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有光年谱
内容
编辑推荐

周有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完美的人格品质。大半个世纪以来,周老一直在语言文字学领域里进行着广泛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在中国语文现代化和比较文字学方面取得卓著成就。周老是我国语言规划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语言文字学理论对我们实施国家语言规划,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展示了周老一百多年来的人生情感的《周有光年谱》(范炎培著),注意到纵横交织,论世知人,使周老的形象更加清晰。读者倘若细细思考周老人生之路的得失,做到知人论世,在前人那里吸收智慧和经验教训,从中得到做人和做事的启发,不论是处世,或是从政、经商、治学、做工,相信都是很有益处的。

内容推荐

范炎培编著的《周有光年谱》,以一百多年前周老的出生地常州青果巷为起点,采取逐年记载的方式编年记事,以周老107年的年岁为纵轴,将其一百多年的人生经历、社会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事件及其众多的作品进行纪年记载,谱录着周老看似平凡的人生轨迹。从横的方面,又记载了与周老有关的国内外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大事,力图反映出时代的特征,显示了周老当年的活动背景。

《周有光年谱》也记载了周老的家庭亲情、人情等一些琐事,从另一角度反映周老人生轨迹的时代特征。只有搞清楚当时的世间时事,才能更好地认识周老思想的来龙去脉。这对于认识周老的思想发展,对周老的作品探索、治学态度以及了解周老在思想上和学术上所达到的成就会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前言/1

编撰说明/1

代序 向周有光老人学习/1

序言 一部不可多得的人物年谱/7

一九〇六年~一九一一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清宣统三年)1岁~6岁/1

一九一二年~一九一七年(民国元年~六年)7岁~12岁/14

一九一七年(民国六年)12岁/16

一九一八年~一九二三年(民国七年~民国十二年)13岁~18岁/18

一九二三年~一九二五年(民国十二年~民国十四年)18岁~20岁/20

一九二五年~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四年~民国十六年)20岁~22岁/24

一九二七年~一九三三年(民国十六年~民国二十二年)22岁~28岁/26

一九三三年(民国二十二年)28岁/32

一九三四年(民国二十三年)29岁/41

一九三五年(民国二十四年)30岁/42

一九三六年(民国二十五年)31岁/44

一九三七年~一九四〇年(民国二十六年~民国二十九年)32岁~35岁/48

一九四一年~一九四二年(民国三十年~民国三十一年)36岁~37岁/51

一九四三年(民国三十二年)38岁/55

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39岁/60

一九四五年~一九四八年(民国三十四年~民国三十七年)40岁~43岁/62

一九四九年~一九五一年44岁~46岁/71

一九五二年~一九五四年47岁~49岁/74

一九五五年50岁/76

一九五六年51岁/81

一九五七52岁/82

一九五八53岁/83

一九五九年—一九六〇年54岁~55岁/86

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三年56岁~58岁/87

一九六四年59岁/89

一九六五年60岁/90

一九六六~一九七二年61岁~67岁/91

一九七三年~一九七五年68岁~70岁/96

一九七六年71岁/97

一九七七年72岁/98

一九七八年73岁/99

一九七九年74岁/100

一九八〇年75岁/103

一九八一年76岁/106

一九八二年77岁/107

一九八三年78岁/109

一九八四年79岁/111

一九八五年80岁/115

一九八六年81岁/118

一九八七年82岁/120

一九八八年83岁/124

一九八九年84岁/127

一九九〇年~一九九一年85岁~86岁/128

一九九二年87岁/130

一九九三年88岁/131

一九九四年89岁/133

一九九五年90岁/134

一九九六年91岁/139

一九九七年92岁/141

一九九八年93岁/142

一九九九年94岁/145

二〇〇〇年95岁/146

二〇〇一年96岁/148

二〇〇二年97岁/149

二〇〇三年98岁/153

二〇〇四年99岁/154

二〇〇五年100岁/156

二〇〇六年101岁/167

二〇〇七年102岁/173

二〇〇八年103岁/177

二〇〇九年104岁/188

二〇一〇年105岁/196

二〇一一年106岁/203

二〇一二年107岁/206

附录

张允和年谱简编/207

双语言时代(周有光)/210

《网络文存》自序(周有光)/222

汉语拼音和全球化时代

 ——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周有光)/224

两个层次的文化(周有光)/229

如何弘扬华夏文化

 ——周有光答客问/231

《周有光语言学论文集》序言(苏培成)/241

上帝把我给忘了(屠岸)/250

周有光先生二三事(冯志伟)/256

周有光先生的“双文化”论(庞旸)/264

学习周有光先生的“双语言论”(庞旸)/269

又访“人瑞”周有光(庞旸)/275

向周有光老人学习什么?(庞旸)/281

我画二姨夫(沈龙朱)/287

和百岁老人周有光聊天(上)(范炎培)/289

和百岁老人周有光聊天(下)/294

再访汉语拼音之父

 ——百岁老人周有光(范炎培)/299

送家乡月饼

 ——祝福105岁的周有光先生(范炎培)/308

后记/310

又记/313

主要参考文献/315

跋/317

试读章节

一九〇六年~一九一一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清宣统三年)1岁~6岁

江南水乡的古城常州,有一条紧贴着古运河北岸的古老小巷——青果巷。

1906年1月13日(清光绪32年),居住在青果巷明代建筑“礼和堂”的周家,诞生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的周有光。百岁后的周有光回忆说:“青果巷有意思,瞿秋白、赵元任、我都住在青果巷,我们三个人都搞文字改革。”一条小巷走出三位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改革者,也许这就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吧!

