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亚非拉文学(精读名著)
内容
试读章节

神的求婚者

1924年4至5月期间,泰戈尔到中国访问。在近五十天的旅程中,泰戈尔造访了上海、杭州、南京、济南、北京、太原、汉口等七个大城市,游览了多处名胜古迹,举行了多场演说。在他即将离开北京时,有人问道:“您有没有什么东西掉下来?”

泰戈尔说:“没有什么了,只有我的心!”

泰戈尔的回答风趣、幽默。作为诗人,泰戈尔有一颗赤子之心,澄澈明净。泰戈尔一直认为自己是“神的求婚者”。受印度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他的泛神论思想,即“梵我合一”,是其所有文学作品的基调。

泰戈尔生逢急剧变革的大时代,受上天眷顾,极富才华,是一位多产作家。自十五岁开始创作并发表诗歌作品,直至1941年8月去世,泰戈尔在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下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部短篇小说、三十多个剧本,另外还有大量的论文论著、游记、书简、回忆录等。泰戈尔创作有两千多首歌曲、两千多幅绘画作品。他谱写的歌曲《人民的意志》,在1950年被定为印度的国歌。

1912年,泰戈尔把自己的两本诗集《吉檀迦利》和《新月集》翻译成英文。这两部作品使他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泰戈尔用孟加拉语进行文学创作。印度的梵语文学在10世纪之后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接近社会生活的、以方言进行书写创作的文学。19世纪,随着近代民族的形成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印度的近代文学登上了历史舞台。作家们用自己的地方语言进行创作,呼唤自己的人民觉醒。北印度的印地语、东印度的孟加拉语,以及以德里、勒克瑙为中心的乌尔都语是印度近代文学最重要的代表。

泰戈尔出生在加尔各答的一个富有的地主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祖父是印度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一员,父亲是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名宗教改革者。泰戈尔的家庭在当时的加尔各答是整个知识界的中心,在这里,知识精英经常聚在一起讨论社会政治问题,诵读新的文艺作品,演出戏剧。泰戈尔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成长起来,使得他的文艺思想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泰戈尔的小说大都情节曲折生动、富有悬念,通过人物的命运反映印度现实中最迫切的社会问题。长篇小说《沉船》主要探讨的就是封建制度下的婚姻问题,《戈拉》以男女之间的爱恋纠葛为线索,关注的则是民族解放道路、爱国热忱以及宗教情感等问题。

泰戈尔的短篇小说作品更像一把匕首,刺向传统社会文化的赘瘤,剖解封建婚姻制度、种姓制度的弊端,为民族解放正本清源开辟道路。以《太阳与乌云》《摩诃摩耶》《还债》为代表的短篇小说,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意在反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它们在语言上追求精练准确的风格,叙事中糅合抒情的意境美,是难得的叙事精品。

泰戈尔最让人称道的还是他的诗作,泰戈尔自己也说:“我的声音会因死亡而沉寂,但我的诗歌仍将在你活泼泼的心中唱着。”的确如此,泰戈尔诗歌作品的艺术魅力是抵挡不住的。1914年的郭沫若还在日本留学,当他最初读到几页油印的泰戈尔的英文诗作《新月集》时,有心潮澎湃的感觉:“那是没有韵脚的,而多是两节,或三节对仗的诗,那清新和平易使我吃惊,使我一跃便年轻了二十年!”郭沫若因此和泰戈尔结下不解之缘,且一生都对他的诗歌作品情有独钟。

拉丁美洲文学大爆炸

20世纪60年代,南方大陆上有两件事比其他所有事情都更有影响,首先是古巴革命对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的广泛冲击,其次便是拉丁美洲文学大爆炸。(P4-5)

作者简介
《精读名著》编委会,精读名著编委会成员由靠前多位西方文学研究界专家组成,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深耕多年,成绩斐然。
目录

绪论

摩诃婆罗多

一千零一夜

春香传

乌云和太阳

吉檀迦利

先知

博尔赫斯作品选

总统先生

马克丘·毕克丘之巅

宫间街

加布里埃拉

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

帕斯诗选

佩德罗·帕拉莫

百年孤独

霍乱时期的爱情

森林之舞

绿房子

荆棘鸟

我的名字叫红

序言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书,是世界文学名著的精缩版。其特点是“精缩”与“原汁原味”兼顾:既不是介绍性的,也不是摘录式的,而是保持原著结构的完整,并遵照原著的叙述角度和人称,最大限度地体现作品原貌。每部名著精缩为1万字左右,这个篇幅既减小了阅读压力,也使原汁原味成为可能。

这套书的另一特点是权威性。编委会由当前西方文学研究界的顶级专家组成,以确保选目的精度和成文的质量。可以说,这套书体现了目前国内同类书的最高水准。

丛书总计8册,每册涵盖该国(区域)的经典作品。选目兼顾“代表性”和“可读性”,即综合了学术标准和通俗标准。体裁上以小说为主,以诗歌、戏剧为辅。

每册第一部分,是五千字左右的绪论,对该地区的文学史做梳理,以使读者有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把握。文风以学术准确性为基础,尽量做到轻松愉快、可读性强。

据有关机构统计,中国人年平均阅读量是4本书,即使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线城市,每人每年读书量也不超过10本,如此算来,普通人要想了解世界文学名著,即使只读其中的200本左右,也需要20年时间。另外,某些名著的篇幅是很长的,比如《悲惨世界》有一百多万字,部分内容对于中国人来说很是晦涩、无趣,即使硬着头皮读完,也往往因为篇幅过大、阅读周期过长,而无法把握故事情节。

为了让普通读者更切实可行地阅读世界文学名著,我们编著了这套书。如果能实现这个愿望,我们会非常欣慰。

内容推荐

在亚非拉广袤的土地上,曾经闪耀着人类文明最初的曙光,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而文学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地,诞生了大量颇具神性的文学作品。到了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文学异军突起,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人影响了世界文学的走向。

精读名著编委会主编的《亚非拉文学(精读名著)》收录了19位名家的21部体现上述亚非拉文学成就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括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和《乌云和太阳》以及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皆在其中。每部作品在保持原著结构完整性前提下精缩为1万字左右,既原汁原味地体现了作品原貌,又可读、易读。

编辑推荐

精读名著编委会主编的《亚非拉文学(精读名著)》主旨是讲述在亚非拉广袤的土地上,曾经闪耀着人类文明最初的曙光。光明的种子深埋在肥沃的田野里,阳光照耀,雨露滋润,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而文学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地,诞生了大量颇具神性的文学作品。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文学异军突起,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人影响了整个世界文学的走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亚非拉文学(精读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精读名著》编委会 编
译者
编者 精读名著编委会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14046
开本 32开
页数 3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4
出版时间 2017-02
首版时间 2017-02
印刷时间 2017-02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74
CIP核字 2017004937
中图分类号 I106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3: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