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教育书系丛书编委会编著的这本《民国中学生作文(记叙文)》收入民国时期中学生优秀的记叙文。这本书是“一个时代对上一个时代的追忆,是一种历史意义上的怀旧”。或者说是作者带领读者去领略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及一同见证大时代的变迁,从而感受时代的经典以及母语的温度。
图书 | 民国中学生作文(记叙文)/民国教育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民国教育书系丛书编委会编著的这本《民国中学生作文(记叙文)》收入民国时期中学生优秀的记叙文。这本书是“一个时代对上一个时代的追忆,是一种历史意义上的怀旧”。或者说是作者带领读者去领略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及一同见证大时代的变迁,从而感受时代的经典以及母语的温度。 内容推荐 由民国教育书系丛书编委会编著的这本《民国中学生作文(记叙文)》是民国教育书系之一,收录的是60多篇民国时期中学生所写的优秀的记叙文,每篇作文后面都附有一段精彩的点评。 阅读此书,可以让你领略中国文化的传统底蕴,感受来自母语环境最纯净、质朴的温暖,找寻根植于民族血脉中,属于我们曾有过的风范、理想与激情。 目录 景物篇 父亲的洋槐树 蟋蟀的悲剧 鹧鸪 手风琴 香炉 善书 春郊记游 初夏郊游 四月之春 蝌蚪的劫运 仲夏之游 重九登高记 玄武湖之秋 西山游记 葡萄棚 农村的早晨 果园里 采桑果 旱象剪影 人物篇 我 母亲 我的父亲 老周 改儿 现代青年 细九爷 一个学徒 极端 肺病患者 记黄荣初 胖子 K村的伟人——农村素描:小媳妇 异乡人 乞儿 八斤囡 永不忘掉的话 何满子 妹妹 阿弟 博士 梨梨 歌女 叙事篇 居宅记 我的家 离家的一幕 乡情 返乡记 家乡 催租 尝试 中秋节 小黑子 一回平凡的遭遇 随笔 会考试场速写 森寒夜 过去求学的情形 乡村小学 考大学 投考的早晨 失去的孩子 骑驴 别同学——献给本级同学 募捐 试读章节 香炉 ◎杜英穆 这要算是他家里最宝贵的一件家伙了,也要算是最古的一样遗产了。 他自从七岁时祖母同他说过以后,就将这件东西好好地藏起来,一一藏在地窖里——一个人也没有知道。所以“长毛”乱时,他祖母虽被掳走,这件宝器却安然藏着。 他祖母曾告诉他说:“这香炉是金制成的,是先代遗下来的宝器,因为我们的祖宗是很富有的,所以用金制成器具,拿来祭祖宗,什么鼎呀,彝呀,香炉呀,烛台呀,……都是。一直传到现在,说有五六百年的长久了。”但留存在他家里的,现在只有这个香炉了。 他仔细把它看:三只脚,上面的口又圆又小,肚子是膨大的,外面被着黑漆漆黄褐褐的颜色,似乎不像金制成的。但他用手指轻轻一敲,却又发出怪清脆的声音来。——呀!真好听呀!的确是金制成的呢!他看了又看,不觉快乐地喊了出来。 自从去年母亲逝世以后,家里只有孤零的他了,所以随便什么事体都要自己动手,就是预备祭祖宗,也是他第一次的经验。因为是第一次的经验,把先前藏着的金制成的香炉也忘了,不取出来烧香。 他是一个游民,一生好赌,十年前他是A镇的主要人物。那时的赌博场里,处处都有他的足迹。他父亲在世时,家很富有,金钱非常活动。那时的他真是快乐!一直到前七年父亲死了,他就将家产渐渐消耗了,到了如今,竞连一沙一砾的东西都给他卖完了,只剩下了所住的一间屋。妻子也不曾娶过,儿女当然没有,只有他自己孤独地过活。——幸亏他先前忘了他的宝藏,否则,连今天的快乐也没有了。 他为着母亲逝世一周年纪念,积蓄了几个钱,买了一点蔬菜,更买了三根香,二支小烛,和半刀烧纸来祭她。他忽然忆起藏在地窖里的香炉来,就到邻家去借一把锄头,到屋角的地下把它掘了出来。 他现在喜出望外了,眼睛注射在这个香炉上,只管出神。 ——原来有这个宝藏藏着!我怎么会将它忘记了!假使我在三年前就记得,不是早三年就可发财了! ——哈哈!还怕过不得年,就是一世也可以过了! ——明天是十五了,米店主人要来同我算账,我何用逃避,就是十块百块也有了,不用说一块两角钱! ——鸟狗明天要来约我去赌了,我已经有了钱,犯不着再迟延。 ——我的衣服也太破旧了,鞋子也破了。以前虽是好像乞丐般这样过来,但是没法啊!