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乡村知识分子与乡村文化建设 |
内容 | 作者简介 雷家军,1963年生,黑龙江省大庆市人,博士,教授,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与先进文化问题研究。独立完成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项。201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荣誉称号。 目录 关于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问题的几点基本认识 一 关于乡村知识分子的概念问题 二 关于乡村知识分子的演变问题 三 关于乡村知识分子的特点问题 四 关于乡村知识分子的地位问题 五 关于正视乡村知识分子的困境问题 六 关于发挥乡村知识分子的作用问题 20世纪中国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问题论纲 一 20世纪中国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背景 二 20世纪中国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轨迹 三 20世纪中国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特点 四 20世纪中国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启示 关于新时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 二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三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四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前景 新时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 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转折阶段(1978—1986) 二 乡村文化建设的艰难探索阶段(1986—1996) 三 乡村文化建设走向成熟阶段(1996—2005) 四 乡村文化建设进一步繁荣阶段(2005— )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十大关系论纲 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 二 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与信息文化 三 输送文化、播种文化与孵育文化 四 民俗文化、时尚文化与高雅文化 五 家族文化、村庄文化与地域文化 六 生存文化、生态文化与美丽文化 七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八 本来文化、外来文化与返乡文化 九 文化设施、文化队伍与文化组织 十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文化机制 关于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 乡村知识分子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承继的历史传统 二 乡村文化建设对乡村知识分子产生的内在需求 三 乡村知识分子与乡村文化建设关系出现的偏颇 四 新阶段乡村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乡村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论纲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富含科技文化的时代特点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乡村知识分子的内在需要 三 发挥乡村知识分子作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尊重劳动与实现中国梦的几点思考 一 尊重劳动价值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文化导向 二 尊重劳动者地位人格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政治保障 三 尊重劳动多样性是实现中国梦的和谐社会环境 四 尊重劳动创造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时代动力 文化自信:历史、理论与逻辑 一 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 二 文化自信的理论支撑 三 文化自信的逻辑结构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浙江临安市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历史背景 二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实施进程 三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功能成效 四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主要特点 五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基本经验 六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若干思考 农村文化礼堂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慈溪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重心的调查与思考 一 文化礼堂引领乡村治理的政治方向 二 文化礼堂支撑乡村治理的人才队伍 三 文化礼堂汇聚乡村治理的多重力量 四 文化礼堂展现乡村治理的先进典型 “四自”:从经验到目标——以浙江临安村级文化礼堂建设为重心的调查与思考 一 重视挖掘乡村文化历史,促进农民文化自觉 二 着力展现乡村文化特色,提升农民文化自信 三 强调独立乡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民文化自主 四 科学制订乡村文化规划,实现农民文化自强 从“送文化”“种文化”到“孵文化”——从浙江农村文化建设历史和现实中引发的思考 一 从“送文化”和“种文化”说起 二 “孵文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三 以“孵文化”为枢纽完善乡村文化动力体系 四 以“人文乡村”为思路建设未来美好乡村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对当代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三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雷家军著的《乡村知识分子与乡村文化建设》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结合近些年来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的调研,就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和乡村文化建设及其关系问题展开较为系统的偏于宏观层面的专题式研究。本书十几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按其讨论的主题和内容,可以在逻辑上分为五部分。 内容推荐 雷家军著的《乡村知识分子与乡村文化建设》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描绘出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乡村文化建设及二者关系的三张文化“图谱”。主张充实以乡村知识分子为核心的文化孵育活动内涵,让“孵文化”成为联结农民群众“种文化”和政府部门“送文化”的枢纽。倡导在重视农耕文化传统和发挥自然生态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乡村建设理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乡村知识分子与乡村文化建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作者:雷家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269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14 |
CIP核字 | 2018133429 |
中图分类号 | G12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69.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