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
内容
编辑推荐

王佳编著的《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以孩子成长发育中各个年龄段会出现的敏感期为切入点,告诉父母应该怎样认识、把握和运用孩子的敏感期,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并帮助敏感期孩子健康成长。全书收录了80多个孩子(0~12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均由家长或是老师记录,全面深入地揭示了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而且每个案例后面的点评文字就像一把钥匙,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内容推荐

王佳编著的《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是一部可以彻底改变父母教育方法的绝佳读本。

《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讲述了:

爸爸妈妈,听我说:

看见什么,我都喜欢往嘴里塞,“噢,味道真不错。”——别打扰,我进入了口腔的敏感期,正在用口探索世界呢。

不是我爱乱扔东西,只是对学到的新本领充满好奇;不是我爱打人,只是想引起注意——我进入了手的敏感期,正在用手探索环境、感知世界呢!

哪里不平我就爱走哪里——这是我的行走敏感期到了,爸爸妈妈,来跟我一起分享行走的乐趣吧。

喜欢模仿大人的声音,喜欢说悄悄话,也喜欢接电话一我的语言敏感期到了,爸爸妈妈,我是不是很有语言天赋呢!

吃完饭,我会盯着餐盘数:“1、2、3……”数完后才满意地离

开一这是我进入了数学的敏感期。

面对孩子的敏感反应,你是帮了他,还是遏制了他?

其实,教育孩子就是一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熟悉孩子成长发育的每个时期,捕捉这些时期的敏感反应,提高爱和教育的质量,才真正捕捉到了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目录

第一章 捕捉敏感期,用爱和智慧开启孩子的一生

 从“生物敏感性”说起

 孩子成长的助力——敏感期

 有趣而神奇的敏感期行为

 不可忽视的九大敏感期

 敏感期的教养重点

第二章 0~2岁的敏感期:营造爱的平台,与孩子一起迈好第一步

 视觉敏感期——跟着孩子的视线看他的世界

 捕捉孩子的视觉敏感期

 成长日记1:对影子情有独钟

 成长日记2:我家儿子爱看碟

 成长日记3:人见人爱到见人就哭

 听觉敏感期——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捕捉孩子的听觉敏感期

 成长日记4:铃儿响叮当,不哭也不闹

 成长日记5:最爱听“妈妈腔”

 成长日记6:神秘的噪音

 口的敏感期——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捕捉孩子口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7:拿什么都往嘴里塞

 成长日记8:吃手就是他的工作

 成长日记9:家有爱咬人的小宝贝

 手的敏感期——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捕捉孩子手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10:迷恋抓软软的东西

 成长日记11:“乾坤大挪移”

 成长日记12:喜欢打人的虎子

 行走的敏感期——探索未知世界的里程碑

 捕捉孩子行走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13:宝宝学步晚

 成长日记14:哪儿不平就走哪儿

 成长日记15:从坡上漫游到攀爬楼梯

 语言敏感期——不能错过的“婴语”启蒙

 捕捉孩子语言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16:和新生儿对话

 成长日记17:一遍一遍重复他人的话

 渴望爱的敏感期——给孩子当下的幸福

 捕捉孩子渴望爱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18: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成长日记19:让孩子感知你的爱

 成长日记20:培养孩子学会表达爱

第三章 2~3岁的敏感期:叛逆初体验,用爱伴随孩子成长

 空间敏感期——陪孩子享受探索的乐趣

 捕捉孩子空间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21:喜欢探寻小角落

 成长日记22:爱扔东西的欣欣

 成长日记23:垒高、推倒,再垒高、再推倒

 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小事儿就是大事儿

 捕捉孩子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24:“微不足道”的小东西都是宝

 成长日记25: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秩序的敏感期——孩子比成人更能遵守秩序

 捕捉孩子秩序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26:“场所”变了,情绪也变了

 成长日记27:“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成长日记28:凡事都要讲顺序

 成长日记29:承诺的事就要做到

 模仿的敏感期——妈妈会引导,孩子更聪明

 捕捉孩子模仿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30:学什么像什么

 成长日记31:“不要说我没礼貌”

