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共4册)
内容
编辑推荐

胡刃编写的长篇历史小说《成吉思汗子孙秘传(共4册)》包括《美女安邦》、《王子中兴》、《忽必烈再生》、《佳人三嫁》四部,讲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退回草原的蒙古贵族围绕最高统治权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之中。蒙古草原四分五裂、战争不断,百姓民不聊生。满都海、达延汗、阿拉坦汗、三娘子作为成吉思汗的子孙,蒙古帝国黄金家族的贵胄,他们足智多谋、血染沙场、力挽狂澜,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的努力,使蒙古草原得以实现统一,走向繁荣,蒙汉亲如一家。

内容推荐

胡刃编写的长篇历史小说《成吉思汗子孙秘传(共4册)》的内容分别如下: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之美女安邦》讲述了:三十五台吉之乱,黄金家族的贵胄惨遭杀害,祭祀圣主英灵的鄂尔多斯神秘消失,面对匡复蒙古帝国的大业,面对动荡摇曳的草原人心,满都海彻辰哈屯,一个柔软的蒙古女子却巾帼不让须眉,血洒沙场,力挽狂澜,硬要逼着自己撑起蒙古帝国的一片天宇……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之王子中兴》讲述了:

草原风云又起,伊斯满叛军卷土重来,达延汗马陷淤泥河,满都海阵前早产,明军侵入草原暗藏天机,江山破碎,奸人当道,叛军铺天盖地,叛将无人能敌,且看他如何力挽狂澜,成为一代中兴英主。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之忽必烈再生》讲述了:

神秘的土默特大草原上,英雄少年阿拉坦,单戟刺杀格日勒,走马收服土默特,初露锋芒;两军对阵,心上人被敌所掳,长兄遇难,爱子惨死,栖息地成为废墟,问苍穹,路在哪里?藏传佛教认定阿拉坦是忽必烈再生,是宇宙之王,他有忽必烈的雄才大略吗?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之佳人三嫁》讲述了:

在草原,她能呼风唤雨。丈夫下世,她嫁给丈夫的长子;长子死了,她嫁给长孙。亲子责难,同室操戈……三娘子,她一小小的蒙古女子,何以深受蒙汉百姓如此爱戴?

目录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之美女安邦》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之王子中兴》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之忽必烈再生》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之佳人三嫁》

试读章节

呼和浩特亦称库库和屯,意为青色的城,四百年前,明朝万历皇帝赐名归化城。然而,长城内外的汉人却习惯称之为三娘子城。这是为什么呢?

史料记载,三娘子名钟金,是蒙古土尔扈特部人,因为她是北元蒙古帝国右翼土默特万户之主阿拉坦汗的第三位夫人,汉人亲切地称她为三娘子。三娘子和阿拉坦汗共同建造了呼和浩特,她长期居住在城中。人们称呼和浩特为三娘子城,就是出于对她的敬仰。

打人没好手,骂人没好口。明朝和北元蒙古帝国打了二百多年,中原通常骂当时蒙古人为北虏,而对钟金竟如此爱戴,这太不可思议了。要知道其中的缘由,且听我慢慢道来——

书接《成吉思汗子孙秘传之忽必烈再生》。

瓦剌归服,阿拉坦汗和钟金喜结良缘。这天,阿拉坦汗携钟金哈屯,带大队人马,踏上了回丰州滩的道路。

哈屯就是后妃的意思。丰州滩的地理位置大致是今天的土默特平原,其中心位于呼和浩特、包头之间。

一路上,阿拉坦汗详细地向钟金介绍他这几十年来的艰辛历程。提及与明廷通商,阿拉坦汗摇头叹息;说起开发丰州滩,阿拉坦汗滔滔不绝;讲到明蒙之间的战争,阿拉坦汗痛心疾首。

天黑了下来,大军支起蒙古包,燃起篝火。

阿拉坦汗和钟金哈屯躺在帐中,钟金问:“可汗,明蒙通商是对两国都有利的好事,嘉靖皇帝为什么不愿意?”

