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魔沼(郑克鲁文集)(精)
内容
试读章节

侯爵夫人

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纪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但她却是个地道的侯爵夫人,她见过路易十五的宫廷;正由于她这种情况始终不过是例外,我恳请您不要在她的故事里寻找时代风俗的认真描绘。在我看来,社会很难认识清楚,从来就很难绘写得惟妙惟肖,所以我决不想这样做。我仅仅给您叙述一些怪事,一切时代,一切社会人们之间不容置疑的感应关系,正是这些怪事促成的。

在这个侯爵夫人的圈子里,我从未找到过有巨大魅力的东西。我觉得她不同凡响的,仅在于她对自己的青年时代有惊人的记忆力,同时她的回忆表达得清晰有力。况且她像老年人那样,昨日的事过后即忘,对自己的命运毫无直接影响的事情反应十分淡漠。

她不属于那种惹人怜爱的美人,她们虽然缺少光彩和匀称,却不乏睿智。生性这样的女人会从中获益不浅,变得同胜过自己的女子一样漂亮。相反,侯爵夫人不幸地长得毋庸置疑地俏丽动人。我只见过她的肖像,就像所有老年妇女那样,她很会在自己卧房里摆设自己的肖像,映人人们的眼帘,她装扮成狩猎仙子,穿着虎皮花纹的缎子内衣,袖口绣有花边,手持一张檀木弓,卷发上闪烁着一把月牙形珍珠发夹。无论如何,这是一幅出色的画,尤其这是一个出色的女子;高大,苗条,褐发,黑眼珠,脸容严肃高贵,殷红的嘴唇不露笑意,双手简直要令朗巴尔亲王夫人艳羡。假若没有花边、缎子和脂粉,那真是一位高傲灵巧的仙女,凡人在密林深处或山腰上瞥见了,便会爱得痴迷,想得发疯。

可是,侯爵夫人早年绝少艳遇。据她自己说,她被人看作缺乏巧思。那时,百无聊赖的男人喜欢打情骂俏,胜过爱美人本身。远不如她的女子都获得了她的崇拜者的欢心,奇怪的是,她好像对此毫不介意。她断断续续告诉过我她的身世,我不禁沉思,这颗心灵没有经历过青春,自私冷酷主宰了其他感情。不过,我看到她晚年时,周围有相当热烈的友谊:她的孙儿孙女敬爱她,她毫不张扬地乐善好施;但她不以什么原则而自鸣得意。她表白从没爱过追求她的拉里厄子爵。对她的人品,我找不到其他解释。

有一天傍晚,我看到她比平素话儿更多。她忧思重重。“我亲爱的孩子,”她对我说,“拉里厄子爵患痛风症,刚刚去世;我内心十分悲痛,六十年来,我是他的朋友。再说,看到别人与世长辞,真是可怕!这并不奇怪,他已经老朽不堪!”

“他多大岁数?”我问。  “八十四岁。而我是八十岁;我却不像他那样体衰力弱;我该当希望比他长寿。没关系!瞧,我的几个朋友今年故世了,说自己年轻些、壮健些也没用,看到自己的同时代人一个个辞世,不由得不害怕。”

“因此,”我对她说,“您对这个可怜的拉里厄无限怀念,他爱了您六十年,不断抱怨您的严厉无情,可从不气馁,是吗?这个人是情人的楷模!这样的人再也碰不到了!”

“别这样说,”侯爵夫人带着冷冷的微笑说,“这个人总爱叹苦经,说自己不幸。他压根儿不是这样,人人都知道。”

看到侯爵夫人谈兴正浓,我便催问她关于拉里厄子爵和她本人的情况。下面就是我得到的古怪回答。P3-5

作者简介
乔治·桑(George Sand)(1804—1876),法国浪漫派女小说家,原名奥罗尔·杜邦,1804年生于巴黎,从小由祖母抚养,十八岁时嫁给一位男爵,由于对婚姻的不满,1831年到巴黎开始独立生活和写作生涯。1832年发表靠前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一举成名。乔治·桑喜欢描绘家乡绮丽的田园风光,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她的小说以发人深省的内容和细腻温婉、亲切流畅的笔触而独树一帜,在世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
郑克鲁,1939年生,广东中山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获法国文化教育一级勋章,2012年获傅雷翻译出版奖。学术专著有《法国文学论集》《繁花似锦——法国文学小史》《雨果》《情与理的王国——法国文学评论集》等,译著有《第二性》《蒂博一家》《基督山恩仇记》《沙漠里的爱情》《魔沼》“雨果散文》《卡夫卡》等,主编图书有《外国文学作品提要》《法国文学译丛》《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作品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等。
目录

