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依克唐阿传/清代戍边将军
内容
编辑推荐

周喜峰编著的这本《依克唐阿传》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图书《清代戍边将军》(黑龙江卷)之一。书中分别从依克唐阿将军的身世,青年时期的表现,担任墨尔根、黑龙江及呼兰副都统的经历,在吉林任职期间的政绩,担任黑龙江将军的事迹,在甲午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从汉军都统到盛京将军的经历等七个方面展开叙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清代戍边将军》(黑龙江卷)较为翔实地展示了各个将军在黑龙江的历史活动,如把他们各自在黑龙江的历史相互衔接起来,就组成了一部清代黑龙江地区的全史。若想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或想了解每位将军的生平事迹,这部丛书值得一读。同时,它也为史学工作者研究清代黑龙江地区史提供了新思路。

《依克唐阿传》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讲述的是依克唐阿将军的生平事迹。

《依克唐阿传》由周喜峰编著。

目录

第一章 行伍出身及少年时代

第二章 马甲从征与讨捻战绩

第三章 黑龙江地区的副都统

第四章 坐镇珲春佐吉林军事

第五章 七十一任黑龙江将军

第六章 甲午战争中的虎将军

第七章 从汉军都统到盛京将军

附 录

一、依克唐阿将军年谱

二、依克唐阿将军史料选编

参考文献

后 记

试读章节

同治四年(1865年)十二月九日,起义军刘果发部由奉天围场进入吉林境内,占据吉林厅岔路河、一拉溪等地,零星起义军纷纷四起,距省城吉林不过数十里。依克唐阿奉令率部回防吉林,转任吉林镶黄旗佐领。清政府谕令盛京将军迅速派兵协助吉林镇压起义军。十二月二十六日,探闻起义军欲攻长春,清政府谕令德英从伊通拨兵往援,固守长春,并命文祥将调赴盛京的吉林军队迅速回师吉林。十三日,马振隆、徐占一率部攻长春,在依克唐阿等部的坚守之下,起义军攻城不下,遂北上进克农安,突袭伯都讷,捕获署伯都讷副都统等。

同治五年(1866年)二月十九曰,王起、马振隆率部直扑双城堡,击溃在城郊应战的署总管佟兴几所部200余名守兵。起义军被商民迎入城中,焚署劫狱,踞城数十日。二十三日,起义军一部进逼阿勒楚喀,署副都统永寿带兵抵御,被起义军围困,阿城遂下。随后起义军攻克拉林、五常。刘果发率众500余人直奔松杉、额穆赫索罗站(今吉林省蛟河县)。马振隆、王起率红、蓝、黄、白、黑5队约5 000人占领省城吉林西部交通要道法特哈边门,旋踞乌拉街,省城告急。鉴于东北各路起义军大部转入吉林境内,清政府迅速从东北各地调集军队进入吉林镇压起义军。

三月二十日,依克唐阿所部与其他各路清军与起义军在中阳堡、朝阳坡、新开河等地展开激战。由于清军武器装备较好、人数众多,起义军又遭受重创,损失较大。四月,马振隆率余部转移到清河门一带。五月十六日,马振隆、齐海等起义军首领被文祥所部围捕杀害。在各路清军联合镇压下,起义军势力锐减,转胜为败。

据《清穆宗实录》记载:“马贼窜扰长春厅,经德英等派令依克唐阿等带兵进攻,歼毙匪首刘果发、姜老道等多名。”当时“贼匪窜扑长春厅,退踞大岭。富尔荪驰赴该厅,与定安之军会遇。定安即于初三日向八家子一路追贼进剿。富尔荪亦于是日向伊巴丹站进发。其时该站之孙九工等股匪纷纷入山,经依克唐阿等追及于三道濠地方,歼擒数十名,余匪翻山奔窜。”。因镇压刘果发和徐占一领导的起义军有功,朝廷再赏赐依克唐阿副都统衔,升为协领。六月,依克唐阿以奉天伊通等处剿贼出力,赏依克唐阿法什尚巴图鲁名号(满语,忠诚的勇士)。

