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蜜蜂的生活(名著英汉双语插图版)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蜂群的入口

从我看到第一个养蜂场开始,我就深深爱上了蜜蜂。那是很多年前荷兰佛兰德斯的一个大村庄,盛开的鲜花把整个村庄都衬托得那么的美好;这个村庄展现给我们的是美丽而精巧的如同玩具一般明亮的三角墙、货车还有高塔;在路途的终点还有着闪亮的壁橱和大钟;低矮的树丛整齐地分布在码头和运河的两岸,就像是在等待着一场盛大的仪式;游弋在河面的小船还有驳船上都有着雕刻精美的船尾,船舱的门窗都如同鲜花一样的造型别致,整个村庄的堤岸都是那么的一尘不染,吊桥则呈现出五颜六色的神秘色彩。那些刚油漆过的房子看上去如同崭新的陶器,从里面走出服饰精美的妇女们,眼神往往是金色或者是银色的。她们在栅栏边上挤牛奶,或者在开满鲜花的草坪上晾晒亚麻布;这些亚麻布被修剪成椭圆形或者是菱形,发出令人惊讶的绿色的光彩。

一位上了年纪的哲学家在退休之后,困倦之余就在这儿建立了一座避难所。他晚年的所有的快乐都建立在他美丽的花园之中。而花园中最受青睐的,则是他光顾最多的养蜂场。里面有十二座圆形顶棚的蜂场,有一些被涂成明亮的粉红色,还有一些则是干净的黄色,不过大多数还是温柔的蓝色,因为他注意到蜜蜂们对这种颜色有着偏执的热爱。这些蜂房大多都在围墙的边上,边上还有一个最精致最美好的荷兰式厨房,穿着陶瓷外衣,里面镶嵌着黄铜和紫铜,经过阳光照射而反射出来的迷人光线穿过了那扇开着的门,然后穿入外面静静的河水中。河水包容地接受了这一美好景象,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牧场还有水车的水平线上。

和所有的地方一样,蜂群的存在对于此地的花朵和宁静,以及弥漫在空中的芬芳还有太阳那温暖的光芒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似乎沉浸在这大自然的节日气氛之中,纷纷满意地坐下来,休憩在这流光溢彩的岔路上,一路上有着繁忙的搬运工,也就是蜜蜂,从早到晚的往返于这充满芬芳的地方。人们听到花园里如音乐一般美妙的声浪,随着微风从花园里传播出来。美好的时光让人们陶醉,唱出了内心的愉快。那些慕名来到养蜂学校的人意识到大自然是在不断地工作,总是在经营和筹划,并且告诉我们,全心全意的劳动总是会对他人产生益处。

为了尽可能简单地观察并且记录蜜蜂在一年中的生活,我们最好是从一群从春天苏醒并且开始工作的蜂群开始说起,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它们的生活习惯中发现很多关于蜂群的信息。一开始自然是蜂群的聚散,然后就是新城市的建造,年轻的蜂王的诞生和斗争,雄蜂的被害,最后才是冬天的沉睡。我们试图对每一项环节都做出解释,并且总结它们约定俗成的一些法律以及习惯;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每年的四月到九月份,也就是蜜蜂短短的一年问,解释清楚所有蜂房里发生的秘密。  在我们打开蜂房的门并且环视整个蜂房之前,我们必须要交代清楚,蜂房里有着所有臣民的母亲——蜂后,成千上万只雌性的工蜂,一般都是进化不完全并且没有生殖能力的;最后,还有一定数量的雄蜂,它们不参与工作,最终将会成为蜂后的不幸的配偶。

当我们第一次打开蜂房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莫名的恐惧感,就好像是在接触某种未知,或者是某些极其恐怖的事情。我们总会把蜜蜂和危险生物挂钩。也许你还会记得曾经被蜜蜂蛰过的场景,那种让人痛苦的可怕的焦灼感,就好像是在沙漠里被灼热的阳光给烫伤了一样,就好像太阳神的女儿从她们的父亲的光线中提取了毒药,并且能够有效地保护她们的父亲在照耀万物的同时积累起来的丰厚的财富。

