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里下河的杨树村/中国书籍文学馆
内容
试读章节

1974年的比喻

1

你说天上的云朵像什么?

它们不时扭动着自己的身躯,像棉花,像山峦,像森林,更像河流……没错的,你以上的每一个比喻都会得到我们老师麻子的表扬,但是1974年我的一个比喻,却让我本该快乐的日子从此提心吊胆,后来我终日躲在床下,睡在泥地上。是的,躺在泥土上的感觉真好,透彻的清凉,可以看到蚂蚁们快速地搬着家,它们忙碌成一条线,就像部队在急行军;我甚至可以跟长胡子的老鼠对视,它们后来根本就不怕我了。

该死的比喻!

而唯一知道这个比喻的人是芋头。

芋头是孤单的,因为芋头的脑袋有点毛病,我们都这样认为,芋头的成绩经常大红灯笼高高挂。挂了红灯的成绩单在芋头手里,像一只烫手的山芋,扔了不行,拿着又难受,所以回家的时候芋头总是走在最后,并把大多数时间都扔在了路上,有时,即使到了家,也不敢进门,伸着脑袋,像一只猫一样探一下家里的情况——芋头怕他爸瘦头。有一年冬天,因为成绩差,芋头的老爸瘦头在雪地上用黑灰画了一个圈,扒光了芋头的衣服,提着芋头的鞋,赶着芋头沿着边线走,每走一步,屁股上就挨一鞋,芋头瘦削的屁股就颤动一下,然后留下一条长长的黄瓜印,这样芋头成了磨房里的一头驴——如果能变成一头驴多好呀,芋头想,芋头冻得浑身发紫,小鸡鸡甚至连尿也尿不出来。

侧面看瘦头像个麻杆一样,撑着瘦瘦的脑袋,让你怀疑一阵风来就会把这脑袋吹折了,但是正面看就不一样了,一张阔阔的嘴巴能把吴家圩的白天说成黑夜,黑夜说成白天,吴家圩的人哪个不对这张嘴充满敬畏!更何况还有那双随时会发出亮光的大眼睛,那亮光与别人不一样,刺眼!

芋头的成绩虽然差,但这不要紧,芋头很红,突然间就红了,像突然通了电的白炽灯。

芋头有个特长,取鱼摸虾。无论哪一条水沟,芋头看i分钟,就会告诉我们这条沟里有没有鱼。芋头会时常在上学的路上,跳进水沟,然后逮几条鲫鱼或抓几只螃蟹送给麻子老师。麻子会笑吟吟地摸摸芋头的头:好,好,好。然后再扫视一下我们说,上课去。

我们仰酸了脖子也没得到麻子的一个“好”。

芋头成了麻子老师最喜欢的学生,而我则相反,我每天战战兢兢地看着麻子,生怕从他嘴里蹦出什么让我毁灭的话。芋头是艰苦朴素的红小兵,王麻子给芋头编了顺口溜:“刘志阳,不平常,小雷锋,美名扬。”芋头的衣服永远洗得干干净净并且永远有一块补丁,补丁也洗得干干净净,他好像就没有新衣服。你知道艰苦朴素,在我们那时是多么可贵的品质,衣服讲究补丁缀补丁,吃饭讲究吃红山芋,可我们喜欢新衣服,喜欢吃红烧肉,只有芋头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芋头有自己的崇高理想:当好红小兵,长大像雷锋叔叔一样为人民服务。

是的,那天在学校的操场上,麻子在慷慨陈辞唾沫星四溅的时候,我抬头看天,抬头看那些自由自在飘荡的云,它们幸福地聚集或者……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一个头像,像极了领袖。我为我的发现激动不已,不幸的是我告诉了芋头,芋头立即变了脸,我也突然变了脸。芋头说:我要报告老师!

我没出息地哭了。我说,我根本没诅咒老人家上天,老人家愉愉快快地在北京指挥着红小兵闹革命呢——你千万别告诉老师,我愿意给你作牛做马,好吗?好吗?

我的天啦,我怎能咒我心目中最最神圣的领袖呀!我觉得生不如死。

芋头冷笑着。从此我在芋头面前总是要夹着尾巴。

我送给芋头的是一只苹果!

要知道我那时候整天在饥饿中。我们经常在乡间的小路上急速狂奔,那是肚子逼的,沉重的饥饿催促我们快点回到家——三间茅屋,有灶膛,有水缸,当然四季不离的是嗡嗡的苍蝇,它们跟我一样,在米饭的香味里跌断了腰。在这个由木头支起的烧火架子上,我学会了自烧自吃,应该说还不到8岁,虽然烧的饭时熟时生,但是只要不是生米,我的肚子都能消化它们,并且从中获得力量。

饥饿令人讨厌。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吃饱了,你总是想吃,还想吃好的,所以时常跟着大人走亲戚,不仅跟妈妈,还跟奶奶;不仅跟奶奶,还跟爷爷。爷爷他们经常在夜里偷偷地杀一只鹅,煨一只鸡,香味隔河都能闻到,我再瞌睡,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我会时时盯着爷爷的行动,并且使自己努力不睡觉,以争取去喝口汤,但是我常常会睡过!

P1-3

作者简介
肖德林,1968年生,江苏扬州人,江苏省作协会员,现在扬州晚报工作。中学时代发表诗歌至今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30万字,作品曾在《雨花》《朔方》《山东文学》《清明》《福建文学》《小说林》《中国铁路文艺》《鸭绿江》《奔流》等发表,部分小说入选多个选集并获奖。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书籍文学馆”并非一个场所,它是—套中国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的大型丛书。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值得关注、值得期待的。所以“中国书籍文学馆”又真正构成了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我们不仅能鉴赏当代文学中那些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更能怀着发现的惊喜,去寻访当代文学中那相对安静的区域,那里或许是曲径幽处,或许是别有洞天,或许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著名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目录

1974年的比喻

耕读传家

瓜洲访

火车怏跑

小羽的帽子

针毙

家谱上的逃亡

红酥手

灿烂生活

绣花枕头

你找红菱干嘛

醉红

钟馗点睛

一只龙虾爬进城

癞子凭啥当司令

城里的月光

树权上的莫明

雪落无痕

碰头

青春朦胧

称兄道妹

抽烟问题

内容推荐

《里下河的杨树村》收集了实力派作家肖德林的20多篇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都在国内诸多名刊大刊发表过,作者善于以少年的眼光看待光怪陆离的世界。杨树村是小说人物的舞台,更是一个社会变迁的生动标本。作者通过对杨树村的描写,记录了社会进程中悲欢离合。在讲述杨树村故事的同时,更把目光延伸至许多杨树人进城的故事,他们身上无一不烙上杨树村印记,因为他们的灵魂早与这里的草木河流融为一体。

编辑推荐

回味那些走过的日子,感悟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里下河的杨树村》收集了实力派作家肖德林的20多篇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文字质朴生动,有诗性之美,江苏里下河地区的淳美尽落笔底。

本书适合日常的阅读。无论你是学生,还是上班族;无论你是小资,还是蓝领;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能从书中发现自己的身影,找到阅读的乐趣和情感的依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里下河的杨树村/中国书籍文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德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66644
开本 16开
页数 3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8-07
首版时间 2018-07
印刷时间 2018-07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20
CIP核字 2018022424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中国书籍文学馆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42.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