青果巷曾是粉墙黛瓦的明清风格,小桥流水,风景如画。数百年来,临水而居的大户人家筑墙扩院,营宅建楼,逐渐形成了“深宅大院毗连、流水人家相通”的典型江南民居风情。长不足两千米的青果巷翰墨飘香,名人辈出,明清至现代,青果巷走出了百余名进士和几十位文才武略、享誉中外的知名人士。青果巷中尤以明嘉靖年间与王慎中、归有光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的进士唐顺之,清乾隆十年状元钱维城,清代著名的书、画、诗、文并臻的汤贻汾,书画家恽鸿仪,民国元老庄蕴宽,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的吴瀛,以及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开拓者盛宣怀,中国现代语言学和现代音乐学先驱、国际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清末著名谴责小说家《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中国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张太雷,七君子之一的史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刘国钧,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现代著名剧作家、导演吴祖光等人物为佼佼者。

周有光在这古老的礼和堂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礼和堂的房屋建筑从小就给周有光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在周有光105岁时的2010年初,尚能凭着儿时的记忆,绘画出礼和堂的建筑平面舔意图。

儿时江南水乡的青果巷,至今还留在周有光的记忆之中。一百多岁时还常常回忆说:“我们家的房子是明朝造的,了不起,很旧了也不能拆掉,旁边就造了一座新的房子,连在一起,房子有好几进。我们住在新房子里,旧房子租给人家。”“我们家在运河边上,前门在路上,后门在水边。记得后窗外是运河,可以看到来往的船只,有的船头两边画着眼睛。”

江南枕河人家,从前门上街出行,或坐轿子或骑马;后门水码头既可乘船外出,又作生活运输,柴米油盐都从这里进门,还有一种负责送信或转运物品的脚划船,快如穿梭,类似现在的特快专递。周有光还记得在小的时候,常有脚划船送来江阴姑母烧的新鲜河豚鱼,特别好吃。

周有光说:“我们住在河的北面,我要过了河去上学,河没有桥,只有由船连起来的渡桥,人在船上走过去。大船来的时候,摆渡船就分开,叫开渡,大船过去以后再合起来,人又可以走来走去。我大概三岁的开始,常常跟祖母在一起。我的祖母住在河边的房子,大玻璃窗,有月亮的时候特别好,在月光下可以看到船上撒网捕鱼的情景。”随着大运河常州段的南移,青果巷古运河现在已经成为常州城市的内河,失去了往日繁忙的水上运输的功能。

周家祖籍在原常州府宜兴县(现宜兴市)。常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被誉为“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中吴要辅”。常州地理位置优越,北连长江,南濒太湖。有广袤肥沃的平原,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水网纵横交织,交通便捷,素称鱼米之乡。自古以来,常州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宋陆游赞叹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清龚自珍赞美常州“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称“东南绝学在毗陵(编者注:常州古称)”。数千年的历史铸就了常州丰厚灿烂的文化,常州词派、常州画派、阳湖文派、今文经学派、孟河医派都曾名噪一时。古有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季札,《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萧统,主持编纂明《永乐大典》的陈济,清初著名画家恽南田,清乾隆年间编撰《四库全书》的总裁于敏中,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江左三大家之一的赵翼,著作等身的清代诗人洪亮吉,经学家刘逢禄,历时12年手书成《乾隆石经》的清乾隆年问著名书法家蒋衡,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晚清《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当代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一批政治领袖和革命家辉映史册,实业家盛宣怀、刘国钧,语言学家赵元任、周有光,数学家华罗庚,史学家吕思勉,医学家吴阶平、李宗恩、李宗明,油画家及美术教育家李宗津,西画家李毅士(李祖鸿),书画大师刘海粟等名贯中外。

周姓在宜兴是一个大姓,其先祖可以上溯到三国东吴时期;历史上有名的周处,就是古代宜兴周家的代表人物。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妇幼皆知,故事见于《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明朝人黄伯羽把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改编为《蛟虎记》传奇。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被编进戏剧,儿童读物、动画片,以及中学教材,一广为流传。

