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记故事(少年版全彩本)/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司马迁,这个刻画过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的史官,最后却比他书里的任何一个人物都光彩夺目。原因就是他完成了伟大的著作——《史记》。司马迁把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描绘得如此生动,所有的事情好像刚刚发生过一样,让人如读一份记录中国历史的报纸。《史记故事(少年版全彩本)》节选了《史记》中广为传颂的一些人物故事,例如卧薪尝胆的勾践、知错就改的廉颇、坚持理想的孔子……

内容推荐

《史记》是我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三千年左右的历史。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故事(少年版全彩本)》节选了《史记》中广为传颂的一些人物故事,例如卧薪尝胆的勾践、知错就改的廉颇、坚持理想的孔子……《史记故事(少年版全彩本)》选材及改写立足于增长知识,同时力求启迪智慧,教人向善。

目录

一 黄帝战蚩尤/1

二 尧舜禅让/3

三 大禹治水/4

四 纣王暴虐/7

五 姜太公钓鱼/8

六 不食周粟/9

七 烽火戏诸侯/1O

八 掘地见母/12

九 借道灭虢国/13

十 重用百里傒/15

十一 重耳流亡/17

十二 灵辄救赵盾/19

十三 楚庄王纳谏/21

十四 赵氏孤儿/23

十五 晏婴出使/26

十六 铁面无私/27

十七 伍子胥复仇/29

十八 专诸刺王僚/32

十九 孙武练兵/33

二十 卧薪尝胆/36

二十一 三家分晋/39

二十二 西门豹祭河神/41

二十三 神医扁鹊/44

二十四 邹忌进谏/47

二十五 围魏救赵/49

二十六 商鞅变法/51

二十七 兼爱非攻/55

二十八 合纵联诸侯/56

二十九 连横促强秦/60

三十 屈原投江/64

三十一 鸡鸣狗盗/67

三十二 巧布火牛阵/70

三十三 胡服骑射/73

三十四 完璧归赵/74

三十五 将相和/78

三十六 纸上谈兵/80

三十七 毛遂自荐/82

三十八 窃符救赵/84

三十九 奇货可居/87

四十 兴修郑国渠/90

四十一 甘罗拜上卿/92

四十二 韩非之死/94

四十三 荆轲刺秦王/96

四十四 大兴文治/99

四十五 蒙恬筑长城/101

四十六 陈胜吴广起义/104

四十七 李斯冤死/107

四十八 项梁渡江/109

四十九 破釜沉舟/111

五十 鸿门宴/112

五十一 胯下受辱/116

五十二 论得天下/119

五十三 病床问相/121

五十四 疑而用之/123

五十五 吕后乱朝/126

五十六 李广射匈奴/129

五十七 相如赋美辞/132

五十八 张骞出使/134

附录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37

试读章节

这个节骨眼上,当政的周幽王是否特别兢兢业业,希望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才不是,此时他刚刚得到一个名叫褒姒的美女,每天沉溺于美色,荒废朝政。

然而,已被周幽王封为王后的褒姒是个“冷美人”,能歌善舞,就是不爱笑,周幽王越是很少见她笑,就越是觉得她笑起来特别迷人,为此,周幽王悬赏千金,称,“谁能把娘娘逗笑了,大王就赏给黄金一千两。”

重赏之下必有歪招。周幽王手下一个叫虢石父的大臣,替周幽王出主意说:“大王,何不点烽火以博娘娘一笑?”

当时,周朝经常遭受来自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军队的袭击,为了与各诸侯国互通紧急兵情,联手御敌,周朝与各诸侯国约定,一旦镐京有难,就在镐京以西的骊山上点燃二十几座烽火台上的狼粪和火把,让远处的诸侯国都看到。点燃烽火,就可以召集二十多万的军队,而且,火光映红骊山半边天的场景,也十分壮观。

周幽王得了虢石父的歪主意,如获至宝,第二天就上烽火台点火去了。果然,各诸侯国的将士拼死拼活,日夜兼程地赶来,可到了狼烟四起的骊山,半个敌人都没有见着,只见着了在城楼上看热闹的周幽王和褒姒,以及一些浓妆艳抹的歌女。被戏弄的诸侯国将领们都很恼火,却又无从发作,只有恨恨地、垂头丧气地离去。

看到了各路军队黑压压打马而至的壮观场面,又看到受了愚弄的将士灰溜溜离去,这滑稽的一幕终于让“冷美人”褒姒大笑起来。

周幽王大喜,立刻赏了虢石父一千两金子。从此,只要褒姒不开心,周幽王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陪她玩这“烽烟戏诸侯”的游戏。

