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悟心
内容
试读章节

天微亮,布谷乌的啼鸣声水波似的在幽静的林间荡漾开来。那声音就像小时候放在枕边定时响起的闹钟,惊醒了我。推开窗户,远处,白茫茫的雾气缭绕在平整的海面边缘,伴着晨风,它们像水中涟漪一般向海中央快速袭来,那气势像要将整片海吞没。海浪声也一层一层由远及近规律性地敲打我的双耳,最终,无数的自然之音汇成了一支动人的交响乐。

换上前一晚准备好放在衣架上的运动装,双手当梳子将中长的直发凌乱地扎在脑后,喝一杯温开水,背上装有茶具与普洱生茶的简易袋,关上门,我朝海边走去,寻得一处安全又舒适的沙滩,放下简易袋,转身仰望绿树掩映的那座红瓦白墙的小洋房。布谷鸟仍在林中不停地叫着,但海的欢腾声几乎要吞没布谷鸟宏亮的声音,最终若隐若现地消失在我的心里。沿着海边晨跑,我对跑步的热爱已不仅仅是锻炼身体那样纯粹的内容。在跑步中,我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生命当下的存在状态,急促的呼吸,肌肤在快速的血液循环中散热发痒,步伐由轻快到沉重再恢复轻快的过栏,我与我的身体直接而亲密地对话。

旭日的光芒从地平线下冒出,雾气宛如一面荧幕从中间拉开,晨光辉映着大海换上新妆,海上的每一个桥段组成了一部原生态的电影。海鸟成群嬉戏,锐利的目光却从未离开过海面。船夫们荡着渔船在近海处打捞海上垃圾,投身劳作中的人们,他们的身体在阳光下泛光闪亮。跑步结束后,闲坐在沙滩上,不再将自己当作无所事事的看客,打开简易袋,取出茶具和茶叶,将它们有序地摆放在一块正方形麻质老绿色的茶席布上,拧开水壶盖,温碗烫盏,将茶叶轻轻地放入盖碗中,初闻干茶的香味,其中透着一股山野气,与其他茶有明显的区别。独自默啜着茶,细细体会茶的生命历程——其中不知收纳了多少双手,多少颗心,才能让我在大海边惬意地享受云南古树茶的生命质地。手中的青花盖碗,与大海和空中的云朵呼应。我惊叹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它洋溢着尘世间斑斓多姿的气氛,是人间天堂,美的迷宫。同时,它也被过度的污染物侵蚀,朝不保夕,发出沉痛的呻吟。我安享着美好而宁静的时刻,也默念祈祷大自然能够健壮地成长。我无法想象当看不见最真实的自然时,我的心将何去何从。

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浪花挑逗着我的小脚丫,眼前恬静和谐的生活,是大自然给予的恩赐。不远处,一位身材细长,步态轻盈,身穿一套海蓝色紧身运动服的女子,朝我的方向匀速慢跑。我喜欢运动中的女子,喜欢她那坚毅的性格,执着向前迈进的步伐;我也喜欢运动结束后,任凭脸庞上的汗珠自由滑落,而她却在时光里不急不慢地行走的女子。当她靠近我身旁,半弯着腰,身体微微前倾,微笑着说“早上好,我能和你一起喝茶吗?”时,我是没有办法拒绝的;她不知道,我已经喜欢上了她。最初喜欢一个人,大多取决于个人的直觉与偏好;长久地喜欢一个人,需要更多的内容,那正是生命光源滋生的来处。我取出备用的品茗杯,掺上茶水,递给她。在她喝茶时,我注意到她平静的脸上有很深的哀伤;那份哀伤像是累积了很久,在寻找合适的时机释放。

她叫惠秀,是一位教师。正值假期,一个人出来旅行。按照惠秀的话说:“旅行,给我提供了沉淀、分析自我的最适时间与最佳空间。”在惠秀说出那句话时,我没有好奇她哀伤背后的内容,而是对她说:“人生就如你手中的这杯茶水,在口腔里甘醇、滑爽,不苦不涩。茶叶所拥有这样的物质特征,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有的。”

