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是非曲直--长征中的政治斗争/红军长征纪实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长征途中党内各种政治主张的角力,不仅伴随着长征的全过程,而且也主导了长征的全过程。本书沿着历史的脉络,以纪实手法对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内部政治斗争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历史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艰难历程。书中浓墨重笔地记述了一批杰出领袖人物的成长、崛起和个别党内领导人物升腾与坠落的历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耐人品味。  

从事长征历史研究的专家魏德松研究员在审读此书的评语中写道:“作者在书中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斗争内幕,澄清了某些歪曲史实的传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书是反映红军长征时期政治斗争历史的一部较系统全面的新作。”

内容推荐

本书以长征历史为主线,从几个重要方面反映红军长征的事迹,并利用多年来收集、整理的资料,比较全面、准确、具体地再现了长征历史的面貌;由于采用纪实性写作手法,内容生动,既体现了思想性,又有可读性。

目录

初版序言

向21世纪进行新的伟大的“长征”

——红军长征纪实丛书序言刘华清

引 言

第一章 长征前夜:漩涡星云

漩涡从莫斯科卷来

斯大林的逻辑

乘虚而入的幕后人

祸从“天”降

李立三被勒令去莫斯科

航船驶进险滩

王明与米夫握手的秘密

米夫推王明上台

相煎何急

何孟雄遇险,王明见危不救

竭力反王明,罗章 龙越轨

瞿秋白落井,王明下石

乱云飞渡的岁月

毛泽东的厄运

周恩来第一次遇到麻烦

有理寸步难行

“杀鸡给猴看”

博古没有拉住梦的手

第二章 长征初期:谁主沉浮

魂断瑞金

“意外”的“倒戈”

甩出去的“黑名单”

担架上的“阴谋”

红军向何处去

毛泽东三次谏言遭拒绝

败北后的最高“三人团”

初次正面交锋

生死攸关的较量

王稼祥的“地下”运筹

决战前的沉默

毛泽东“发射导弹”

决定历史的瞬间

“阴差阳错”的权力更迭

第三章 长征中期:惊雷四起

风云突变

闪电般的罢官与复职

林彪向毛泽东发难

暗渡陈仓

两颗心照不宣的心

短暂的拥抱

张国焘探虚实

焦点时刻开始到来

凯丰激怒了张国焘

张国焘使离间计

最后的妥协

权力在阴谋中作祟

裂痕在摩擦中扩大

张国焘左右开刀

冲突白热化

张国焘借口拒绝北上

苦心弥合裂痕

决斗时刻

张国焘摊牌

要挟党中央南下

毛泽东义无反顾北上

朱德被软禁

张国焘“黄袍加身”

第四章 长征尾声:余波难平

挥泪问苍天

徐向前在沉默中煎熬

回荡在夹金山的哭声

忘却不了南下的红军

毛泽东的预言

公开的挑战

张国焘把球踢给了毛泽东

张国焘另有图谋

树欲静风不止

林彪要求到陕南闯天下

任弼时明断是非

张国焘突然宣布辞职

温柔的斡旋

主要参考书目

编者小记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一切政治,都离不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在世界大同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之前,一切政治必然会通过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表现出来。虽然世界上曾出现过跨国界的政治组织,但也同样受到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驱使。

当1919年3月,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在莫斯科宣告成立以后,各国共产党都对这个组织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和期待。

但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同,这个组织的作用就十分有限,因而它只存在了17个年头,其是非功过,各有说法。

毛泽东对这个组织曾作过“两头好中间差”的评价,中国共产党党内尖锐的政治斗争,就开始于这个“中间差”的开始时期。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在南昌向国民党政权打响了第一枪。就在这一天,莫斯科的一间大会议厅里,正举行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联席会议。到会的代表正在静候着他们的领袖的到来,聆听他的高论。

