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齐森华教授八十五华诞纪念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文集主要由以下几部分内容:齐教授与弟子的照片若干;齐森华教授近十多年发表的论文、为弟子著作所作序言等;齐教授所培养的博士,每人论文一篇。 目录 上编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逻辑演进 齐森华 谭帆 试论明代家乐的勃兴及其对戏剧发展的作用 齐森华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论献疑 齐森华刘召明 余意 试论明清折子戏的成因及其功过 齐森华 吴中词学与“词亡于明”辨余意 齐森华 《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序 齐森华 《中国小说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序 齐森华 《中国古代狭义文学批评论稿》序 齐森华 《西厢记传播研究》序 齐森华 《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序 齐森华 《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序 齐森华 《晚明苏州剧坛研究》序 齐森华 《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序 齐森华 《梅里词派研究》序 齐森华 《蒋士铨研究》序 齐森华 新的跋涉新的开拓――《中国说唱文学之发展流变》序 齐森华 《西游学十二讲》序 齐森华 下编 戏曲艺术博大精深论 陆炜 东方戏剧大师汤显祖 谢柏梁 “叙事”语义源流考――兼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传统 谭帆 李渔《闲情偶寄》与中国古典通俗戏曲美学 朴泓俊 论古代戏曲家的身份焦虑、心态调适与戏曲创作 程华平 从清旷到清空――苏轼、姜夔词学审美理想的历史考察 李康化 一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产生 车文明 王世贞及其反对者:关于晚明戏曲批评范式的建立 李延贺 寺庙宫观:古典戏曲爱情故事的典型空间 赵春宁 元词话乃宋陶真考辩 盛志梅 佛教对王骥德戏曲理论的影响 骆兵 论清代学人之词与词人之词的离合关系 朱惠国 《西游记》**思想源自邵雍辨 竺洪波 袁枚佚文补辑 徐国华 雅俗共赏赓歌一绝――岔曲《风雨归舟》拾掇 鲍震培 《水浒传》“农民起义”说、“逼上梁山”说献疑――基于英雄人物身份、职业及上山类型的统计分析 刘召明 复古思潮与明代词学 余意 略论意境的乐本源 刘汉光 20世纪《琵琶记》研究范式论 毛小曼 论清词中兴与词体文人化进程的重启与完成 张亭立 论环太湖流域郡邑词派词学思想的多元互补与演化融合 陈雪军 《昙花记》的叙事及其演出 刘易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齐森华教授八十五华诞纪念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本书编写组编 |
译者 | |
编者 | 齐森华教授八十五华诞纪念文集编写组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604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4 |
出版时间 | 2019-9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14 |
CIP核字 | 2019181982 |
中图分类号 | I9 |
丛书名 | |
印张 | 2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8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