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所经历的苦难终将成为最好的礼物
内容
试读章节

一九八七,炮中那些事儿—四大金刚

(一)洪岩

这段时间,写的几篇炮中故事都是小清新的,忽然想到当年的四大金刚倒是单独可以写写的,应该变换一下写法,诙谐一些,尽量短一些,避免大家看得太沉重。

洪岩在2班,个高、脸黑、牙白、嘴贫是最典型的特征。对于他,班主任孙老师曾有最经典的一句话:“你的成绩什么时候能赶上你一米八的个头,也就能少拖点我们班的后腿了。”听听,能到一米八的个头没几个,而成绩赶上个头还只是少拖点后腿,可见洪岩的成绩比同班同学有多差!

洪岩脑袋瓜其实还是很聪明的,学习成绩不好,每次考试基本垫底,是因为他少年老成,情窦初开的时间比别人要早。他最先迷上班花。那是一个长着一颗虎牙的漂亮姑娘,洪岩给人家起了个外号叫“虎牙妹”,每天和哥几个聊天的话题从来都是以“虎牙妹”为中心,惹得其他女生吃醋。

洪岩座位前边的一个胖胖的女同学就实在看不下去了,有一天转头羞涩地指着自己的牙,对洪岩说:“看,我也有一颗虎牙诶!”洪岩不加思索地说:“人家长得好看叫虎牙,你那叫獠牙!”

还有一个女生,家里有钱,成天抹雪花膏,有一天问洪岩:“你看看我的脸蛋像不像剥了壳的鸡蛋?”洪岩斜了一眼,悠悠地来了一句:“倒是像剥了壳的皮蛋。”

3班的一个女生,听说2班有个叫洪岩的大帅哥,不信,晚自习课间专门跑到2班教室,名义上找同学玩,实际上看到底帅哥啥样,一见到洪岩面情不自禁地说:“长得还真帅!”谁知洪岩脑子抽了,回了一句:“你眼睛瞎啊!”

好多同学告到了班主任孙老师那里,孙老师就把洪岩叫到办公室去了,说:“你今天跟这个吵,明天跟那个吵,哪那么大火?青春期还没过啊?”

洪岩低头不吭声。孙老师说:“你不是话很多么,你倒是吱一声啊!”

洪岩说:“孙老师我错了。”

孙老师:“说说看,错哪里了?”

洪岩:“我这人脾气不好,爱发火,每次一点小事就喜欢跟人吵架,每次吵完我都悔恨不已,久久地不能原谅自己,总感觉当时很多词没发挥好,很想再吵一次……”

孙老师:“你出去!”

家里看洪岩的成绩老上不去,愁得慌。洪岩二姨说,这孩子可能是想找对象了吧,就张罗给他介绍了个对象。当时农村就那样,对考大学不抱什么希望,孩子正上着学就开始给说媳妇,考不上大学就结婚,啥也不耽误。二姨从小看着洪岩从一个小矬子长成大个子,高三寒假就给外甥介绍了个邻村姑娘小红。

相亲地点在炮车街。那天,洪岩骑个永久牌的脚踏车,那是他这辈子第一辆交通工具,从家到五公里外的炮中上学全靠它。小红姑娘见了他,人高马大的,还骑着个名牌自行车,很是喜欢,但碍于脸面不好意思先开口说话,捏着自己衣服下摆拿眼偷瞥洪岩,一脸羞涩。洪岩倒是大大方方的,率先开口打开尴尬局面:“哎,我说,你吃饭了吗?”

小红害羞地说:“人家着急赶来见你,还没吃呢。”

洪岩说:“噢,那你先去找个地吃饭吧。”

小红:“要不咱们一起去吃点吧。”

洪岩:“我吃过了,你去吧,我在这等你。”

P161-163

作者简介
戴琢璞,1968年12月出生于江苏邳州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曾随父母迁徙至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的一个小山村谋生。学龄时返原籍读书,先后辗转舟山、南京、葫芦岛、北京等几地学习工作,现为媒体从业者。工作之余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戴哥说事”上写点闲情逸致的文字,多为亲情、乡情、友情作品,自诩“小故事,大视野,在这里读懂生活”。
后记

一旦爱上,便没有停下的理由。

我把写作称为“搬砖”,不是没有原因的。你看,一个字一个字地码起来,像不像在砖瓦厂里干搬砖的活儿?

