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06-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附光盘)/农村经济绿皮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2006-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专著,具体包括了:2006年农村经济形势与2007年展望及预测、农业投入与产出、农村改革、政策回顾与展望、农业、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农村产业结构、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势等方面的内容。

内容推荐

1.本提要概括了本书所描述的2006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和变化,以及对2007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一些展望和预测。

2.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现价计)中,农村各部门创造的比重为45.9%,比2005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11.8%,下降0.7个百分点;农村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22.2%,上升0.5个百分点;农村第三产业比重为11.9%,下降0.3个百分点。

3.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7%。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农村部门贡献了4.52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42.2%,比2005年下降2个百分点。在农村部门中,第一产业贡献了0.55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5.1%,比2005年下降0.7个百分点;农村第二产业贡献了3.15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29.4%,比2005年提高0.5个百分点;农村第三产业贡献了0.82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7.7%,比2005年下降1.8个百分点。

4.200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4700亿元(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2005年实际增长5%。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农业比重为56.1%,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林业比重为4.5%,提高0.3个百分点;畜牧业比重为26.8%,下降1.4个百分点;渔业比重为10.2%,提高0.1个百分点。

5.2006年,乡镇企业增加值575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3.2%。其中,工业增加值408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700亿元。2006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45000亿元,增长13.2%;利润总额14500亿元,增长13.5%;上缴税金6000亿元,增长13.8%。

6.2006年,以增加值计算的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为29.6%,比2005年下降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54.8%,提高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15.6%,提高0.8个百分点。

7.2006年,县及县以下地区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867亿元,比2006年增长12.6%;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2.5%,比2005年下降0.4个百分点。

8.2006年,粮食种植面积10538万公顷,比2005年增加11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40万公顷,增加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80万公顷,减少5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78万公顷,增加22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818万公顷,增加46万公顷。

9.2006年,粮食总产量49746万吨,比2005年增长2.8%;棉花产量673万吨,增长17.8%;油料产量3062万吨,减少0.5%;蔬菜总产量58233万吨,增长3.2%;水果总产量17050万吨,增长5.8%;糖料产量10987万吨,增长16.2%。

10.2006年,肉类总产量8100万吨,比2005年增长4.6%,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4.3%、5.3%和7.8%。2006年水产品产量5250万吨,增长2.8%。

11.2006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比2005年上涨1.2%,其中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产品价格分别上涨4.5%、12.8%和3.9%,畜牧业产品价格下降5.7%。粮食生产价格上涨2%,油料价格上涨4.8%,糖料价格上涨21.1%,蔬菜价格上涨9.3%,水果价格上涨12.3%,棉花价格下降2.9%,生猪出栏价格下降9.4%,奶产品价格上涨2.9%,家禽和蛋类价格分别下降2.8%和4%。

12.2006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2005年上涨1.5%。

13.2006年,农户人均生产投入1382元。农户用于农业的生产投入人均1094元,比2005年增加35元,增长3.3%。其中:种植业投人人均599元,增加58元,增长10.7%;林业投入人均10元,增加3元,增长36.4%;牧业投入人均448元,减少30元,下降6.2%;渔业投入人均37元,增加4元,增长11.8%。  14.2006年,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436亿元,比上年增加496亿元,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1001亿元,下降0.3%;第二产业322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3113亿元,增长13.2%。

15.2006年,按播种面积计算的单位面积产量,粮食达到4721公斤/公顷,比2005年提高79公斤,增长1.7%;棉花1246公斤/公顷,提高117公斤,增长10.4%;油料2219公斤/公顷,提高70公斤,增长3.3%;糖料61725公斤/公顷,提高1306公斤,增长2.2%。

16.2006年,农村劳动力中,第一产业占57.3%,比2005年下降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20.5%,提高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22.2%,提高0.9个百分点。

17.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3212万人,比2005年增加634万人,增长5%。

18.2006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630.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2.9%;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2%;农产品进口额319.9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1.7%;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由2005年的14.7亿美元减少至9.6亿美元。