不一会儿,斯大林出现了,虽然他的腿有些跛,但他却迈着沉稳的步履走向主席台,全场立刻掌声雷动。他习惯了这种场面,挥了挥手便坐在只属于他的位置上。

他出现在今天这个会场,令世界瞩目。

他今天来足专门给与会代表谈关于战争威胁和保卫苏联的问题。P3

序言

再过四年多时间,人类就进入21世纪了。我们正处在从20世纪到21世纪、公元1000年到公元2000年的百年、千年之交时期。历尽沧桑的中国人民,都在回顾神州大地的历史巨变,瞻望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中国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遭受着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蹂躏,人民受着深重的苦难。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她就带领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千百万人的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夺取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世纪的后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曲折的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使社会主义红旗在东方这块古老文明的土地上高高飘扬。在20世纪的100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跨进了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特别是20世纪末的20年中,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和各项社会建设的高速全面发展,引起世人的敬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为此感到自豪。

在20世纪中国人民进行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发生了一件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西方一家周刊评论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今年,恰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

在1934年的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红军第一方面军被迫撤出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接着,红二十五军于1 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3月,红二、六军团(即后来的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也分别撤出鄂豫皖、川陕、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踏上了艰苦的征途。在长征中,工农红军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抗击几十万追兵的拦截,克服自然界和物资匮乏所带来的人间难}x想象的种种困难,靠着人们的双腿纵横十几个省,长驱数万华里,红二十五军先期抵达陕北,三大主力红军于1936年10月在西北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打破了反革命的剿杀,开辟了一条中国人民的希望和光明之路。50年之后,即1986年,美国的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沿着长征的路走了一遍,写了一本《长征一一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书。他在该书开篇中赞叹地说:“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了。”

作为一名老红军战士,我有聿亲身经历了这次伟大的征程。现在,红军长征的历史已经过去60多年了,她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一页光彩夺目的历史篇章,而且有许多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继承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能在如此艰苦的长征中,战不垮,苦不倒,打不败,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原因是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和这个伟大理想所凝聚的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凡是正确的理想,都是符合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革命战士有了共同的理想,就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有明确的行动指南,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甚至不惜流血牺牲。这是红军战士英勇善战、勇往直前的内在的强大动力。

在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了他们对党的一片赤胆忠心,他们把人民寄托的期望和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甚至比个人的生命还重要。他们奋不顾身、顽强战斗、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是红军成为无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的战斗集体的最重要的特征。无论是斩关夺隘,还是战险排阻,红军战士前仆后继,常常使征途中的战斗形势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由败而胜。

红军在长征途中,跨越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像红军战士一昼夜行军120公里争夺泸定桥,穿着夏装单衣翻越雪山,靠常吃野菜野草走过草地等等,部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在最艰苦的岁月,他们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情绪和旺盛的革命斗志。红军战士用自己血肉之躯所铸造的艰苦奋斗、敢于战胜困难的光荣传统作风,是排忧解难,克敌制胜,推动革命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  毛泽东同志在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对长征胜利的意义、作用和历史经验作了深刻的总结。他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向全世界宣告了红军是英雄好汉,红军所走的道路是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长征所播下的革命种子,是会有收获的。他说:“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20世纪中国的历史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60年前长征擎起的熊熊的革命火炬,没有随着长征结束而熄灭,它一直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炽烈地燃烧着,随着历史的发展将会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中国人民,特别是一代又一代青年,要珍惜这段举世无双的使我们子孙万代引以骄傲的光辉历史。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向2l世纪进行新的伟大的“长征”。

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是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们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进一步加强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团结一致,努力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规划,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如果说,20世纪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走上胜利发展道路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新的伟大振兴、繁荣富强的世纪。我国人民,特别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代,一定会把中国共产党指引的,无数革命先辈梦寐以求的美好的理想和追求,变成辉煌的现实。

后记

《红军长征纪实丛书》是1996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60周年而编撰的,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当时不得不加印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胜利会师70周年,中共党史出版社提出再版。我们觉得此套丛书出版虽然已经10年,但此套丛书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失去价值,恰恰相反,随着时间越来越久远,人们想通过此套丛书走进那段历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故欣然同意。这次再版,七部中有的由作者审阅修改,有的未作修改,出版社重新设计了版式、开本。再版书中的疏漏、不足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是非曲直--长征中的政治斗争/红军长征纪实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显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93809
开本 32开
页数 3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7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4.406
丛书名
印张 12.3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