阿拉坦汗嗤笑:“嘉靖皇帝把我们蒙古人看成是最大的威胁,就怕我们在通商中强盛起来,他宁可牺牲沿边百姓的利益,也不让我们得到一分好处。”

明朝嘉靖刚愎自用,昏庸无道,他每天炼丹修道,不理朝政,致使国家贫弱,倭寇在东南沿海杀人放火,甚至几十个武士就能打到南京,在南京大肆抢劫。但对北方的蒙古人他却防之如虎,修长城,积钱粮,扩军备。没有钱,就拼命压榨百姓,税粮一提再提,居然一亩地增加到两担七升。一担约一百斤,一升约五斤,二十升为一担。当时土地贫瘠,生产力低,一亩地一般也就能收四五担粮。老百姓一大半交了税粮,再去掉种子,所剩无几。如果遇到灾年,那就只能卖儿卖女。

钟金哈屯试探地问:“可汗,那你就没想过辅佐大汗重振圣主成吉思汗的伟业吗?”

阿拉坦汗是成吉思汗的十七世孙,这个问题他不可能不想,可他只是北元蒙古帝国的一个万户首领,他的上面有济农,济农上面还有大汗,虽然阿拉坦汗在北元帝国中最为强大,可就是因为他的强大,大汗才不敢信任他,大汗不可能把军队交给一个自己不信任的人。这是说北元的内部矛盾。再说成吉思汗创业,那时,金、宋、夏各国纷争,中原四分五裂,蒙古人可以联夏抗金,也可以联宋灭金。现在不是那个时代,长城以南全是明朝的领土,就连辽东的女真各部也都向明廷俯首称臣,何况明廷还有徐阶、高拱、张居正这样的能臣,明朝腐而未朽。阿拉坦汗认为,一双手可以折断树枝,可推不倒参天大树。

阿拉坦汗怆然道:“其实,我已经厌倦了战争。我们蒙古人退到草原已经二百多年了,二百多年来,我们大半时间都在打仗。战争太残酷了,我希望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战争,也希望我的子孙后代再也不要打仗。”

钟金哈屯抱过阿拉坦汗的一条胳膊,慨叹道:“蒙汉百姓都说可汗顺应正义,顺应人心,顺应历史潮流,顺应天地万物之理。可汗当之无愧呀!”

夜色朦胧,银河暗淡,飘荡的云在草原上留下片片黑影。月牙如一把刀,尽管不停地挥舞,却切不开,割不断。

蒙古包内,钟金哈屯还不适应阿拉坦汗的鼾声,她睡不着,母亲、师父、哥哥……一张张面容浮现在眼前。

钟金哈屯正在胡思乱想,突然,帐外传来脚步声,步子很轻,越来越近。钟金的眼睛一下子睁开了。

呀!帐帘的一角被撩起,一个黑衣人摸了进来。黑衣人一步步靠近榻前,寒光一闪,“刷”一把弯刀剁向沉睡的阿拉坦汗。“咣”钟金的脚踢在黑衣人的胳膊上。黑衣人只是一愣,他并不逃,而是再次举刀砍向阿拉坦汗。钟金哈屯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啪”架住黑衣人的腕子。

钟金哈屯喝道:“什么人?竟敢行刺可汗?”

黑衣人愣愣地看着钟金哈屯,他低声道:“你是钟金吗……”

阿拉坦汗从梦中惊醒,他翻身拽出佩刀:“来人!有刺客!”