侯爵夫人

玛泰娅

魔沼

序言

乔治·桑(1804~1876)是法国最有成就的女作家,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她旺盛的创作力、激进的思想观点令人触目,再加上她同缪塞、肖邦的恋爱史,更增加了这个女作家的浪漫色彩。她的创作分为妇女问题小说、社会问题小说和田园小说,以后两种小说较为重要。

乔治·桑原名阿芒丁娜·吕西·奥罗尔·杜班。父亲是第一帝国时期的军官。乔治·桑从小由祖母抚养。1817年她进入修道院,过着孤寂的生活。1820年回到老家诺昂,1822年同杜德望男爵结婚,这个乡绅酗酒,搞女人,挥霍钱财,乔治·桑忍无可忍,于1831年1月初愤然离家,来到巴黎。她先和于勒·桑多合写了一部小说《萝丝和布朗什》。1832年,她独自用乔治·桑的笔名发表了《安蒂亚娜》,揭开了“妇女问题”小说的创作序幕,以后相继发表了《瓦朗蒂娜》(1832)、《莱莉亚》(1833)、《莫普拉》(1836),在这些小说中提出了妇女的婚姻和幸福问题。其中的女主人公都具有反抗精神,但带有盲目追求的倾向。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认为爱情和婚姻是妇女解放的关键问题。她反对妇女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主张妇女有权选择自己的配偶,宣扬罗曼蒂克的热情。但女主人公争取独立,往往只归结为获得美满的婚姻。这些小说不过是乔治·桑在摸索中的产物。

19世纪30年代中期,乔治·桑开始接触到空想社会主义,皮埃尔·勒鲁成了她的精神导师。通过他,乔治·桑注意到工人、农民、童工的悲惨生活,憧憬建立一个没有奴役的社会。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乔治·桑发表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小说:《木工小史》(1840)、《奥拉斯》(1841)、《康素爱萝》(1842~1843)、《安吉堡的磨工》(1845)。在这些小说中,工人、农民和贫民成为小说的主人公,打破了历来的文学传统。乔治·桑表现了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的民主主义立场,共和党人的英勇起义得到充分的描绘,封建主义及其残余受到猛烈抨击。但主人公力图摆脱财产束缚的方法,是贫富两个不同阶级的人实现结合,1848年革命打破了乔治·桑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对现实的失望情绪使乔治·桑完全转到田园小说的创作上来,她继《魔沼》(1846)之后,又写出《弃儿弗朗沙》(1850)、《小法岱特》(1849)、《笛师》(1853)。田园小说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它们没有复杂的情节,故事简单而不失于单调,轻巧而富有韵味。这是由于乔治·桑把农村理想化了:大自然的风光旖旎多彩,充满生机勃勃的醉人气息;主人公纯朴可爱,像秋天田野里的白杨树,他们是具有高尚品质的农民。这个世界显然具有艺术魅力。

晚年,乔治·桑撰写回忆录《我的生平》,也写过几部小说,如《祖母的故事》(1873~1876)。

本书选译乔治·桑的三篇小说。《侯爵夫人》属于乔治·桑的早期作品,与妇女问题有关,是她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它刻画了一个不愿与上流社会淫荡堕落的风气同流合污,追求纯洁爱情的贵族女性形象。女主人公虽然在谈吐和待人接物方面十分平庸,可是,她的内心世界却有着丰富的感情。她看不惯上流社会的偷情通奸,在现实生活中也找不到自己的爱情理想。她的独立不羁的行动招来了非议,为了遮人耳目,她表面上找了一个情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她却在舞台的悲剧演出中找到了。她迷恋上一个悲剧演员,继而发现,她迷恋的不是男演员本人,而是他所扮演的角色。这不能不说是生活的悲剧。在这篇小说中,出现的是作者后来创作中常见的题材:贵族妇女与平民发生恋爱。但这篇小说与乔治·桑后来的创作立意有所不同,这场恋爱的结局是个悲剧。女主人公未能冲破本阶级的限制,她的恋爱只限于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即使男主人公在爱情的陶冶下改变了过去的浪荡生活,心灵变得美好也罢,最后他们宁愿保留美好的回忆。乔治·桑的处理较之后来的创作更尊重现实,更符合现实,因而也更真实可信。从艺术上说,这篇小说采用回忆的手法,以便更多地揭示女主人公丰沛激荡的内心世界。乔治·桑并不追求“时代风俗的认真描绘”,而是追求某种“理想真实”:侯爵夫人,既能洁身自爱,又能将澎湃的激情压抑在心底,这只能是乔治·桑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她的浪漫主义手法也正表现在这里。