这一年,周幽王的麻烦来了。原来,在褒姒之前,周幽王的王后是申后,申后的儿子宜臼是太子。褒姒一来,周幽王就废了王后,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申后的父亲申侯,是诸侯国申国的国君,他一直对昔日女婿的荒诞作为十分不满。公元前771年,申侯终于联合了缯国及西方夷族犬戎国的部队,大举进攻周朝,来讨伐周幽王。周幽王醒过神来的时候,以申侯为首的讨伐大军已经兵临镐京城下。周幽王哑着嗓子急呼:“快!快去烽火台上点狼烟!”

可是,诸侯国的国君和将领得知骊山上又燃起烽火,纷纷说:“这周幽王又吃饱了没事干,想拿咱们消遣哩!别睬他!”

结果,没有一个诸侯国前来救驾,幽王在骊山附近被杀,褒姒被掠走,周朝的好多财物也被讨伐大军夺去,西周王朝也因此结束了。

战争结束后,各诸侯国按照申侯的意见,废太子伯服,重立申后所生的宜臼为太子。申侯又带头拥立宜臼为国君,他就是周平王。周平王为表明与幽王“划清界限”的决心,把国都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王朝由此开启。

一个时代的结束仅仅是因为乱点烽火,你相信吗?其实,拿国家大事当儿戏的人,都免不了有周幽王这样的下场啊!

东周时期,诸侯小国郑国的国君郑武公,与妻子武姜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寤生和小儿叔段。武姜一直认为小儿子嘴甜、乖巧有出息,大儿子有些不入她的眼,她也一直怂恿丈夫把王位传给叔段,但依照当时的规矩,王位是“传长不传幼”的,因此郑武公生病亡故后,武姜只有眼睁睁看着大儿子寤生即位,这就是郑庄公。

大儿子一上台,母亲武姜就胁迫他,要他把郑国的京邑(今河南省荥阳市)封给叔段,并称叔段为“太叔”。京邑在当时的郑国,是一个首屈一指的都邑,市肆繁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超过了郑国的都城。郑庄公明知道这样做并不妥当,但碍于母亲的情面,遂不顾大臣祭仲的反对,将京邑封赏给叔段。

而叔段呢,从小听母亲讲,王位是他的,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哥哥抢了他的王位一样。愤愤不平的叔段来到封地后,立刻开始招募兵卒,锻造武器,准备伺机向郑庄公发动袭击。此时的武姜,俨然成为小儿子的坚强后盾,她时常对小儿子说:“要静待时机,只要你发动进攻,我就在郑国的都城策应你,与此同时,你也可以在国君那里安插你信任的人,为你提供有用的情报。”

叔段为谋反紧锣密鼓地筹备了二十年,郑庄公就装聋作哑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间,进谏说要“防范叔段”的大臣都被郑庄公以“挑唆我兄弟不和”的罪名赶了出去。因为麻痹对方的工作做得好,直到叔段起兵,他都不知道自己周围的很多高级将领,都是郑庄公的人。

战局很快就倒向一边:武姜的策应根本不起作用,叔段很快溃逃,郑庄公的军队乘胜追击,叔段先逃回京邑,守不住,又逃到鄢地,同样守不住,身边的将士越来越少,绝望的叔段又逃到了只有百户的小城共城,并在那里自杀。

叔段的谋反平息后,郑庄公手下的兵士从叔段身上搜出了武姜的信,郑庄公读信后怨愤不已,他对大臣说:“我与叔段一母所生,我待叔段并不薄,母亲却这样设计害我,其实说到底,叔段也是她害死的。一样是儿子,母亲为何如此偏袒叔段呢?”他下令把母亲武姜送到偏远小城颍城监管起来,同时当着许多王公大臣的面,恨恨起誓道:“我与母亲武姜势不两立,不到黄泉,决不相见。”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郑庄公越来越思念自己的母亲,一闭上眼,就可以看到白发苍苍的母亲,被押走时牺惶无助的眼神。武姜到达羁押地颍城后,也多次托人捎书来,表示真心悔罪,希望能够得到大儿子的原谅。母亲武姜在书中写道:“我真心地期望自己能早一些去到黄泉路上一一不是为见你死去的弟弟一面,而是希望能得到你的谅解。想到你发的重誓,我感到万箭穿心,但我并不因此恨你,我觉得这是我应得的惩罚……”

