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全译本上下)/影响一生的世界文学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全译本上下)》是法国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情节惊险曲折,想象神奇丰富,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蕴蓄着鲜明的正义感和广博的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激发人们一往无前的探险精神,培养人们坚强的战斗意志,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科学知识,使人们感受自然的博大和神奇。

内容推荐

儒勒·凡尔纳所著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全译本上下)》讲述: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的新船邓肯号在试航时捕到一条鲨鱼,水手们在鲨鱼肚子里发现一只漂流瓶,瓶中的信件因受海水的浸泡而模糊不清。根据残存的字迹可以推测出,这是一个名叫格兰特的船长在两年前发出的求救信,他被困于南纬37°线的某个地方。格里那凡爵士为营救格兰特船长求助于英格兰海军,未果。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玛丽和罗伯特的请求下,他毅然决定驾自己的邓肯号出航寻找……

目录

上卷

 第1章 双髻鲨

 第2章 三封信件

 第3章 玛考姆府

 第4章 格里那凡夫人的建议

 第5章 “邓肯号”启航

 第6章 六号舱房的乘客

 第7章 巴加内尔的来龙去脉

 第8章 “邓肯号”上又添了一位侠肝义胆的人

 第9章 麦哲伦海峡

 第10章 南纬37°线

 第11章 横穿智利

 第12章 凌空一万二千英尺

 第13章 从高低岩下来

 第14章 天助的一枪

 第15章 巴加内尔的西班牙语

 第16章 科罗拉多河

 第17章 南美大草原

 第18章 寻找水源

 第19章 红狼

 第20章 阿根廷平原

 第21章 独立堡

 第22章 洪水

 第23章 像鸟儿一样地栖息在大树上

 第24章 依然栖息在树上

 第25章 水火无情

 第26章 大西洋

中卷

 第27章 返回“邓肯号”

 第28章 云中山峰

 第29章 阿姆斯特丹岛

 第30章 巴加内尔与少校打赌

 第31章 印度洋的怒涛

 第32章 百努依角

 第33章 一位神秘水手

 第34章 到内陆去

 第35章 维多利亚省

 第36章 维迈拉河

 第37章 柏克与斯图亚特

 第38章 墨桑线

 第39章 地理课的一等奖

 第40章 亚历山大山中的金矿

 第41章 《澳大利亚暨新西兰报》消息

 第42章 一群“怪猴”

 第43章 百万富翁畜牧主

 第44章 澳洲的阿尔卑斯山

 第45章 急剧变化

 第46章 AIAND——ZEALAND

 第47章 心急如焚的四天

 第48章 艾登城

下卷

 第49章 “麦加利号”

 第50章 新西兰的历史

 第51章 新西兰岛上的大屠杀

 第52章 暗礁

 第53章 临时水手

 第54章 吃人的习俗

 第55章 一行人到了本该避开的地方

 第56章 所在之处的现状

 第57章 往北三十英里

 第58章 民族之江

 第59章 道波湖

 第60章 酋长的葬礼

 第61章 最后关头

 第62章 禁山

 第63章 锦囊妙计

 第64章 腹背受敌

 第65章 “邓肯号”缘何出现

 第66章 审问

 第67章 谈判

 第68章 黑夜中的呼唤

 第69章 塔波尔岛

 第70章 巴加内尔最后又闹了个笑话

试读章节

第1章 双髻鲨

1864年7月6日,东北风呼啸,一艘豪华游轮开足马力,在北海峡①全速航行着。尾樯上悬挂着的英国国旗在迎风招展;主桅杆上悬挂着一面小蓝旗,用金线绣着两个鲜艳夺目的字母:E.G.②。字母上方还有公爵的徽记。该游轮名叫“邓肯号”,船主爱德华·格里那凡爵士不仅是英国贵族院苏格兰十二位元老中的一位,而且还是享誉英伦三岛的大英皇家泰晤士河游轮协会的最有名的一名会员。

此刻,格里那凡爵士及其年轻的夫人海伦以及爵士的一位表兄弟麦克那布斯少校都在邓肯号上。

邓肯号刚刚造好下水,在做它的处女航。它已驶到了克莱德湾③外几海里处,正要返回格拉斯哥④。当船驶近阿兰岛附近海面时,瞭望台上的水手突然报告,说是有一条大鱼正尾随于船后的水波之中。船长约翰·孟格尔立刻派人把这一情况报告了格里那凡爵士。后者便带着麦克那布斯少校一起来到艉楼,询问船长那是一条什么鱼。

“阁下,”约翰·孟格尔回答道,“我想那是一条巨大的鲨鱼。”

“这片海域也有鲨鱼!”格里那凡爵士惊呼道。

“肯定有,”船长又说,“这是一种属于天秤鱼①的鲨鱼,它出没于任何温度的海域。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那就是一条天秤鱼!如果阁下恩准,如果尊夫人也想观赏一番奇特的捕鱼方法,我们立刻就能得知它是何物了。”

“您意下如何,麦克那布斯?”格里那凡爵士问少校,“不妨试一试?”

“您愿意的话,我也赞成。”少校平静地回答道。

“另外,”约翰·孟格尔又说道,“这种可怕的鲨鱼数量极多,捕杀不尽,我们正好遇上这个机会,既可除去一害,又可观赏到动人的一幕。何乐而不为?