P3-5

作者简介
木青荷,原名蒙周丽,女,1987年生,回族,四川松潘县进安镇人。80后作家,栖居高原。现为松潘县热务九年一贯制学校老师。
目录

(一) 缘起 惠秀和青荷

(二) 缘灭 江城和c

(三) 缘来 江城和惠秀

(四) 缘去 江城和惠秀

(五) 悟心 惠秀

(六) 缘合 缘自四人

(七) 缘聚 惠秀和江城

(八) 缘散 惠秀和江城

(九) 缘起 惠秀和丁

序言

书名涵盖了小说的中心——领悟心性,看到自己。眼睛无法看见自己的心,我们需要借助一面镜子,感知与领悟。

陆世仪《思辨录辑要》所言:“人性中皆有悟,必功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由此可见,感悟人人皆有。人生中所获得的感性体验,在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就会发生火光。这道火光足以照亮内心哪怕一丁点儿的黑暗,让人看见内心本来的面目。也就是说,至少在那一刻,内心让人看到了自己真实的一部分。而事实上,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大部分人仍然会选择将自己的内心牢牢地封闭起来,让其继续栖居在黑暗里,继续被感性的体验紧紧控制,确切地说,是被内心的黑暗控制。因此,陆世仪继续言道:“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然后火可不灭。故悟必继之以躬行力学。”

许是人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延续火光,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让火光暂时不灭,照亮更多的黑暗。但归根结底,一面镜子仅仅是一面镜子,最终接纳并回归真实的内心,需要自身摆脱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依赖,完全通过自身不断的领悟,集聚自身的能量,才能让火光透过黑暗而遍照四下。当内心处在光亮之中时,人就有了自知之明。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然而,生活中常有不自知者,怨声载道,加速迷失自我。我曾一度相信痛苦才是人生。因缘巧合,看到书中女主角惠秀在经历一段爱情之后从不自知逐步变得自知,人生的许多课题和智慧随之展开的故事,让我明白外在的一切只是自己内心的运作。心不妄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所以,一个人只有不断领悟心性,认识自我,才能在不偏不倚的道路上做自己的事,让人生满载喜乐。惠秀是我人生中的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从此之后,我的内心时常处在光明与平和里。

深入了解自己之后,我明确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写作就是其中一项。尽管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艰难的重生,但我却乐此不彼。在写作过程中,与那个纯粹的自我相遇的瞬间是无比美妙的体验,让我感受到,人之所以拥有人的高贵在于靠向最真实的内在。

我真诚地希望阅读《悟心》这本书的人,让惠秀也有幸成为你人生中的一面镜子,让你最终领悟到自己的内心,与美好的自己相遇,让自己在尘世中获得自在、解脱、喜乐。

最后,献上一首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诗:

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在我心内,过去、现在和未来

商讨聚会,各执一词,纷扰不息

林林总总的欲望,掠取着我的现在

把理性扼杀于它的宝座  我的爱情纷纷越过未来的藩篱

梦想解放出它们的双脚,舞蹈着

于我,穴居者攫取了先知

佩戴花环的阿波罗神

向亚伯拉罕的聋耳唱叹歌吟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

审视我的内心吧,亲爱的朋友,你应该颤粟

因为那才是你的本来面目

木青荷

2016年秋,于成都

内容推荐

木青荷著的《悟心》为自传式小说,讲述惠秀的一段爱情,直到即将结婚时爱情破灭,惠秀内心的发展变化,最终走上有意识认识自我的道路。全书分为九个章节:“缘起 惠秀和青荷”“缘灭 江城和C”“缘来 江城和惠秀”“缘去 江城和惠秀”“悟心 惠秀”“缘合 缘自四人”“缘聚 惠秀和江城”“缘散 惠秀和江城”“缘起 惠秀和J”。

编辑推荐

领悟心性,看到自己。

眼睛无法看见自己的心,

我们需要借助一面镜子,

感知与领悟。

木青荷著的《悟心》,书名涵盖了小说的中心——领悟心性,看到自己。眼睛无法看见自己的心,我们需要借助一面镜子,感知与领悟。

作者真诚地希望阅读《悟心》这本书的人,让惠秀也有幸成为你人生中的一面镜子,让你最终领悟到自己的内心,与美好的自己相遇,让自己在尘世中获得自在、解脱、喜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悟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木青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418179
开本 32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7-06
首版时间 2017-06
印刷时间 2017-06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72
CIP核字 2017006275
中图分类号 I247.53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1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34.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5: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