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四库学 |
内容 | 作者简介 陈晓华,重庆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及传统文化、明清史、优选史教学科研工作。在四库全书研究方面论述颇丰,取得众多开创性成果。曾主持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课题,参加重大课题、北京市教委重大课题等多项课题,2009年获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资助,2010年获北京市很好人才项目资助及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2012年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专著:《“四库总目学”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四库全书>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文化世家?巴蜀卷》(陈晓华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华阳国志>研究》(陈晓华等),巴蜀书社,2008年版。 目录 四库文化价值研究 《四库全书》——民族的历史记忆与世界记忆遗产 于沛/ 3 论《四库全书》的世界记忆遗产特质 陈晓华/ 9 “易学两栖”何以可能?——以“易学类”文献为例再论四库分类中的知识谱系问题 张永超/ 20 四库比较研究 《四库全书总目·诗类提要》和当代诗经研究 黄震云/ 35 日本的中国学研究与《四库全书》 〔日〕汤浅邦弘/ 48 《四库全书》研究 四库著录陈师道著作杂议 赵望秦 王璐/ 57 《四库全书》风水学价值述论 范春义/ 67 四库提要研究 《论语》类四库提要辨正三则 杨新勋/ 83 《四库全书总目》补正九则 胡露 周录祥/ 91 《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的“经典化”进程 张晓芝/ 100 四库常识 书画修复简介——以立轴为例 李沛恒/ 129 四库书目 文澜阁《四库全书》研究文献目录 彭喜双 陈东辉/ 147 《四库学》征稿启事/ 200 内容推荐 本书系首都师范大学四库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连续性出版物,每年出版2-3期。已经连续出版4辑,该书系第五辑,主要内容来自于每年一届的“四库学高层论坛”的精选文章。该书设有编委会,内容分五部分,前面四部分的研究内容分别与四库之经、史、子、集相对应,最后一部分为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四库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晓华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编者:陈晓华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44414 |
开本 | 24cm |
页数 | 2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1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CHI |
读者对象 | 古籍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12 |
CIP核字 | 2019040771 |
中图分类号 | Z12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4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79.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