依克唐阿的副都统,是在镇压当地流民和矿工起义的基础上得到的,沾满了起义军的鲜血。同治七年(1868年)三月,依克唐阿以吉林剿捕奉天窜匪出力,予以副都统用。正如《清史稿》中所说的那样:“同治初,马贼陷伊通,依克唐阿以少袭众,斩其酋刘果发等,又破之昌图,攻克刘家店,复长春,迁协领,赐号法什尚阿巴图鲁。搜捕残匪,获白凌阿、焦西平,晋副都统。”’

同治八年(1869年)十月,依克唐阿被任命为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嫩江镇)城副都统。在清代,“专城副都统,正二品。同城者分守各地。掌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 。“墨尔根”系达斡尔语,意为“善骑射的人”。墨尔根城地处嫩江左岸,位于黑龙江城与齐齐哈尔城之间,周围地势平坦开阔,是黑龙江形胜之地。清政府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九月在墨尔根设兵筑城,隶属于黑龙江将军衙门之下。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三月,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以索伦、达斡尔事务繁多为由,奏调右翼副都统喀特护前往墨尔根城辅助自己,始有副都统之设。墨尔根副都统衙门并非自设立之初就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在与黑龙江将军合署办公一段时间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黑龙江将军移驻齐齐哈尔城之后,墨尔根副都统衙门才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

依克唐阿赴任墨尔根副都统后,经过调查研究,掌握了墨尔根城的实际情况。墨尔根副都统衙门是黑龙江地方基层政权之一。依克唐阿充分认识到:墨尔根城依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与瑗珲、齐齐哈尔、布特哈、呼兰、呼伦贝尔、通肯等城形成边外七镇,一同拱卫着我国的北部边疆。在防御外敌入侵、保卫边疆、发展地方经济、维持中俄贸易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依克唐阿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整顿旗务,加强治理;修缮兵甲,操练军队,妥善处理戍边事宜,巩固边陲,加强边防;注重粮食生产,兴办屯田,发展经济。针对当地文化教育落后的情况,依克唐阿还聘请博学之士,发展文化事业。经过依克唐阿的努力,墨尔根城及其辖区社会经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成绩卓著。依克唐阿不仅得到当地军民的拥护,也得到朝廷的赏识。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月,朝廷“以锦州副都统丰绅为黑龙江将军,未到任前,以墨尔根城副都统依克唐阿护理”。

在任墨尔根城副都统期间,依克唐阿继续关注着奉天、吉林镇压起义军的情况,并积极为之出力献策。据《清穆宗实录》记载:同治十三年七月“奉省地方匪徒未靖,弹压巡防均关紧要,各队兵力未厚,且有伤病疲乏,自应添兵更换。著丰绅、依克唐阿挑选精壮马队官兵二百名,派委得力将官管带赴奉。此项马队到奉后,即著都兴阿查明,更换疲乏官兵,以资得力,并著督饬各队认真巡缉毋稍疏虞。”一同年八月,“奉天马贼自青河沟等处窜出后,盘踞李家台地方,经奉省官兵击散,分股逃窜。李家台距威远堡边门仅数十里,诚恐该匪被剿穷蹙窜入吉林边界。奕榕等已派马队官兵前往堵剿,唯该省存兵无多,恐有大股纷窜,不足以资堵御。著丰绅、依克唐阿即在该省官兵内,预选精壮马队五百名,配齐军火器械,听候调拨。”

P12-14

序言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地区之一。它所处地理位置独特,与中原相距最近;地域辽阔,南北贯通,无门庭之限;生态资源丰富,可耕可牧可渔可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渔猎及农耕诸民族世代生息的家园,相互角逐的舞台。

东北地区的肥土沃野,培育出一代代强族,不断崛起,雄飞中原,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等,先后占有北方半壁,或一统天下。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北长久处于战略地位,不断给中原王朝以强大影响,甚至决定其盛衰或兴亡。

东北之重要,朝鲜李氏王朝中有识之士作出这样的评论:“天下安危常系辽野:辽野安,则海内风尘不动;辽野一扰,则天下金鼓互鸣……此所以为中国必争之地,而殚天下之力守之,然后天下可安也”(《辽东大野记》)。

