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朝大败局
内容
编辑推荐

章宪法著的《明朝大败局》从众多声名显赫的历史人物入手,不为固有论调影响,而是将其面具一一剥离,重新分析和判断他们在特定历史环境所扮演的角色,功过是非,自有新说。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以史为鉴,立足当下。《明朝大败局》说明史,说古人,实有借古论今、微言大义。好人与坏人,清官与贪官,明君与昏君,是自带道德合法性的判词,还是历史随机赋予的角色框架?

历史书写的背后是无数作为个体的人的模糊面目,《明朝大败局》力图以“人”的眼光重新观照帝王将相的历史,重新发掘历史面具之后个体的真实自我以及必然抉择,将大明王朝的失败命运由个体遭际推衍而出。

内容推荐

自胡惟庸始,至阮大铖终,依次走上历史舞台的八位人物巧妙地建立起明王朝的兴衰脉络。《明朝大败局》的作者章宪法从典型人物入手,将笔触深入到权力的隐秘之地,独辟蹊径来展现明朝的兴亡更替。

作者将历史人物所背负的标签一一摘去,把个体还原到历史情境中,表现在权力斗争和兴衰演变中个体的无奈、挣扎以及嬗变。

目录

胡惟庸:历史的车轮与车祸

 一、权力打斗

 二、打开局面

 三、肆意横行

 四、京城车祸

 五、重新改道

 六、草薙禽狝

朱棣:权力的游戏与规则

 一、权力之路

 二、规则下的藩王

 三、好人朱棣

 四、朱允炆的忧虑

 五、威胁来临

 六、两个人的梦想

 七、出手的理由

 八、战争游戏

 九、意外的结果

 十、第十族的奥秘

 十一、权力的秘技

于谦:交易中的长城

 一、一骂成名

 二、瓦剌的怒火

 三、两袖清风

 四、一意孤行

 五、回家的路

 六、人心长城

 七、人质危机

 八、棘手难题

 九、自毁长城

严嵩:坏人的生长与接力

 一、寒门才俊

 二、曲折祸福

 三、靠山倒塌

 四、山重水复

 五、不是外人

 六、生存技巧

 七、贴身助手

 八、一决雌雄

 九、明枪暗箭

 十、高手过招

 十一、坑爹到底

 十二、连环绝杀

张居正:官场上的正着与歪招

 一、幸运的神童

 二、官场奇遇

 三、归去来兮

 四、一盘很大的棋

 五、左右逢源

 六、渔翁得利

 七、阴风巨浪

 八、逃离纷争

 九、阳谋与阴谋

 十、一招致命

 十一、例行私事

 十二、正事两桩

 十三、隐性敌手

 十四、矛与盾

 十五、成败一妇人

 十六、又一个轮回

魏忠贤:忠贞阉割录

 一、捕风捉影

 二、打工时代

 三、沧海一粟

 四、命运转机

 五、第一桩缺德事

 六、大有作为的后勤干部

 七、皇帝的馈赠

 八、权力的尝试

 九、权力的角斗

 十、谈不上成功

 十一、生死决斗

 十二、制胜的法宝

 十三、镜花水月一瞬间

张献忠:轮回中的死路与活路

 一、活着不容易

 二、活路的寻找

 三、明白人的尴尬

 四、死里逃生

 五、买回脑袋

 六、死人活人一起死

 七、老大的滋味

 八、忽悠掉的大脑袋

 九、一颗更大的脑袋

 十、死路与活路

 十一、天堂地狱之间

 十二、死路究竟有几条

阮大铖:末世标本

 一、初入官场

 二、入党升官

 三、组织意图

 四、风吹草动

 五、祸起笔端

 六、乾坤挪移

 七、转换角色

 八、官场终结者

 九、击鼓传花

 十、得意之秋的吵闹声

 十一、麻烦事

 十二、官场上的石头剪刀布

 十三、砸场子的人

 十四、末世的爱国歪风

 十五、改弦更张

 十六、新朝红人

 十七、彻底拉倒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胡惟庸的名字似乎有点寒碜,其实他既不平“庸”,也不中“庸”。是不是“胡”作非为,一时还轮不上他。至于他迅速上位,全靠同仁们争斗的德性,这时他不过是离螳螂很远的一只小鸟。

参与改朝换代的,一般都不是凡人,并且一般都不太守本分。朱元璋开国后,较之于姜子牙的“封神”又少了些公平,不守本分的人自然更不安分了。洪武初年的政坛上,有两大政治势力:一是淮西集团,一是浙东集团。淮西集团的首领李善长,封的是韩国公,担任的是左丞相,年薪四千石;浙东集团的首领是刘基,封的是诚意伯,担任的是御史中丞,年薪只有二百四十石。这差别,一发工资,全都是恨啊!