毫无疑问的是,如果一个人不了解,并且不尊重蜜蜂的生活习惯而冒失地打开蜂箱,等待他的往往会是一群被英雄主义和愤怒点燃的蜜蜂;但是那些没有什么代价便能打开蜂箱的方法其实也是很容易掌握的。你所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烟雾在合适的时间出现,然后缓慢而谨慎地打开蜂箱,那些戒备森严的蜜蜂们就会乖乖地束手就擒。有些人会觉得蜜蜂是认识它们的主人的,所以不会因为害怕主人而产生自卫反应,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当它们闻到那种烟雾的味道的时候,它们会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但是却不会以为这是来自敌人的侵略,而是某些自然产生的灾害,这时候它们会做的就是放弃抵抗。所以这时候它们往往会放弃挣扎,而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具体的做法是飞到它们的蜂蜜仓库里,摄入一些蜂蜜,占有一些材料,然后为蜂房受损或者被毁之后建立新的城市做好准备。

如果是一个对蜜蜂一无所知的人,他第一次看到蜂箱内部的时候一定会感到失望。这是一个观察箱,由玻璃制成,上面有着黑色的窗帘还有可以活动的护窗,里面只有一个蜂巢,这样观察者们就可以从蜂巢的两面来同时观察。这些蜂箱可以被放在画室或者是图书馆等地方,方便而安全。生活在我巴黎书房里的蜜蜂们甚至可以在这样的一所大城市里找到食物来繁衍生息。也许有人会告诉你,这个小小的玻璃箱子里有着一种最为神圣的活动,里面有着大量严明的法律还有让人惊讶的奥秘;但是实际上你能看到的只是大量淡红色的东西,看上去像是烤熟了的咖啡豆或者是大串的葡萄干,它们就这样附着在玻璃上。它们看上去更像是濒临死亡,行为迟缓,漫无目的。我们不禁问道,这些真的是我们前一刻看到的在盛开的花丛中飞舞的精灵么?

在黑暗中,它们战栗着,变得麻木而窒息,紧紧挨着它们的同伴。它们就像是囚犯或者是被罢黜了王位的女王,它们一度在灿烂的花园里享受着荣耀,现在却只能回到自己贫穷寒酸而拥挤的家里忍受着。

对待它们要像对待所有深刻的事实一样,我们必须要对它们进行研究,并且知道该怎样去研究它们。  在这一团事物中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不过想要分辨并且明白这一切都需要一些时间。实际上,在这个群体里,就算是那些几乎不动的小东西都在卖力地工作,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特殊的工作。它们中没有一个知道虚度光阴是什么,比如那些看上去都在睡觉的懒惰的蜜蜂,实际上做着最辛苦而且最神秘的工作,那就是在玻璃上盛产蜂蜡。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我们现在只需要关注蜜蜂的天性,这能为我们解释那些不同职能的蜜蜂为什么会形成有这么卓越的凝聚力的团体。实际上,蜜蜂比蚂蚁更加具有凝聚力,在群体中生活它们才能快乐而且它们只能以群体生活的方式生存着。在蜂房里,它需要用力地用脑袋拱着才能前进,一旦离开了蜂群,就好像是离开了它生存的环境,然后潜入花丛,就像是游泳的人跳进满是珍珠的大海一样;不过就如同游泳者需要定时来到海面上换气一样,它们也需要回到自己的蜂房来感受这种集体的氛围——不然它们很快就会死去。如果把蜜蜂带离蜂群,即使有着最丰富的食物和最适宜的环境,它也可能在几天之内因孤独而死。不是因为寒冷或者饥饿,只是因为孤独。蜜蜂需要群体,需要自己的城市,这和它需要蜂蜜是一样的重要。这种对同伴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蜂房中存在的法则。正是在这样的法则之下,单个的蜜蜂是毫无价值的。它们的一生都在为所组成的群体无私奉献。

但是事实并不完全这样,因为我们仍然能够发现,低等级的蜜蜂也是可以单独地工作的,当然也是相当悲惨,时常看不到自己的后代,而像大黄蜂这类的群体则总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家族里。而在这连续不断的进化中,最后形成了这样一个完美但是无情的蜂房。所有的个体都融入了团体,而团体又为了那个未来的抽象而永恒的城市做出忘我的不断的牺牲。P67-69

作者简介
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有名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比利时的莎士比亚”。他是象征派戏剧大师,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
目录

