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活学活用行为心理学/实用心理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挖掘机及行为方式,高校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的身体是部智能的机器,各种反应是这部机器的遥控器!

凡人皆无法保守秘密,他们的每个毛孔都散发着背叛的气息!

由成正心所著的《活学活用行为心理学》将会教你如何高效的解决问题,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活学活用。

内容推荐

由成正心所著的《活学活用行为心理学》是行为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简明指导读本。全书共分8章,包括心智反应、效能唤醒、合理有度、决策偏差、行为矫正、行为陷阱、群体极化、关键行为8个主题。这8个主题也是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和动力以及行为的外在表现,囊括了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几大心理学板块的内容,可以说是对人类行为的全方位研究和呈现,对个人培养正确、积极行为具有突出的指导意义。

目录

第1章 我们的身体是一部机器:心智反应

 感觉——人类是感性的动物

 知觉——是非对错并非总是分明

 记忆——记住该记住的,忘掉该忘掉的

 学习——进取精神需要细心呵护

 意识——难得糊涂还是难得清醒

 潜意识——一股隐藏的神秘力量

 想象——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

 内语言——信你所信,得你所信

 体验——从体验开始,再回归体验

第2章 是什么让你软弱和强大:效能唤醒

 目的捕获——目的越清晰,行动效能越高

 动机水平——动机越强烈,未必越有利

 自我实现——你希望实现的,终会实现

 自我控制——自制力就是权力

 兴趣唤醒——做你所爱的,爱你所做的

 态度养成——态度影响行为,行为重塑态度

 意志调节——与惰性本能的自我斗争

 成就理论——成功会带来更大的成功

第3章 在狂热与冷静的两极:合理有度

 超限效应——行为中的物极必反律

 钟摆效应——无聊和痛苦是生活的常态吗

 情绪正念——快乐和痛苦全在一念之间

 热情效应——因为热情,你将获得更多快乐

 内酬心理——内心充盈,就能笑对生活

 延迟满足——迟来的幸福,也许更美

 信念固着——别把顽固不化当成信念

 利己偏差——不要总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淬火效应——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公地悲剧——大河有水,才能小河满

第4章 你为什么想错了也做错了:决策偏差

 表征性启发——别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心理定式——什么困住了你的思维

 酝酿效应——棘手的问题不妨先放一放

 拖延心理——逃避一开始,就会不断恶化

 阿莱悖论——谨慎和冒险都是人的天性

 损失规避——人们更关注损失而非得利

 赌徒谬论——赌徒的口袋永远空空的

 光环效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后悔理论——后悔了,然后可以做得更对吗

 暗示效应——希望自己是哪样,你就是哪样

第5章 从焦虑和抗拒中走出来:行为矫正

 焦虑与抵抗——因为抗拒,所以焦躁不安

 代偿——谁来代替你的坏心情

 攻击——咄咄逼人为哪般

 嫉妒——嫉妒是心灵的地狱

 堕落——用更大的痛苦减轻小的痛苦

 白日梦——满足于幻想,耽搁于幻想

 退行——年纪越大,越不希望长大

 补偿——总有办法让生活更美好

 幽默——有一种力量叫快乐

 升华——苦难是不可缺少的财富

第6章 一步错,步步皆错:行为陷阱

 习得性无助——失败,只因你承认了失败

 自证偏见——为摆脱责任寻找证据

 过度合理化——别让似是而非的理由绑架自己

 沉没成本——不可挽回,就不要过多纠缠

 对比心理——你的信念总是会受到干扰

 投射效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破窗效应——一扇窗破损,整面墙遭殃

 配套效应——好马终须配好鞍

第7章 当你身处群体之中:群体极化

 从众效应——我们都是害怕被孤立的人

 少数派影响——真理总在少数人的手中

 群体极化——你我都是疯狂的制造者

 群体盲思——因为信念,所以闭目塞听

 囚徒困境——没有合作,就没有共赢

 社会性懈怠——一人懒散,众人皆懒散

 责任分散——多人负责,就等于无人负责

 搭便车效应——与人方便才能与己方便

 利群偏差——家丑只能自家人说

第8章 你必须知道的一些事:关键行为

 青蛙效应——命运由行为习惯来决定

 蝴蝶效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移情效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敏锐度——只有察觉到,才能想到做到

 刺猬效应——独立而又合作是一种学问

 懒蚂蚁效应——人与人的大区别是在头脑

 空杯心态——清空一切,才能容纳万物

 约拿情结——不要回避,一切自然而然

试读章节

学习

进取精神需要细心呵护

心理学发展史上一直有两个流派,一个是本能流派,一个是学习流派。持本能论的人认为,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出自本能的。例如,当我们面临危险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逃生,这是求生的本能。

但是,学习论者会认为,即使是求生这种看似本能的行为,实际上也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学习得来的——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在某些灾难面前如果我们不跑动、不逃离,我们很可能会成为牺牲品。学习理论也有一些显著的事例可供支持。例如,在某些突发的灾难面前,经常会出现一些人并不是逃避,而是呆坐着——而训练有素(一种学习)的人则可能快速逃离现场。

无论是本能论还是学习论,对行为的解释都可能是正确的,但也都存在不足,这些暂不讨论。我们要重点讨论的是,人类的学习行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是行为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及其效果是有规律的。桑代克是一个实证主义者,他所做的一个著名实验叫“饿猫实验”——实验对象是一只可以自由活动的饿猫。

