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强大脑(超级记忆力养成计划)
内容
试读章节

大脑功能只开发10%?你所熟悉的大脑知识谬论!

记忆是大脑的基本功能之一,在分享记忆方法之前,我们先看看关于大脑的三个常识问题。

人类的大脑功能被开发了多少

2013年,在一次超过2000名美国人参与的民意测验中发现,有65%的人相信人类只开发了大脑功能的10%。2014年上映的科幻电影《超体》也利用了这一观点。在影片中,女主角露西的大脑功能被开发到100%,之后她变得无所不能,可以利用脑电波隔空移物,甚至还能改变自己的形体。

人类的大脑果真像上面提到的那样,还有大部分功能未被开发吗?事实并非如此。关于大脑功能未被完全开发的观点要追溯到1908年,当时美国的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提出“我们现在仅仅只利用智力和身体的一小部分”。其他人引用时添油加醋,最后就变成了人类的大脑功能仅被开发了10%。这只是一个源头,后来很多巧合又强化了这一观点。

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卡尔·斯奔策·拉什雷利用老鼠设计了一系列的迷宫实验,用来确定大脑中关于记忆功能的位置。拉什雷先训练老鼠完成简单的迷宫任务,然后将其大脑不同部分的皮层切除,20天后再测试老鼠完成迷宫的成绩。实验表明,只要保留老鼠一定量的大脑皮层,即使切除皮层中较大的部分,老鼠解决简单任务如走迷宫的能力仍不受影响。有部分宣传者对这些数据进行过度解释和夸大,导致人们认为大脑中只有一小部分被利用了。

20世纪30年代,神经科学家利用电刺激来研究人的大脑,通过电刺激唤起负责感知和运动的大脑皮层。结果发现,能被唤起的区域比例很小,其实更大部分的区域是非感觉和非运动的区域,不能通过电刺激来唤起。神经科学家由此得出结论,大脑的很多区域都没有被利用。

然而,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也在显示,人类对大脑的使用比例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根据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对人脑结构的计算,现代人类的大脑重量约占体重的2%,却消耗了人体总能量的20%~25%。如果现在大脑只被利用了10%,那么一旦运转到40%,人类的能量就会无法承担大脑的消耗。另外,“脑不用不灵”,大脑必须依靠使用来保持健康。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有10%~20%的神经元呈弥散性丢失,这足以对记忆和意识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如果90%的大脑不活动,大脑中许多神经通路就会退化,大量不被使用的神经元将会萎缩死亡,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将昏迷不醒。再则,依据核磁共振及其他检测,即使在睡眠时,大脑也不存在非活性的区域。所以,我们对大脑的使用率远远超过10%。

但是,大脑已经被充分使用并不能否定学习方法和努力的价值,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带来的结果会有巨大的区别。就像使用相同的材料,大师设计的作品和新手设计的会有天壤之别。我们不应该过分关注大脑的天赋,而是学会利用合适的方法提升使用大脑的效率。

左撇子是不是更聪明

左撇子在人类中的占比约为12%,有非常多的事例似乎都在证明左撇子会有更优秀的表现。在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建筑学院里,有29%的教授是左撇子;20世纪70年代,排名世界前4的优秀网球选手中,有3名是左撇子;法国击剑队的15名队员中,有8名是左撇子;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员在统计有卓越数学表现的孩子时发现,左撇子比使用右手的人数几乎要多一倍;还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如卓别林、毕加索、达·芬奇、居里夫人、亚里士多德、拿破仑、比尔·盖茨、奥巴马等,他们都是左撇子。左撇子更聪明吗?如果真的是这样,为什么自然选择的规律没有让左撇子成为我们中的大多数?

