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葫芦的奥秘/中国俗文化丛书 |
内容 | 作者简介 高占祥,1935年11月生于通州郝家府村。有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书法家、摄影家。他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是一位深受群众爱戴的文化界领导人。曾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等职,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燕堂诗社副社长、中国名人工委、中国靠前标准舞总会名誉会长。 目录 序 一 自然王国中的家族 (一)名称 (二)种类 (三)生物学特性 (四)生长区域及历史 (五)栽培技术 二 源远流长的盛器 (一)天赐之作 (二)陶器的鼻祖 (三)历史的回归 三 形形色色的乐器 (一)从《当芦笙响起的时候》说起 (二)葫芦与笙 (三)葫芦与竽、琴 (四)葫芦乐器的再生 四 救死扶伤的药材 (一)一味重要的药材 (二)“悬壶”释义 (三)我国最古的医方 (四)道教长生的寄托 五 攻防兼备的兵器 (一)冲阵火器 (二)火箭——纵火箭 (三)火药 (四)葫芦飞雷——手榴弹 (五)蠡帽·水壶·腰舟·神剑 六 蔚为大观的地名 (一)广阔的覆盖范围 (二)彭蠡泽、笠泽名称的来历 (三)“昆仑”释源 七 绚烂多彩的艺术 (一)文学作品 (二)绘画·剪纸 (三)雕塑·建筑 (四)诗格·曲牌·俗语·人名 八 巧夺天工的技艺 (一)勒扎(绾结) (二)拼接 (三)范制 (四)表面加工 九 神秘莫测的习俗 (一)美食 (二)衣饰 (三)卫生 (四)节日 (五)婚姻 (六)生育 十 扑朔迷离的神话 (一)人类的母体 (二)灵魂的归宿 (三)力量的化身 十一 远古孑遗的图腾 (一)“图腾”解 (二)葫芦——伏羲氏族的图腾 (三)葫芦图腾的遗存 十二 揭开神秘的面纱 (一)可食性 (二)漂浮性 (三)医药功用 (四)审美价值 (五)生殖象征性 十年磨一剑——再版后记 内容推荐 俗文化,古而不老,历久而弥新。它在人们的身边,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趣。总结俗文化,剔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对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和丰富人民生活,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世界文化是由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汇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因此,我们总结自己的民俗文化,正是沟通世界文化的桥梁。这是发展的要求,时代的召唤。 刘庆芳著的《葫芦的奥秘/中国俗文化丛书》是《中国俗文化丛书》之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葫芦的奥秘/中国俗文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庆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89304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7-02 |
首版时间 | 2017-02 |
印刷时间 | 2017-02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家庭园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80 |
CIP核字 | 2016052127 |
中图分类号 | S642 |
丛书名 | |
印张 | 9.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184 |
宽 | 13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