桑代克把猫放入笼子,然后在笼子外面放上猫可以看见的鱼、肉等食物,笼子中有一个特殊的装置,猫只要一踏笼中的踏板,就可以打开笼子的门闩出来吃到食物。一开始猫被放进去以后,在笼子里上蹿下跳,无意中触动了机关,于是它就非常自然地出来吃到了食物。

桑代克记录下猫逃出笼子所花的时间,然后又把它放进去,进行又一次尝试。桑代克认真地记下猫每一次从笼子里逃出来所花的时间.他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猫从笼子里逃出来所花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到最后,猫几乎是一被放进笼子就去启动机关,这意味着猫学会了开门闩这个动作。

由此,桑代克发现,动物,包括人的学习过程就像是不断接受刺激,不断进行反应,形成一个固定的“刺激—反应”联结,也就是一种固定的反应模式。

现在想想看,在舞池中,不同的音乐声响起,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跳起不同的舞步,音乐是一种刺激,舞步是一种反应——我们在学跳舞、练习舞步的时候就将“不同的音乐”和“不同的舞步”联结在了一起。

所以,桑代克认为联结训练是学习的重要手段,不同的练习乃是这个过程中的必然要义。

但是,我们仍然会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使付出同等的努力练习,也有的人学得更好,有的人学得更糟,这种差异是怎么造成的?

这就是桑代克提出的另一种重要的学习定律:效果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结果,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

例如,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初学跳舞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那就能够增强他进一步投入练习的专注程度和决心,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那些没有获得预期效果的人,即使投入同样时间的练习,也会因为专注程度或压抑性而使学习效果受损。

效果律可以解释很多行为现象,比如学校里,那些对结果感到满意的学生会更容易获得好成绩;比如职业上,很多人都会倾向于在自己的专长上投人而不是在陌生领域去挑战,因为专长能够使他产生满意的结果,强化他继续努力的兴趣。

P(11-12)

序言

读一本行为心理学的图书,至少可以抱着这样两个期望:

其一,认识他人,也认识你自己。

行为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揭示人类行为的心理奥秘。行为是思想的反应,其实也是思想的载体。如果你要深入地洞察一个人的内心过程,你可以从行为的角度来研判、分析——这恰恰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已经做过的事。要注意,你自己的行为也是你内心的反应,而且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通过行为研判分析,你也能够洞察自身的内在心理活动。

其二,了解积极行为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学生要更好地记住书上的内容有什么方法?我们是应该更多地放弃眼前的享受追求未来的发展,还是活在当下?再者,你看到组织中的其他人都不认真工作,你是不是也应该跟他们一样呢?凡此种种,都是你在工作或个人生活中会碰到的严肃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也是心理学家们关注过、研究过,可以给你建设性答案的。

以上这两个方面的期望是合理的,也是本书想提供的价值所在。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行为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行为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严谨的说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仓l始人是心理学家华生。在这一流派中,一些赫赫有名的心理学家都在其列,包括霍尔特、拉施里·事特、魏斯、托尔曼、赫尔等,还有斯金纳这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坊间有一个传言,说斯金纳设计了一个黑箱子,将自己的女儿安置其中,观察她的行为反应。这个没有证据的传言,也使斯金纳在大众心中成为一个疯狂的人物。

无论是早前的华生,还是近代的斯金纳,行为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们都侧重于研究“行为”本身。华生断言:研究人的意识、潜意识等是远远不足的,还应该研究人的行为与外界刺激之间的规律反应。比如,为什么有危险来临时,你自然而然地会逃跑;在什么情况下、有没有可能,危险来了你也不会逃,诸如此类的问题。

要理解行为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思维,我们得这样假设——我们假设表现出的某一行为反应是“结果”(如我们躁动不安的行为表现),而促使我们产生这一行为的“内外部刺激条件”(如天气炎热)是原因。原因产生结果,结果也可以推知原因——行为心理学家们想揭示的就是这中间的规律,无论是必然的规律还是或然的规律,都是他们努力的方向。当我们知晓一个行为与条件之间的关系之后,就可以达到推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无论是他人的行为还是自己的行为,都是如此。

我们这本书试图对行为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做一个较全面的说明。  但是,提请读者注意的是,我们的目的乃是通过专业的行为心理学知识服务于我们个人的生活,包括认识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含义,以及如何控制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这两个方面。所以,我们在知识点的选择标准上,突出于“实用性”特征,以便你能够开卷有益,读有所用。

所以,这本书并不打算按照行为心理学的系统理论阐释整个知识体系——那些离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较远的行为心理学知识,尽管它可能是行为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但在这本书中我们并没有收录;反过来,那些可能在行为心理学研究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内容,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我们则收录了进来。这都是因为,我们希望这本书带给你的不仅仅是纯粹的知识,而是工作和生活中有用的心理技术。

本书共分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每一章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其中第1章是一个基础,旨在向我们阐明一个基本的观点:我们的行为是经由外界刺激产生的心智和行为反应,影响这一刺激与反应的基本要素,本章内容做了充分的说明。本书的其他部分,包括感性与理性的平衡、规避决策偏差和行为陷阱,以及群体中的个人行为问题等,是你避无可避需要了解的心理实用技术——通过这些内容,你将了解到工作和生活中任何方面,一些积极的、有益的“行为表现”是如何产生的,应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等。

最后,希望你从这本书中获得行动的力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活学活用行为心理学/实用心理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成正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301513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7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6254381
中图分类号 B84-063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