现在既然有了这个宝器,非买一件新的棉袄、一件新的长衫、一双新的洋袜、新的鞋子,以及一顶绒的帽子……不可!哈!何等的漂亮呀!……他跳了起来,像发了狂的样子。 ——哈哈!这种趣味,我永没得享过。我常常这样预想:将来要做乞丐了,永没有发财的日子了。哈哈!今天竟寻到了这个宝藏,竟能给我发财!哈哈! ——算命先生真准的!他说我今年运气还好,不会受苦。原来就是说这个宝藏呀!哈哈! ——现在我要出外去夸口了!先前那些嘲笑我的,欺侮我的,都要骂他们一顿。他们难道敢把我怎样吗! ——哈哈!真有幸呀!……他又把它轻轻地敲了几下,声音传到他的耳鼓里,又使他跳起来了。 ——我明天一早就要起来,拿到K古董店里去换,最少总有五六千块可换呢。哈哈!害怕过不得年,就是过一世也可以慷慨点了! 他快乐极了,几乎落下泪来。他一面跳,一面拿着这个香炉,藏到墙角的破洞里去,不使人知道。随后就滚上床去熟睡了。 果然,第二天的一早就起来,匆忙地洗了面,拿着这个香炉,三脚并作两步地跑到K店门口。看看门还是闭着,就举起拳头在门上乱敲,一面高声地喊:“开门!开门!快点开门呀!” 里面的店主人被他惊醒了,听到这种声音,当作是强盗来了,吓得不敢起来开门,一钻就钻进被窝里去,一声不响。 ——开门呀!店主人!你要不要做生意?他怒气冲冲地喊着。 店主人听到生意两字,才放了心,起来擦一擦眼,把门开出来,一看,原来是个穷鬼。 ——呸!你这穷鬼!为什么到这里来乱叫?快给我滚开! ——先生!这是我的祖宗遗下来的宝器,是金制成的,请你换给我洋钱吧!他把这个香炉恭敬地献上去。 店主人接过去一看,心里非常诧异:金制成的东西,怎么这样轻的呢! ——你想换多少钱?店主人问。 ——请你说吧,先生! ——那么七角钱好了! ——七角钱嘛?啊!这是金制成的呀!先生!你仔细看看呀!他这样惊奇着说。 ——金哪里会这样轻?是铜的呀! ——是铜的吗?果真是铜的么……他不觉退后几步,出神地呆立着。 P12-14 序言 遇见民国老教育 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 那个年代,到处都是战乱、纷争、动荡与苦难,也到处都是奋起、坚守、学养与从容。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也充盈着希望。这些苦难与奋争、绝望与希望之间铸炼出的,一层层文明积淀、思想碰撞乃至烽火洗礼下的民国,留给我们的,是与今天迥然不同的趣味、胸襟与风度。 我们努力从书简文牍、故纸尘埃之中,打捞这些文明积淀之后的余音,找寻仍在我们血脉里隐隐回响着的祖辈们的风范、理想与激情。 于是,这套民国教育系列丛书应运而生。 与今天的教育相比,当年的教育格局阔大,既仰仗了传统文明之气脉,又兼受“五四”启蒙之风气,同时还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心血,兼容并蓄的大胸襟与大气度造就了今天,我们一度仰望却难以复制的精神家园。 我们选取了这个气象万千大观园的三个层面,先生授课的教材、文人发表的文章、学生书写的作文,以一个互有映照的方式为今天的孩子展现出当年,民国教育的大家园。 当年编辑老课本的。很多是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师。叶圣陶、丰子恺、张元济……他们以极大的诚意与才力,编撰关于教育的梦想。它既保留了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吸收了新时代的优美。 这些充满童心。自然流淌的文字里,没有面目可憎的说教,没有指定与强迫,更没有宏大叙事的虚构与空洞,有的是母语环境中的沉静与大气,透着自然与纯净,也透着平等和温润。 当年发表老阅读的,大抵都是文士才子,思想精英。从他们的文章中,我们重温他们在情感、教育、生活琐事上的思考感悟。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那股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之中孕育出的,中国式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气度,冷眼与热肠,同时也是感受一个时代的文化魅力。 