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千年,横跨七区的大运河北京段,将全面实施遗产保护、环境整治、水系治理、文化挖掘、旅游提升和跨区域合作工程,在新时代创造性、高质量地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本书寻访大运河文化带,传承北京历史文脉,听历史古都北京在其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与大运河结下的这段不解之缘。
图书 | 走读大运河(精)/北京人文地理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纵贯千年,横跨七区的大运河北京段,将全面实施遗产保护、环境整治、水系治理、文化挖掘、旅游提升和跨区域合作工程,在新时代创造性、高质量地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本书寻访大运河文化带,传承北京历史文脉,听历史古都北京在其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与大运河结下的这段不解之缘。 作者简介 王越,北京地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北京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先后任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六系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北京市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政策研究员。致力于人文地理和北京文化研究。 著有《奥运北京丛书·人文北京》《胡同与北京城》,主编《中国地理》等。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奖、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奖。 内容提要 作为科普知识普及读物,本书旨在介绍北京作为我国的历史古都,在其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与众多的河流结下的不解之缘;讲述北京三千年开渠济漕的运河故事,大运河文化带作为古都文脉的历史地位,北京在新时代创造性、高质量地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成就。同时结合地理点的有关人文背景配以图片,供走读大运河和准备领略大运河北京段风采的广大读者赏鉴。 目录 第一章 上善若水——河流开启北京文明之光 中华文明第一摇篮 优越的地理条件 河流孕育“北京人” 黄帝南渡——阪泉之战与华夏古国诞生 北京地区最早的城市——蓟城 第二章 开渠济漕——北京首都地位形成的轨迹 北京最早开凿的沟渠 汉魏对北京运河的贡献 戾陵渠引水高梁河 首屈一指的隋唐大运河 首都地位的序曲 金中都奠基大运河格局 元朝开凿京杭大运河 明清北京大运河 第三章 古都文脉——走读大运河北京段 运河源头的“敬水文化” 北京最早的水库——昆明湖 京味文化的靓丽名片——什刹海 沿着玉河游二闸 通州古城的漕运文化 第四章 保护传承——新时代统筹推进北京大运河文化带 擦亮国家文化符号 《规划》的基本内容 《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走读大运河(精)/北京人文地理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8752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84 |
出版时间 | 2021-04-01 |
首版时间 | 2021-04-01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80 |
CIP核字 | 2021037016 |
中图分类号 | K928.42 |
丛书名 | |
印张 | 9.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7 |
宽 | 152 |
高 | 2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