 成长日记32:每一次模仿就是一次最好的智力开发

 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孩子也要“有面子”

 捕捉孩子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33:“我的就是我的”

 成长日记34:女儿开始说“不”了

 成长日记35:孩子真的是霸道吗

第四章 3~4岁的敏感期:走进孩子的世界,开启孩子的天赋

 执拗的敏感期——这样做,孩子才会“乖”

 捕捉孩子执拗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36:我和儿子的一次“舌战”

 成长日记37:拿着汽车穿外套

 成长日记38:孩子变“皮”了,变“犟”了

 审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孩子有孩子的审美观

 捕捉孩子审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39:拒绝吃不完整的食物

 成长日记40:事事都要完美

 成长日记41:我家宝宝爱“臭美”

 语言的敏感期——开启孩子的语言天赋

 捕捉孩子语言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42:爱说“悄悄话”

 成长日记43:家有“接线员”

 成长日记44:说话口吃

 色彩敏感期——在五彩的画布上绘出缤纷的童年

 捕捉孩子色彩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45:对色彩越来越敏感

 成长日记46:当孩子爱上涂色

 人际关系的敏感期——打好孩子的人际基础

 捕捉孩子人际关系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47:乐此不疲地交换

 成长日记48:喜欢结交朋友

 成长日记49:孩子被欺负,怎么办?

第五章 4~5岁的敏感期: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让爱走向成熟

 出生和性别的敏感期——“我从哪里来”

 捕捉孩子出生和性别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50:“我是从哪里来的?”

 成长日记51:开始探索人体了

 成长日记52:“我要洋娃娃”

 婚姻的敏感期——引导孩子的爱无限延伸

 捕捉孩子婚姻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53:女儿要嫁爸爸

 成长日记54:“我要让谁谁当我的王子!”

 成长日记55:因为“失恋”而痛苦

 身份确认的敏感期——用爱帮助孩子构建自我

 捕捉孩子身份确认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56:“我也是老师”

 成长日记57:“白雪公主就是这个样子的”

 成长日记58:“奥特曼爱吃的东西味道就是不错”

 绘画的敏感期——走入孩子的涂鸦世界

 捕捉孩子绘画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59:“我的小汽车有翅膀”

 成长日记60:从“乱画”到“会画”

 音乐的敏感期——听,天使在唱歌

 捕捉孩子音乐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61:“我是小小演奏家”

 成长日记62:爱上弹钢琴以后

 情感表达的敏感期——让孩子心中有爱

 捕捉孩子情感表达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63:家有“小黏人”

 成长日记64:爱有多深

 成长日记65:小不点儿也爱“吃醋”

第六章 5~6岁的敏感期:不吼不叫,在爱中建立规则

 阅读和书写的敏感期——点燃孩子的读写热情

 捕捉孩子阅读和书写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66:识字进行时

 成长日记67:家有“小书童”

 数学敏感期——开发孩子的数学潜质

 捕捉孩子数学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68:“豆豆学数数”

 成长日记69:石头到底有多大?

 成长日记70:“2加上8就是等于10”

 社会规则敏感期——明白规则,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捕捉孩子社会规则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71:“妈妈,请这样跟我说”

 成长日记72:为什么会如此在意

 成长日记73:孩子为什么不爱做家务

 自然敏感期——大自然是培养孩子智能的乐园

 捕捉孩子自然的敏感期

 成长日记74:我要我的“好朋友”

 成长日记75:让孩子和小动物交朋友

 成长日记76:喜欢小动物,干嘛还要虐待它?

第七章 6岁以上的敏感期:爱得多不如爱得对,鼓励孩子挑战自我

 成长日记77:洗洗刷刷的经济学

 成长日记78:背地里伸手去拿

 成长日记79:大了还想让抱

 成长日记80:“本来就有爱”

 成长日记81:爱与不爱

 成长日记82:相持不下的争执

试读章节

从“生物敏感性"说起

在自然界,有这么一个神秘又充满本能的故事,然而,其背后深藏的秘密只有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才能被发现。

