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历史通论 增订本
内容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言:我对《中国历史通论》的考虑
前编:通论专题研讨
背景:“大历史”观念与专题选择
总起:对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的认识
交代:专题的安排
一、部族时代
“部族时代”的提出
部族的出发地:“聚落”
宗族、部族与“方邦”
“卡里斯玛”型权力崇拜
二、封建时代
学术史追溯:“封建论”
由“天下万国”到“封邦联盟”
西周王国:“封邦建国”制
附论:关于“三代”演进的一种文化分析
三、大一统帝国时代
由列国纷争走向大一统
“大一统”的历史镜像
“帝国”时代的内部分期
四、农业产权性质及其演化
[上篇]
辨析产权问题的思路
产权的发生学诠释
[下篇]
“黔首自实田”辨
自耕农为“国家佃农”辨
权力背景下“土地兼并”辨
五、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上篇]
农业起源概说
农业发展进程鸟瞰
[下篇]
小农经济的历史合理性
是什么阻碍了经济的变革
余论
六、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阶层
[上篇]
帝国体制下商品生产辨析
[下篇]
帝国时代消费形态解析
帝国时代商人的历史命运
七、政治构造与政治运作
辨识政治体制特征的方法论策略
“封建”与“郡县”之辨
刚柔相济:帝国政治体制运作机制
八、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
“问题意识”
辨识理路
历史探源
余论
后编:回顾与反思
一、百年史学建设历程回顾
百年史学主题:重新认识中国
新史学:对科学实证的追求
诠释:史家与时代的对话
余话
二、被遗忘的个案:张荫麟及其《东汉前中国史纲》
为学贵自辟,莫依门户侧
众窍无窍,天然自成
三、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
走出低谷的历史抉择
揭开中国社会变革艰难的奥秘
四、社会历史认识若干思考
中国历史有没有自己的“谜”
对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成为科学
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价值中立”
不能了结的“情结”
续编:后十年思考鳞爪
增订本后记
内容推荐
通史的意境,全在通古今之变,历史由此才显示出它的节律脉动——是一个活泼跳动的“集体生命体”,有它特殊的生命历程和内在的新陈代谢。《中国历史通论》是王家范先生的经典之作,以他执教“中国历史通论”课程的讲义为基础写就,讨论范围覆盖直到今天为止的全部中国历史,既勾勒轮廓、阐释整体,也包含对百年来“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情结”的特殊关注。王家范从通贯和整体诠释的角度,对历史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个性化解读,进而揭示中国历史变迁的内在脉络,呈现自己所理解的“中国通史”。全书分前编、后编、续编三部分。前编围绕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脉络,进行纵横交错的专题探讨;后编意在回顾和反思“通史”撰写的百年经历;续编,收入初版后十年所写相关文章,如《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历史通论 增订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家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64776
开本 16开
页数 60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85千字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7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