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华夏传播研究:第1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华夏传播理论具有“心传天下”的特质,以仁兼济天下为指归,为中国传播学增添一缕人文精神。为深入阐扬华夏传播理论的核心特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收集有关华夏传播的很好论文,集纳成册。此为靠前辑,从明年起拟一年出版两期,将其打造成华夏传播研究的领军之地,前沿之地。谢清果主编的《华夏传播研究(2018靠前辑)》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学界各类媒介发展状况,内容生产创新创优之处,传播技术的近期新发展等各个方面,主要聚焦靠前外新闻行业动态、追踪各领域理论研究前沿,旨在服务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搭建学界业界的沟通桥梁,促进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谢清果,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北卡大学夏洛特分校访问学者,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老子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传播学会副秘书长,福建省易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主编、《老子学刊》副主编、《道学研究》副主编等职。主要从事华夏文明与传播研究,老子传播学,宗教传播研究,话语权研究,海峡传播研究。已出版《和老子学传播》、《中国道家之精神》、《先秦两汉道家科技思想研究》《<道德经>与当代传媒文化》等专著15部,在《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靠前新闻界》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各类课题10余项,其论著连续三届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三等奖。 目录 创刊贺词 郑学檬(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原常务副校长)贺词 孙旭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贺词 陈培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贺词 赵振祥(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贺词 戴元光(上海大学教授)贺词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贺词 吴予敏(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贺词 陈国明(美国罗德岛大学教授)贺词 邵培仁(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贺词 黄鸣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贺词 中华文化传播史 诞生与绵延的奥秘――中华文明的传播内核与传播特质 徽州祭祖中的宗族社会文化传播研究 社会治理:中国古代格言传播的启迪 中国姓名文化中的华夏传播观念探析 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图像与图像学研究 16―19世纪世界体系中的景德镇:文化传播、劳工抗争与遗产反思 文化传播理论视域 “中国性”与东方学:马克?吕布的影像中国叙事 身体传播论纲――华夏与全球的视角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孔子学院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路径探析 “文化自信”作为国家战略的意义及其建构策略许正林 研究动态 “中”、自我能力、社交传播(沟通)能力:一个中国的视角 用“问题意识”观照“内在理路”――评谢清果新作《华夏文明与传播学本土化研究》 编后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华夏传播研究:第1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谢清果 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2212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1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19.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