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注意力:分心时如何保持专注
内容
亮点展示

c8348971548e8927.jpg

内容简介

我们正处于一场注意力危机中。源源不断的信息洪流,让我们无力承受,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注意力难以集中。

在本书中,注意力专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斯特凡·范·德·斯蒂杰解释了注意力是如何工作的,并就如何在被智能设备包围的干扰世界中保持专注提供建议。

本书向读者科学地解释了:

·注意力是如何工作的;

·对于注意力有哪些误区;

·注意力为何难以集中;

·如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如何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如何执行好多重任务。

作者简介

斯特凡·范·德·斯蒂杰: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认知心理学教授,著有《注意力如何运作:在一个充满分心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路》。

精彩书评

“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智的旅程,描述了电子屏带来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疯狂世界。斯特凡·范·德·斯蒂杰是位和蔼可亲的怀疑主义者,在本书中探索了避免陷入注意力危机的急迫性和必要性方面已知与未知的科学理论。”

——Jeremy M.Wolfe哈佛医学院

本书包含了我们正在用我们的技术(尤其指智能手机)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我们如何避免它的强迫性和上瘾性。这本书从行为主义讲到认知主义,也包含了两者之间的所有话题。简单明了,有趣,可读性很强。” ——Larry D.Rosen 《分心的大脑:高科技世界中的古代大脑》合著者

“这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探索了当我们集中注意力时,大脑中会发生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保护生命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我们的注意力。”

——Catherine Price,《如何与手机分手》的作者,Screen Life Balance的创始人。

目录

001 序 言

025 第一章|人的注意力为何难以集中

028 工作记忆如何存取信息

034 将信息保留在工作记忆中

038 工作记忆中可以存储哪类信息

049 注意力在工作记忆中的作用

056 工作记忆负荷过大难以有效集中注意力

061 第二章|多重任务处理应该在何时做

068 媒体使用和执行多重任务

070 工作场所的“一心多用”

075 多重任务与习得

080 多重任务与学习

088 执行多重任务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095 第三章|信息发送者:你如何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099 保持注意力集中你可以坚持多久

107 上课时的注意力持续时间

111 休息的重要性

116 信息发送者的责任

121 第四章|信息接收者:如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124 人们集中注意力时为什么会消耗大量的精力

130 走神怎么会对注意力集中有好处

144 如何再次精神抖擞

147 你可以通过训练提高注意力

151 冥想的价值

156 离线休息

160 提高注意力的其他方法

163 第五章|驾驶时注意力的重要性

171 驾驶中的自动行为

175 行人和注意力缺失

184 解决办法

189 第六章|我们都要被逼疯吗

199 注意力的演变

205 寄语

211 致谢

精彩书摘

早在公元 1 世纪,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就说信息太多了。当时流通的书不计其数,以致塞涅卡担心信息泛滥会变成分散注意力的主因。18 世纪的德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当时一个严肃的话题就是“图书瘟疫”——图书泛滥成灾。信息随处可见,人们担心这会对人类集中注意力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从印刷机的发明到今天数字化的兴起,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带来相应的问题。关于日益增加的信息对人类专注力造成影响的担忧已不再是一件新鲜事。每次取得新的进步,人类就会害怕可能达到脑容量的极限。虽然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但人们越发理解这种担忧。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用千字节和兆字节谈论信息,而现在是用泽字节和尧字节。由于更高速的网络、更先进的存储方法和更快的计算速度及便携式处理器的出现,信息量与日俱增且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谷歌(Google)和脸书(Facebook)可以通过追踪人们的网络行为准确了解其兴趣爱好,这意味着商家将根据人们的喜好推送广告。(我知道谷歌会根据我的浏览记录来推送广告后,每次我偶然点击一个链接时总会感到有点儿恐惧。)

数字化的步伐如此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唾手可得的信息与日俱增,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处于注意力危机之中。不信的话,看看每周发表文章的数量吧,如此庞大的数量警示我们社会媒体和智能手机正给人们的创造力、生产力和专注力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社会媒体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分散进而承受压力,因此讲述如何远离数码产品类的图书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由于沉溺于智能手机造成的交通事故持续增加,沉迷于电子设备而患有睡眠障碍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我在前作《注意力的工作原理》中解释了注意力的基本原理。自此,在采访时或读书见面会上,很多人不断地问我同一个问题:社会日新月异,这会给注意力带来什么影响?这个问题似乎对很多人至关重要。当今社会人们时时刻刻都在经历高度的注意力分散和信息冲击,许多人发现很难集中注意力。

孩子们现在的成长环境与20年前截然不同。青少年是社会媒体等分散注意力物品的主要消费者,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这种持续且轻微的注意力分散会造成他们错误地使用专注力。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他们精神萎靡或无聊时,尤其在智能手机出现后。即使青少年能够静下心专注于学习,信息提示音也会使其注意力再次分散。难怪越来越多的老师抱怨难以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即使教室里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老师与智能手机之间的较量依然存在。

智能手机也越来越干扰家庭生活,父母甚至发现很难找到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手机一响,父母便会丢下与孩子们一起搭建的积木去接电话,而回来后再重新静下心来陪孩子玩要花费很长时间。有时候电话、消息太多以致无法再陪孩子玩耍,同事发来的信息要么会破坏亲子沟通的气氛,要么会迫使父母去工作。

当然,并非各类图书及媒体中描绘的场景都是准确无误的。现在错误信息满天飞,我们决不能相信我们都将经历“数码痴呆”(过分依赖电子产品导致的记忆力衰退),也不能相信人类智力水平最终会骤降,然而仍不能掉以轻心。多任务的趋势和面对无穷无尽的信息意味着我们当中很多人很难集中注意力,但也有好消息:数字社会的兴起促进了另一种发展,即人类行为和大脑方面相关知识的发展。

我们对注意力运行机制的了解越来越多,这有助于我们找到运用注意力的最佳方法。面对源源不断的信息,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解决方法就在我们手中——要做出正确的选择。话虽如此,避免陷入注意力危机并不是简单的事。我将会在本书中明确区分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若想保持专注,发出或接收信息双方都需做出调整。所有人每天都既是信息发出者也是信息接收者。若必须做演讲或做视频,此时你就是信息的发出者,当听讲座或者读一本书时,你就是信息的接收者。一方面,信息发出者必须尽量通过一种便于接收者集中注意力的方式传递信息来保持接收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信息接收者必须明智地使用他们的专注力以避免自己注意力分散。这不仅需要合理地设计工作、学习空间,也需要接收者竭尽所能地训练专注力并保持大脑清醒。幸运的是,科学并不缺乏解决方案,而我也将不遗余力地向读者解释这些解决方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注意力:分心时如何保持专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荷] 斯特凡·范·德·斯蒂杰
译者 译者:王庆忠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513365
开本 32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21-10-01
首版时间 2021-10-01
印刷时间 202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20
CIP核字 2021154253
中图分类号 B842.3-49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