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假面舞会/新生代作家小说精选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陈少侠编著的这本《假面舞会》系安徽文艺出版社策划的原创文学“新生代作家丛书”之一种,收录了90后知名青年作家陈少侠新近创作的中短篇小说14篇。小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情节布局、人物设置等创作手法多样,特别是《假面舞会》、《深海竖琴》、《一克拉的眼泪》等创作带有魔幻式的童话色彩,语言唯美,文学性较强。

内容推荐

《假面舞会》是90后代表作家陈少侠的数十篇中短篇小说精选集,文风犀利,彰显出文坛新秀的有生力量。

《假面舞会》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守护文学(解玺璋)

SIDE A 侠骨

巷陌深处

烈焰

阳光灿烂的日子

情人劫

十三号病房

晚安,深蓝

远方

SIDE B 柔情

阿司匹林

枷锁

深海竖琴

刀仔是个狂妄的小子

一克拉眼泪

假面舞会

牵手

后记:盖世英雄

试读章节

滴滴答答的雨滴打在颓疲墙头幽绿的苔藓上。此时正值梅雨季节。一个男人背着一个女孩匆匆走过巷陌。女孩十四五岁,穿着白衣,脖子上打着蝴蝶结。此刻在男人的背上颠簸着,和一捆被打湿的稻草无异。男人看上去也才二十多岁,穿着黑色西服和运动鞋。他的步伐急促,裤腿在泥泞里晃动斑斑点点。空气中摩挲出铜锈的气息。他踩过坑坑洼洼的路面的时候,泥泞溅在那些苔藓上。

女孩躺在男人的身上,扎着的马尾随着身子晃动也摇摆起来。急促的脚步声里夹杂着乞讨者的缺角破碗砸在地上的声音、病房里的呻吟声、女人渐次衰弱的哭泣声、车水马龙的呼啸声,所有的声音都被摇摆的马尾割碎,划过女孩的脖子,紧紧缠住。呈现在女孩面前的世界越来越狭窄,光线越来越弱。起先是模糊的、绿莹莹的火焰,逐渐清晰。是苔藓。在雨水中的废弃墙头上,张狂地蔓延。

女孩站在街头,她感觉不到自己的两条腿,她觉得是两根僵硬的木棍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头发凌乱地遮住了她灰蒙蒙的脸。只有躲闪在头发里的眼睛还有一丝神采,照耀她几近发霉的青春。她颤颤巍巍地举着一块牌子。那块牌子就像一块价标,来来往往的目光不时扫过,然后又转移。这感觉让女孩脑海里呈现的画面:新鲜的苹果上一只搓动前肢的苍蝇,褪壳成蛆,懒洋洋地蠕动。

旁边是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妇女,她唾沫横飞地在女孩的面前喷射出一道彩虹,并有一串唾沫撒向那个被熏黑了的蒸笼。在她脚旁是一只被踩过的包子。包子馅从里面流了出来,让女孩联想到肠子从肚子里流出来的情景。女孩感到一阵恶心,于是她侧过脸。这时视线里出现一个狭窄昏暗的巷口,在她眼中晃起来。

晃起来的最初是从巷口里走出的一个穿着黑色西服和运动鞋的男人,他的动作有一种很慢很旧的感觉。准确地说,是类似于黑白电影中的定格画面。和那个男人一起走出来的还有一个老妇和一个壮汉。那个老妇注视壮汉的眼神让女孩感觉似乎要潸然泪下。男人和老妇好像说了几句,她看见老妇和壮汉走开了。他们走开的同时,那个穿着黑色西服和运动鞋的男人往自己这边走来。走来的时候,巷口晃动得就更加厉害了。男人将那个中年妇女拉到一边,随着男人嘴巴的一张一合,男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红色的钞票,然后那个中年妇女的脸就像被熨斗逐渐烫平的衣服,那些激动的褶皱柔软起来。

男人将热气腾腾的包子递过来的时候,将包子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显然包子实在太烫了。男人的嘴巴动了起来,背后的巷口她已经看不清了。只有男人的声音好像巷口里的回声:“下次不要再偷东西了。”

女孩接过那些包子,大口塞进嘴巴里,就像吃进去一团空气。看得那个中年妇女目瞪口呆。  女孩逃出来的时候,除了逃出自己一个人,一无所有到仅剩身上的衣服。她拖着疲惫的身体,感觉就像是拖着被淋湿的麻袋,又冷又重。她在城镇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这时候她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雾气缭绕,她知道那是蒸笼。

