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16中国年度随笔
内容
试读章节

在阅读这批日记之前,我从未想象过像荀慧生这样名满天下的名伶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和复杂,尤其是他一直被毒瘾和病痛所折磨,就他心理状态而言,他一直处在精神崩溃边缘。从这部日记的前几页起,我们就看到一个既沉溺于毒品,又在时刻想摆脱毒品对身心的控制的荀慧生。清代以来鸦片泛滥,社会各阶层都出现大量瘾君子,伶界也不例外。进入民国后鸦片逐渐失势,但是又出现了新的替代品,这些更具刺激性的毒品,有更强依赖性,更难戒断。我不想说荀慧生的毒瘾完全是为应对繁重演出的巨大压力而不得不为之的,尽管有时我们会看到,有时演出压力确实是他不得不加大毒品注射量的原因;实际上他也一直希望彻底戒毒,并且为之经历了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花费了许多钱财,其中也包括很多冤枉钱。他的吸毒史几乎就等同于戒毒史,反过来说也成立,但这些努力却最终付之东流,令人唏嘘。我们只看到他在舞台上创造的卓越的艺术形象,他永远把最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现在舞台上,而作为欣赏者的普通观众,在崇敬与欢娱之时,无从得知他在搏命演出时要忍受怎样的痛楚,在为人类创造精美的艺术时,作为个体的伶人,需要付出的是什么代价。

从《小留香馆日记》的记载看,麻将在荀慧生的日常生活里的分量真不算轻。他酷爱麻将,这既是他的娱乐方式,也不失为一种交际手段。那些他身边的文人墨客进得门来,通常是“手谈”“竹戏”,同行和其他客人来访,也经常打上几圈。演出之后,吃过点心,也经常来上四圈或八圈麻将,甚至通宵达旦。有好几段时间,麻将几乎是他每天的必修课。状态不好时他输得很惨,这时就会在日记里留下一些抱怨,不过多数时,他并不需输赢计较。

当然,日记里也少不了苟慧生和朋友,尤其是报界朋友花街柳巷的冶游。召妓侑酒,在他那个年代,大约还上升不到私德不彰的高度,比较可议的,反倒是他和众多女友的交往。这样的交往与苟慧生对家庭、对发妻子女的责任感和深厚情感并行不悖地,贯穿在这部残缺的日记之始终,虽然比不上麻将那么频繁,但也不失为曰记里一项重要内容。从日记里很难完全分辨这些和荀慧生往来的女眭的社会身份一有女学生,似乎也有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交际花,她们和苟慧生的往来中看不到金钱买卖的痕迹(按日记的风格,若有较大笔的开支,主人公不大会一点不提)。所以,说她们是荀慧生的追慕者,大约不会离真相太远。尽管日记里多半用“秘谈”“畅谈”之类隐语描述其交往过程,但她们与主人公之间经常性的肌肤之亲,显然无须讳言。大抵从前后文看,这些非正式的关系之开端,未见得是荀慧生本人招蜂引蝶,然而坦白地说,面对这些女性投怀送抱时,在多数场合也看不出荀慧生曾经表现出过某种程度的犹豫和矜持。他似乎很享受且很娴熟地与这些女性周旋,有时甚至要赶场;偶尔也会表现出一点不满,尤其是他和一位名为易阿莉的女性持续很多年的时断时续的关系,苟慧生甚至因为被她传染上性病而在日记里痛骂她不检点,然而只要阿莉一通电话,又重续旧情。只有一次荀慧生断然拒绝了一位女性的追逐,他在日记里写道:“九时阖家到中国戏院,演《扬州梦》。有一胖妇追余,其意求欢,约有六七年之久寓北京。余去岁往济南演剧,伊亦至济南。今余来津,伊刃;来津。来寓赠余面速力达及手帕,原物退还。伊每见余必丑态百出,毫不顾廉耻,只得命少亭婉言赶出,似觉可笑!又至后台以购戏票为名缠绵不决。戏毕余即归寓。伊不欢而去。”这样的追求者已经不能称“戏迷”,简直是“戏痴”,不过这也让我们看到像苟慧生这样的红伶一个重要生活侧面,当年的苟慧生要处理的麻烦,今日的明星们同样需要处理。

当苟慧生日常生活的这些内容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为我们完整准确地评价荀慧生出了一道难题。坦白地说,这些私人记述中所记录的生活内容,包括他在日记里对同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品评,未必都能够为读者所接受和首肯,尤其是站在今人的立场上。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没有这样的曰记,因为我喜欢苟慧生的艺术,我们需要那些把他塑造成近乎完人的传记,借此让他的艺术和人生完美切合。但是这些日记去口是残酷而真实地存在着,所以,留给我们的问题就是,抱着怎样的心态阅读《小留香馆日记》,如何评价日记中所记录的那个苟慧生,如何理解伶人的艺术、生活和人格。其实,要回答这些问题,前提是我们究竟有没有勇气接受一位伟大的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下并不伟大的另一面。

无论从吸毒与戒毒还是从沉迷于麻将、周旋于众多女性之间,还是从他经营留香饭店的经历看,在苟慧生的性格中,都有他自己未必清醒意识到的种种缺陷。

P14-15

作者简介
徐南铁,男,编审。现为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主编多种图书,并为大型理论专题片、纪录片等撰稿,先后获得“谷雨文学奖”、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一等奖等奖项,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作品有《大道苍茫》、《“非典”的典型报告》、《母亲河》、《世纪移民》、《蝙蝠的意象》、《经济人生》等,主编各种图书等十五册,并为大型理论专题片、纪录片等撰稿。先后获得"谷雨文学奖"、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后记

漓江出版社近年出版了杂文、散文等年度选本,都有不俗反响。今年又计划增出随笔的年度选本,约请我做主编。当时我正在编自己两个微信公众号《记忆》与《粤海述评》的文章年度选本,不过已近尾声,自忖有余力可以接下这个活。而且刚好做的都是年度选本,我何不顺势而为!

