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精)/三松堂全集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史料学的范围和内容

毛主席在1942年就说:“现在我们党的中央做了决定,号召我们的同志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这个责任是担在我们的身上。”(《整顿党的作风》,载《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八一六一八一七页)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任何问题,首先的要求,就是从客观事实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这是研究工作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毛主席又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象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

马克思是这样说的:“说明的方法,在形式上当然要与研究的方法相区别。研究必须搜集丰富的材料,分析它的不同的发展形态,并探寻出这各种形态的内部联系。不先完成这种工作,便不能对于现实的运动,有适当的说明。不过,这层一经做到,材料的生命一经观念地反映出来,看起来我们就好像是先验地处理一个结构了。”(《资本论第二版跋》,载《资本论》第一卷中译本十七页)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说明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是一个研究工作的两个阶段。一个研究工作者写出一种著作,表现他自己的看法,构成他自己的体系,这是属于“说明”这一阶段的。他的看法和体系,如果有科学的价值,那就不是从主观想像得来的,也不是仅只从几个原理原则推论得来的。在这个阶段之前还有一个“调查研究”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对客观实际情况作周密的调查,详细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他的看法和体系,是他从事调查研究的结果。在调查研究的阶段,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总之,无论是处理实际的问题,或是作科学的研究,都必须遵照毛主席的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载《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七九一页)。只有经过调查研究,在详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才可以作出正确的结论。

历史科学所要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可是历史的事实,都已过去了,历史家所据以进行研究的材料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事物和痕迹。例如商朝已经过去了,但是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东西,如出土的龟甲、兽骨,商代的建筑遗址,以及古代历史家关于商朝事迹的记载,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所根据的材料。这些材料就称为史料。

史料学是历史科学中的一个部门,为历史学的研究作准备工作,是关于史料的方法论。就上面所说的三个步骤中,史料学是为第一步骤“占有材料”作准备工作。  历史学家研究一个历史问题,在史料方面要做四步工作,每一步的工作都必须合乎科学的要求。

第一步的工作是收集史料,这一步工作的要求是“全”。

第二步的工作是审查史料,这一步工作的要求是“真”。

第三步的工作是了解史料,这一步工作的要求是“透”。

第四步的工作是选择史料,这一步工作的要求是“精”。

史料学的任务在于解决与前三个步骤有关的问题,第四个步骤已不属史料学的范围,不准备在这里讨论。

我们先谈关于收集史料的问题。

一般说来,史料分为两种:一种是某一时代所直接遗留下来的实物或者文字著作,这些都叫原始的史料。古代历史家对于某些事情的叙述或记录,跟原始的史料比起来,多经过一次转手。凡是多经过一次转手的史料,其可靠的程度,总比没有经过转手的史料差一点。但是如果作这些记录的人跟他所记录的事情发生的时代比较接近,也可以引为根据,用作史料,这种史料叫做辅助的史料。P2-4

作者简介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我国有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后考取公费留美资格,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博士论文出版后,获博士学位。归国后曾执教于中州大学、广东大学和燕京大学。1928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并曾任校秘书长、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委员会等职;抗战期间随清华大学南迁,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文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任哲学系教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史料学的范围和内容

第二章 论目录

第三章 奴隶社会时期(商至西周)哲学史史料

第四章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史史料(一)

 一 《论语》

 二 《墨子》

 三 《孟子》

第五章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史史料(二)

 一 《管子》

 二 《老子》

 三 《庄子》

第六章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史史料(三)

 一 名家的著作

 二 《慎子》和《商君书》

 三 《荀子》

 四 《韩非子》

 五 《吕氏春秋》

第七章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前期封建制发展时期(汉至晋)哲学史史料(一)

 一 《新语》和《新书》

 二 《礼记》

 三 《春秋公羊传》

 四 《春秋繁露》

 五 《淮南子》

 六 谶纬

 七 《太玄经》和《法言》

 八 辑佚书

第八章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前期封建制发展时期(汉至晋)哲学史史料(二)

 一 桓谭《新论》

 二 《白虎通义》

 三 《论衡》

 四 《灵宪》

 五 《潜夫论》

 六 《昌言》

 七 《太平经》

第九章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前期封建制发展时期(汉至晋)哲学史史料(三)