荷兰一位生物学家德弗利斯曾在昆虫身上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后来经过进一步的观察,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生物敏感期的存在。这位生物学家认为,昆虫不同的变异代表了它们不同阶段的发育,他以蝴蝶的幼虫为例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蝴蝶幼虫刚出生的几天里,是不能吞噬大片叶子,只能吃一些枝头的嫩芽。然而,在这种时候,聪明的雌蝴蝶却考虑得非常周到,这些雌蝴蝶总会本能地把卯产在树干跟树枝交接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雌蝴蝶明白只有在这种隐蔽的角落里,它的幼虫才是安全的。当蝴蝶幼虫钻出来的时候,它们自然会借着外界的光线看到树梢上的食物——嫩芽。

看到这里,又一个令人奇怪的问题出现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告诉幼虫,维持生存所需的嫩芽就在树梢上呢?

没错,答案就是敏感性!

在自然界这个环境中,此时的蝴蝶幼虫对光线是那么的敏感,出于本能的反应,它们生来就会顺着光线朝着树梢方向爬去,就这样,它们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赖以生存的食物。事情发展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又过了一段时间,随着蝴蝶幼虫渐渐地长大,在它们身上竟然发生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此时的蝴蝶幼虫除了吃嫩芽外,还能吃些其他粗糙的食物了,很显然,先前那个被我们叫做“敏感期”的阶段过去了。因为在蝴蝶幼虫成长的过程中,它们逐渐失去了对光的敏感,进而在身上会看到另外一种有别于之前的现象。在这之后,随着这种敏感期的有效期结束以后,蝴蝶幼虫也将相应地选择其他谋生手段。又过了一段时间,蝴蝶幼虫变得不再贪吃,慢慢地作茧自缚起来,直到有一天,它们发育成熟时,就破茧成蝶了。

不仅“破茧成蝶”隐藏了敏感性的神秘,我们熟知的蜜蜂也藏有这样一个玄机。也许你会认为,任何一只雌性幼虫都有可能成为蜂王,然而事实上蜂王只有一个。原来,在蜜蜂家族中,工蜂会召开会议,从众多雌性幼虫中挑选一只最中意的来精心喂养。一旦这只雌性幼虫被选中,蜜蜂家族就会给予它一种上等的蜂族特殊食品,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只雌l生幼虫必须具有一种贪吃的敏感性,否则它就无法长成硕大的身躯,胜任蜂王的职位。那么,又该如何理解这个贪吃的敏感期呢?很简单,就是这只雌性幼虫一定要在它还是幼虫的时候就被选中,否则,等到它稍微长大了,这只雌蜂便失去了贪吃的敏感性,失去了这一天性,它自然也就不会长成蜂王那样的身躯,当然也就无法胜任蜂王的职位了。

很显然,这个生机勃勃的敏感性是自然界最平常不过的规律之一,但是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世间万物因为遵循了自然规律,才能得以正常地繁殖、成长。

孩子成长的助力——敏感期

每个孩子从出生到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吃饭、学会写字……这一切都是从无开始的,这就好比生命之树一样,只要你种下种子,哪一天发芽。哪一天出土,哪一天抽叶,哪一天开花结果都是由生命内在预先设定好了的机制在起作用。实际上,每个孩子就是一棵准备长成精神大树的种子。那么,他们又是怎样让自己一步步成长起来呢?

按照国际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的说法,促成孩子成长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

所谓敏感力是指一个人在其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反应,进而出现某些特殊的好恶或是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就是敏感力。而一旦人体产生了这种敏感力,内心就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他们对特定事物发生浓厚兴趣,进而有了尝试或是学习的狂热,直到这种内在需求被满足,或是他的敏感力减弱了,这股动力才会消逝,而这一时期又被称为敏感期。

“敏感期”这一概念是蒙特梭利于1936年提出的,她认为,孩子在几周或几个月内会重复做某一类事情,而且每天都要重复进行,除此之外,他们对其他事情一点都不感兴趣,于是就把孩子的这些阶段叫做敏感期。比如,在孩子7~8个月左右,他们通常会在家人的扶助下不停地跳跃,这意味着孩子进入了行走的敏感期,这为孩子的行走做好了前期准备;在孩子3~5岁左右,他们会迷恋上某个或是某几个偶像,并全身心地模仿这些偶像,这意味着孩子进入了身份确认的敏感期,这是他们认知“自我”的开始;在孩子5岁左右,他们常常会假装读书,并爱好写字,这意味着他们进入了书写和阅读的敏感期。