地上滚落着几个包子,包子馅是流出来的。女孩走了过去。

P3-5

序言

  守护文学

解玺璋

我和少侠,数年前相识于网络。那时他还在学校读书,记得他让我读了一篇他的作品,名字仿佛叫《墓月刀》。有一段时间,我们还在博客中讨论过“墓月刀”这个意象,月色朦胧,刀光寒影,更衬托出墓地的肃杀。细想起来,我喜欢少侠,大约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虽然我们之间有三十几年的时间差,但我觉得,他的文字中有一种冷峻、峭拔的诗意,和忧郁、委婉的情愫,很符合我想象中“剑气箫心”的侠骨柔肠。后来又读了他的长篇小说《风的墓地》,越发喜欢这个有才华,超级敏感,而又锐气十足的小子。

少侠本名陈东,别名刀仔,这个名字叫起来亲切、上口,后来,我便以“刀仔”称之。关于这把“刀”的来历,我没有当面向他询问过,但读了他的小说《刀仔是个狂妄的小子》,我猜想一定与李寻欢有关。李寻欢绰号“小李飞刀”,与楚留香、铁中棠并称“古龙三公子”,武功高强,胸怀博大,是正义的化身。他的那柄飞刀,更是出神入化,百发百中,从不落空。刀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李寻欢侠义精神的仰慕,他的这篇小说很像是个寓言,刀仔在其中被想象成是个与流俗格格不入的独行侠,不为世俗伦理所束缚,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只是在爸爸的眼泪汹涌而来时,表示有点“快要受不了了”。这很有意思,身为文弱书生,心里却还蕴含着一股任侠之气,其实就是书生仅存的那一点豪情与不平的流露。历来都以为任侠是恃武逞强的,其实未必,谭嗣同就曾指出任侠还有另一种解释,他说:“任侠,吾所谓仁也。”他的根据便是墨子的兼爱。墨子是任侠的滥觞,“私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的谭嗣同,侠气十足,不仅因为他习武,更重要的,是他胸怀着“块然躯壳,除利人之外,复何足惜”的大爱。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最近,刀仔要出版他的小说集《假面舞会》,要我作一篇序,我欣然受命,集中读了一批他的短篇小说。总的印象,刀仔的小说写作更多的是一种诗意表达,或者说,是一种诗性思维。最直接的感受是语言,以及语速和语调,在这方面,我甚至觉得他有点刻意为之,故作文艺范儿,俗称学生腔。但文字的节奏感,或者说韵律,以及语言所构成的意象,却不能说与此毫无关系。就像骈体文,本来是很美的——音乐的和视觉的,这是因为中国语言特点突出表现为单音节的缘故。但近现代以来,世风变而文风亦变。从言之有物到明白如话,倡导者必以骈偶对仗为大敌,以为缺少生气和鲜活之态,以至于重生活语言而轻书面语言,积习既久,纠正起来亦很难,这样看来。刀仔对语言的刻意和雕琢,倒也不失为矫枉必须过正。

进而言之,刀仔的语言和他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他的叙述方式,也是很般配的。小说有很多种,有的小说善于描摹具体的生活场景,讲究细节的生动和逼真;有的小说则注重情节的构造,无奇不传,险中取胜;有的小说将笔触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观照人类心理的幽微和曲折;刀仔的小说所表现的主要还是初涉世事的年轻人对外部世界朦朦胧胧的感觉和印象。不能说这里没有现实的残酷性给予他的刺激,以及他所做出的反应,但这种刺激和反应都带有某种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所以,他的小说在叙事方面往往表现出意识的跳跃和流动,有时还会有一点神秘性或反常识、反常规的特点,人物及其活动场景则带有梦幻的色彩,或者索性采取带有象征意味的寓言体,最典型的便是《假面舞会》,可以说集中了刀仔小说叙事最主要的特征。

刀仔小说给我最突出的印象,是他与社会的紧张关系,以及他对无助个体所倾注的深深的爱。小说中常常写道,主人公或自觉或不自觉地置身于一个封闭的空间中不能自拔,这个空间有时是一座迷宫,有时是一座城堡,也可能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乡村和城镇,以及他最熟悉的学校和教室,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进得去,出不来”。这个叫言寺(其实就是诗啊)的年轻人,是渴望自由的(自由是诗的本质),他的贯穿动作,始终是在寻找打开迷宫的钥匙,或摘下面具的可能性。可惜的是,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麻木的、愚昧的,或者不想努力,或者以为努力亦无益,再或者就是同谋或帮凶,由此也能体会到他的紧张、焦虑和愤怒,以及无足轻重的感觉。

积极的、美的力量在刀仔的小说都集中在年轻女性身上,几乎每篇作品中都有一个美丽、清纯、善良、羞涩的女孩,她们无助的命运几乎都是悲剧性,就像那只有着“忧郁而明亮的眼睛的鸟”,这既是他对女孩们的想象,也是他对自身的写照。他甚至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这只鸟的,就在他想要买下这只鸟,放他到自由天空中去的时候,他忽然有了一种失落感,他担心的是,如果鸟儿获得了自由,“或许再也不会有这样忧郁得令人心痛的眼神,再也不会有这样挣扎追求自由的眼神”了。他的这种担忧倒很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

