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堂。摄影师,1934年出生,安徽省阜阳市人。1957年师范毕业;退休前系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安徽省艺术摄影学会理事,阜阳市摄影家协会顾问。
1986年11月10日参加西安全国摄影美学理论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30多年来在各级摄影作品展和各类图书报刊发表数百幅摄影作品;1995年退休后致力于阜阳地区民间戏曲艺术研究,在《阜阳文史》《志鉴》等刊登研究文字20多万言。
图书 | 阜阳群众艺术史 |
内容 | 作者简介 刘敬堂。摄影师,1934年出生,安徽省阜阳市人。1957年师范毕业;退休前系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安徽省艺术摄影学会理事,阜阳市摄影家协会顾问。 1986年11月10日参加西安全国摄影美学理论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30多年来在各级摄影作品展和各类图书报刊发表数百幅摄影作品;1995年退休后致力于阜阳地区民间戏曲艺术研究,在《阜阳文史》《志鉴》等刊登研究文字20多万言。 目录 章 先秦 滥觞期的阜阳艺术 节 夔及夔文化 第二节 乐舞 第三节 角抵戏与戏剧萌芽 第四节 故事 第五节 楚文化 第二章 秦汉 大一统时期的阜阳艺术 节 秦江山、楚文化 第二节 乐舞百戏 第三节 从百戏到杂技马戏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 动乱时期的阜阳艺术 节 口技 第二节 从角抵到斗牛舞 第三节 从角抵戏到嬉戏 第四章 隋唐五代 封建盛世中的阜阳艺术 节 旱船 第二节 舞剧 第三节 梨园传世 第四节 道情 第五节 佛道教音乐 第六节 灯会 第七节 剪纸陶瓷 第五章 宋辽金元 南北对峙中的阜阳艺术 节 南北对峙中的阜阳文化 第二节 元杂剧 第三节 木偶(戏) 第四节 清音与清音戏 第五节 乐舞 第六节 快板评书三句半 第六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 封建晚期的阜阳艺术 节 凤阳花鼓 第二节 花鼓戏 第三节 花鼓灯 第四节 高跷 第五节 梆剧(梆子戏) 第六节 几个小剧种 第七节 戏台、戏楼 第八节 曲艺 第七章 清后期 西学东渐时期的阜阳艺术 节 摄影术的传入(从欧洲传到阜阳的摄影术) 第二节 西洋音乐的传入 第三节 西洋画的传入 第八章 民国 社会转型时期的阜阳艺术 节 京剧 第二节 话剧 第三节 曲剧 第四节 舞台春秋 第五节 轶闻趣事与其他 第六节 抗日(战)时期的戏剧活动 第七节 戏园 第八节 文博图(三馆)变迁记 第九节 民国时期的歌曲活动 第十节 民间舞蹈 第十一节 娱乐文化 附录一 照片 附录二 插图 附录三 阜阳民歌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是阜阳文化史系列丛书其中一本。阜阳民间艺术底蕴深厚,种类繁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是阜阳群众智慧的集中展示和阜阳文化魅力的集中体现。全书分别介绍了阜阳民间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杂技、剪纸、泥塑、陶瓷、年画等,书后附表格和图片资料,旨在通过对阜阳群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阜阳群众艺术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敬堂编 |
译者 | |
编者 | 编者:刘敬堂 |
绘者 | |
出版社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042416 |
开本 | 24cm |
页数 | 2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1 |
出版时间 | 2019-04-01 |
首版时间 | 2019-04-01 |
印刷时间 | 2019-03-01 |
正文语种 | CHI |
读者对象 | 一般读者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研究与交流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0 |
CIP核字 | 2018254519 |
中图分类号 | J120.97 |
丛书名 | 阜阳历史文化丛书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5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