郑庄公既想去见母亲,又不敢违了誓言遭天谴,整天闷闷不乐。这一天,郑国的大臣颍考叔来与郑庄公商量国事,郑庄公留他吃饭,席间,颍考叔不断地把最美味的食物挟到一只空盘子里,郑庄公感到奇怪,颍考叔恳求说:“大王赏赐的这些美味佳肴,都是我的老母亲没吃过的,臣斗胆请求,让我带回去给老母吃吧。”

郑庄公听了此话,大为感叹:“咳,你这样的孝心,我也有,可惜我发了毒誓,再也不能随便去见母亲了。”颍考叔坐直身子说:“既不违背誓言,又能见到母亲,这有何难!”颍考叔“启发”郑庄公说:“黄泉不就是地下吗?咱们只要挖个地道,在地下盖几所房子,让太夫人住进去,您到地下见她,不就不违背誓言了吗?”

郑庄公就让颍考叔去办这件事,颍考叔在地下造好房屋后先接武姜来到那儿,然后郑庄公也到了。郑庄公见了母亲,跪在地上说:“孩儿不孝,请母亲原谅。”

武姜又愧又悔,趋前几步,与儿子抱头痛哭,从前的母子隔阂一扫而光。接着,郑庄公把母亲接回宫中。“掘地见母”的故事表明,只要孝心尚在,隔阂的消除办法,是可以变通的。P11-13

序言

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年),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之所以能穷一生之力,完成《史记》这样一部划时代的历史著作,既是当时那个时代的需要,又是与他个人的坎坷经历分不开的。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李广利打了个大败仗,主帅狼狈逃回,部属几乎全军覆没。当时,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担任骑都尉,是与李广利一同出发的,因遭遇匈奴重兵包围,李陵也兵败被俘,他最终投降了匈奴。汉武帝要大臣议一议李陵的罪行,大臣们都看出皇帝对李陵的恼恨,纷纷谴责李陵贪生怕死。只有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站出来,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结果,汉武帝认为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是为了贬低同样兵败的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竟然勃然大怒,把司马迁打入大牢,并判以极污辱人的宫刑(即毁坏男人的生殖器)。遭此意外打击的司马迁本想一死了之,但他后来想到自己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不应该死,就坚忍地活了下来。

这项拯救了司马迁的工作,就是写作《史记》一书。

原来,司马迁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他的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专门负责整理前朝史料,并搜集记录本朝史实。司马谈对儿子司马迁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写出一部划时代的史书来,把先辈留下来的纷繁零乱的史料以一种全新体例串连起来,理清脉络,还原事实的真相。为此,司马迁从十岁就开始做准备,他学“古文”(即秦朝以前的文字),读《春秋》,习《尚书》,做了充分的知识储备。司马迁满20岁的时候,开始走入仕途,他开始有意识地漫游大江南北,实地寻访历史遗迹,搜集人物的传闻,了解民风民俗,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更有机会随皇帝巡视各地,还奉命出使巴、蜀、昆明一带,这些阅历对后来《史记》的写作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父亲司马谈病逝后,司马迁接任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这使他更为方便地广泛查阅皇家所藏的书史及档案,弄清了不少混淆不明的史实真相。司马迁觉得时机已经成熟,遂于公元前104年,开始着手《史记》的写作。  被处以宫刑后.司马迁极其痛苦。而今,功未就,书未成,自己难道就因为宫刑之辱而痛不欲生,将撇下历代史官未竞的梦想去死吗?不!

司马迁以周文王被羁押,而完成《周易》;孔子被困于陈蔡,编了《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下《离骚》;左丘明遭瞎眼变故,著述《国语》;孙膑遭庞涓陷害,被剜掉膝盖骨,犹能忍辱写下《兵法》等事迹,为感奋自我的榜样,立志要在心境忧愤的情况下矢志不渝,完成《史记》。

经过约十年的艰辛努力,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司马迁终于完成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起,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的史实记述。将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130篇、52万字的伟大著作。

司马迁出了冤狱后,还担任过中书令,但终因郁郁不得志而死去,但他穷毕生心血留下的光辉著作《史记》,却开创了通史编撰的崭新体例,改变了以往的史学著作失之于刻板干巴的弊端,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

司马迁的一生,既是忍辱负重的一生,又是率性而有胆魄的一生,他的刚正不阿的品性,历经两千多年的时光,仍在他笔下人物的一颦一笑中,闪闪发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记故事(少年版全彩本)/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西汉)司马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74648
开本 16开
页数 1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24
CIP核字 2013156771
中图分类号 K204.2-4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69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