刀仔的文学写作是青涩的,却也是认真的。他对文学近些年来所遭遇的误解和羞辱,怀着一种深深的痛。他爱文学,因为在他心里,“文学是美好的,是深邃的,是自由的”。他愿意在别人与文学挥手告别,甚至给文学泼脏水,败坏文学名誉的时候,默默地守护文学。文学应该为有刀仔这样的知己而感到骄傲。简单地写下我的感言,是为序。

2013年6月22日

后记

盖世英雄

想说的太多,有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这篇后记那就从一个烂糟问题说起吧。有时候朋友介绍我的时候都是“90后作家”,我很惶恐。我自己也问自己,我有资格称作家吗?

在我心中,作家应该具备两个特质,一是有骨气,就是身处这个社会中,他们有独立人格,活得顶天立地,不为外力扭曲;二是有作品,他们的作品有开创性、独一无二的风格。有质更要有量,这样的作品不是一篇两篇,而是一下子可以拿出数十万字。只有这两点都具备了,才有资格被称为作家。

这样说来,我还不够格。我甚至觉得,国内没几个作家。我也希望有一天,我手中的小说作品拥有一大批,那种真性情结构好语言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品。到那个时候,我希望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自己是个作家。

人和文学的关系就好像情侣。有些人喜欢文学,一生追求却不得要领,也只能做个读者。有些人则要幸运一些,他们爱上文学,文学也爱上了他,最终他们成为作家。但据说今天,“作家”这样的词语已经变成“贬义词”,就好像演员变成了褒义词。这几年,我也看到一些其他90后写作者的言论。他们很害怕,害怕别人说他们是作家,甚至不愿意别人称呼他们“文青”。很简单,怕受累怕异样的眼光。

时间久了,我在想,如果很多人觉得你的爱人丑,他们误解她、讽刺她、嘲笑她。作为你所爱,你是否有勇气与其分担,迎向那些愚蠢、褊狭的目光,骄傲地拉着你爱人的手,坚定不移地、自豪地走在被傻×环绕的路上?原本少侠是因为觉得自己还配不上文学的爱人才不敢自居作家。但却发现那么多愚蠢的家伙骂文学,更可气的是,一些其他写作者因为畏惧旁人的目光而否认和文学的关系。少侠虽然自愧还配不上“作家”两个字,但看到没有人维护她,我愿意打抱不平,与其稍微分担。好事都归你们这些90后,坏事就让陈少侠一人承担吧。在少侠的眼中,文学是美好的,是深邃的,是自由的。即便再多对文学的嘲笑再多的羞辱我也不会动摇。我不能仅仅在自己所爱被别人称赞时才和她在一起,更应该在她被傻×们骂为傻×们不屑的时候守护她。每当我看到那些浅薄的小人用那副无耻的嘴脸说起文学,我便恨得咬牙切齿。我猜想文学一定告诉我,宽容。可是我现在无法宽容,就像时隔七年,我依然无法宽容我悲痛欲绝的中学时代。

也请别问我中学时代怎么了,我不想谈。这七年来,少侠的变化极大,无论是性格还是习惯,唯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还觉得内心保存一份善良。在这个社会里,只是觉得自己更敏锐更柔软,我也无法摆脱多年来从睡梦中流出的眼泪。这七年来,是文学陪伴我走过,是文学消减我内心的痛苦,让我在这个荒凉的世界里苟得一份慰藉。

所以这本小说集,我想说的是,这是我七年来的小说见证,从我车祸之后到现在的见证。见证我七年来从未远离文学,见证我七年来的心路历程,对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里面包含着我对底层社会的同情、关怀及对自己身处的这个年代的怀疑和焦虑。

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深知自己现在的小说数量还是太少,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写出更多更真诚的作品,以报答那些一直看好我的人。忽然有些感慨,这七年来,每当走在路上,我偶尔会抬起头看看天,想着那句“我是永远向着远方独行的浪子”。我自己也一直在追问,远方真的是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吗?

活在这个愚昧的年代,不求所有人都了解我的情怀,但求坦荡一生,问心无愧。

我想一个人如果还有下辈子,我还是愿意成为一个写作者,一个赤忱的写作者。我对写作充满了感恩,对生活充满了感恩。我很知足,我也逐渐让自己变得平静、安详。写作的深邃让我剥开世界的外壳,更能贴近一种本质。只有本质才能让我获得慰藉,在这个繁华又荒凉的人间找到皈依。

