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法学研究方法(精)
内容
内容推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层出不穷的中国法律问题,面对浩如烟海的法学文献,研究者要想在法学研究中做出理论上的贡献,就必须保持开放豁达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改善自己做学问的方法,逐步学会从社会生活的经验中发现规律、提出理论的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那些正在尝试进入法学之门的青年学子而言,对各种法学方法都加以了解,并进行相应的学术尝试,从而发现一条适合自己的研究路径,是进入法学研究世界的必由之路。 本书是一部有关法学研究方法的学术著作,记录了笔者八年来在这一问题上的所思所想。本书所要研究的是“如何做研究”“如何写文章”的问题,全书主要包括法学方法的基本要素——关于法学研究方法的对话之一、法科学生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关于法学研究方法的对话之二、社会科学对法学方法的影响等内容。
作者简介
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和法律程序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曾被中国法学会评选为“第四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被教育部遴选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在正式的学术研究之余,致力于法律理念的普及和启蒙工作。在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前提下,更追求“做万场讲座”,努力向法科学生、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普通公众传播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目录
法学方法的基本要素——关于法学研究方法的对话之一
附录一中国的问题,世界的眼光
法科学生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关于法学研究方法的对话之二
附录二穿越经验事实的迷雾
社会科学对法学方法的影响
附录三如何研究法律问题
如何进行原创性法学研究
附录四惊心动魄的跳跃
法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连接经验与理论的法学研究方法
附录五法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法学研究的社会科学转型
附录六法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问题
附录七制度问题与理论问题的区分
参考书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法学研究方法(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瑞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700225
开本 16开
页数 37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87
出版时间 2017-04
首版时间 2017-04
印刷时间 2017-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740
CIP核字 2016230840
中图分类号 D90-3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