我的职业就是“搬砖”,我在新浪微博的注册身份是“深蓝传媒副总裁”。“深蓝传媒”其实是子虚乌有的,基于一些圈内人能明白的原因,我将我所供职的单位称为“深蓝传媒”。

做传媒,为人作嫁衣,一年里要烧砖、搬砖不计其数,而连我自己都想不到,在效力深蓝传媒之外,这一年里我竟多搬了10万块砖!

这10万块砖也就是10万文字,出自我的微信公众号“鲜为人知”。

(一)

严格意义上讲,“鲜为人知”并非我的公众号。

2015年元旦过后,我在想,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一年里我应该有什么新气象?想来想去,我决定建一个微信公众号玩玩。

申请公众号平台,没想到是件颇为麻烦的事儿——需要手持身份证照相并上传进行实名认证。还是基于一些圈内人能明白的原因,我请我的堂弟帮助申请,但他的照片怎么也通过不了认证。就在想要放弃之时,我的一个年轻同事说他让他的弟弟帮忙申请了一个微信公众号“鲜为人知”,但他没有用,可以出让给我使用。

尽管我对“鲜为人知”这个名称并不怎么喜欢,我建公众号也只是写一些生活中的故事感受,或者写一些时评之类的,并没有什么鲜为人知的东西为读者所猎奇,但名称定了就改不了,再者,有总比没有强,于是我还是愉快地接受了。

等到在后台学会了简单的操作,正好是2015年的春节了。这个春节,我撰写发布了第一篇公众号文章《过年,听我讲娘的故事》。

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有几个微信公众号而且是知名大号转载。不久,微信朋友圈里,一个叫“滑滑停停”的朋友发私信给我说,戴总,《军嫂》杂志的编辑部主任何晓在朋友圈问“过年”这篇文章的作者与联系方式,要不要告诉她?

“滑滑停停”同时发了截图过来,果然一个名为“何晓”的人在朋友圈内说:“万能的朋友圈啊,有谁能告诉我《过年,听我讲娘的故事》的作者和联系方式?”我笑了,对“滑滑停停”说:“告诉她吧。”

于是,下面的事就不多说了,《军嫂》杂志何主任联系了我,并转载了我这篇微信公众号的处女作。

初出茅庐,我真正切身体会到了新媒体或者说是自媒体的魅力!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二)

还要说起《军嫂》杂志的何晓主任,这是个十分热心的出版人,自从认识之后,几乎每一期的《军嫂》杂志她都会送我。这是一本反映军嫂酸甜苦辣生活的优秀刊物,从封面到内容到封底,都做得十分精致漂亮,每每拿到总是爱不释手。

2015年过后,何晓联系我说,想将我公众号上的文章结集成书,策划出版,问我有没有兴趣。

我有些惶恐,不知所然。

在何主任的几次催促之下,我粗略地理了理,竟然也有10万字之多。但要出书,我觉得文字粗糙得很,特别是如果读者得知这些文字是怎么来的,一定会笑掉大牙。

大作家鲁迅先生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而我一介草民,是躲在被窝里写成了这些文字。

我的夫人是个医生,特别重视睡眠的规律性,为了我的身体健康,是不允许我熬夜的,“家规”是每天夜里11点半之前必须上床休息,否则那个可恶的细胞就开始活动了。而11点半,正是我“搬砖”的黄金时刻,一般都是刚写一半,怎能放得下手、睡得着觉呢?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就用到我家里。为了应对严厉的夫人,我就在手机“记事本”上写作,一命令“睡觉”,好了,钻到被窝里蒙住头还可以继续写,多数的文字就是这么搬出来的。

还有就是在晚饭后的散步路上。晚饭后,若没有刮风下雨,夫人便会命令我到小区里走路锻炼,而她则在收拾好碗筷之后,有滋有味、有眼有泪地看着韩剧。这时,我会找到一个安静的路段边走边写,或者干脆蹲在一个没人的角落里一块块地“搬砖”。

爱上自媒体,除了来自于我对生活的热爱,还来自于忠实的粉丝。

我的“鲜为人知”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并不是很多,但有一个是一个,忠实得令人感动。

最早的粉丝“小草”有一天突然心血来潮,建了一个鲜为人知公众号的粉丝群,名字很可爱,叫“尝鲜团”里。这里活跃着一帮天南海北的真诚粉丝,几乎每篇必分享,每篇必评论,还时不时地催我更新。他们说,鲜为人知的宗旨是“手拉手传递正能量”,他们愿意大手拉小手,一直传递下去。

