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制图与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 单行本 第6版
内容
作者简介
闻邦椿,1930年9月29日出生于杭州,祖籍浙江温岭,东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振动利用工程学科主要奠基者。靠前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IFToMM)中国委员会委员,靠前转子动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亚太振动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机械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振动工程学报》主编等职。曾获靠前科技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一、二等科技奖10余项。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2篇机械制图与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
章机械制图
1概述2-3
2通用性规定2-4
2.1图纸幅面和格式2-4
2.1.1图纸幅面2-4
2.1.2图纸边框格式及尺寸2-5
2.1.3图幅分区及对中符号、方向符号2-5
2.2标题栏及明细栏2-6
2.2.1标题栏的放置位置、格式和尺寸2-6
2.2.2明细栏的格式2-6
2.3比例2-8
2.3.1术语和定义2-8
2.3.2比例系列2-8
2.3.3比例的标注方法2-8
2.4字体及其在CAD制图中的规定2-8
2.4.1字体的基本要求2-8
2.4.2字体示例2-9
2.4.3CAD制图中字体的要求2-9
2.5图线画法及其在CAD制图中的规定2-10
2.5.1图线的术语和定义2-10
2.5.2图线的宽度、形式和应用2-10
2.5.3图线画法2-15
2.5.4CAD制图中图线的结构2-15
2.5.5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2-15
2.6剖面区域表示法2-19
2.6.1常用的金属材料剖面区的剖面或截面表示法2-19
2.6.2特殊材料的表示2-19
3图样画法2-19
3.1角投影法和第三角投影法2-19
3.2视图2-22
3.2.1视图选择2-22
3.2.2视图分类和画法2-23
3.2.3视图的其他表示法2-24
3.3剖视图和断面图2-27
3.3.1剖视图2-27
3.3.2断面图2-32
3.4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2-34
3.4.1简化画法2-34
3.4.2规定画法2-38
3.5尺寸标注2-39
3.5.1基本规则2-39
3.5.2尺寸注法的一般规定2-40
3.5.3简化注法2-45
3.6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2-49
3.6.1公差与配合的一般标注2-49
3.6.2配制配合的标注2-51
3.7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2-52
3.7.1序号及编排方法2-52
3.7.2装配图中序号编排的基本要求2-53
3.8轴测图2-53
3.8.1轴测投影基本概念2-53
3.8.2绘制轴测图的基本方法2-54
3.9常见结构(螺纹、花键、中心孔)表示法2-57
3.9.1螺纹表示法2-57
3.9.2花键表示法2-60
3.9.3中心孔表示法2-62
3.10常用件(螺纹紧固件、齿轮、弹簧、滚动轴承、动密封圈)表示法2-63
3.10.1带螺纹的紧固件的表示法2-63
3.10.2齿轮表示法2-65
3.10.3弹簧表示法2-69
3.10.4滚动轴承表示法2-73
3.10.5动密封圈表示法2-78
第2章极限、配合与公差
1极限与配合2-84
1.1极限与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2-84
1.1.1术语和定义2-84
1.1.2标准公差2-87
1.1.3基本偏差2-88
1.1.4公差带2-94
1.1.5配合2-94
1.1.6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2-95
1.2标准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2-147
1.2.1标准公差的选用 2-147
1.2.2配合的选用2-149
2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2-154
2.1线性和角度尺寸一般公差的概念和应用2-154
2.2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2-154
3圆锥公差与配合2-155
3.1圆锥的锥度与锥角系列2-155
3.1.1术语和定义2-155
3.1.2锥度与锥角系列2-155
3.1.3应用说明2-156
3.2圆锥公差2-157
3.2.1术语和定义2-157
3.2.2圆锥公差的项目和给定方法2-158
3.2.3圆锥公差数值2-158
3.2.4应用说明2-158
3.3圆锥配合2-161
3.3.1圆锥配合的形式2-161
3.3.2术语和定义2-161
3.3.3圆锥配合的一般规定2-162
3.3.4应用说明2-162
4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2-167
4.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标准(GB/T 3177-2009)
的主要内容2-167
4.1.1验收原则2-167
4.1.2验收方法的基础2-167
4.1.3标准温度2-167
4.1.4验收极限2-167
4.1.5计量器具的选择2-169
4.1.6仲裁2-169
4.2应用说明2-169
4.2.1适用范围2-169
4.2.2验收原则和验收极限2-169
4.2.3计量器具的选择说明2-169
第3章几何公差
1概述2-170
1.1零件的几何特性2-170
1.2几何公差标准及对应的ISO标准2-170
2几何公差的术语、定义或解释2-171
2.1几何公差要素类的术语及其定义或解释2-171
2.2基准和基准体系术语定义2-175
3几何公差的符号与标注2-176
3.1几何公差标注的基本原则2-176
3.2几何公差的分类、几何特征、符号及附加符号2-177
3.3几何公差标注方法2-177
3.4公差带标注的规定2-180
3.5废止的标注方法2-183
4几何公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解释2-185
5延伸公差带的含义及标注2-198
6几何公差的公差值2-200
6.1未注公差值2-200
6.1.1未注公差值的基本概念2-200
6.1.2采用未注公差值的优点2-200
6.1.3未注公差值的规定2-201
6.1.4未注公差值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2-202
6.1.5未注公差值的测量2-202
6.1.6未注公差值的应用要点2-202
6.1.7综合示例2-203
6.2几何公差注出公差值2-204
6.2.1注出公差值的选用原则2-204
6.2.2注出公差值数系表2-204
6.2.3常用的加工方法可达到的几何公差等级(仅供参考)2-209
7公差原则2-209
7.1独立原则2-210
7.2包容要求2-211