社会学家的大量调查发现,左撇子和使用右手的人在智力方面的表现是一样的。左撇子在某些特定的领域确实更有才能,比如空间想象、音乐和美术等,但同时在左撇子人群中有较高比例的人有学习障碍。我们可以引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结论解释这种现象。美国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他的研究发现,左脑在逻辑、语言、数学、文字、推理分析等方面有比较优势,右脑则在图画、音乐、想象、创造等方面有比较优势。因为左手是右脑控制,所以左撇子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右脑,可以在空间想象、音乐和美术等方面表现得更好。但左撇子对左脑的锻炼不如使用右手的人,所以他们在阅读、理解等方面表现会稍微差些。从上述关于左撇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怎样使用大脑,大脑就会有怎样的表现。所以,我们强调大脑要平衡发展,不要过分地突出对某个脑区的开发。(P2-4)

作者简介
李威,深圳首位世界记忆大师,中国少有世界脑力锦标赛国家团队优选三名成员之一及个人总季军,5枚世界脑力锦标赛单项奖牌获得者,入选“中国不错大脑人才库”,江苏卫视《不错大脑》节目中国战队队长及出场次数纪录保持者、深圳果冉高效学习法教育中心创始人。
后记

超级记忆力的进阶与提升

阅读完本书,你对提升自己的记忆力是否有信心,对后续的学习和提升是否有方向呢?为了明确后续的进阶和提升方向,我给大家提一些建议。

在提建议之前,首先要讲三个故事。第一个是关于数字记忆的故事。魔力之七是在心理学领域被广受认可的规律,这个规律制约了人们的想象力,很多人在遇到记忆难题时都以此为借口逃避,但也有很多实验对它发起挑战。1929年,两个大学生进行了四个月的记忆力练习,来提升自己的短时记忆能力。结果不是让人特别满意,一个人的短时记忆数字是13个,另外一个人则是15个。虽然提高数量不多,但却是有所突破。

后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大学生史蒂夫也参与了这个实验。他找到一些方法,比如把数字变成日期和时间、对数字进行有效分段等,经过两年半的训练,他记住了82个数字。这是当时的世界纪录。

科学不断前进,记忆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好。2016年,世界记忆力锦标赛比赛中,美国选手能够连续不断地记住456个数字。这位选手接触记忆方法的时间并不太长,不超过一年,但是效果惊人。

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世界上虽然没有捷径,但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当你用更好的方法学习时,一定能够实现更好的效果,前提是持之以恒。

第二个故事是,1763年,7岁的莫扎特在欧洲进行巡演,举世震惊。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音乐神童,认为他具备的完美音高是一种天赋。2014年,日本心理学家对24个2~6岁的孩子进行培养,经过大约一年半的时间,所有孩子都被培养出完美音高。事实证明,完美音高并不是一种天赋,在合适的年龄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培养,就可以培养出来。记忆能力也是如此。

那么,能力是如何被培养出来的呢?经过一定的训练,大脑会形成一种新的能够支持大脑高速运转的特殊回路,这种回路可能是在音乐方面让你表现出超高的能力,也可能是在记忆方面。莫扎特的父亲是音乐家,在莫扎特很小的时候就对他进行训练,所以莫扎特形成了特殊的大脑回路。基本上,所有的世界记忆大师都经过了长达几个月的专项训练,这些训练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了特殊的记忆回路,所以他们能够记得更快、更持久。

第三个是我自己的故事。我参加过国内权威的基因检测项目,在记忆方面的天赋属于一般水平,这与我在学习方面的记忆表现是一致的。在考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把四、六级的单词全部背下来,这对于我来说太难了。大四的时候,我看到一篇关于我们学校的学生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的新闻。我对记忆问题特别感兴趣,于是参加了相应的讲座和课程的学习。刚开始,学习进展并不快。有一次,我给室友展示10分钟记一副扑克牌。他问我世界记忆大师用时多少。我回答“52秒”。他说,差距挺远的。但,我并没有因此气馁,仍然坚持练习。其实,后来的专项记忆训练进展也不顺利。比如,世界记忆大师考核标准中有一项是2分钟内记住一副扑克牌的顺序。我一直维持在2分钟的水平,一直练习,反复练习,后来突然发现由2分钟变成了1分钟,量变引起质变。也许是经过反复的训练,我的大脑中形成了特殊的大脑回路,所以效率突然大幅提升。很多时候,你再坚持一会儿,就会发现事情开始有转机。

学习记忆方法也是这样。只知道一些道理,没有亲身的实践和反复的应用,很难形成相应的大脑回路,也很难有大的改观。故事还没有结束,当年打击我的室友看到我在电视节目《最强大脑》上的展示后,发现训练确实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记忆能力,于是他也开始参加练习,后来在第25届世界记忆力锦标赛中也获得了“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

