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九死无悔思美人(屈原传)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伟人诞:后皇嘉树,受命不迂

一、时代的馈赠

纵观历史,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这已经成为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真理。

触摸风云变幻的时代印迹,于情深意长的光阴中,英杰之辈们昂首走来。动荡不安的时代,在正义与光明的感召下,他们背负起挽救苍生的艰巨使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也是他们之于时代的必然选择。

五月初五,世人每每徜徉在汨罗江畔,总会哀叹起那位已故的爱国诗人,那位白衣飘飘、大义凛然的英雄。他用死亡抒发着满腔悲愤,用激进的方式控诉对时代的无奈。他以死报国,是一种热忱的国家忠诚感,也是“铁血担当”。

也许世间的深情从来都是被辜负的。屈原对自己的家国一往情深,却遭遇不公,使他宁愿选择一死以明心迹。

穿越历史长河,定格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仿佛能看到诗人徘徊于江畔落寞的身影,听见他从不远处发出的连连叹息,这太息声声入耳夹杂着挥之不去的沉重哀思。

公元前四世纪中后期,屈原降生在楚国一个贵族家庭。在群雄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身为贵胄的他却一直无法享受安逸而高贵的生活。时代的巨浪疯狂而恐怖,当它以强大的力量席卷而来之时,个人的身份、地位、荣耀都被吞噬一空,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湖北省秭归县,是屈原的故乡。这是一座不大的县城,如一颗小巧的明珠镶嵌在长江边上。奔腾的长江灌溉出一片肥沃的土地,屈原的家乡就紧紧地依偎在长江旁。

屈原的家,就坐落在其中的一个村子里,他的父亲没有高官厚禄,虽然顶着与王族一脉相连的血统,却也只能在一个下级官吏的位子上艰难度日。他无法给屈原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可以用祖辈的光环点亮屈原的内心世界。

楚国,是当年中华大地上最富饶的国度,从东周开始,楚国就进入了极度兴盛的年代,楚武王熊通带着楚国的军队四处征战,不断地扩张着楚国的领土,那时的楚国,几乎每一次征战都是以胜利告终,每一次胜利之后,楚国的实力就会迅猛地增长,在长江流域,楚国作为霸主,早已称霸许久。

可是,表面看楚国的经济文化虽然高度发达,但政治上已日渐腐朽衰落,政权岌岌可危,似乎难再现昔日南方霸主的大国风采。

而此时的屈原,不过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稚嫩男婴,对于自己出生的这个国家和当时整个时局,浑然不知。

当楚国已经开始走向下坡路之时,国内新兴地主阶级和旧的贵族矛盾不断加深。吴起此时辗转来到楚国并为楚悼王重用,被任命为令尹主持变法。

虽然吴起在楚国得到重用,并开始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取消了旧贵族的特权,甚至将贵族们的封地划分到遥远偏僻的地域,让贵族们自己去开疆扩土;同时还不断地精简官员、选拔士兵……正如他在向楚王进谏时所说:“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这确实是楚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但仅靠打击贵族却无法根除这个国家的毒瘤。

吴起变法最终成为楚国这汪深潭中投下的石子,虽然激起了层层水花,但却最终湮没在深不见底的黑暗之中。

在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即被杀害,所有的变法政策都被推翻。顽固势力最终战胜了革新势力。这是楚国衰落的征兆,也是旧贵族和新地主阶级进行博弈中取得胜利的征兆。(P1-3)

作者简介
乔小主,资历撰稿人,一个游走于现代生舌中带着桃花源气质的女人。自幼喜欢古典文学,爱善、爱美,恋月、恋茶、恋花,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写作,对历史有着深厚的情感,笔力深厚,见解独到,愿以虔诚的笔墨重现历史精彩时刻。
书评(媒体评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王逸

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

——梁启超

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闻一多

后记

五月五,艾草香,汨罗江畔把歌唱。当年最为悲伤的时光,如今已经成为举国欢畅的节日。或许纪念屈原,从来不必以哀伤的形式。因为他的人生已经足够沉重,沉重到无法负荷更多的哀伤。