我想感谢很多人。我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比你们更爱我。你们赐予我生命,让我看到这样一个繁华而荒凉的世界。儿子一直不够懂事,也总会惹是生非,让你们为儿担心。你们放心,儿子会好好活着,而且会越活越好,儿子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我要感谢解玺璋先生这些年来对我的关心。为了我的第一本长篇小说《风的墓地》的出版,解玺璋先生付出了不少的心血。那时候,我和解玺璋先生还并不是很熟悉。他却为了一个陌生人耗费那么大的心血,仅仅觉得这本书写得很不错。这份情怀换作是我也不一定能做到,毕竟每个人都很忙。我无以为报,唯有感激,好好写作,好好做人,不辜负他的期望。

我要感谢王威先生,当初他也是和我萍水相逢,却为我第二本书《通杀80后》的出版做出巨大努力,而且现在还在为之争取。少侠刚刚来到北京的时候,王威先生和我的深夜长谈,令我受益匪浅,这份恩情,少侠决不能忘。

关于这本书的出版,我要感谢许多余先生的大力推荐。多余是我多年的好兄弟好朋友,他为我这样一个不懂得圆滑世故的人不避艰难地力挺。在这套新生代书系中,我是唯一一个90后写作者。其他都是有着丰富作品的80后写作者,令我惭愧,以后我会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作为回报。万般言语都不说了,有机会兄弟见面,再次痛快喝酒。

若不是写作,我想或许现在的自己会是某个在街头上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的小市民吧。所以我还要感谢幽暗的中学生活。那煎熬的日子是我写作最初的动力,让我成为今天这样的人。

感谢幽暗岁月里的永远的朋友光年,永远的兄弟吴德才。无论多少年,哪怕你们忘了我,在少侠心中都会有你们,你们是我永远的故乡。我是特别害怕一个人的人,我愿意将对你们的思念和记忆收藏在内心最深处,直到一天我死了,也陪着我度过冰冷的坟墓中的每一天。

还有很多很多朋友,也非常感谢你们。因为你们,少侠才走在今天这样一条道路上。忽然想起许巍的《道路》:这世界上一定有条道路,一直通往幸福的永恒,经历所有的一切都是寻找。是的,因为你们,我一直在路上,寻找,寻找远方。

最后,我想用此前写过的文章里的一个小章节来结束这篇后记:

在少侠心里一直有个小秘密。我要告诉你,告诉每一个人,我是盖世英雄,我是战无不胜,我是无往不前,我是天下无敌。在文字世界里,我是永世的王,尔等皆是我的子民,呼我陈王万岁万岁万万岁。我曾想过,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挥舞手中一杆枪,在万军之中大战三天三夜,直到万箭穿心,血流尽,即便死了也不倒下。大风起,羌笛鸣,我横刀立马站在大漠之中。成就了一代名将、一代大英雄。

你知道,陈少侠是骄傲的,是执着的,在千难万难面前,依然顽强地生存。只要有一线生机,他都不会服输,更不会倒下。他看这个世界并非不顺眼,他只是不服气。不服气总是做自己不爱的事业及和不爱的人结婚的世道。他就是那个总穿着T恤,反戴鸭舌帽,塞着耳机,昂首挺胸,翘着下巴,两只手插在口袋里,走过街头小巷,吹着响亮的口哨,目光中充满不屑和挑衅的短发少年。没有谁能够让他在文字的世界里低下头。因为在文字世界里,他就是盖世英雄,他的文字和他这个人一样逍遥自在,不拘一格,不求他人都能理解,但求顶天立地,无愧人世。

是的,他这一生,是为了理想而来,为了自由而来,为了幸福而来,为了心中的那一套失传刀法再次发扬光大而来。他是少侠,他也常常在想,有朝一日,在旧日城楼下,看着远处大漠滚滚黄沙。他捧起一壶酒,对着长河落日,昂起脑袋,一饮而尽。看马蹄嘚嘚扬起一片灰尘往自己奔来。这时候,他将手中的酒壶砸碎,拔出刀,大吼一声,冲进敌阵。

陈少侠

书评(媒体评论)

陈少侠的小说很容易读,但真正读懂就不容易了。在他的作品中,我读到了90后作家中少有的幸福感和苍凉感,以及沉淀在人类心中那种永恒的孤独感。他让我更加坚信: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武器,濒临死亡造就了我们的表达。

——王佩

文字细致地勾勒出画面的色调,人物的动作和情绪在字与字之间形成自然的幽暗色,暗而不黑,忧而不伤。谁的一生能够摆脱掉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眼光是直接和敏锐的,出自本质的元神。小妖精、言寺和不能道一声晚安的田心,他们、你们、她们,构成了陈少侠那隐忍的青春激情,唤醒那些梦中的植物和我们内心的各色精灵。

——唐朝晖

作者未满24岁,在他的“前风格时期”已经展现了对语言的控制力、对故事的构思,以及很重要的叙事趣味。其中较为纯文学的那部分小说,更体现了作者的才能。

——路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假面舞会/新生代作家小说精选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少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45162
开本 32开
页数 3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2013092047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7
14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