我的粉丝里有一个是高中的同学同桌小凤,不仅每一篇必转必评,而且还将她的女儿也发展成了粉丝。有一天,小凤同学告诉我,女儿问她:“戴叔叔的公众号这几天怎么不见更新了。”我大为惊讶:一个90后的孩子怎么会爱看一个60后的人写的文字?小凤说,女儿跟她讲,越是90后越需要正能量,因为她们这个时代的人刚刚走上社会,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还没有完全形成,戴叔叔有温度的文字,给人感染和鼓舞。

我顿时觉得自己有些高大上了。

其实,我很清楚我的文字并不是那么优美,故事也并不是那么动人,特别是一个快到知天命年纪的人,与年轻人多少有些代沟,但能够吸引粉丝的,大抵是因为文字的温度和一个老者的坚守。

正因为不完美,我才没有停下来的理由。

目录

Part 1 爹娘·我们的父母,在一天天变老

 过年,听军人讲娘的故事

 纵然你不愿向善,也不要背道而行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

 过年包个“钱饺子”

 父亲三改《东方红》

Part 2 夫妻·我的日子,我们的日子

 不得不说的往事:生活在汪国真的年代里

 生活可以讲究,也可以将就

 因为相欠,怎敢相忘?

 对不起,老婆婆!

 你所经历的全部苦难,终将变成最好的礼物

Part 3 儿子·他好像终于能明白我们的心思

 人在世上走,总得要有一样东西拿得出手

 你所谓的稳重,不过是在扼杀天性

 享受一次独行的时光

 人生高考题,谁能答满分?

 哪里有什么默契,只不过是懂你罢了

Part 4 亲人·虽远隔千里,却抑制不住地思念

 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隔不断的是亲情

 你若不贪,便无麻烦

 酒满喜人,茶满撵人

 年轻不是“作”的资本

Part 5 同学·故事中的道理,我得跟大家聊聊

 那些年,我们一起拾过的粪

 一九八七,炮中那些事儿—小社的故事

 一九八七,炮中那些事儿—喇叭裤的故事

 一九八七,炮中那些事儿—新疆来信

 一九八七,炮中那些事儿—四大金刚

Part 6 战友·他们注定是海空雄鹰

 我的战友我的团

 海娃十问:爸爸他去哪儿了?

 最糟糕的境遇还没有到来

 田君一周年祭

 在战地,有个女孩名叫馨文

 军舰是一片故乡的云

Part 7 梦想·你内在的力量,决定了你的样子

 我们都生活在平淡的故事里

 幸福是用来品味的,不是用来斥责的

 过人之人,必有过人之处

 既然做不了人上人,那就干脆做好本分

后记

附录

序言

戴哥的小故事和大视野

何晓/文

“书要出了。写几句话吧。”

2016年11月9日,接到戴哥的这条微信留言前,我正如观影一般关注着美国大选;接到这条留言后,我和戴哥客气了几句,再点开朋友圈,“川普赢得美国大选”的消息已经刷屏。看了一圈儿,我突然想到自始至终,我对这个“全球新闻”的关注途径,竟然只有微信朋友圈!于是,我立即打电话问了一些朋友,有几位的答案稍微有些不同,不过,也只是在微信朋友圈之外,加上了新浪微博和车载广播。

看来,微信以及其他社交媒体,的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和戴哥就是通过微信朋友圈认识的。

2015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题为《过年,听军人讲娘的故事》。这个标题,对父母已年过古稀且没能回家过年的我来说,极具诱惑。我毫不犹豫地点开,开篇的一段话就看得我眼泪扑簌簌往下掉:“今年春节因为值班,我不能回农村老家过年,当然也就吃不上母亲亲手做的一桌好饭菜了。坐在值班台前,我遥望着家的方向,仿佛又看到母亲和父亲孤独地蜷缩在沙发里瞅着电视,一副似睡非睡、老态龙钟的模样。听老家的亲戚说过,春节里没有我们的日子,我的父母亲都是边叹气边草草地吃完所谓的年夜饭,然后就对着电视机发呆了……”天下所有没能等到儿女回家的父母都是这样过年的吧!接下来,作者开始讲母亲的故事,就像是在大雪夜的火炉边给来自远方的朋友讲一个埋在心里几十年的故事……

