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元代民事法律渊源、民事权利主体、“物”、“债”、婚姻家庭及继承和民事审判制度等分析,在充分利用元代原始史料和相关出土资料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努力勾画了其民事法律制度的内容特质和流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元代乃至我国古代民事法律制度的内在本质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让喜欢民法制度、法律史、元史的学人能早日见到它,为学术研究增加一块砖。
图书 | 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元代民事法律渊源、民事权利主体、“物”、“债”、婚姻家庭及继承和民事审判制度等分析,在充分利用元代原始史料和相关出土资料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努力勾画了其民事法律制度的内容特质和流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元代乃至我国古代民事法律制度的内在本质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让喜欢民法制度、法律史、元史的学人能早日见到它,为学术研究增加一块砖。 内容推荐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政权。由于政权下民族众多、各民族法律习惯各异,导致元代民事法律制度表现出传统中国一般特征和时代特点。本书通过对元代民事法律渊源、民事权利主体、“物”、“债”、婚姻家庭及继承和民事审判制度等分析,在充分利用元代原始史料和相关出土资料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努力勾画了其民事法律制度的内容特质和流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元代乃至我国古代民事法律制度的内在本质进行了探讨。 目录 序 自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古代民事法律的特点 第三节 元代法律的特点 第四节 本书研究选择和安排 一 本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二 全书结构安排 第二章 元代民事法律渊源 第一节 元代民事立法指导思想 一 各依本俗 二 酌古准今 第二节 元代民事法律渊源 一 成文法 二 习惯法或各民族的固有法 三 判例法 第三章 元代民事主体 第一节 社会主体在民事上的划分标准 第二节 社会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类别 第三节 民事主体的分类 第四节 民事主体资格取得方式 第五节 民事主体的特点 第四章 元代“物”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物与物权 一 物的种类 二 物权 第二节 所有权 一 所有权的内容 二 所有权的取得 三 所有权的保护 第三节 用益物权 一 佃权 二 典权 第四节 担保物权 第五章 元朝“债”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债的发生 一 元代契约之债 二 无因管理之债 三 不当得利之债 四 行政过失、过错之债 五 侵害财产之债 第二节 契约种类 一 买卖契约 二 借贷契约 三 租赁契约 四 雇佣契约 五 婚姻契约 第三节 债的担保 一 债的担保概述 二 债的担保种类 第四节 债的履行 一 用典、质、当的物抵偿 二 申请国家强制债务人履行 三 担保人代为履行 第五节 侵权之债 一 侵权之债的概述 二 侵权行为的种类及民事责任 第六章 元朝婚姻家庭和继承民事法律制度 第一节 元朝婚姻家庭和继承法总则 第二节 元朝婚姻类别和内容 一 正常婚姻 二 赘婿和收继婚 第三节 元朝家庭和继承法 一 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少数民族家庭和继承法律问题 二 汉族家庭和继承的法律问题 第七章 元代民事审判制度 第一节 元代民事审判机构 一 路、府、州、县 二 刑部和礼部 三 行中书省 四 大宗正府 五 奥鲁 六 宣政院 七 都护府 八 其他有关机构 第二节 元代民事诉讼程序 一 民事诉讼的一般问题 二 民事诉讼中的诉讼代理制度 三 民事诉讼中的停务制度 四 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 五 民事纠纷中调解和和解问题 第三节 元代民事判决运作机制 一 民事法律运作的思想机制 二 民事司法中法律适用机制 第四节 元代民事诉讼的特点 第八章 元代法律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元代社制 一 民事调解的职能 二 社的设置及组成 三 社长民事调解职能产生的社会背景 四 民事“繁诉”解决的机制 五 社长在民事调解中的作用 六 社长在民事调解中的效力 七 社长在民事调解中的意义 第二节 元代约会制度 一 “约会”制度的含义 二 “约会”制度产生原因考述 三 “约会”制度适用范围 四 “约会”制度调整的对象 五 “约会”制度的变迁 六 “约会”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元代民事制度:斡脱 一 “斡脱”语义辨析 二 斡脱是什么民事关系 三 斡脱民事行为——信托的评价 第四节 元朝法律中的习惯法因素 一 元朝法律中的习惯法内容 二 元朝法律中对习惯法广泛认可的作用及价值 第九章 结语 第一节 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的特点及成因 一 民事法律制度渊源的多元性 二 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属人法原则 三 民事权利上有明显歧视 四 民事法律制度对弱者有明显的保护 五 政府主动调整民事活动 六 民事法律制度体现出两种法律文化的价值冲突和融合 七 民事法律制度融合了唐朝后期形成的两种发展趋势 八 以判例法为中心的法律发展构成了民事法律发展的新冲动 第二节 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的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元代刑事审判制度 第一节 元代对诉讼案件的划分 第二节 元代刑事审判程序问题 一 司县级 二 路府州级 三 肃政廉访司 四 行省 五 刑部 六 中书省(或尚书省) 七 皇帝 第三节 元代刑事案件管辖问题 第四节 元代刑事判决运作机制 一 适用的相关法律 二 依判例判决 三 没有法律和判例时的法律适用 第五节 元代刑事判决书的形式 第六节 元代刑事审判制度的演变 第七节 元代刑事审判制度的评价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兴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589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8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3.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