黑衣人顾不上再问钟金,刀又奔阿拉坦汗而去。钟金哈屯抓起桌上的瓷水壶,照黑衣人的头顶就砸,黑衣人一低头,“啪”水壶落地,摔得粉碎。

黑衣人还不走,手中的刀再次奔阿拉坦汗的要害。阿拉坦汗一侧身,挥刀向黑衣人的腕子削去,黑衣人手往回一缩,阿拉坦汗的刀走空了。钟金哈屯持刀上前,两个人夹击黑衣人。

帐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众侍卫冲进蒙古包,灯光之下,侍卫各举刀枪,杀向黑衣人。

黑衣人力敌阿拉坦汗和钟金哈屯已很吃力,现在又来这么多人,他被逼得连连后退。虽然如此,可黑衣人毫无惧色。这时,阿拉坦汗直刺黑衣人的咽喉,黑衣人往旁边一闪,飞起右脚,踢向阿拉坦汗的腕子。阿拉坦汗手中的刀往回一撤,左手一抬,“啪”抓住黑衣人的右脚。黑衣人一看不好,身子凌空一旋,左腿踢向阿拉坦汗的脸。阿拉坦汗只得松手,黑衣人逃脱了。

帐外的军兵越来越多,黑衣人骂了一句:“老山羊,先记下你的人头!”

黑衣人转身就走,几个侍卫想拦住他,黑衣人用单刀一划拉,“喀嚓”“喀嚓”,“扑通”“扑通”,两个侍卫当即毙命。黑衣人身形一纵,飞出帐外。

太阳如同没睡醒一般,懒懒地在空中爬行。大队人马拔营起寨,钟金哈屯和阿拉坦汗并马而行。

回想昨晚的黑衣人,钟金哈屯疑惑不解:“听黑衣人的口气,好像认识我。”

阿拉坦汗半开玩笑地说:“不会是哪个对哈屯有好感的年轻人吧?”

钟金哈屯忙解释:“我八岁随师父上日月山东克寺习文练武,十三岁时,因庙里着火,师父把我送回土尔扈特。我接触的人是不少,蒙古人、藏人,还有汉人,可我的记忆中没有这个人哪!”

一到丰州滩,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良田,成排的房屋,成群的牛羊。

钟金哈屯兴奋不已:“真不敢想象,丰州滩如画一般繁荣!”

土默特万户的将士出老营迎接阿拉坦汗凯旋,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扑到阿拉坦汗怀里:“额兀格,你可回来了,想死塔娜了。”

额兀格就是爷爷。

“塔娜!”

阿拉坦汗拍着塔娜的肩:“我孙女更漂亮了。”

塔娜撒着娇:“额兀格……”

塔娜是张雪的女儿,张雪是阿拉坦汗流落在明朝的姐姐孟姑的女儿。当年张雪受人挑唆,与刘四两人来塞外刺杀阿拉坦汗父子。阿拉坦汗的真情化解了他与姐姐之间的误会。由于明朝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阿拉坦汗秘密地把姐姐和张雪接到丰州滩。刘四也成了阿拉坦汗的贴身侍卫。不久,张雪嫁给了阿拉坦汗的义子达云恰,达云恰和张雪有一对双胞胎女儿,长女塔娜,次女五兰。

塔娜习惯叫阿拉坦汗额兀格,阿拉坦汗对她十分疼爱。

祖孙二人正说着话,一匹马飞奔而来。马到人群了,马上的人居然不勒缰绳,人们只得往两旁闪。直到阿拉坦汗面前,那个人才带住坐骑,他的马趟起一溜尘土。

人们无不反感。这是谁呀?当着可汗的面,他竟如此放肆。

阿拉坦汗也有点儿不痛快,定睛一看,见是自己的孙子把汉那吉。

把汉那吉一到,一股浓重的酒气扑面而来。

把汉那吉下了马,里倒外斜地来到阿拉坦汗面前:“孙,孙儿给额兀格叩头……”

把汉那吉往下一跪,却摔倒在地。

阿拉坦汗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申斥:“吉儿,你怎么喝成这样?”

把汉那吉抹了抹脸上的土,一指塔娜:“她,她,总是不理我。”

塔娜瞪了把汉那吉一眼:“你整天跟个醉猫似的,谁理你?”

把汉那吉的舌头短了半截:“你,你不理我,我,我能不喝,喝酒吗?”

阿拉坦汗怒道:“够了!”