当然更主要的是,我对随笔很有兴趣,愿意徜徉其中。

我对此书的设计是:题材不限,但是强调文化内涵和思想性。以思辨性区别于以抒情见长的散文;以视野的广度和历史的纵深感区别于直接针砭时事世风的短小杂文。

我的这种定位,得到漓江出版社副总编辑张谦的认可和支持。

我曾经担心,自己是否要为此书泡在图书馆众多的报刊里难以自拔。我主持报刊、出版社多年,主编过一套套的图书,选编的图书也已不少,但是过去的选编都是从自己主编的杂志里选文章,信手可得。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选本就更加简单了,全在我的电脑文件夹里。这些都只需要选择之功,并没有寻找之难。但是这样一个选本呢?

事情的发展令我意外。因为多年主持文化批评杂志而营造的学术人脉,也因为微信的快捷和广泛,我很快就有了许多堪称质量上乘的文章。这时的我反而陷入了另一种困境,那就是不得不割爱。

也有人闻讯将未曾发表过的文章发来给我,尽管是好文章,却无法采用,因为不合范例。选编过程中,我也不得不剔除了一些初时觉得很好后来发现与大多数文章风格迥异的文章。还有一个困惑是,网上发表的文章选不选?张谦的意见可以适当兼顾,不过我最终只选了一篇。随着自媒体的潮水汹涌澎湃,我希望下一个年度的选本应该有更多的网上文章入选。此外,有些很好的书评、剧评,最终忍痛舍弃了。我倒是觉得,出版社可以再编一个书评的年度选本。

因为是第一本,没有拒绝去年发表的文章。

我尝试着将选得的文章按人、事、情三类,大致分为“人生…‘世事”“情怀”三辑。这种选编方式,大约前所未见,但是可以显现我的关注点以及编辑眼光和思路.当然也为了方便受众的阅读。

选编的过程也是阅读的过程,我看了不少好随笔。我为思想之花的努力绚丽而慨叹和欣喜,期待有更多的雨露和温暖满布荒原,呼唤出更繁茂、更灿烂的花。

选编者

目录

人?生

 汪曾祺给我的五封信/石 湾

 一代名伶的生活写真——读荀慧生《小留香馆日记》/傅 谨

 钟叔河先生/秦 颖

 我师钟泰/李吉奎

 袁行霈教授的诗意人生/王能宪

 朱熹的建阳情结/曾纪鑫

 袁世凯与蔡锷/李新宇

 静看浮云杂水声/徐南铁

 自梳女,即将消逝的故事/莲 子

世?事

 历史研究无“误区”/方志远

 关于“九头鸟性格”与湖北文化/樊 星

 不在场的在场:早已消失但总被人念念不忘的两棵枣树的故事/钱振文

 莫言小说:感觉之外皆游戏/何 英

 “墓门深更阻侯门”析证/刘斯奋

 烟袋斜街上的斜门歪店/崔济哲

 零落成泥,其香如故——《白色花》出版轶事/若 琴

 《超脱》:文明是心灵的毒药?/谢宗玉

 怀旧的美国人/韩 晗

 商政文化与子贡之问/单 纯

 腹诽如何光大?/安立志

 文学能给人带来什么/庄伟杰

 民心可恃:大清政局中的一张牌/商昌宝

 皇上之玺与平民之印/毛 翰

情?怀

 让我们分享阿伦特的爱/陈家琪

 遥想当年读路遥/赵 勇

 我去地坛,只为能与他相遇/杨海蒂

 夺志/陈传席

 爱猫札记/黄 荭

 沐浴精神的日出/王雪瑛

 普鲁斯特与我/浦 歌

 北戴河:地域文化之启示/江 冰

 阅读·慢读·重读·细读/周 实

 面向生命的阅读/李凤亮

 小说地理的言说/黑 丰

 书话三章/徐春平

 绿野的风/李明华

 最后一个历史轮回/任 蒙

 我吸到的第一口空气是硝烟/郑荣来

 长跑,让人类慢下来/吴昕孺

内容推荐

石湾、傅谨、秦颖、李吉奎、王能宪、曾纪鑫……39位作家,39篇佳作,这些文章以思辨性区别于抒情见长的散文,以视野的广度和历史的纵深感区别于直接针砭时事世风的短小杂文,或反思历史与文化,或怀念友人,或点评文艺作品,或臧否历史人物,主题广泛,思想丰富,总会有一篇直击你的内心。

徐南铁选编的《2016中国年度随笔》是由知名选家选编的2016年度随笔,是从全国文学刊物当年发表的随笔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旨在检阅该年度随笔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随笔。

编辑推荐

《2016中国年度随笔》由徐南铁主持编选,选取石湾、傅谨、秦颖等人的文章。这些文章或反思历史与文化、怀念友人、点评文艺作品,臧否历史人物,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性,全书文章以思辨性区别于抒情见长的散文,以视野的广度和历史的纵深感区别于直接针砭时事世风的短小杂文,很多文章读来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能引起读者深思,给读者启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16中国年度随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南铁选编
译者
编者 徐南铁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75278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17-02
首版时间 2017-02
印刷时间 2017-02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50
CIP核字 2017029622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38.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