这正是我喜欢的语言、我喜欢的故事、我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看完全文,愣了一会儿,我转发了这篇文章,并留言:“万能的微信,求本文作者的联系方式。”随即,点赞不断、留言不断,有朋友“触文生情”评论文章、有朋友像柯南一样通过文中的信息推断作者是谁,也有朋友先点赞,隔了一会儿才通过私信的方式,把作者的微信名片发给我。后来和戴哥熟悉了才知道,这位我们共同的朋友先把我的意思转告了戴哥,征得同意之后,才把戴哥的联系方式给了我。

就这样,我联系上了戴哥。后来,这篇文章刊发在了我任职的杂志当期的“悦读”栏目,戴哥也很快通过邮局收到了样刊。

然而,我和戴哥之间的交往却不仅仅只是一篇文章、一本杂志、几条留言。

就在我联系上戴哥的第二天,我的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屏,标题是《一个军嫂的家国情怀》。我点开并拜读了那位海军军嫂的故事之后,立即关注了推送这篇文章的微信公众号“鲜为人知”。查看历史消息,发现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俺娘的故事——军人的母亲是不是都有一副菩萨心肠》,心里一动,忙点开,发现内文与我编辑的那篇一样,不过,推送时间较早。这才明白,我最初看到的,是转载的,而这一篇才是首发的。前前后后又看了几篇,大多都是戴哥的原创小故事,我终于反应过来:这是戴哥传递正能量的“阵地”!

“小故事大视野,在这里读懂生活”是“鲜为人知”公众号的“功能简介”,也是我和很多朋友汇聚在这里的原因——后来,公众号更名为“戴哥说事”,而这个“功能简介”依然没变,不少朋友在这里发表自己的作品,也在这里欣赏别人的作品,再把大家的作品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加入进来,真是寓教于乐、其乐融融。也正因为戴哥始终坚持这个方向,公众号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成为“2015年度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

这个荣誉,也让我更坚定了自己早些时候向戴哥提出的一个建议:将他在公众号推出的文章结集出书。这个建议是我关注公众号不久就向戴哥提出的,因为我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读他的文章时的感觉,更坚信他这些“接地气、真感情、有内涵”的亲历小故事有足够的正能量,能打动更多人。

从朋友圈得知戴哥收到了人民网寄来的获奖证书和精美宣传册后,我再一次向他提起这个建议,并趁热打铁,请他和出版社的朋友见面聊聊……之后,出版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只是因为我要完成一个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选题,耽误了一段时间。不过,等我忙完那个选题时,却惊喜地发现戴哥又推出了好多新文章,于是,赶紧和出版社编辑沟通,对原来的书稿做了补充。

现在,这本书就要出版了。于戴哥而言,用心写一篇文章,过程中的喜悦是无以言表的;于我而言,用心联系出版一本书,过程中的喜悦也是无以言表的;于“戴哥说事”的读者和群友而言,眼看着这些文章一篇一篇地推出来,又眼看着这些文章结集成书摆在自己面前,其中的喜悦,同样是无以言表的吧!

通过“戴哥说事”,戴哥把他的正能量传递给了微信群友,以及群友的群友;而通过这本书,戴哥会把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来吧,让我们一起阅读戴哥的小故事,并通过这些小故事拓宽我们自己的视野吧!

内容推荐

《你所经历的苦难终将成为最好的礼物》收集了戴琢璞近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随笔,其中不乏在网上点击率数万、深受读者喜欢的作品。作者笔下虽大都是寻常人物、些微小事,且字里行间既饱含满满的正能量,但行文自然、情感率真,春雨润物一般,渗透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编辑推荐

留一些善念给别人,行一些善举为别人,哪怕一个温暖的笑容,一句关怀的话语,都能让人心存一分感激。

将就,虽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态度,但它超越了虚荣和刻薄,超越了欲望之中挣扎的贪念、嗔怪和痴迷。

人这一生中,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伤害别人还自以为聪明的事,也许理由冠冕堂皇,但一定要有歉意。

动力不足的前行,一定走不了太远;失去灵魂的奔跑,很可能是一场没有意义的盲动。

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是一种自我暗示,让你始终往正确的方向走,不走弯路或者少走弯路,屡试不爽。

本书为戴琢璞所著的《你所经历的苦难终将成为最好的礼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所经历的苦难终将成为最好的礼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戴琢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287494
开本 32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7-03
首版时间 2017-03
印刷时间 2017-03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70
CIP核字 2017005859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35.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