朱元璋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安排?照顾“老乡”,可能更接近事实真相。说太祖如何谋略高超,可能有点人为拔高。毕竟,太祖原本布衣出身。政治文明,不存在无师自通。

不过,朱元璋的谋略是绝对不可低估的,否则他也不可能在群雄中笑到最后。朱元璋的权力设计中,让不属于淮西集团的刘基担任御史中丞,为的就是对淮西集团与李善长的相权形成有效牵制。两大权力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因此不可避免。

洪武元年(1368),明军攻打开封,朱元璋决定亲自前往开封督战。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朱元璋可以进一步彰显自己的英明伟大,同时实地考察一下建都开封的可能。临行前,朱元璋命李善长、刘基辅助太子留守南京。正是在这期间,刘基与李善长间的矛盾开始爆发。

刘基饱学而智慧,认为宋、元以宽政失天下,应吸取教训严肃纪纲。朱元璋离朝后,刘基令御史加大监察力度,然后禀报太子处理。“纠劾无所避,人惮其严”,刘基的人气大为上升。更让刘基高兴的是,他逮到了一个出气的机会,当然是针对李丞相的。

中书省都事李彬是李善长的亲信,奉李善长之意干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自己也贪赃枉法,这次被刘基逮个正着。李彬依律当斩,李善长坐不住了。李善长平时瞧刘基用不着正眼,这回有事要求人,不得不弯腰,装出欢乐状。李善长亲自找刘基说情,刘基心里很明白,嘴里则不断地打哈哈。刘基一面将李彬逮捕下狱,一面急报给在开封的朱元璋。案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朱元璋立马批示:杀!

皇上的指示,程序上必须经过丞相这里。李善长拿着李彬案的批复,又气又急。皇上的批复就是圣旨,只有遵照执行一条路,自己实在没什么好主意。解铃还须系铃人,刘基是个办案高手,绝对也是个抹案高手,李善长只好硬着头皮再求刘基一次。

李善长这次是有备而来,直奔主题,就小儿科了。见面之后,只与刘基聊天气。上识天文,下识地理,刘基应该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

李善长说:京城很久没下雨,这个时候杀人不好吧?  按照当时的科学原理,人命关天,随便杀人,老天会有报应。怎么报应呢?归结到气象领域,逻辑上有两个:下雨,或不下雨。当然,不杀人的结果,也会是这两个。

这个时候的刘基,应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温习一遍,算算最近天气的变化。毕竟全世界的科学都不发达,人命与气象的必然联系,所有人都信的。

但是,刘基摆出了气象泰斗的架子。刘基答:杀李彬,天必雨!

李彬死了,雨就是没有。传说中的气象权威,刘基面子全无。

未做风险评估,刘基很麻烦,朱元璋也很麻烦。古代的天灾被看作是上天的警示,君王应该反省自己。刘基偏偏职业病又犯了,他给朱元璋提了三点建议:解散安置阵亡士卒妻的寡妇营,任其改嫁或还乡;官府安葬死亡工匠;原张士诚手下将吏免于充军。

朱元璋一一照办了,但雨还是没下。李善长趁机找茬,朱元璋迁怒于刘基,但只处理了他手下的一些御史,以示惩戒。刘基日子不好过,决定辞职回家。临行前,朱元璋为刘基点了个赞:你是个厚道人,满朝文武都拉帮结派,只有你不,我一定不会让厚道人吃亏的。点完赞,朱元璋还送刘基一首诗:

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吴兴汉显英谟。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金炉。事业堪同商四老,功劳卑贱管夷吾。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入湖。

尽管写诗不是朱元璋的强项,但御诗的内容很重要:对刘基的全面肯定,遣词比悼词都大方啊!

P3-4

书评(媒体评论)

历史必然发展,后人需要答案,显性的印象是:好人感动历史,坏人推动历史。嘉靖后期的政治失败,泛德论下的道德冲突,诠释着“坏人”与朝政的因果。这个坏人,只能是严嵩之流,不能有世宗之辈。作为政治一塌糊涂的“替罪羊”,打倒“坏人”的人,其实也并不等于就是“好人”,坏人的接力棒很快将传到徐阶的手上。

——章宪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朝大败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章宪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91610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2016068902
中图分类号 K248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1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