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工智能哲学
内容
内容推荐
人工智能会不会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哲学,一门古老的学问;人工智能,一项前沿的科技——当古老和现代相结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以比尔·盖茨、斯蒂芬·霍金、埃隆·马斯克为首的一派认为,人工智能已经过于强大,继续发展下去必定威胁到人类生存;而马克·扎克伯格、吴恩达等人则认定,人工智能只是强大好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人类解决瘟疫、战争、能源短缺等发展问题。
不论代表人类聪明才智的这两拨人谁对谁错,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今的我们早已离不开人工智能:
GPS导航、智能家居、数据分析让生活更为便利,无人驾驶、神经网络、远程商务则代表着未来趋势。但同时,我们对它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我们不确定这项以人类智能为蓝本的技术会走向何方,也不确定它们有一天会不会问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们能确定的是,如何看待、理解人工智能,如何处理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将决定人类下一步的前进方向。
翻开本书,所有你想知道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一切,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目录
卷首语
前 言
章 通往现代的漫漫雄关道
有人认为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会使用工具。历史上的工具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火、农具、车轮,这些工具确实改变了我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的轨迹。今日的我们仿佛是被这些工具塑造的,而人工智能再次让我们思考:我是谁。
01 纪:语言和火
02 第二纪:农业和城市
03 第三纪:文字和车轮
04 第四纪:机器人和人工智能
05 三个重要问题

第二章 狭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解数学题仿佛是比知道我是谁更复杂的能力,但现在已经实现的“狭义人工智能”可以轻松解决我们需要想破头的数学难问题,却不会像我们问父母一样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它仅仅是个被我们使用的工具。看起来能够思考自我才使我们掌握了主导权。
06 狭义人工智能
07 机器人
08 技术挑战
09 机器人会替代我们做所有工作吗
10 有机器人无法涉足的工作吗
11 几个重大问题
12 机器人在战争中的应用

第三章 通用人工智能
“通用人工智能”将是一位人造爱因斯坦,这要么是可能实现,要么是不可能的。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差别判若鸿沟,而它与我们对现实本质、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人类实质的核心信念有关。要是相信一元论,那么只要模拟大脑就能拥有会思考的机器人,要是相信二元论,那么机器将永远只是机器。
13 人类大脑
14 通用人工智能(AGI)
15 我们应该创建AGI吗

第四章 计算机意识
未来的计算机是只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还是在体验这个世界?它是否既具有自知,又能够反思这种自知?但我们还可以走的更远,思考当我们把人类独特的本质赋予机器人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将机器人看作我们的同类?计算机除了需要问我是谁,可能还需要问我做对了吗。
16 感知能力
17 自由意志
18 意识
19 意识的八种理论:计算机能变得有意识吗
20 计算机能植入人脑吗
21 人类,被重新定义了吗

第五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
人工智能现在虽然还不会问我要去哪,但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询问,我们会走向何方?这是个现实的问题,根据之前的技术发展来看,贫穷、疾病、能源、战争,这些都是技术问题,那么人工智能、机器人科学和我们开发的所有其他技术将解决这些问题。
22 第四纪的生活
23 解决所有的技术问题
24 死亡,你的毒钩在哪里
25 可能出现什么差错吗
26 第五纪

致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工智能哲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拜伦·瑞希 著 王斐 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31605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3000
出版时间 2020-05-01
首版时间 2020-05-01
印刷时间 202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P18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