故事讲完了,相信你们也明白了我的建议。在记忆力进阶和提升方面,我想用六个词语来概括:体系性、灵活性、全面性、丰富性、快速性和持久性。

第一,在方法掌握阶段要建立体系性,要知道所有的记忆方法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它们为什么会有用,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体系,要对它们有全面的了解。

第二,在方法选择上要具有灵活性,知道针对每一类知识的最合适的记忆方法。

第三,在知识观察时要有全面性,学会整体观察,也学会细节观察。

第四,在知识想象方面要有丰富性,能够知道知识转化的多种方法并灵活运用。

第五,记忆过程的快速性。在世界记忆比赛的过程中,对世界记忆大师的要求是2分钟内记住一副扑克牌的顺序。

第六,记忆保持的持久性,必须记得快、忘得慢。

记忆乃智慧之母,是进行思维、想象等其他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而记忆方法是一种工具,希望你能用这样的工具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和学习,使学习与工作变得更高效,从而让自己更轻松、更自信。

李威

书评(媒体评论)

为什么有的人觉得记忆信息像呼吸一样简单,有的人却如负重登山一样吃力?在本书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呈现记忆力和记忆方法的全貌,让你在面对记忆难题时多一份从容和自信。

——李威

观察是我的独门秘籍,想象是我的制胜法宝,观察和想象帮助我在《最强大脑》等节目中完成一个个超乎想象的挑战。

——王昱珩

学习有方法、记忆有诀窍。用谁的方法记单词不重要,记住并能使用才是关键,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申一帆

无论是本科、硕士、博士横跨三个专业,还是创造“水下盲拧复原魔方”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记忆技巧都给我带来很大帮助。

——贾立平

目录

第一章 关于记忆,你需要先了解这些

 大脑功能只开发10%?你所熟悉的大脑知识谬论!

 记忆的决定因素:多感官助力记忆

 记忆的四大规律:远离那些记忆的“雷区”

 记忆力的最佳伙伴:观察、想象、联想

 攻克记忆难题:配对联想法与串联法

 找到适合的记忆方法,选择正确的记忆策略

第二章 记忆宫殿法则:带你穿越记忆的迷宫

 记忆宫殿法之“地点定桩法”

 记忆宫殿法之“人物定桩法”

 记忆宫殿法之“身体定桩法”

 记忆宫殿法之“标题定桩法”

 记忆宫殿法之“数字定桩法”

 记忆宫殿法之“熟词定桩法”

 记忆宫殿法之“配图定位法”

第三章 单词宝典:你不得不知的英语单词超强记忆法

 单词记忆秘籍:熟词字母编码法

 字母组合编码法:熟词字母组合编码法

 记忆单词的“野路子”:谐音法、拼音法

 熟词熟词法、词中词法、字母换位法

 词缀应该怎样记?

 词缀应该怎么用?

第四章 学科记忆专题:攻陷你的弱势学科

 学科记忆专题——语文

 学科记忆专题——历史

 学科记忆专题——地理

 学科记忆专题——政治

 学科记忆专题——数学

 学科记忆专题——化学

 学科记忆专题——物理

 学科记忆专题——生物

 学科记忆专题——医学

 学科记忆专题——司法考试

第五章 生活记忆专题:增加你的智慧技巧

 巧记中国56个民族

 记住面孔:从此告别脸盲症

 玩转魔方:你需要听懂的魔方公式记忆课

 速记扑克牌

 隐藏在生活中的数字记忆

后记 超级记忆力的进阶与提升

序言

最强大脑记忆力,你也可以拥有

2014年电视节目《最强大脑》开播以后,越来越多的朋友对选手的超强记忆表现感到吃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记忆”这个话题。得知选手都是通过练习获得超级记忆力后,很多人都希望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记忆力,特别是那些随年龄增长感觉记忆力明显衰退的人。

但无论是上网查资料还是买书阅读,大家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扰。有人遇到文化带来的困扰,如果你买的是一本外国人写的书籍,你会发现一些关于想象、谐音、编码的举例和中国的文化相差太大,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有人遇到专业背景带来的困扰,如果你买的是一本心理学家写的关于记忆的书籍,你会发现,没有心理学背景知识,书中的结论就晦涩难懂,而且很多理论落后于实际应用,无法解释《最强大脑》选手的一些惊人表现;有人遇到年龄带来的困扰,如果你买的是日本人写的关于超右脑记忆方法的书籍,你会发现,很可能你已经错过了这个方法适用的黄金年龄,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书中描述的效果;也有人遇到方法体系带来的困扰,如果你买的是一本关于高中生应试的书籍,除非你了解整个记忆方法体系,否则你很难在工作中进行应用。