总而言之,在这些敏感性的推动下,孩子会满怀活力和激情地学会每件事情,把握周围的一切事物,他们也会从不断的积累经验和能力中完成既定目标,然而,有趣的是,一旦他们的目标实现以后,也便失去了兴趣。

由此看来,大自然的神秘——生机勃勃的敏感性,也同样存在于孩子体内。事实上,敏感期是大自然赋予孩子的生命助力,每一个敏感期的出现都将引发下一个敏感期的出现,而敏感期的发展也是保证孩子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成长关键期,因此,家长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孩子敏感期的成长,学会运用这股助力,就等于把握了孩子未来的成长,能帮助孩子更完美地成长,而这也正是父母的职责。P2-5

序言

有个小生命突然来到身边,爸爸妈妈大多欢喜又茫然:这个可爱又脆弱的小不点儿怎样才能健康长大?他的每一天又会遇到怎样的欢喜和苦恼?除了爱,我们还要给他(她)什么呢?

也许,你会说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

毫无疑问,这样的回答没有错。但是,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如果你不懂孩子,那么你给孩子实施的“教育”于他而言就是一场灾难!

当你真正面对成长中的孩子时,他们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依然会让你感觉不知所措,甚至是不可理喻。

·这是怎么回事儿?上个月还喜欢自言自语,喋喋不休说个没完,怎么现在又突然变蔫儿了呢?这是因为孩子正在验证语言的力量,而这也拉开了他们“语言敏感期”的序幕。

·“太不像话了!”“打死你”,这些听起来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辞竟然出自3岁孩子的嘴里。实际上,这是孩子到了“执拗的敏感期”。如果你不了解孩子的话,一场“战争”就会在所难免。

·这又是为什么?刚满月的宝宝就知道“认生”了?给孩子穿衣服时,他为什么总要坚持这样的逻辑:先穿上衣,再穿袜子、裤子,最后梳辫子?为什么妈妈的枕头,爸爸不能睡?其实,不是孩子变执拗了,而是他们正处在“秩序的敏感期”。

事实上,在孩子的世界里,这一切皆源于这样一个特殊且珍贵的阶段——敏感期。

“敏感期”这一概念,是伟大的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提出的。她认为。在孩子生命成长的某个时间段,他们会本能地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专心尝试或是学习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直至他们满足内在需求或是这种敏感力减弱。孩子的成长又是依靠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来发展自己的。比如,孩子对石头缝儿里的小蚂蚁、路边小石子这些细微事物感兴趣,是因为他们进入了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再比如,不知疲惫地上下楼梯、不厌其烦地垒高,是因为他们进入了空间的敏感期。

可以说,孩子生来就是属于大自然的,他们天生就具有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学习方式,而他们喜欢什么或是不喜欢什么也并不是由养育他们的成人所决定的。正是因为孩子能够“固执”地按照自己先天就有的方式去选择自己想的东西,所以,才使他们成为了他们自己。

然而,一旦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孩子就会丧失最佳的学习时机。现实生活中,当孩子开始尝试使用他的口和手时,成人的干涉就开始了。刚开始,这种千涉还限于一些老人和少数无知的父母,然而,随着孩子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我们成人的干涉就越来越多,甚至当孩子开始使用他自己的意志和思维时,我们成人的千涉反倒更厉害了。经验证明,在孩子的各个敏感期,如果受到过多的干扰或阻碍,他们身体的各种功能就不能正常使用。这就好比不能使用眼睛,眼睛就会失明;不使用耳朵,耳朵就会失聪;不能使用手,手就会多动;不能使用脚,脚就会无用……

这么看来,如果说“懂”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开始的话,那么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就是开始中的开始。捕捉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就是捕捉到了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而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每一个敏感期,他们的心智水平才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父母,孩子们的敏感期有很多,而且每个敏感期的出现时间也不是固定的,在同一敏感期中,孩子们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给予真爱,才是教子的秘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20957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