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把人做好(孔子教你如何善于为人处世)/亲爱的孔子老师
内容
编辑推荐

“亲爱的孔子老师”是中国第一套青少年国学励志丛书。这是一套格外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以“喜欢看、读得懂、用得上”为鲜明特色的孔子少年智慧书,也是一套落实教育部加强传统文化学习精神的青少年励志读本。

《把人做好(孔子教你如何善于为人处世)》是其中一册,在《把人做好(孔子教你如何善于为人处世)》一书中,作者吴甘霖告诉大家:不管学什么,首先要学的是做人,“仁爱为本”,善于为人处世。

内容推荐

在《把人做好(孔子教你如何善于为人处世)》一书中,作者吴甘霖告诉大家:不管学什么,首先要学的是做人,“仁爱为本”,善于为人处世。

用来擦桃子的黍,为什么孔子吃起来却津津有味?季康子家出了内盗,为什么孔子却告诉他要“修己以安人”?子路给民工贴补,为什么孔子却说这种做法有巨大的危险?一向为人师表的孔子老师,为什么会因为一首诗而陶醉?……所有这些都将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把人做好的标准——善待生命、不断超越,创造自己生命的欢歌!

目录

序 在好看的孔子故事中学管用的孔子智慧

第一章 学会仁爱:把握做人的根本

 1、不仅要讲理,更要会讲爱

 2、君子以人为先,小人以己为先

 3、秘诀就在“修己以安人”

 4、即使当不了善的使者,起码不做恶的帮凶

 5、一个小表情,也能显大爱

第二章 学会交往:做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

 1、别碰人性的“雷区”

 2、身正也怕影子斜

 3、标准要高,姿态要低

 4、读懂人性的辩证法

 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章 学会生活:不要失去生命的情调

 1、思无邪:生命最好的状态

 2、学会惜缘,就是学会珍惜阳光

 3、追求事业的辉煌,也请重视生活的美好

 4、在野菜中也能吃出天堂

第四章 “人”字到底能够写多大?

 1、做一个不断超越的人

 2、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3、做一个永远发光的人

附录一 本书主要故事出处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老师一听,刚刚平息了一点的怒火又上来了:“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你们是情深意厚的结发夫妻,你怎么能为蒸梨这种小事就把她休了呢?禽兽尚且知道恩爱,你难道不知道吗?”

曾参却还要辩解:“我这也是在行您教育的孝道啊!我不但想教育她,也想教育所有的女人,如果不懂得孝道,会有怎样的结果!”

谈到孝道,老师的火气更大了,又提起当初曾参因为锄地时锄断瓜秧,被父亲痛打,却一点都不躲避,差点被父亲打死,还自认为是行孝的事来。这在同学当中已经成了最有名的典故之一。

“爷爷,您别贵隆老师了。您刚才不是说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想老师以后会改的!”

这时,站在一旁的小子思说话了。

也许知道曾参比较愚钝和固执,老师明白过多指责也没有用,于是说:“曾参啊,你很努力,在很多方面也很出色。我让子思跟你学习,一方面是因为你很用功,另一方面是因为你是一个学了就身体力行的人,比如你为了不在儿子面前失信,竟然杀了一头猪给他吃肉(详见《把书读活》第三章),所以我格外信任你。杀猪的事,我认为你做得好,但休妻的事,却做得不对。为什么是一对一错,你想过吗?”

但曾参眼中却还是一片茫然。

老师只好继续开导他:“在教育你们的时候,我将学会做人作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做人的精髓是什么,是仁义!你一定要懂得这四个字:‘仁者爱人’!而仁义的本质是爱啊!不管什么样的人,我们都要学会尊重他、爱他。不能因为他的地位低就瞧不起他,也不能对他言而无信,更不能不关心他的感受,对他随意惩罚。”

接着,老师又说:“我问你,假如你犯了一点小错,我就把你赶出学校,不让你再跟随我学习,你愿意吗?”

“当然不愿意。”

“那为什么你妻子犯了一点小错,你就要把她赶走呢?”