当年书写老作文的,也都是自然活泼,在民国教育浸润下成长的少年,从孩子们的习作里,我们看到的是童心的质朴与真诚,喜怒哀乐发于笔端,真情实感毫不矫揉。流露出的,是纯正汉语的清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文字的美好。 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是幸运的,他们所浸润的教育,是人性,是自然,是常识。他们在先生们的教诲下,时代的淬炼中,开启了对生命的敏感。 一个人,一生之中,总会有几个最重要的遇见。少年遇书,青年遇人,中年遇事。一个人在童年时期,他初看世界的眼睛,初听世界的耳朵,初次启蒙的读本,他对世界的看法,他的情感,他的胸襟,可能就已定论。 作为编者,我们也并未期翼凭一套民国教育系列丛书就能扭转时下所谓教育之弊,重归教育关照人本的初心。 如果在这套书中。你能跟随大师的指引领略到中国汉字的传统底蕴,体会到这些文字里,打动人心的力量,这样的遇见当然最好,然而即便是仅仅从这套书中,我们能感受到来自我们母语,最质朴、沉静的温暖,亦足矣。 文心 二零一三年八月于南京 后记 “民国教育书系·老作文”是一套专门为提高青少年写作水平精心编辑的丛书,在选材组稿的过程中,我们搜集并参阅了数十种民国期间的国文作文教材和校刊杂志。最终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上海世界书局、上海春江书局、上海国光书店等众多经典版本的国文教科书以及中学生校报中,选取优秀学生习作荟萃而成。 作文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编排,其内容主要涵盖了记叙、描景、状物、抒情、议论等多个方面,健康的立意、诚实的表达、率真的情感、童稚的趣味,为现在的学生作文提供借鉴。在保留原书风貌的同时,也删去了一些封建糟粕的内容,更切合当代少年的认知心理。每篇作文的篇末都做了相应点评,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思维空间,认识到写作并不困难与枯燥。 需要补充的是,“五四”运动之后,白话与文言之争声势浩大,前者越来越受到知识分子的青睐,经历过白话运动洗礼的民国学生,其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与当今社会皆有很大出入,尚未沉淀下来固化成为普遍适用的写作规范。例如:那末(那么),那里(哪里),竹干(竹竿),哥哥(咯咯),等等。为尊重民国时期特有的语言习惯,保留原汁原味的民国风味,本套丛书均保留未改,特此公告,还望广大读者敬请谅解。 鉴于自身学识以及编纂周期有限,本丛书出现的瑕疵恐难以尽改,您若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整改意见都可联系我们。 地址:南京市中央路323号利奥大厦1904室 《民国教育书系》丛书编委会 邮编:210009 电话:025-8320321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国中学生作文(记叙文)/民国教育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民国教育书系丛书编委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4290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3 |
出版时间 | 2014-02-01 |
首版时间 | 2014-02-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8 |
CIP核字 | 2014027097 |
中图分类号 | H19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50 |
宽 | 16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