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六韜
六韜序
六韜卷第一文韜
文師
盈虚
國務
大禮
明傳
六守
守土
守國
上賢
舉賢
賞罰
丘《道
六韜卷第二武韜
發魬
文敵
文伐
順啟
三疑
六韜卷第三龍韜
王翼
論將
選將
立将
將威
劻軍
陰符
陰書
軍势
奇兵
五立甲
兵徵
農器
六韜卷第四虎韜
軍用
三陣
疾戰
必出
軍略
臨境
動静
孙子正解
孙子折衷
第二册
孫子讀本
孫子評註餘談
孫吴副銓
孫子合契
第三册
孫子詳解
第四册
司馬法旁詮
七書正義
七書日講
图书 | 日本先秦两汉诸子研究文献汇编(第2辑共4册)(精) |
内容 | 目录 第一册 六韜 六韜序 六韜卷第一文韜 文師 盈虚 國務 大禮 明傳 六守 守土 守國 上賢 舉賢 賞罰 丘《道 六韜卷第二武韜 發魬 文敵 文伐 順啟 三疑 六韜卷第三龍韜 王翼 論將 選將 立将 將威 劻軍 陰符 陰書 軍势 奇兵 五立甲 兵徵 農器 六韜卷第四虎韜 軍用 三陣 疾戰 必出 軍略 臨境 動静 孙子正解 孙子折衷 第二册 孫子讀本 孫子評註餘談 孫吴副銓 孫子合契 第三册 孫子詳解 第四册 司馬法旁詮 七書正義 七書日講 内容推荐 中国先秦两汉诸子之书,记录诸子百家时代的各家争鸣思想,系中国传统文献的精华部分,东传日本之后,得到广泛流传与阅读。经过一千余年的漫长的接受与学习期,在江户时代终于开花结果,日本汉学家开始了独自的研究与注释,对于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医家、杂家等先秦两汉诸子之书,皆作有富有学术价值的深入研究,著作多达数百种,颇值得参考。清代学者如阮元、俞樾、孙诒让,以及近代治诸子学的学者如梁启超、梁启勋、高亨等,都大量参考日本诸子校注与研究成果,并在自己的著作中予以引用。石立善、周斌主编的《日本先秦两汉诸子研究文献汇编(第2辑共4册)(精)》从江户到近代为止的汉文著作中精选善本,可为学术界提供日本汉学的珍贵学术文献及借鉴,推动域外汉籍研究及先秦两汉诸子领域的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日本先秦两汉诸子研究文献汇编(第2辑共4册)(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石立善,周斌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石立善//周斌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188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6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000 |
出版时间 | 2017-03 |
首版时间 | 2017-03 |
印刷时间 | 2017-03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008 |
CIP核字 | 2017024707 |
中图分类号 | B220.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5 |
宽 | 180 |
高 | 17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5980.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