人的记忆能力是由至少四个方面因素决定的:基因、大脑的状态、记忆方法的使用和记忆习惯。2016年,我在国内一家检测天赋基因的权威公司做了全套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由基因决定的长时记忆和情景记忆这两项,我都只属于良好水平,并不出众。我也研究了我的几十名学员的记忆天赋和他们学习表现之间的关系,发现基因决定我们基本的记忆能力,例如机械记忆能力,不同天赋的人有不同的记忆,方法,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能力就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记忆效果的好坏与大脑的状态也有很大的关系。状态好的时候记东西非常快,状态不好的时候背了很多遍也记不住,所以我们要力争让大脑保持在最佳状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很多,比如采用合理的饮食、聆听音乐、调整呼吸、做健脑操等。

记忆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不能绝对地说某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能简单地说哪种方法是最先进的。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只有最合适的方法,没有最先进的方法。在本书中,我们会分享记忆方法所蕴含的心理学原理、每种方法适用的范围及注意要点、记忆方法在不同类型的信息和不同学科中的使用,还会分享很多趣味类的项目记忆,如扑克牌、魔方等,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建立完整的记忆方法体系。

最后,我要介绍一下我们四个人的特点及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的分工。由于我接触记忆方法的时间最长,所以负责整体内容的规划和大部分内容的写作。我在大学时开始学习记忆方法,在工作后持续运用了8年,期间阅读过国内外关于大脑和记忆的书籍超过30本。在工作之余,我参加了世界记忆力锦标赛,获得5枚单项奖牌,并帮助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团体冠军:我还参加过为期一年多的脑科学实验,并在《最强大脑》舞台上完成7个不同项目的挑战。我希望我的经验能让记忆方法的初学者少走一些弯路。

王昱珩具有罕见的观察、想象和形象记忆能力,高考时是全国美术类专业的第一名,所以他负责观察、想象和图形记忆方法的写作。

贾立平是中科院的博士研究生,是盲拧魔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他撰写的理科知识和魔方等智力游戏的记忆方法一定能给大家带来很多启示。

高效记忆方法帮助申一帆在20岁时就保送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除了记忆专业知识外,他还用记忆方法在3天内点背484页的雅思考试单词。他分享的记忆方法肯定会给在英语单词记忆方面存在困难的朋友带来帮助。

掌握科学方法,释放记忆能量,期待和您一起开启奇妙的记忆之旅。

李威

编辑推荐

李威等著的《最强大脑(超级记忆力养成计划)》从记忆里的角度阐述对大脑的开发与应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最强大脑选手普遍会使用的记忆方法,系统而又条理,并分享了各种记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要点,记忆方法在不同类型信息中的使用,这些都有助于读者搭建一个完整的记忆框架体系。

在本书中,记忆方法不仅被使用在学习上,还被广泛使用在实际生活中。超强的记忆力,并不只是学生的工具,在工作和生活中,比比皆是。

内容推荐
4天内熟记400页GRE单词,2天倒背《道德经》,1分01秒,水下盲拧还原两个魔方,在520杯同质同源的水中,找出自己刚看过的一杯,他们是有天赋吗。也许你难以相信,但他们反复强调:超强的记忆能力不是天赋,是后期训练形成的。在书中,中国脑力高水准代表,最强大脑四位脑力大神不仅介绍了配对联想法、串联法、记忆宫殿法等常用的记忆技巧,还展示了这些记忆技巧在学习、生活、竞赛、科研和电视节目等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你展现记忆魔法的魅力。阅读本书,你可以跟随他们的脚步,一步步,踏踏实实,熟悉记忆法则,掌握记忆技巧,将各种记忆规则铭记于心。然后,你需要在学习生活中,练习、练习、再练习。相信,你可以创造自己的奇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强大脑(超级记忆力养成计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95854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18-07
首版时间 2018-07
印刷时间 2018-07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22
CIP核字 2018114009
中图分类号 B842-3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42.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