中国人感同身受,也作出了同样的判断。明朝镇守辽东的巡抚王之浩说:“辽……中国得之,则足以制胡;胡得之,亦足以抗中国。故其离合实关乎中国之盛衰”(《全辽志·序》)。

所谓“辽”“辽野”,确指辽东,相当今之辽宁省境。在清以前,东北还没有一个整体性的统一名称,只有辽东为历代所通用,或指为行政区划,或用为地区名称。在辽东以外,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除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有过短暂的行政区划名称,并无一个与辽东并列的通用名称。故上述引文中的“辽”,亦泛指东北。古人洞察东北的战略价值,其识见当不在今人之下。

至清,尤重东北,更远胜历代。东北为清朝的发祥地,还是满洲及其先世的古老故乡。清朝视东北为其“根本之地”,而盛京则是“重中之重”。清入关后,设盛京为陪都,并开始在东北区划设治。先于盛京设将军衙门,几度更名,最终定为镇守盛京等处将军衙门;顺治十年(1653年),再设宁古塔昂帮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十五年(1676年)将军徙驻吉林乌拉(今吉林市),不久改为吉林等处将军衙门。吉林之名,沿用至今。黑龙江地区尚未设治,归于吉林将军衙门管辖。30余年后,迟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反击沙俄入侵,正式设黑龙江等处将军衙门,标志清在东北基本完成行政设治。一改历代在此两个地区所行的羁縻之策,正式派将军、设首府,驻八旗,收赋税,纳入到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在中国编年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中央王朝对盛京、吉林、黑龙江地区即东北的完全统一。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东北三将军衙门改设行省,比同内地,以东三省总督统辖。从而完成了管理体制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变革。

比较历代统治东北,唯清代统治最长久,以其完善的管理体制,实行一系列治边措施,推动并加速了东北社会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东北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领先于诸边疆,成为最富庶的边疆地区。不言而喻,清代东北二百多年中所发生的变化,无不与一代代东北三将军的有效管理及其实践息息相关。这就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即以东北三将军为研究对象,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用以阐述有清一代东北历史与文化演变的历史进程,有助于揭示东北地区的历史真相。

东北地方史学者对东北史的研究已经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对东北三将军的研究尚未启动。在东北三将军衙门存续的二百二十多年中(最早建将军衙门的盛京将军已达二百五十多年),任此职位的将军几近400人。除个案研究,尚缺乏“群体性”研究。例如,将这些将军们的生平事迹写成传记,即是其中之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的学者们捷足先登,率先包揽有清一代120多位黑龙江将军,编纂《清代黑龙江将军丛书》,打开此项研究的新局面,开了一个好头,足以起到示范作用。

在东北三将军中,黑龙江将军居于特殊地位。首先,黑龙江将军所辖之地,与中央王朝政治中心相距遥远。无论是远古,还是清以前,无论是清代与沙俄划界前,还是划界后,黑龙江流域都被称为我国东北的“极边”之地。古代交通不便,鞭长莫及,一旦发生不测之事,难以迅速得到中央王朝的指令,如需支援,也难以迅速到达。这使黑龙江将军之处事,较之盛京、吉林两将军更难。其次,这里自然条件虽说资源丰富,但气候更严酷,冬季漫长而寒冷,生存条件远不如盛京与吉林两地区优越。以致地广人稀,除游牧、渔猎等少数民族外,长期以来,汉人少见。这又使黑龙江将军为政之难,又难于盛京与吉林两将军。第三,更难更具危险性的是与沙俄为界,直面野蛮、贪婪,也更具侵略性的沙俄,其处境远比盛京与吉林两将军更严峻。与沙俄分界,是在沙俄入侵我国东北黑龙江地区之后,清军首度激战雅克萨,才迫使沙俄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与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是为中国历史上首次与毗邻的国家划分边界。自此,黑龙江遂成为名副其实的边防重地,在此任职的一代代将军们也置身于边防最前线,负有守土之责,亦比盛京、吉林两地区的将军更重;办理外交、解决与俄的各种边务问题,又多了一份重要职责。

