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林徽因文集(你是人间四月天经典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林徽因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才女,但其文学成就不如庐隐、萧红。作为新月派诗人,林徽因的作品注重新诗的格律,注重“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遵循“理性节制感情”的主张,是为艺术而艺术派。

同时,由于专业的原因,林徽因也写了大量的有关古建筑的文章,和呆板的、公式化的学术报告比较起来,显示了文学家学者文笔的不同凡响。《林徽因文集:你是人间四月天》选编了林徽因大部分作品,基本上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和艺术取向。

内容推荐

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机智幽默的谈吐,优雅迷人的气质;她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人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她是一个让人神魂颠倒的情人,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朋友,更是一个可以患难与共的妻子;她对任何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都会兴奋……她,就是中国近百年的文化史上“才貌双全”的,集佳话、传奇、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

《林徽因文集:你是人间四月天》收录了林徽因所有最经典最唯美最精致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书信、评论和翻译作品,《林徽因文集:你是人间四月天》每篇作品都是她灵动思绪和满腹才华的凝结,语言温婉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拂面的春风,让你邂逅一个更真实的林徽因。

目录

诗歌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八月的忧愁

秋天,这秋天

雨后天

静坐

那一晚

一首桃花

莲灯

深笑

激 昂

病中杂诗

小诗(一)

小诗(二)

恶劣的心绪

写给我的大姊

一天

对残枝

对北门街园子

十一月的小村

忧郁

山中一个夏夜

微光

别丢掉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风筝

前后

去春

仍然

记忆

无题

时 间

孤岛

展缓

人生

六点钟在下午

昼梦

深夜里听到乐声

年关

灵感

吊玮德

静院

空想(外四章)

你来了

“九一八”闲走

藤花前

旅途中

红叶里的信念

一串疯话

给秋天

十月独行

冥思

除夕看花

中夜钟声

城楼上

古城春景

古城黄昏

山 中

黄昏过泰山

题剔空菩提叶

昆明即景

一茶铺

二小楼

哭三弟恒一三十年空战阵亡

散文

悼志摩

一片阳光

彼此

窗子以外

蛛丝和梅花

惟其是脆嫩

山西通信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平郊建筑杂录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

 (附粱思成君通信四则)

我们的首都

小说

九十九度中

钟 绿——模影零篇之一

吉 公——模影零篇之二

文 珍——模影零篇之三

绣 绣——模影零篇之四

书信

致沈从文

致梁思成

致金岳霖

致胡适

致梁思庄

致梁再冰

致傅斯年

致张兆和

致费正清、费慰梅

评论

设计和幕后困难问题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究霓怎么一回事

译著

夜莺与玫瑰——奥司克魏尔德神话

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

林徽因年表

试读章节

十一月十九日我们的好朋友,许多人都爱戴的新诗人,徐志摩突兀的,不可信的,残酷的,在飞机上遇险而死去。这消息在二十日的早上像一根针刺猛触到许多朋友的心上,顿使那一早的天墨一般地昏黑,哀恸的咽哽锁住每一个人的嗓子。

志摩……死……谁曾将这两个句子联在一处想过!他是那样活泼的—个人,那样刚刚站在壮年的顶峰上的—个人。朋友们常常惊讶他的活动,他那像小孩般的精神和认真,谁又会想到他死?

突然的,他闯出我们这共同的世界,沉入永远的静寂,不给我们一点预告,一点准备,或是一个最后希望的余地。这种几乎近于忍心的决绝,那一天不知震麻了多少朋友的心?现在那不能否认的事实,仍然无情地挡住我们前面。任凭我们多苦楚的哀悼他的惨死,多迫切的希翼能够仍然接触到他原来的音容,事实是不会为体贴我们这悲念而有些须更改;而他也再不会为不忍我们这伤悼而有些须活动的可能!这难堪的永远静寂和消沉便是死的最残酷处。

我们不迷信的,没有宗教地望着这死的帷幕,更是丝毫没有把握。张开口我们不会Ⅱ乎吁,闭上眼不会人梦,徘徊在理智和情感的边沿,我们不能预期后会,对这死,我们只是永远发怔,吞咽枯涩的泪,待时间来剥削着哀恸的尖锐,痂结我们每次悲悼的创伤。那一天下午初得到消息的许多朋友不是全跑到胡适之先生家里么?但是除去拭泪相对,默然围坐外,谁也没有主意,谁也不知有什么话说,对这死!

谁也没有主意,谁也没有话说!事实不容我们安插任何的希望,情感不容我们不伤悼这突兀的不幸,理智又不容我们有超自然的幻想!默然相对,默然围坐……而志摩则仍是死去没有回头,没有音讯,永远地不会回头,永远地不会再有音讯。

我们中间没有绝对信命运之说的,但是对着这不测的人生,谁不感到惊异,对着那许多事实的痕迹又如何不感到人力的脆弱,智慧的有限。世事尽有定数?世事尽是偶然?对这永远的疑问我们什么时候能有完全的把握?

在我们前边展开的只是一堆坚质的事实:

“是的,他十九晨有电报来给我……

“十九早晨,是的!说下午三点准到南苑,派车接……

“电报是九时从南京飞机场发出的……

“刚是他开始飞行以后所发……

“派车接去了,等到四点半……说飞机没有到……

“没有到……航空公司说济南有雾……很大……”只是一个钟头的差别;下午三时到南苑,济南有雾!谁相信就是这一个钟头中便可以有这么不同事实的发生,志摩,我的朋友!