当尘封的这段历史被重新翻起,一页页的故事如同幻灯片般闪过,我们不得不感慨这位伟大才子生命的坎坷和波折。一生辗转,多次流放,亲眼目睹荆楚大地一步步从辉煌走向衰落。流金地域与荒芜尽头,他都一路走过,高唱着离骚,深深的叹息。

时光不再,诗人不再,即便在汨罗江畔也寻不到诗人的身影。虽然传说中的读书洞、照面井以及无数关于诗人的传说还在这悠悠岁月中无限流传,但属于诗人的故事已经落幕。

如此也好,那些被楚怀王捧起放下的日子、与张仪斗智斗勇的日子以及同上官大夫的唇枪舌战都成了泛着光的记忆,在汗青之中诉说着屈原的倔强和纯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故事远去,记忆留存;诗人远走,诗篇永在。

纵观屈原这一生,政治和文学是他人生不可分割的两’大面向,也是他内心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政治的世界里他压抑无奈,因为楚怀王令他“不得参与政事”;从左徒到三闾大夫的他如同自己的放逐一般离着理想越来越远。

在文学的世界里,屈原却是肆意的,他可以高歌自己的喜悦,也可以痛陈君王的迂腐。无人能限制他内心的自由,更无人能停止他书写的脚步。

有得就有失,我们无从知晓这一生诗人是否觉得虚度,但是从他的一个个故事里我们依然能够感受他的孤独。但是好在千百年之后,他不再是一个人。无数后人用诗句来祭奠他,用最崇高的仪式来表达对他的思念。

“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这是苏轼对屈原最至高无上的评价;“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这是司马迁对屈原的打抱不平……

一生流离,郁郁而终,但历史最终给予了屈原最公正的解答。倘若不曾如此棱角分明、披荆斩棘地度过这一生,那么或许便不会有这世上流传的那么多属于屈原的美丽传说和感人故事。

静静地合上书本,沿着诗人一生的生命脉络不断摸索,或许便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温度和那段有血有肉的历史。一年又一年,端午再端午,汨罗江畔的龙舟竞技号角响起,屈原的精神经历又一个轮回的传承。

此去无期,至此终年。当人生的大幕落下,屈原不虚此行。当千百年后离骚的歌声响起,内心激荡出久久不散的涟漪。

目录

第一章 伟人诞:后皇嘉树,受命不迁

 一、时代的馈赠

 二、血脉里的高贵信仰

 三、嗜书如命的少年

 四、内外兼修的爱美诗人

第二章 饮血泪:宦海沉浮,谙尽世间苦楚

 一、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二、楚怀王最钟爱的臣子

 三、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四、谗言是一把淬毒利刃

 五、楚国之殇

第三章 傲风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一、受命于危难之间

 二、谏杀张仪

 三、君臣之间的脆弱关系

 四、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五、所谓秦楚之盟,不过一杯鸩酒

 六、风云际会,国势变换

第四章 悲浊世: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一、驱郢放逐

 二、一曲《离骚》撼天涯

 三、魂归来兮

 四、目极千里,不见怀王

 五、国家不幸诗家幸

第五章 尘世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一、在最恶劣的环境里求生

 二、心若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三、民不聊生的世界

 四、失国都之痛

第六章 垂青史: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一、天问,无法改变的命运

 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三、心与郢都一同碎裂

 四、苍天无泪,魂归汨罗

 五、诗魂不灭,万古流芳

 六、千载流传的端午节

后记

内容推荐

乔小主著的《九死无悔思美人(屈原传)》详尽描述了我国伟大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的波澜壮阔的一生,对诗人的性格和成长经历进行了剖析,同时也对诗人九死无悔的爱国之情进行了赞扬和歌颂。

编辑推荐

乔小主著的《九死无悔思美人(屈原传)》是关于我国伟大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的传记。本书作者充满感情地细致刻画了屈原的爱国情感,并用清新流畅的语言描述了屈原悲壮的一生。此外,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结合史实,按照时间顺序对屈原六十多年的人生历程进行了巧妙刻画,将屈原报国无门的惆怅和对楚国国运的衰败的深深担忧的情绪刻画的淋漓尽致,最后对屈原跳河自尽的悲惨命运结局给予了同情和哀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九死无悔思美人(屈原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乔小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025270
开本 32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17-03
首版时间 2017-03
印刷时间 2017-03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272
CIP核字 2017017498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