中篇小说《玛泰娅》把背景移到了意大利的小城威尼斯。这个城市给乔治·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成为她的多部小说的背景。水网通道如同阡陌,布满了整座城市,在水中荡漾的冈朵拉是情人谈情说爱的好处所,小说的描绘充满了浪漫色彩。女主人公玛泰娅是个有主见、敢于争取自己的爱情和幸福的姑娘,她终于如愿以偿。最后,她固执的父亲也改变了态度。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生活美满。小说描写的是一对平民男女的恋爱,这在乔治·桑的小说中是并不多见的。

《魔沼》是乔治·桑最优秀的田园小说。乔治·桑提出:“艺术的使命是情感与爱的使命。”《魔沼》就是一曲情感与爱的颂歌。男女主人公一贫一富,然而在爱情的感召下,这种经济和年龄上的差别全然消失了,他们达到完美的结合。虽然他们并不非常美丽,却疾恶如仇、善良质朴、乐观勤劳、身体健硕,具有农民最基本的优秀品质。他们所生活的农村也有丑恶现象,如存在贪婪、视金钱为出嫁的雄厚资本等,但这些都对男女主人公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他们更重视感情的一致和相互的理解,更重视具有同情心和体贴他人的思想。在魔沼度过的一夜使他们的感情沟通了,达到了内心的融合。在作者笔下,大自然是优美的:沼泽森林像梦幻般神秘,野外夏夜磷火闪闪;加上婚礼、舞会、守夜的风俗描写,对音乐神奇作用的赞颂,一幅幅理想主义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由于这个中篇展现了农村的风貌,颂扬了青年农民的纯真爱情,而且描绘了不少诗情画意的图景,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因而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世界上独具风格的优秀中篇。

内容推荐

《魔沼》是乔治·桑最著名的田园小说,是一曲情感与爱的颂歌。小说情节十分简单,基本上只描写了一天一夜所发生的事,但乔治·桑却从这简单的情节中挖掘出男女主人公高尚、正直、善良的心灵。男女主人公一贫一富,然而在爱情的感召下,经济和年龄上的差别全部消失了。虽然他们并不美丽,却疾恶如仇,乐现勤劳,身体健硕,另有一种健康美。在魔沼中的一夜使他们的感情沟通了,达到了内心的融合。

编辑推荐

《魔沼》是乔治·桑最优秀的田园小说。乔治·桑提出:“艺术的使命是情感与爱的使命。”《魔沼》就是一曲情感与爱的颂歌。男女主人公一贫一富,然而在爱情的感召下,这种经济和年龄上的差别全然消失了,他们达到完美的结合。虽然他们并不非常美丽,却疾恶如仇、善良质朴、乐观勤劳、身体健硕,具有农民最基本的优秀品质。他们所生活的农村也有丑恶现象,如存在贪婪、视金钱为出嫁的雄厚资本等,但这些都对男女主人公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他们更重视感情的一致和相互的理解,更重视具有同情心和体贴他人的思想。在魔沼度过的一夜使他们的感情沟通了,达到了内心的融合。在作者笔下,大自然是优美的:沼泽森林像梦幻般神秘,野外夏夜磷火闪闪;加上婚礼、舞会、守夜的风俗描写,对音乐神奇作用的赞颂,一幅幅理想主义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由于这个中篇展现了农村的风貌,颂扬了青年农民的纯真爱情,而且描绘了不少诗情画意的图景,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因而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世界上独具风格的优秀中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魔沼(郑克鲁文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乔治·桑
译者 郑克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56912
开本 32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01
首版时间 2018-01
印刷时间 201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00
CIP核字 2017317974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