他离平的前一晚我仍见到,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他次晨南旅的,飞机改期过三次,他曾说如果再改下去,他便不走了的。我和他同由一个茶会出来,在总布胡同口分手。在这茶会里我们请的是为太平洋会议来的一个柏雷博士,因为他是志摩生平最爱慕的女作家曼殊斐儿的姊丈,志摩十分的殷勤;希望可以再从柏雷口中得些关于曼殊斐儿早年的影子,只因限于时间,我们茶后匆匆地便散了。晚上我有约会出去了,回来时很晚,听差说他又来过,适遇我们夫妇刚走,他自己坐了一会儿,喝了一壶茶,在桌上写了些字便走了。我到桌上一看:——

“定明早六时飞行,此去存亡不卜……”我怔住了,心中一阵不痛快,却忙给他一个电话。

“你放心。”他说,“很稳当的,我还要留着生命看更伟大的事迹呢,哪能便死?……”

话虽是这样说,他却是已经死了整两周了!

现在这事实一天比一天更结实,更固定,更不容否认。志摩是死了,这个简单残酷的实际早又添上时间的色彩,一周,两周;一直地增长下去……

我不该在这里语无伦次的尽管呻吟我们做朋友的悲哀情绪。归根说,读者抱着我们文字看,也就是像志摩的请柏雷一样,要从我们口里再听到关于志摩的一些事。这个我明白,只怕我不能使你们满意,因为关于他的事,动听的,使青年人知道这里有个不可多得的人格存在的,实在太多,绝不是几千字可以表达得完。谁也得承认像他这样的一个人世间便不轻易有几个的,无论在中国或是外国。

我认得他,今年整十年,那时候他在伦敦经济学院,尚未去康桥。我初次遇到他,也就是他初次认识到影响他迁学的狄更生先生。不用说他和我父亲最谈得来,虽然他们年岁上差别不算少,一见面之后便互相引为知己。他到康桥之后由狄更生介绍进了皇家学院,当时和他同学的有我姊丈温君源宁。一直到最近两个月中源宁还常在说他当时的许多笑话,虽然说是笑话,那也是他对志摩最早的一个惊异的印象。志摩认真的诗情,绝不含有丝毫矫伪,他那种痴,那种孩子似的天真实能令人惊讶。源宁说,有一天他在校舍里读书,外边下起了倾盆大雨—一睢是英伦那样的岛国才有的狂雨——忽然他听到有人猛敲他的房门,外边跳进一个被雨水淋得全湿的客人。不用说他便是志摩,一进门一把扯着源宁向外跑,说快来我们到桥上去等着。这一来把源宁怔住了,他问志摩等什么在这大雨里。志摩睁大了眼睛,孩子似的高兴地说“看雨后的虹去”。源宁不止说他不去,并且劝志摩趁早将湿透的衣服换下,再穿上雨衣出去,英国的湿气岂是儿戏,志摩不等他说完,一溜烟地自己跑了。

以后我好奇地曾问过志摩这故事的真确,他笑着点头承认这全段故事的真实。我问:那么下文呢,你立在桥上等了多久,并且看到虹了没有?他说记不清但是他居然看到了虹。我诧异地打断他对那虹的描写,问他:怎么他便知道,准会有虹的。他得意地笑答我说:“完全诗意的信仰!”

P78-79

序言

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仍旧定格在回眸的瞬间。

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安稳的岁月静思。

她走过北平的晨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

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殿,虔诚晚祷时,便绘人梁思成的图纸。

她和学界泰斗金岳霖的情谊被赞为“人与人关系臻于最美最崇高的境界”。

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机智幽默的谈吐,优雅迷人的气质;她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人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她是一个让人神魂颠倒的情人,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朋友,更是一个可以患难与共的妻子;她对任何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都会兴奋……她,就是中国近百年的文化史上“才貌双全”的,集佳话、传奇、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

林徽因,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父亲林长民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1904年,林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8岁,移居上海。1916年,举家迁往北京,就读于北京培华女中。1920年4月,随父亲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翌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1923年,开始参加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的新月社的文艺活动。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由于当时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人该校美术学院,而主要仍选修建筑系的课程。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8月,夫妻偕同回国。从1930年到1945年,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各地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1949年后,林徽因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及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以及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纹饰和浮雕图案的设计,并抢救和改造了传统景泰蓝工艺,为民族及国家作出了莫大的贡献。1955年春,严重的肺病过早地结束了林徽因的生命。挚友金岳霖上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可谓对这位才女恰如其分的赞誉。

林徽因的一生,是充满创造的一生。她不仅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和建筑学研究相比,虽然文学创作只是她“偶然为之”,却字字珠玑,其造诣并不亚于当时的许多名家圣手,在我国现代文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优越的地位和优裕的生活使她有条件把文学真正作为独立而自由的人生与艺术理想,从而成为天然的“为艺术而艺术”派。她的作品,既有严谨的科学内涵,又充满了诗情画意,把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结合得浑然天成。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所有最经典最唯美最精致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书信、评论和翻译作品,每篇作品都是她灵动思绪和满腹才华的凝结,语言温婉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拂面的春风,让你邂逅一个更真实的林徽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林徽因文集(你是人间四月天经典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徽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28502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其他
字数 46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6.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20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