“那好吧,就捕捉它吧。”格里那凡爵士回答道。

爵士随即派人前去通知夫人。海伦夫人对此也颇感兴趣,便兴冲冲地来到了艉楼上准备观赏这动人的一幕。

海上风平浪静,海水清澈;大家清楚地看到那条大鲨鱼在海里蹿上蹿下地迅速游动着。只见它忽而潜入水下,忽而又跃出水面,动作矫健,勇猛无比。约翰·孟格尔船长逐一地下达命令。水手们按照船长的命令,把一条粗粗的绳子从右舷抛入水中,绳头上有一只大钩子,钩子上串着一大块腊肉。那鲨鱼虽远在五十码②以外,但却立即闻到了腊肉那诱人的香味,只见它如离弦之箭一般地冲了过来。霎时间,它便游到游轮附近。只见它那灰黑的双鳍在猛烈地击打着海水,尾鳍则在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径直地直冲那块腊肉而去。它那两只突出的大眼睛,闪出贪婪的光芒。当它翻转身子时,只见它那张大嘴大张开来,四排大白牙显现在人们眼前。它的脑袋又宽又大,如同一把安在长柄上的双头铁锤。约翰·孟格尔船长没有看错,它果然就是鲨鱼中最贪馋的那种,英国人称它为“天秤鱼”,而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人则称它为“犹太鱼”。

邓肯号上的乘客和水手们全都紧紧地盯着那头大鲨鱼,只见它一下子便冲到钩子旁,突然一个打挺,身子一滚,吞下鱼钩,腊肉落入口中,粗绳被拉直,鲨鱼被钩住了。水手们赶忙转动帆架末端的辘轳,把那庞然大物吊了上来。鲨鱼发现自己已脱离水面,便更加奋力地挣扎开来,蹦跳不止。水手们见状,立刻又用另一根粗绳,打成一个活结儿,套住它的尾部,使之动弹不得。随即,鲨鱼被吊上船来,抛在甲板上。一个水手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猛地一斧头下去,砍断了它的尾巴。

捕捉巨鲨的一幕宣告结束;那庞然大物失去了威风,没什么可怕的了;水手们的报仇雪恨的心情得以平复,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却尚未得到满足。按照惯例,捕捉到鲨鱼之后,必须给它开膛破肚,在它的肚子里寻觅一番,因为鲨鱼什么都吃,水手们希望能够从其肚腹之中寻找到一点意外之物,再说,他们的这种希望并非次次落空的。

格里那凡夫人不愿意观赏这种恶心的“搜索寻觅”,便独自回到自己的舱房中去了。鲨鱼仍躺在甲板上喘息着;它身长约有十英尺②,体重大约有六百多磅,这在鲨鱼中并不算太长太重,但是,天秤鱼仍旧可以归之为鲨鱼中最凶猛的一种。

水手们立刻三下五除二地把这头鲨鱼给开了膛。鱼钩倒是被吞进了肚里,可却不见它肚里有什么东西,足见这只庞然大物已经许久未曾进食了。水手们大失所望,正要将其残骸抛入海中,水手长却突然发现它的肚腹中有一个粗糙的东西。

P3-5

序言

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漫游

代序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1828年生于法国南特,1863年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正式发售,从此一举成名,此后便开始从事写作职业,一直到1905年3月24日于亚眠逝世。

儒勒·凡尔纳一生写过五六十本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几十部戏剧以及其他短篇小说、诗歌、各种著作,其代表作为《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凡尔纳的大部分作品都收录于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漫游》系列作品集。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在与出版商埃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开始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喜爱。

凡尔纳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随着上个世纪后叶凡尔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发现,科幻学界对于凡尔纳的认识也在趋于多样化。

科学幻想小说并非从凡尔纳开始,但在幻想的规模上,特别是在科学的语言性上,凡尔纳大大超过了前人。凡尔纳的才能在于,他实际上是在科学技术所容许的范围里,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与必然的趋势做出了种种在当时是奇妙无比的构想。因为这些构想符合科学的发展趋势,他们到了20世纪几乎全都成为了现实。凡尔纳对于科学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他尽可能把自己的想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例如,为了写从地球飞行到月球的故事,他先仔细研究过空气动力、飞行速度、太空中的失重以及物体溅落等等科技问题。正是基于此,他的科学幻想就是科学的预言。

同时,凡尔纳的作品并非枯燥的科学的图解而基本上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性质。他总是在科学畅想的框架里编织复杂、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节惊险,充满奇特的偶合,再衬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种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兼之凡尔纳的文笔流畅,叙述轻快,所以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尽管凡尔纳的创作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广泛的阅读,但另一方面,他的每一次旅行都和小说的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893年,在接受采访时凡尔纳说道:“我喜欢乘游艇,但同时并不会忘记为我的书采集些信息。……我的每部小说都能从我的出游中获益。譬如在《绿光》中便可觅得我个人在苏格兰的艾奥纳岛和斯塔法岛游览中的经历和视角;还可以算上那次1861年的挪威之行……至于《黑印度》则与我在英格兰的旅行和对苏格兰湖泊的拜访有着联系。《漂浮的城市》一书,取材于我在1867年搭乘“大东方”号对美国的访问。……《桑道夫伯爵》来源于自丹吉尔至马耳他的游艇航行。”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名家之一,排名仅次于第一名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凡尔纳作品的译本已累计达4751种,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次数最多法语作家。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书评(媒体评论)

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潜水艇的发明者 西蒙·莱克

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而已!

——法国军事家、政治家 路易·赫伯特·利奥泰

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教皇利奥十三世

他的作品完全有资格列入世界文学名著的行列。

——苏联文学家 高尔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全译本上下)/影响一生的世界文学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译者 陈筱卿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52566
开本 32开
页数 5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82
CIP核字 2014296660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0
149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