不仅如此,老师还步步紧逼:“你是人,她也是人,作为人,她的情感是不是也该受到尊重呢?假如你犯了一点错,我就把你赶走,你肯定无法接受。同样的道理,你妻子因为一点小事,你就把她休了,她心里该有多么伤心难过!”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夫子讲得太好了!您就是仁者爱人的榜样。”

我回头一看,说话的原来是老师的马夫原也。

原也含着眼泪说:“昨晚我家里有事,快天亮了我才睡了一会儿。加上这几天比较忙累,所以今天在马厩旁边睡着了。不知道谁不小心在马厩里掉了一点小火星,把马厩烧着了。

“我被惊醒后,首先去抢救马,幸亏还算及时,马只受了一点小伤。但我知道这是夫子最喜爱的马,所以非常紧张,不知道夫子会怎么惩罚我。我想扣工钱是最起码的,我甚至做好了卷铺盖走人的准备。

“谁知道夫子回来后,问的第一句话却是:‘有没有人受伤?’当得知大家都安然无恙后,夫子连声说:‘那就好,那就好。’他既没有先问他的爱马,也没有问损失了多少财物。

“见到我后,夫子也没有责怪我,而是问清了原因,不但没有扣我的工钱,还叮嘱我以后当心。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仁爱呢?”

原也的话,让“老木”很触动。他总算想明白了,于是赶紧向老师认错,并表示马上去把妻子接回来。

关于“仁者爱人”,老师已经提过不止一次。有一次,樊迟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当即回答:“爱人。”而细细回想起来,在老师所有的教育中,其实一直贯穿着“仁”——对人的关心和爱!

曾参锄瓜秧挨父亲的打时,老师让他躲开,是不让他伤害自己;他要休妻,老师希望他不要伤害别人。至于马厩失火,他不问最心爱的马而是先问人有没有事,这都是处处把人摆到最高的位置!

虽然老师批评的是曾参,我却不得不反思自己:口才出众的我,以三寸不烂之舌去“征服世界”,有时讲的是“利”,更多的时候讲的是“理”。

但我有多少时候,把“仁者爱人”的爱,放到了重要位置呢?

很多时候,我们不单单要讲理,更要讲爱啊!

做事和做人,其实方式有所不同——

做事要有力度,做人要有温度。

所谓温度,就是要有人情味,甚至要让人感觉到爱。

“仁者爱人”的观点,最早出于《论语·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后来,孟子又做了更细致的阐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由此可知,对于孔子和孟子来说,“爱人”是代表道德的“仁义”的核心。可后来不少号称学仁义道德的人,却有不少异化,其实就是把“爱”丢到了一边。P8-11

序言

对许多渴求学习中华传统智慧的当代人,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孔子无疑是一座高峰。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总让人觉得高不可攀、遥不可及。

但是,当我们深人到历史的深处,与真正的孔子接触,你就会发觉他与人们印象中的那个“老夫子”大不一样。

2013年11月底,一则新闻引起全国瞩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当孔子研究院的有关领导将两本书送给他时,他拿起来翻阅说:“我一定要仔细看看。”其中的一本,就是对《孔子家语》一书的解释。

《孔子家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这是一本介绍孔子生平经历与故事的著作。许多人一谈孔子,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论语》。其实,《论语》更多的是讲述孔子和弟子们的观点,而要了解孔子的生平及故事,这本《孔子家语》给我们提供了最为详细的资料。

我对孔子的真正认识,就来自多年以前,第一次接触的这本著作上。我当时既震撼也深感欣喜,不仅在于该书所记载的孔子与弟子们的故事生动鲜明,而且这些故事所展示的孔子形象和有关观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后,我又去仔细阅读《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集语》等诸多关于孔子故事的著作。

当我读完这些著作,我深深地感到:千百年来,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时候都对孔子误读甚至曲解了。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将他神化,一是将他妖魔化。在封建社会时期,是神化的阶段;而到了近现代尤其是“文革”时期,他就被妖魔化得很厉害,甚至一度成为要被全面打倒的对象。而真实的孔子,他是那样的人性,又是那样的智慧,就像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老师,有如春风化雨,能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于是,我很想写一本尽可能接近历史真相的孔子的书,以让当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我知道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大家往往因为文字的深奥与表述方式的生硬,有较大的畏惧和抵触情绪,所以我希望自己能探索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写作,要求在风格上一定要强调两点:一是要有好看的故事,二是要有管用的智慧。

那么,该以怎样的构思去体现上述要求呢?我为此苦苦思考了好几年时间,直到有一天,我到了山东曲阜孔子的老家,在孔庙、孔林中不断徜徉、思考,来到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地方——“子贡庐墓处”,终于找到了灵感。

