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沉重的母爱/沉重的责任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只要有妈在你们的学就得上

洽川,夏代被封为莘国。“自古莘国出美女”,传说中莘国的姑娘美丽而贤淑,这里出了大禹的母亲、商汤的妃子、周文王的母亲太妊,还有武王的母亲太姒。这些来自莘国的母亲们佐王治国,生龙养凤,演绎着一个又一个贤妻良母的故事。洽川境内有一个千年胜景——天柱山,天柱山山门口有副古人撰的对联“禹母送儿治黄水,太姒教子打江山”。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洽川的母亲们的崇敬、溢美和赞誉之情。

在一个炎热的中午,我们来到了坐落在几百米高的黄河岸边的西申村。西申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她的古老已无从考究,这儿至今仍然保留着的原始部落文化“上锣鼓”,并早就誉满全国。

我们走访的这户人家户主叫雷天喜,女主人叫王秀娥。和许多庄稼人一样,五十三岁的雷天喜,也是过早地被岁月磨砺尽了壮年应有的活力和英气,显得很老相。而五十二岁的女主人,倒是身板结实,神情爽朗,说话大嗓门,连走起路来也显示出一种刚毅。

走进院子,宽大的院子里,五间快要倒塌的旧厦房显现出这户人家生活上的捉襟见肘。与破败的房屋相比,院子里却热闹了许多,到处是觅食的羊、鸡、猪等。我简单说明来意后,没等男主人开口,女主人就打开了话匣子:“我能干,也能吃苦。我能养猪,能养牛、养羊、养鸡。我能种苹果、种烤烟,晚上还能逮蝎子……”说着她就领着我钻过一个土窑洞过道到了后院。后院拴着两头牛,一头卧着,一头站着,全是膘肥体壮,滚瓜溜圆。院子到处堆放着青草,散发出浓浓的草香味。女主人望着牛,显示出了一种自豪感。我和女主人回到前院那排厦房的一间屋子坐下来。屋子东北角是一盘土炕,土炕上凌乱地放着几床被子。屋子没有顶棚,黑旧的椽和檩,说明这房子几十年也没有翻修过。男主人蹲在地上抽着旱烟,一声不吭。女主人滔滔不绝地说起了儿女的事:

“我们结婚三十多年了,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娃们个个都上了大学。两个女儿毕业了,儿子正在西安上大学,还得一年才毕业。大女儿在蓝田工作,二女儿在汉中。大女儿是1991年考上大学的,那时学费低,农业收入还可以,我们生活还不觉得太紧。另外,我们老两口又能逮蝎子、挖药材,勉强还能供得起孩子上大学。可到了供老二、老三时就不行了。日子一下紧张得没法说,有时家里连十元钱都拿不出来。老三那年上大学,实在没有办法,就在农村‘基金会’贷了八千元,每年光利息就是一千六百元。为了娃上学,咱豁出去了,利息再高也得贷。就这,到了第二年再去贷款时,人家还不给咱贷了,说是先还了利息才能再贷款。为了还利息,我把家里的粮食卖完了,钱还是不够。那时,为了钱的事,我们老两口夜夜吵架……”

说到这儿,女主人抹起了眼泪。一直没有吭声的丈夫磕了磕烟袋也插了话:“有一夜吵得最凶,我心里烦闷,就出了门。在村巷里转了转,到最后也没有个去处,最后跑到了东埝的玉米地。我看着长势非常好的玉米,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三亩玉米的收入不够一个娃一年学费的六分之一。我和他妈都五十岁的人了,一辈子为娃娃,没吃过一顿好饭,没睡过一夜好觉,没住过一天好房。尤其是这几年娃娃上大学的费用,把脊梁骨都压断了。大学呀大学,咱农民家的娃上起来咋就这么难呢?天下多少农民家庭被大学的学费逼得不安宁,越想我越想不通,越想越难受。可难受归难受,日子还得过,娃娃的学还得上。想到这儿,我便往家里走,回家后却不见了娃他妈。我当时心里急了,赶快就到村巷里找,跑了几个来回没找见。那天正好老三也在家,我就和老三一起找,找遍了村里和地里,最后在东沟里找见了。他妈一个人在沟崖下躺着,满脸是血,人事不省。原来她和我吵完架,也心里气不过,就跑到沟里去逮蝎子,没想到一脚踩空,跌到沟崖底下,蝎子没逮着,反叫蝎子在她身上蜇了几处。老三一见他妈这样子,趴在他妈身上就哭。还说,‘妈,我不上学了……’”

这时女主人哭出了声,男人也在抹泪。忽然,女主人停止了哭泣,继续用她那高嗓门说起来了:“还是上天有眼,没要我的命,一只胳膊坏了,幸好是左胳膊,不碍大事,吃了点药,三四个月就好利索了。当时娃娃看着我那个样子,围在我身边,忍着眼泪装出笑脸说,‘妈,我们不上学了,好好伺候你。’我一听这话就火了,我说,‘不上学干啥,一辈子跟我和你爸这样过吗?谁要再说不上学的话,我就不认他!你们不要怕,妈的骨头硬着哩,只要有妈在,你们的学就得上,欠下的债妈不要你们还!’”