Chapter 1 On The Threshold of The Hive

Chapter 2 The Swarm

Chapter 3 The Foundation of The City

Chapter 4 The Young Queens

Chapter 5 The Massacre of The Males

Chapter 6 The Progress of The Race

第一章 蜂群的入口

第二章 分群

第三章 建城

第四章 年轻的蜂后

第五章 雄蜂的屠杀

第六章 种族的进化

序言

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著名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比利时的莎士比亚”。他是象征派戏剧大师,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

1862年8月29日,梅特林克出生在比利时的根特市。中学毕业后学习法律,当过律师。梅特林克从小就爱好文学,1889年开始专门从事写作,并于当年发表诗集《暖房》和第一部剧本《玛兰纳公主》;之后相继发表了《不速之客》(1890)、《群盲》(1890)、《七公主》(1891)、《佩列阿斯和梅丽桑德》(1892)、《阿拉丁和帕洛密德》(1894)和《丹达吉勒之死》(1895)等,其中有很多作品以剧本的形式搬上了国际舞台,使当时的剧坛面貌焕然一新。

1896年,梅特林克离开比利时移居法国,同年发表了散文集《卑微者的财宝》,他的创作思想开始从象征主义转向面向社会现实,从而使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之后,他发表了《阿里亚娜与蓝胡子》(1902)、《莫纳·瓦娜》(1902)、《乔赛尔》(1903)和《青鸟》(1909)等作品。这些作品力图解答道德和人生观等问题,和他早期的作品有较大的区别。

1901年,梅特林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多方面的文学活动,尤其是他的著作具有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幻想等特色。这些作品有时以童话的形式显示出一种深邃的灵感,同时又以一种神妙的手法打动读者的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1932年,他被比利时国王封为伯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梅特林克流亡美国,1947年返回欧洲,两年后在法国的尼斯逝世。

在梅特林克的众多作品中,《蜜蜂的生活》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蜜蜂的赞美诗,更是一部关于人类理智的哲学反省之作。该作品巧妙地将科学与神秘融为一体,使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极富哲理和想象,让读者在神话般的世界里遨游,尽情欣赏自然之美、文字之美。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编译《蜜蜂的生活》,并采用英汉双语的形式出版。我们相信,该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书的英文部分选自原著。原著有些词汇是老式的写法,现在的英汉词典大多已不再收录。为了忠实于原版,本次出版时以不修改为宜,望读者阅读时留意。

本书由纪飞、蔡红昌组织翻译。参加翻译及资料整理工作的有赵雪、刘乃亚、陈起永、熊红华、熊建国、程来川、徐平国、龚桂平、付泽新、熊志勇、胡贝贝、李军、宋亭、张灵羚、张玉瑶、付建平等。限于我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英语水平,书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蜜蜂的生活》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比利时著名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的重要作品之一。作者凭借数十年如一日对蜜蜂的观察,以极富想象力、哲理性、神秘感的诗化语言,描述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全书处处洋溢着对蜜蜂生活的赞美,字里行间启示着人们对有关生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社会问题进行理性的思索。这是一部蜜蜂的赞美诗,更是一部关于人类理智的哲学反省之作。蜜蜂是一种过着群居生活的社会性昆虫,其群体是一个等级分明、机制严谨、分工明确、纪律严明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每个个体极其自然地遵守着各自的职责,无怨无悔无私地为整个集体奉献自己的一生。蜜蜂王国的伦理道德、价值秩序很值得人类借鉴、学习。

无论作为语言学习的课本,还是作为通俗的文学读本,本书对当代中国的青少年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书中加入了一些插图。

编辑推荐

在梅特林克的众多作品中,《蜜蜂的生活》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蜜蜂的赞美诗,更是一部关于人类理智的哲学反省之作。该作品巧妙地将科学与神秘融为一体,使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极富哲理和想象,让读者在神话般的世界里遨游,尽情欣赏自然之美、文字之美。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编译《蜜蜂的生活》,并采用英汉双语的形式出版。我们相信,该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蜜蜂的生活(名著英汉双语插图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比利时)梅特林克
译者 纪飞//蔡红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427759
开本 16开
页数 1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2
出版时间 2017-05
首版时间 2017-05
印刷时间 2017-05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178
CIP核字 2017044053
中图分类号 H319.4:Q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70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