19.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2005年增加332元,实际增长7.4%,增速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人中,家庭经营收入1931元,比2005年增加88元,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生产经营人均纯收入1521元,增加53元,增长3.6%。工资性收入人均1375元,增加200元,增长17%;在工资性收入中,外出务工收入人均554元,增加86元,增长18.3%。财产性收入人均100元,增加11元,增长12.9%。转移性收人人均181元,增加33元,增长22.5%。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53.8%,工资性收入占38.3%,财产性收入占2.8%,转移性收入占5%。

20.2006年,农民人均税费负担11元,比2005年减少2元,税费负担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0.3%。

21.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859元、3331元和2487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0%、11.1%和8.1%。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缩小,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扩大。2006年,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略为缩小,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737,比2005年缩小0.0014。

22.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为扩大,收入差距比由2005年的3.22:1扩大到3.28:1。

23.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29元,比2005年增加274元,实际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1217元,增长4.7%,恩格尔系数为43%,比2005年下降2.5个百分点;衣着支出168元,增长1 3.1%;居住支出469元,增长26.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27元,增长13.6%;交通及通讯支出289元,增长17.9%;文教娱乐支出305元,增长3.3%;医疗保健支出191元,增长13.9%。

24.预计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长4%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左右。

25.预计2007年粮食总产量能达到5亿吨;油料总产量可能略有减少;糖料总产量达到1亿吨以上;水果总产量1.75亿吨,增长2%以上。

26.预计2007年肉类总产量达到8380万吨,增长3.5%左右;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400万吨,增长3%左右。

27.预计2007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将达到700亿美元以上,增长12%以上。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扩大。

28.预计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可能达到6%以上。

目录

前言

提要(中文) 

提要(Summary) 

第一章 2006年农村经济形势与2007年展望及预测

 一 2006年农村经济的主要状况

 二 影响农村经济形势的主要因素

 三 2007年农村经济展望与预测

第二章 农村改革、政策回顾与展望

 一 2006年的农村政策调整

 二 关于当前农村政策若干问题的讨论

第三章 农业、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

 一 农村产业对国内生产的贡献

 二 农村投资与消费

 三 城乡居民的生活差距

 四 农村部门发展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变

 五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协调城乡关系

第四章 农业投入与产出

 一 农业投入及特点

 二 农业产出及特点

 三 耕地生产率

 四 农业增长因素

第五章 农村产业结构

 一 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及主要特征

 二 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

 三 农村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及趋势

第六章 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势

 一 总体情况

 二 粮食

 三 经济作物

 四 畜产品

 五 水产品

 六 2007年粮价走势基本判断

第七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

 一 农产品进出口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二 影响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 农产品竞争力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四 政策建议与形势展望

第八章 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

 一 农村居民收入

 二 农村居民生活

第九章 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

 一 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二 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的主要结果

 三 影响农民工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四 农民工主观满意度

 五 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的政策建议

第十章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一 影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因素

 二 2006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主要特点

 三 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十一章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

 一 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监测结果

 二 “十五”时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总体概况

第十二章 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变化

 二 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

 三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专题一 农村综合改革:背景、进展与重点

 一 农村综合改革的背景

 二 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情况概括

 三 突出重点,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专题二 新时期的乡镇机构改革试点:进展与评价

 一 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基本背景

 二 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总体部署与总体进展

 三 各地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基本相似的做法

 四 各地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差异性做法

 五 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六 对乡镇机构改革中两个问题的思考

专题三 公共财政与农村义务教育改革

 一 制度变迁:公共财政与农村义务教育

 二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三 农村综合改革进程中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专题四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二 近年来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三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专题五 乡村债务问题

 一 乡村组织负债的特点

 二 乡村组织为什么负债

 三 对目前地方政府化解乡村债务的做法的评价

 四 如何解决乡村债务问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06-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附光盘)/农村经济绿皮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05588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1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32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