显而易见,研究黑龙江历任将军们的实践活动,其内容尤为丰富,特别是在抗击沙俄一次次入侵的斗争中,更见英雄本色。如,首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军反击沙俄侵占我国的雅克萨,建树功勋;至近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当沙俄大举进攻,寿山将军组织军民奋起抵抗。在兵败之后,愤然自卧棺材,吞金自杀殉国,死得十分惨烈。他们中,还有一些将军为治边、开发边疆作出了显著的业绩,因而推动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向前发展。当然,并非个个将军皆英雄,实际上,也有庸懦之人,亦有不廉不清之辈。如同其他群体一样,黑龙江将军群体,也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他们的将军生涯,各种实践活动,都在《丛书》的各个将军的传记中得到了充分的评述。认真总结他们治理边疆的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充分认识他们的品质作风,对于当代人,确有参考与借鉴的重要价值。

这部《丛书》,较为翔实地展示了各个将军在黑龙江的历史活动,如把他们各自在黑龙江的历史相互衔接起来,就组成了一部清代黑龙江地区的全史。若想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或想了解每位将军的生平事迹,这部丛书值得一读。同时,它也为史学工作者研究清代黑龙江地区史提供了新思路。

黑龙江齐齐哈尔地方历史学者首次编纂这部大型人物传系列,颇具创新的学术意义。但这仅仅是开始,有待于展开深层次的学术研究,给予每位将军以准确的历史定位,给予他们以中肯的评价。若想达到这一目标,进一步深入挖掘史料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将军们在黑龙江任职,他们向朝廷的奏疏必然不少。除了《清实录》略有记录,大都保存在黑龙江省档案馆与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无疑,这些难以计数的档案,是研究黑龙江将军的重要的史料来源。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期待齐齐哈尔地方史学者继续努力,为地方文化的发展作出多方面的贡献。

丛书编纂成功,可喜可贺。是为序。

戴逸

2011.6.1

后记

记得十几年前我在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工作的时候,就曾经想对清代黑龙江将军进行研究,但由于当时忙于齐齐哈尔经济史、军事史、民族史以及文化史的研究工作,此事便没有列入研究计划。2000年考入南开大学攻读清史博士后,也曾有研究清代黑龙江将军的想法,但随着对清史学习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发现研究清代黑龙江将军的时机还远远没有成熟。其中一个最大的顾虑就是数以万计的黑龙江将军衙门满文档案没有翻译和整理出来,还静静地躺在黑龙江省档案馆里。我觉得没有这些档案,对清代黑龙江将军的研究将会有很大的缺憾,因此也只能作罢。到了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以后,我也曾经想带领一些教师和研究生研究清代黑龙江将军,但还是觉得时机未成熟而迟迟未动。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的孙文政研究员,长期致力于齐齐哈尔地方历史的研究,异军突起。他多方奔走,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将清代黑龙江将军研究列入计划,加以研究,并得到戴逸、李治亭等先生的支持,其毅力和精神令人敬佩。文政与我是十几年的老朋友,多次邀我参加此项研究,盛情难却,我便承担了此书的编写任务。我作为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同时兼任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的专职研究员,教学和科研工作较为繁重,因而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书稿一拖再拖,直到现在才完成。

在此书的编写过程中,我要感谢齐齐哈尔市社科联和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孙文政研究员,同时感谢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徐永进主任,是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使我能够完成此书的研究和编写工作。与此同时,我更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崔书玉、金倩倩等同学,她们在本书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辛苦和努力。现己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工作的崔书玉同学,在本书的附录编辑整理及书稿校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本人的学术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研究深度不够,书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和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在本丛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结合书稿的具体情况和内容需要,以合理使用为目的,适当引用了少量图片,对此,出版社严格依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要求注明图片作者和出处。对于个别无法找到图片作者和原始出处的图片,谨在此对相关人员一并表示谢意。

周喜峰于黑龙江大学

2012年10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依克唐阿传/清代戍边将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喜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667988
开本 16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9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9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