阿拉坦汗飞身上马,他看也不看把汉那吉。塔娜紧随阿拉坦汗而去。

把汉那吉趴在地上喊:“额兀格,我要娶塔娜,你给我做主啊……塔娜,等等我……”

大队人马进入土默特大营,空旷的草原上只剩把汉那吉一人。

清晨,赵全走进阿拉坦汗的大帐。赵全是汉人,是阿拉坦汗最为倚重的几个汉臣之一。

按照蒙古人的礼节,赵全以手抚胸:“可汗,臣有事要奏。”

阿拉坦汗和蔼可亲:“大卿啊,中原官吏觐见帝王自称‘臣’,我们草原上没有那么多讲究,也不兴这个,你有什么事就说吧。”

赵全被阿拉坦汗封为大卿。

赵全诡秘地说:“可汗主持蒙古右翼,南拒明廷,西并瓦剌,蒙古帝国大半操控在可汗之手。如今人心归服,万民乐业,这是蒙古退到塞外二百多年来少有的盛世,因此,臣以为,臣以为……可汗应当称帝。”

阿拉坦汗愣了:“称帝?”

赵全跪倒:“可汗,称帝就是当皇帝。”

钟金哈屯就在阿拉坦汗身边,她惊道:“你让可汗当皇帝?”

赵全点点头:“正是。”

钟金哈屯明知故问:“皇帝和大汗有什么区别?”

赵全道:“皇帝是中原的叫法,大汗是草原的称呼。”

钟金哈屯双眉紧皱:“这么说,皇帝和大汗的实质是一样的,只是用词不同而已了?”

赵全道:“可以这么说。”

钟金哈屯觉得自己刚刚嫁给阿拉坦汗,一些事不便多插嘴,她只得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阿拉坦汗的脸沉了下来:“蒙古帝国的皇帝是图们汗,你这不是让我谋逆吗?”

赵全摇了摇头:“可汗,昔日,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不能服众,永乐皇帝朱棣取而代之,明朝因此国富民强。朱棣当政期间,郑和七下西洋,威名远播四海。可汗建立的丰功伟绩不比永乐皇帝逊色,称帝理所当然。再说,大汗登基理应到鄂尔多斯祭拜成吉思汗的圣灵,可图们汗登基数载,一次也没来,各位台吉、各部首领纷纷不满,可汗此时称帝,正逢其时。”

台吉是蒙古皇室子孙的专称。  阿拉坦汗正颜厉色:“不管别人怎么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我不做!”

赵全并不甘心:“可汗,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圣主,是开国之君。图们汗不祭拜圣主,就是对成吉思汗不恭;不尊崇圣主,就是对祖先不敬。可汗人称顺义英主,取而代之,不能说是大逆不道。”

阿拉坦汗的脸上仿佛罩了一层霜,他厉声道:“祭不祭圣主,何时祭圣主,大汗自有决断,何需你多言!”

见阿拉坦汗真生气了,赵全只得诺诺而退。

赵全刚回到府上,阿拉坦汗的长子辛爱黄从里面走了过来:“大卿,阿爸答应了吗?”

赵全摇了摇头。

辛爱黄急切地说:“那怎么办?”

赵全信心十足:“草原上的事我不太清楚,可在中原这样的事多了——隋文帝取代周幼主,宋太祖陈桥兵变,永乐皇帝逼走朱允炆……虽然他们都想当皇帝,可群臣劝他们称帝时,他们无不百般推辞。”

辛爱黄不解地问:“那是为什么?”

赵全诡秘地一笑:“这就叫权谋。”

辛爱黄一晃脑袋:“想当皇帝就当,不想当就不当,总像狐狸一样玩心眼儿,累不累?”

赵全劝辛爱黄:“台吉,古今成大事者无不使用权谋,你也应该学学。”

辛爱黄不屑道:“就这个,自己心里想要,嘴上却说不要;自己心里高兴,脸上却装出不耐烦,我做不出来!”

P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共4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37421
开本 16开
页数 9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5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3
丛书名
印张 5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5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