 一 何晏、王弼的著作

 二 阮籍、嵇康的哲学著作

 三 《抱朴子》

 四 《崇有论》

 五 《庄子注》

 六 《列子》

 七 僧肇和慧远的著作

 八 范缜《神灭论》

 九 《弘明集》

 十 《世说新语》

第十章 后期封建制发展时期(唐至清)哲学史史料(一)

 一 《大乘起信论》

 二 《大乘止观法门》

 三 《成唯识论》

 四 《华严金师子章》

 五 《原人论》和《禅源诸诠集都序》

 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七 《广弘明集》

 八 柳宗元的著作

 九 刘禹锡的著作

 十 韩愈、李翱的著作

 十一 唐代其他进步思想家的著作

 十二 唐代类书

 十三 《全唐文》

第十一章 后期封建制发展时期(唐至清)哲学史史料(二)

 一 李觏的著作

 二 王安石的著作

 三 《梦溪笔谈》

 四 周敦颐的著作

 五 邵雍的著作

 六 张载的著作

 七 二程的著作

 八 朱熹的著作

 九 陆九渊的著作

 十 陈亮的著作

 十一 叶适的著作

 十二 《古尊宿语录》

 十三 《伯牙琴》

 十四 宋朝的类书

第十二章 后期封建制发展时期(唐至清)哲学史史料(三)

 一 王守仁的著作

 二 王廷相的著作

 三 何心隐的著作

 四 李贽的著作

 五 方以智、唐甄、熊伯龙的著作

 六 黄宗羲的著作

 七 王夫之的著作

 八 颜元、李塨的著作

 九 戴震的哲学著作

第十三章 近代时期哲学史史料(一)

 一 龚自珍的著作

 二 魏源的著作

 三 太平天国文件

 四 “戊戌变法”以前关于变法的著作

 五 康有为的著作

 六 严复的著作

 七 谭嗣同的著作

 八 戊戌变法时期反动派的著作

第十四章 近代时期哲学史史料(二)

 一 《民报》

 二 孙中山的著作

 三 章炳麟的著作

 四 “五四”前后哲学史史料

附录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参考资料

 史料学的范围和内容部分

 目录部分

 商至西周部分

 春秋战国部分(一)

 春秋战国部分(二)

 春秋战国部分(三)

 汉至晋部分(一)

 汉至晋部分(二)

 汉至晋部分(三)

 唐至清部分(一)

 唐至清部分(二)

 唐至清部分(三)

近代部分

人名索引

书篇名索引

序言

这是为初学中国哲学史的人介绍史料的一部稿子。原来计划要大加补充、修改,然后才出版。因为目前有更迫切的任务,这部稿子的修改、补充工作,暂时不能进行。可是,经常有人给我写信,询问学习中国哲学史要看些什么资料。一一回答,势所不能;即回答也觉挂一漏万。因此,我觉得,先把它以初稿的形式印出来,或许能部分地解决一些同志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同时我也愿借此机会,向专家和读者们请教,希望多多提出批评和意见,帮助我在日后补充、修改。

冯友兰

1962年6月

内容推荐

冯友兰编著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精)》介绍了,中国历史中有哲学意义的文字记载、文物以及口头传说,是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就形式而言,包括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和口传史料。文字史料又分本人著作和他人记录或转述两种;实物史料有甲骨、钟鼎、石鼓等,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实际上是凭借实物上的文字才具有哲学史料意义,因此也兼属文字史料;口传史料主要指兄弟民族中流传的哲理性谈话、史诗等。就内容而言,包括具有自然观、认识论、伦理学、社会历史观意义的史料。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自然观又称宇宙论,是关于“天道”(见天道与人道)或“道体”的学说;认识论又称知识论,是关于“致知”的学说;伦理学又称道德学,是关于伦常、道德的学说;社会历史观是关于“古今之变”的学说。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精)》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为初学中国哲学史的人介绍史料学的一部作品。在对史料学的范围和内容进行阐释之后,全书分商至西周、春秋战国、汉至晋、唐至清以及近代时期五个史阶段对中国哲学史史料进行了分类,并就每一阶段的主要史料之内容、版本以及相关注释作了详细介绍。附录部分对各阶段的重要史料作了摘录。本书是学习中国哲学史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精)/三松堂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友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101225
开本 32开
页数 39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76
出版时间 2017-01
首版时间 2017-01
印刷时间 201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92
CIP核字 2014080472
中图分类号 B2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5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