男主人又插话了:“这老婆也真硬!治胳膊只花了五十元钱。这五十元钱还是借下的!”女主人接过话头说:“老天总是爱穷人,他老人家知道我要管三个娃上学哩。”说着,女主人看了老汉一眼,语调放低、放慢了,言语中含着一种老夫老妻的深情,说:“你们看,我老汉才五十多,头发全白了,腰都弯了……唉!这都是累的!你想,白天做地里的活,晚上逮蝎子,家里的活晚上加班干,有时还要下黄河捞草卖钱。前年遇上发大水,险些丢了命。地里回来,饭没熟,赶紧提着笼拿着钁到沟里挖药材,挖一点是一点。唉!我毕竟是个女人家,重活还得靠人家干。”

“都是为了娃娃上学,再苦再累也值得!”男主人又插了一句。P2-5

作者简介
党宪宗,陕西合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第二届拥有文化影响力人物。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一直关注农民家庭供养大学生难的热点问题,二十年来有大半时间在农村调查访问。出版纪实文学《沉重的母爱》《沉重的回报》、诗集《黄河颂》。《沉重的母爱》一书获渭南市首届杜鹏程文学奖。有名作家贾平凹书赠党宪宗为“人民诗人”。
书评(媒体评论)

陕西作家群里,党宪宗现象值得关注。他十多年来深入社会最低层,蘸着血和泪写出了震惊全国的沉重系列,不是让读者伤感,而是让读者思考!

贾平凹

后记

断断续续八个月,七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纪实性文学作品。

2003年7、8、9三个月采访,理应趁热打铁,怎奈我的职业是从商。自古商机如战火,总是腾不出心,抽不出手,几次提笔,又因生意繁忙而搁笔。时间越拖心里越不安,两年来我的心好像被虫儿不停地咬着,一种负债感、愧疚感压迫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直到去年11月才下定决心,推开生意,离开酒店,在洽川镇一个农家的小屋里苦栖三个月,写成了这本书的一、二稿。决心归决心,现实是现实,回到酒店,一会儿是生意,一会儿是书稿,两者交织,弄得我往往无所适从,顾此失彼。不过书还是写成了,因为我从商二十一年的宗旨是“忧于天下,乐于天下”。

采访创作过程中,县领导和县教育局、洽川镇领导给予了关心和支持,提供了很多方便,我的众多朋友也帮了很大的忙,因人数较多,无法一一提名,在这儿一并感谢。

采访时我一直在哭,写书时我也是一直在哭,不知怎的,直到现在我一看到书稿还是在哭。

2006年9月

目录

只要有妈在你们的学就得上

再苦再难娃娃的学还得上

一辆玉兔牌自行车骑出了三个大学生

孩子在雷声中出世准能干大事

我不能把娃往火坑里推一定让娃上大学

为了儿子上大学摔死也值得

一个普通母亲最后十天的日记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黄婆婆千里讨“秀才”

母亲愿意给儿女一百次生命

挣死挣活供娃上学就是为了让娃不再当

农民

我有什么脸去享儿女的福

不管家里有钱没钱我娃的大学都要念

嫂子说无论如何也要供弟弟上大学

一年大学费用一万多咱农民受不了

砸锅卖铁我也要供娃上学

打烧饼的儿子考了全县理科第三名

才几天为什么父子问有了城里人和乡下

人的称呼

母亲说娃们受苦了都是我把娃害的

其余学费昨办我真的不知道

母亲走进地狱女儿却走向了天堂

狼吃了也罢反正苦也受够了

“老虎”在后边追赶着他只能慌不择路了

这个家让娃娃上学的学费拖垮了

活为秋阁活;死为秋阁死

该死的都死了该活的都留下了

只要儿子踏进大学门父母做牛做马也心甘

奉献到死的母亲才是最好的母亲

为了儿子父亲把一辈子的泪都流完了

老天爷保佑这个家不能再发生不幸的事了

二十年守寡吃苦妈为的就是你姐弟俩能上大学

儿子上学父母掏钱这是天经地义

这存心是不想让农民的孩子进大学门

为了给儿子借学费人瘦了几十斤脸皮

厚了几十层

要让孩子不吃苦妈妈必须先吃苦

我是靠墙墙倒、靠房房塌

几乎都是为了孩子上学

父母永远是败者儿女永远是胜者

后记

序言

《沉重的母爱》是一本关注民生的厚重之作

《沉重的母爱》一书在全国引起较大轰动,这是当今文学界少有的事,究其原因有这几个方面:

(一)选材好。此书写农民家庭供养大学生之累,供养大学生之难,不但农民在喊,有薪阶层也在喊。这个话题是千家万户关注的热门话题,话题本身就很沉重。(二)故事情节真实。报告文学求真实,作者党宪宗先生历时十年观察,三年走访,深入几百户农民家庭进行调查,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故事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好多篇章几乎是采访记录。(三)语言文字朴素凝练。看得出来,作者调查深入细致,与农民对话很和谐,和农民心心相印,无话不谈,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文章中好多经典语言都出自被采访者之口。群众语言最富有生活性,最富有文学性,往往一句话感天、感地、感人。(四)情节感人。书中共38篇涉及40个家庭,尽管反映的是同一主题,但故事情节各不相同,让人读了没有重复的感觉,加之作者创作过程中紧紧抓住了一个情字,处处以情动人,篇篇有动人之处,读者无不为之震撼,无不为之落泪。

党宪宗先生是一位商界的成功人士,我们却因文学而结缘,又很快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他坦诚率性,很有风度,虽大半生在县城生活,胸怀和眼界却很博大。我们初次见面不见他显阔,用心关注的却是最贫困的人群,他为我们动情地朗诵关于这些劳动人群的一组组长诗,闻者无不为他的诗心、诗情所感动,我曾忍不住即兴为题许他为“人民诗人”。党先生待人仁厚,才思敏捷,正义凛然,极富忧患意识,几十年他经商的服务宗旨是忧于天下,乐于天下,所以说党宪宗先生能写出《沉重的母爱》这本关注民生的厚重之作,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我敬佩党先生的行为,也感动于他的文字,更乐于将这部书推荐给广大的读者,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贫困大学生的贫困家庭。也希望通过这部书能让我们更多的文学工作者把目光放得再低一些,因为生活本身自成书,作家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书。

贾平凹

2008年4月12日

内容推荐

《沉重的母爱》一书在全国引起较大轰动,这是当今文学界少有的事,究其原因有这几个方面:

(一)选材好。党宪宗著的《沉重的母爱》写农民家庭供养大学生之累,供养大学生之难,不但农民在喊,有薪阶层也在喊。这个话题是千家万户关注的热门话题,话题本身就很沉重。(二)故事情节真实。报告文学求真实,作者党宪宗先生历时十年观察,三年走访,深入几百户农民家庭进行调查,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故事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好多篇章几乎是采访记录。(三)语言文字朴素凝练。看得出来,作者调查深入细致,与农民对话很和谐,和农民心心相印,无话不谈,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文章中好多经典语言都出自被采访者之口。群众语言最富有生活性,最富有文学性,往往一句话感天、感地、感人。(四)情节感人。书中共38篇涉及40个家庭,尽管反映的是同一主题,但故事情节各不相同,让人读了没有重复的感觉,加之作者创作过程中紧紧抓住了一个情字,处处以情动人,篇篇有动人之处,读者无不为之震撼,无不为之落泪。

编辑推荐

党宪宗先生是一位商界的成功人士,我们却因文学而结缘,又很快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他坦诚率性,很有风度,虽大半生在县城生活,胸怀和眼界却很博大。我们初次见面不见他显阔,用心关注的却是最贫困的人群,他为我们动情地朗诵关于这些劳动人群的一组组长诗,闻者无不为他的诗心、诗情所感动,我曾忍不住即兴为题许他为“人民诗人”。党先生待人仁厚,才思敏捷,正义凛然,极富忧患意识,几十年他经商的服务宗旨是忧于天下,乐于天下,所以说党宪宗先生能写出《沉重的母爱》这本关注民生的厚重之作,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我敬佩党先生的行为,也感动于他的文字,更乐于将这部书推荐给广大的读者,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贫困大学生的贫困家庭。也希望通过这部书能让我们更多的文学工作者把目光放得再低一些,因为生活本身自成书,作家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沉重的母爱/沉重的责任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党宪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310345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6-09
首版时间 2016-09
印刷时间 2016-09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08
CIP核字 2016225210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沉重的责任”系列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10
14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29.8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