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小说学主流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中国小说的起源与发展轨迹入手,对中国小说史上的各种评价标准均作了细致入微的考察与分析,具体包括“汉魏:小说学的初兴”、“唐宋:小说学的渐变”、“明代:小说学的勃发”、“近代小说学的转向”等。同时,该书还伴以历朝小说批评资料的附录,论据翔实、论点客观,不失为一部统览型的小说学研究著作。

内容推荐

本书在分析中国小说的所指与类型、存在形态和基本构成的基础之上,将中国小说学的发展划分为汉魏、唐宋、明、清与近代五个历史阶段,并对各个时期小说学面貌及代表论著进行了简明的分析。提出了小说学(叙事学)“事体”的新命题,以及小说学事体发展经过了实有之事、或有之事、虚构之事、文生之事的四种主要形态与阶段的新观念,并以此为核心线索来考察中国小说学的发展,分析各个小说学篇章。是一部新颖而简明的中国小说学读本。书中所引小说学原著,作者用原文进行了反复的校对,方便研究者直接引用。

目录

绪论 小说、小说学的方式与构成

 第一节 中国小说的所指与类型

1.稗史小说

2.传奇小说

3.平话小说

4.章回小说

5.小说合义

 第二节 中国小说学的存在形态

1.小说文本

2.序跋凡例

3.目录著述

4.笔记杂著

5.评点批改

6.小说专论

 第三节 中国小说学的基本构成

1.功能价值论

2.事体虚实论

3.叙述艺术论

4.形象性格论

第一章 汉魏:小说学的初兴

 第一节 汉魏小说学概说

 第二节 稗史小说观的初生

1.“小说”的出现——《庄子·外物》

2.最早的小说论——桓谭《新论》

3.稗官野史:小说的根本定位——班固《汉书·艺文志》

 第三节 为虚辩说:小说学的发源

1.物在人外:虚中有实的最初证明——郭璞《山海经序》

2.仙化:虚构与想象的又一源泉——葛洪《神仙传自序》

3.虚构的第一次正面肯定——干宝《搜神记序》

4.小说别史传:独立发展的幽微之途——《汉武别国洞冥记序》

第四节 正统小说观念的表现

1.崇实:读者的接受原则——刘义庆《世说新语》

2.好之与忌之:帝王的态度——王嘉《拾遗记》

3.真与文:雅正小说观的实践(上)——萧绮《拾遗记序》

4.真与文:雅正小说观的实践(下)——萧绮《拾遗记录》

第二章 唐宋:小说学的渐变

 第一节 唐宋小说学概说

 第二节 传统小说学

1.史论家的小说观——刘知几《史通·杂述》

2.补史与雅正——李肇《唐国史补自序》

3.奇异与劝戒的合龙——李翱《卓异记序》

4.笔记的简明规定——曾糙《类说序》

5.笔记接受与创作的互动——洪迈《夷坚乙志序》

 ……

第三章 明代:小说学的勃发

第四章 清代:小说学的繁盛

第五章 近代小说学的转向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小说学主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书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88110
开本 16开
页数 4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09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