资者特地购买1股伯克希尔股票。要知道,对于这只全球最昂贵的股票来说,买上1股就已经不容易了,2007年该股收盘价为每股13.78万美元(当年摸高15.165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0万元!更多的股东为了聆听巴菲特讲课,几年甚至几十年持股不卖。 不难看出,他们持有该股的目的不但是投资(2007年该股上涨26.5%,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5.6%),也是为了得到一张聆听巴菲特讲课的门票!他的朋友、当时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更是全程参加股东大会。 在每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总是老调重弹,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他的投资策略始终不变;而投资者也总是百听不厌,他们的理由是:“你每周去教堂听到的不也是同样的话吗?”对巴菲特的朝圣心态可见一斑。 遗憾的是,巴菲特从来没有写过一本专门著作来系统阐述投资理念和投资实践。有鉴于此,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课堂讲解形式,像讲故事一样系统总结他的投资理念精髓。并且按照我国投资者惯有的思维方式,详细阐述、深度挖掘、精辟归纳为10章,概括为《巴菲特投资10堂课》,与读者一起分享他的智慧结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巴菲特投资10堂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严行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4196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08-04-01 |
首版时间 | 2008-04-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0.9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