7.3优选实体要求2-212
7.4最小实体要求2-220
7.5可逆要求2-223
7.6公差原则的综合分析与选用2-225
8综合示例2-226
第4章表面结构
1概述2-233
1.1基本概念2-233
1.2国家标准与对应的ISO标准2-234
2术语及定义2-235
2.1一般术语及定义2-235
2.2几何参数术语及定义2-237
2.3表面轮廓参数术语及定义2-238
2.4GB/T 3505新、旧标准的区别2-242
3表面粗糙度2-242
3.1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及设备功能的影响2-242
3.1.1对机械零件的影响2-242
3.1.2对机械设备功能的影响2-243
3.2表面粗糙度数值及其选用原则2-243
3.2.1参数值、取样长度值及两者之间的关系2-243
3.2.2参数及参数值的选用原则2-244
3.2.3实际应用中有关参数的经验图表2-244
3.2.4参数值应用举例2-245
3.3木制件表面粗糙度及其参数值2-250
3.3.1评定参数及其数值2-250
3.3.2选用木制件表面粗糙度的一般规则2-251
4表面波纹度2-253
4.1表面波纹度术语及定义2-253
4.1.1表面、轮廓及基准的术语及定义2-253
4.1.2波纹度参数的术语及定义2-255
4.1.3新、旧标准在术语与参数代号方面的变化2-257
4.2表面波纹度参数值2-257
4.3不同加工方法可能达到的表面波纹度幅值范围2-257
5表面缺陷2-259
5.1一般术语与定义2-259
5.2表面缺陷的特征和参数2-260
5.3表面缺陷类型的术语及定义2-260
5.3.1凹缺陷的术语及定义2-260
5.3.2凸缺陷的术语及定义2-261
5.3.3混合表面缺陷2-261
5.3.4区域缺陷和外观缺陷2-262
6表面结构的表示法2-262
6.1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及代号2-262
6.1.1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及其组成2-263
6.1.2图形符号的比例和尺寸2-264
6.1.3表面纹理符号及标注解释2-265
6.2标注参数及附加要求的规定2-266
6.2.1表面结构的四项内容2-266
6.2.2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的标注2-266
6.2.3传输带的标注2-266
6.2.4极限值判断规则的标注2-267
6.2.5表面参数的双向极限值的标注2-267
6.2.6表面结构代号示例及含义2-267
6.2.7其他标注的规定2-268
6.3表面结构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2-269
6.4表面结构代号的综合示例2-271
6.5新、旧国家标准GB/T 131的主要不同点2-273
7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2-274
7.1参数测定2-274
7.2测得值与规定值的对比规则2-274
7.3参数评定的基本要求2-274
7.4粗糙度轮廓参数的测量2-275
7.4.1非周期性粗糙度轮廓的测量程序2-275
7.4.2周期性粗糙度轮廓的测量程序2-275
8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2-276
8.1铸造表面比较样块2-276
8.1.1样块的分类及参数值2-276
8.1.2样块的表面特征2-276
8.1.3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方法2-277
8.1.4样块的结构尺寸2-277
8.1.5样块的标志2-277
8.2机械加工——磨、车、镗、铣、插及刨加工表面的比较样块2-277
8.2.1样块的定义及表面特征2-277
8.2.2样块的分类及参数值2-278
8.2.3表面粗糙度的评定2-278
8.2.4样块的加工纹理2-278
8.2.5样块的结构尺寸及标志2-279
8.3电火花、抛(喷)丸、喷砂、研磨、锉、抛光表面比较样块2-279
8.3.1电火花、研磨、锉和抛光表面及抛(喷)丸、喷砂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2-279
8.3.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2-279
8.4木制件表面比较样块2-280
8.4.1样块的定义及表面特征2-280
8.4.2样块的分类及参数值2-281
8.4.3表面粗糙度的评定2-281
8.4.4样块的结构尺寸与标志2-281
参考文献2-282
内容推荐
《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单行本共26分册,内容涵盖机械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与机电控制、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等内容,具有系统全面、信息量大、内容现代、突显创新、实用可靠、简明便查、便于携带和翻阅等特色。各分册分别为:《常用设计资料和数据》《机械制图与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连接与紧固》《带传动和链传动摩擦轮传动与螺旋传动》《齿轮传动》《减速器和变速器》《机构设计》《轴弹簧》《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机架、箱体与导轨》《润滑密封》《气压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计》《机电系统控制》《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数控技术》 《微机电系统及设计》《机械系统概念设计》《机械系统的振动设计及噪声控制》《疲劳强度设计机械可靠性设计》《数字化设计》《工业设计与人机工程》《智能设计仿生机械设计》。本单行本为《机械制图与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主要介绍了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结构等内容。本书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的有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制图与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 单行本 第6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闻邦椿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648550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6
装订 平装
字数 457000
出版时间 2020-04-01
首版时间 2020-04-01
印刷时间 202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机械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H122-62,TH126-62,TH13-6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26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