相传,孔子去世后,弟子们为他守了三年墓,而他的得意弟子子贡,又“结庐”再为他守墓三年。他还从卫国移来楷树苗植于墓前,日久天长,长成挺拔大树。这一情景不仅把我的想象力一下拉到两干多年前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的日子,而且也让我得出了表现孔子的理想形式——

是啊,为什么不借用这位孔子得意弟子的视角,来展示孔子一生的追求和智慧呢?学生遇到问题,老师释疑解惑,并引导他们逐步成长和进步,这,不正是我们平时学习的情景,并往往能因此得到富有价值的启示吗?

至于为什么是借用子贡而不是其他人的视角,原因很简单:在孔子的弟子中,他不仅是跟随孔子最久、情感最深的弟子之一,而且据有关资料记载,他也是与孔子交流最多的弟子之一。此外,还有格外重要的一点:虽然他是一个古代的学生,但他在孔子的弟子中,是一个最有现代人特点和追求的人。他是儒商的始祖,是著名的口才大师,还是著名的外交家,曾经一出马就改变了五国的命运,这些与当代读者,在心理上有最大的亲近性。他所感受和思考的问题,与当代人更为接近。

于是,我就采取小说体的方式,以子贡作为主人公“我”向孔子不断学习作为主要构思,来写作此书了。当然,因为当代人遇到的问题与孔子的时代毕竟不完全一样,仅以子贡的视角去学孔子还是不够。于是,在每一章中,我又加了一个“学孔子,长智慧”的点评。这样,两千年前的孔子智慧,与当代人的生活就得以更好地挂钩。

考虑到当代青少年学传统智慧,可能还要强调能解决与自己关系密切的问题,于是我没有以一本书,而是以一套三本书的方式,从青少年学生最关心的三个方面来写作。这三本书分别是《把书读活》《把心练强》《把人做好》,这样,广大青少年读者就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既有系统又能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当本套书即将完稿时,正逢教育部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不仅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到一个空前重视的位置,而且倡导“内容精、形式活、受欢迎”的教学课件。我希望,本套书所探索的风格,能给广大青少年学习孔子智慧,提供好的借鉴。

本套书的标题定为“亲爱的孔子老师”,就是要一改在许多人印象中,孔子那种高高在上、吉板生硬的形象。我希望广大读者在读完这套书后,能得出这样一个体会:孔子是深刻的,但是深刻并不代表着深奥;孔子也是伟大的,但是伟大并不意味着高高在上。假如大家能通过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学到孔子伟大而深刻的智慧,我相信:这种阅读不仅会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而且往往会更有成效。

值得说明的是:本套书虽然是三本,每本书都有各自的主题,读者可以分开阅读,但是,毕竟有关,情节和观点,在三本书之间有很大关联,所以还是建议读者能完整阅读,而且是根据“亲爱的孔子老师”的次序阅读。这样,不仅读者会减少阅读的障碍,而且更能系统掌握孔子的智慧。

在本套书的写作与出版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大力帮助,如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孔子第七十五代孙孔祥林,江苏新华书店营销经理汤年华,我的两位中学班主任邓光圣老师和黄景湘老师,都给了我很好的启示与指点,对此,我要格外感谢!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副总编辑周锦,青年读物事业部总监王津,编辑楚亚男、袁怡黄、朱丽丽,推广调研部主任马婕,媒介主理刘平、美编}、翠红等,为此书出版做了很多工作,深表感谢!

本套书参考了一些著作(详见《把人做好》附录二“主要参考书目”),对这些著作的作者,我也要特别感谢。

需要说明的是,本套书虽然是采用小说体的方式写作,但是大多数故事都有出处。读者如有兴趣去了解这些故事,可从每本书后面的附录中去寻找出处。

当然,由于作者学识的局限,同时也是采用了这种独特的写作方式,在本套书的写作中,可能有不少缺点和问题,敬请读者批评和指正。

我深深地希望:广大读者通过对本套书的阅读,能看到一个既“仁”又“智”并且很可爱的孔子老师,以他的智慧武装和提升自己,让自己更好地成长,活出更有价值的一生!

吴甘霖

2014年6月6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把人做好(孔子教你如何善于为人处世)/亲爱的孔子老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甘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835497
开本 32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18
CIP核字 2014147361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09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3: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