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冷战国际史研究(22) |
内容 | 内容推荐 由李丹慧主编的《冷战靠前史研究(22)》由华东师范大学冷战靠前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探索、专题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新书评介以及档案选编和口述历史等。书中所选文章、所论话题、所选编的档案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史学界对冷战史研究关注的课题,为我国读者了解有关冷战靠前史的研究情况不无裨益。 作者简介 李丹慧,1954年6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靠前冷战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并担任《靠前冷战史研究》主编。近年发表中苏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史和冷战史学术论文30余篇,并主编了《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2000年)、《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到对抗——中苏关系论文集》(2002年)等著作。 目录 卷首语 专题研究 1989年之逻辑:苏联从东欧的和平撤出/斯维特拉娜·萨夫兰斯卡娅 分朋引类:中国分化苏联东欧集团再探讨(1964—1965) 从《新越华报》看中越关系和越南北方华侨社群的变迁(1955—1976) 青年学者论坛 “至暗之时”的多米诺逻辑 ——从新加坡沦陷、英美同盟和“中国渗透”看美国东南亚冷战政策的形成 日韩海洋划界中的“线”问题研究 阿尔巴尼亚在共产主义政权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转型 经验在民主德国的终结与中德关系的恶化 ——群众路线在民主德国研究之二 论台.湾与1966年联合国“中国代表权”之“研究委员会案” 书评·书介 中苏之间的另类冷战 ——评介弗赖德曼中苏关系研究新著 中苏关系史的另一种写法 ——读李巧宁《新中国的中苏友好话语构建(1949—1960年)》 档案研究信息 东欧八国社会制度转型档案文献整理编目 冷战时期匈牙利社会转型及档案文献综述 保加利亚档案管理的基本情况和已出版档案集简介 冷战史研究之英国档案资源介绍 蒙古国蒙中关系史档案资料述略 美国威尔逊中心数字档案概况及其特色价值 “冷战时期的东北亚:安全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口述历史 苏联文化有自己的世界意义和崇高使命 ——柳德米拉·布拉芙卡教授访谈录 朝鲜战争中转入朝鲜人民军的中国朝鲜族参战军人采访录: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朝鲜族参战军人采访录(六) 档案文献 俄国解密档案:苏联对东欧剧变的反应和思考 变化是这样发生的 ——1980年代末保、捷档案选编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冷战国际史研究(22)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丹慧 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李丹慧 |
绘者 | |
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2538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66 |
出版时间 | 2016-12 |
首版时间 | 2016-12 |
印刷时间 | 2016-12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92 |
CIP核字 | 2016321069 |
中图分类号 | D819 |
丛书名 | |
印张 | 2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