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让孩子成为优秀在校生
内容
试读章节

培养孩子诚信的品德

情境扫描

邓毅一直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可是最近,他经常向妈妈要钱,理由是学校号召捐款,或者是学校要求交资料费、帮助同学……妈妈感到很疑惑,于是和老师通电话了解情况,发现这些全部都是假的。经多方了解,原来他撒谎要钱,全都是为了进网吧上网。当妈妈跟他交流时。他还是用各种谎言来掩饰自己的行为,为此妈妈苦恼不已。

邓毅的表现在孩子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就是孩子的诚信出了问题。其实,诚信出问题的表现远不止这些,比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偷改试卷分数、对他人乱承诺却不兑现,等等。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初始性道德,一切道德规范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再高的道德规范都是以诚信为基础的。“人无信不立”,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诚信缺失,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但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和方法不当,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那么,家长的哪些错误做法容易导致孩子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呢?

追根溯源

一、包庇纵容,滋生失信行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不足为怪,但父母若处理不当,其不良后果却不可小视。当孩子偷拿了同学的文具、抄袭作业、与人打架推卸自己的责任、为买心爱的物品说谎要钱时,有的家长认为这只是小毛病,孩子年龄尚小, “树大自然直”,不必去理会;有的家长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一味地替孩子遮掩。家长的这些错误做法都会助长孩子的不诚信行为,导致孩子是非不明,甚至为逃避责任,免除惩罚,编说谎言,做出不诚信的事情。

二、方法不当,引发错误导向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偶尔的不诚信行为,便深恶痛绝,恶语相向。比如孩子第一次拿了少许零花钱,就被斥为“小偷”;不小心摔破了东西不敢承认,就被说成“撒谎”。家长过早给事情定性,对问题严重性的故意渲染,会使“小偷” “撒谎”这些消极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地存在于孩子的潜意识里,驱动孩子一错再错,不仅不能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反而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最终使他们远离诚信。其实,孩子天性纯真、率直,不诚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容不得孩子犯一点儿错误。如:对待孩子的学习,不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科学方法指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等到成绩不理想时,一味责骂,甚至大打出手;对待孩子的行为,不注重是非标准的明辨、做事方法的指导,当行为出现偏差产生不良后果时,不查原因,不定对策,不教正确做法,企图用暴力体罚方式让孩子“长记性”。当孩子错误地认为是自己的诚实引起了父母的不满甚至是责罚时,便开始采取掩饰、说谎等不诚信的行为以逃避责罚。

三、盲目期待,导致投机取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普遍的心理期待。自己没读大学,想让孩子能“金榜题名”,步入高等学府;自己“怀才不遇”,想让孩子能“平步青云”,仕途光明……大凡自己未能实现的夙愿,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一些家长就不顾孩子的实际智能水平和个性特点,对孩子的教育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希望孩子无所不能、处处成为自己的骄傲和荣耀,希望以孩子的优秀表现填补家长的种种遗憾。有的孩子为博得家长的欢心和向周围人炫耀,为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传抄作业,为取得高分而考试作弊,为评优“选干”而拉票,形成爱慕虚荣、投机取巧等不诚信习惯。

P2-4

作者简介
张耘,1966年生,山东乳山人,中学不错教师,山东省科研创新校长,第二届齐鲁名校长人选,威海市教育十大创新人物,威海市名校长,威海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鲁东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威海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团成员。现任乳山市实验中学校长。主持完成重量课题2项、省级课题6项、地市级课题12项;在重量、省级报刊发表论文280余篇;主编或参编15部学术著作,《好父母成就好孩子》《家长该如何辅导孩子学习》《培养性格健全的人》等多部家教专著已公开出版发行。
目录

CHAPTER 1 品行修养篇

 培养孩子诚信的品德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培养孩子的宽容心

 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CHAPTER 2 学业提升篇

 培养孩子的预习习惯

 培养孩子的听课习惯

 培养孩子的做作业习惯

 指导孩子做好课后复习

 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

 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孩子背诵记忆的能力

 让孩子爱上阅读

 让孩子爱上写作

 让孩子养成践行计划的习惯

 让孩子学会反思

CHAPTER 3 潜能发展篇

 开发孩子的好奇心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成就孩子的思维力

 锻炼孩子的实践力

 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序言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能取代的地位和作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快速进步,新事物扑面而来,为孩子的未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无限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君不见网络的神奇羁绊了太多孩子进取的脚步,让其无法自拔;君不见外来的糟粕侵蚀了太多孩子纯净的心灵,让其萎靡不振……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善于应对,争取最好的前途,常常使父母们困惑不解。而事实上在孩子呱呱坠地之时,父母们大抵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时下,孩子在不同于前人的新的环境中生活,他们面临的矛盾、问题也常常超出父母已有的经验。于是许多为父母者就不免苦恼和困惑,他们常常为自己在孩子身上的期望不能实现,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奏效甚至得到相反的结果而感到不解。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加强对家庭教育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与经验的传播,就成为一件十分迫切和受到社会关注的事情。

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关于人的成长的学问是科学。教育也是有规律的,也要符合科学,还要讲究教育的艺术。当您的孩子不知感恩,顶撞师长时,您该怎么办?当您的孩子性格孤僻,不知如何与人正确交往时,您该怎么办?当您的孩子写作业磨蹭、应付,甚至不爱写作业时,您该怎么办?当您的孩子文理科发展不平衡时,您该怎么办?当您的孩子厌烦读书与写作时,您该怎么办?当您的孩子缺少实践与创造力时,您该怎么办?如此等等,细心的读者在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方法。

理在不烦,简明为真;法不在多,有用就行。本书以“让孩子成为优秀在校生”为着眼点,以通俗形象的文字,源于实际生活的鲜活案例,从“品行修养”“学业提升”“潜能发展”三个方面,针对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理性的原因分析,科学地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并提出极具操作性的具体建议和解决方案,是一部适合各种文化层次的家长朋友阅读参考的家教指导著作。希望读者朋友们通过本书能有一言二句之得,能解开一个心结,能解决一道难题,能发现一个目标,能找到一条道路。

张耘

2015年8月

内容推荐

张耘主编的《让孩子成为优秀在校生》以“让孩子成为优秀在校生”为着眼点,以通俗形象的文字,源于实际生活的鲜活案例,从“品行修养”“学业提升”“潜能发展”三个方面,针对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理性的原因分析,科学地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并提出极具操作性的具体建议和解决方案,是一部适合各种文化层次的家长朋友阅读参考的家教指导著作。

编辑推荐

您想让孩子成为优秀在校生吗?

张耘主编的《让孩子成为优秀在校生》为您支招:

——告诉您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告诉您怎样引导孩子学会做人

——告诉您怎样帮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

您可能并不卓越,但您可以培养出卓越的孩子。

亲子共读,成就梦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让孩子成为优秀在校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耘 主编
译者
编者 张耘
绘者
出版社 山东友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611619
开本 16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17-01
首版时间 2017-01
印刷时间 201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94
CIP核字 2017000930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1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