周家曾是常州望族,周有光的曾祖父周赞襄,号润之,当过清朝官员,在常州投资兴办纺织业。纺纱织布历来就是常州的传统工业,早在隋代,常州的手工纺织业已颇负盛名,晋陵(常州古称)的织绣被选作贡品供奉朝廷。唐宋时期,常州的民间手工纺织业遍及城乡,丝织产品就以花色丰富、品种繁多而成为江南五大丝织产地(苏州、杭州、湖州、常州、松江)之一。元末明初常州新兴的手工棉织品(土布)已应运而生,并设立有布庄、布行、布号等商业机构,常州成为江南最发达的手工纺织业中心和丝织、棉织中心城市之一。清乾隆年间,常州的土布生产已相当普遍,并成为集散中心。

P1-5

序言

周有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完美的人格品质。大半个世纪以来,周老一直在语言文字学领域里进行着广泛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在中国语文现代化和比较文字学方面取得卓著成就。周老是我国语言规划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语言文字学理论对我们实施国家语言规划,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周老先后发表著作30余部,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周老的前半生也是一位经济学者,他的经济学著作和语言文字学著作都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至今已107岁高龄的周老,还是思维敏捷,眼界超前,仍在语言文字学领域里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令人钦佩。

周老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1923年从常州中学毕业,就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攻读经济学,并上了许多教育学的课程。1927年至1948年,任教于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浙江教育学院等校,任职于江苏银行和新华银行,并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从事经济工作。1949年上海解放后回国。任教于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经济学,业余从事语言文字研究。1955年奉调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先后担任文改会、国家语委委员和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汉语大词典》学术顾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委员、《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曾任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教育组副组长。

一百多年来,周老经历了四个“朝代”,戏称“四朝元老”。周老的人生经历丰富,要完全记录周老的传奇人生实在不易,本书只能算是对周老一百多年的“有光”人生经历,作一次纪年简编吧!编撰周老年谱,只是按年对周老人生的轨迹作了忠实的记载,不加评论,让读者自己去阅读周老的人生,相信读者自会有所感染和收获。

《周有光年谱》,以一百多年前周老的出生地常州青果巷为起点,采取逐年记载的方式编年记事,以周老107年的年岁为纵轴,将其一百多年的人生经历、社会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事件及其众多的作品进行纪年记载,谱录着周老看似平凡的人生轨迹。从横的方面,又记载了与周老有关的国内外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大事,力图反映出时代的特征,显示了周老当年的活动背景。

《周有光年谱》也记载了周老的家庭亲情、人情等一些琐事,从另一角度反映周老人生轨迹的时代特征。只有搞清楚当时的世间时事,才能更好地认识周老思想的来龙去脉。这对于认识周老的思想发展,对周老的作品探索、治学态度以及了解周老在思想上和学术上所达到的成就会有重要的意义。

展示了周老一百多年来的人生情感的《周有光年谱》,注意到纵横交织,论世知人,使周老的形象更加清晰。读者倘若细细思考周老人生之路的得失,做到知人论世,在前人那里吸收智慧和经验教训,从中得到做人和做事的启发,不论是处世,或是从政、经商、治学、做工,相信都是很有益处的。

“年谱”一般是在身后编撰,现在周老尚健在,书名取“年谱”得到周老的认可。为了增加《周有光年谱》的可读性,本书的写作方法和内容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一般年谱的写作体例,增加了许多丰富翔实的内容,并配有一百余张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这样《年谱》虽然是“长”了一点,内容多了一点,增加了一些常州“元素”,但也是为了更好、更全面地表现周有光“有光”的人生,使《年谱》更具可读性,更具资料性。

范炎培

书评(媒体评论)

周老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孜孜不倦、耕耘不辍,在汉语的现代化方面学养深湛,见识高远,同时在现代文字学、社会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袁贵仁(教育部部长)

周先生是令人羡慕的,他不仅高寿,而且健康、充实,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直到今天他仍在思想,仍在读书写作,这更不是一般人能望其项背的。我想这跟他平和宽仁的性格有关,跟他一心向学、充实幸福的人生有关。“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仁者寿”,“智者达”,周先生之谓也!

——江蓝生(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周先生已是百岁高龄,至今仍然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孜孜不倦地追求与工作,每天学习、工作数小时,并仍“机”耕不辍。他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信念,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研究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因而他一直跟着时代发展在前进,不停地学习、研究、工作,不断推出新的成果,作出新的贡献。勤奋是他成功之本,勤奋使他的学术思想能够与时俱进,永葆学术青春。

——陈章太(国家语委原副主任)

周先生是老一辈语言文字学家,已届耄耋之年,但是论学术思想他却一直走在时代的前面。周先生所以能够这样,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世界的眼光,能从世界来看中国。

——苏培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周有光等九位百岁老校友,用知识改造社会、用文化重塑民族、用奋斗书写自我,是一百年来无数有志之士的精神象征。

——王生洪(复旦大学校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有光年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炎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63650
开本 32开
页数 3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