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论
内容
作者简介
何杨,哲学博士,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暨哲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逻辑史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曾在《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李贤中,哲学博士,台湾地区大学文学院教授兼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思想方法、先秦哲学研究。出版专著(含合撰)十余部,代表性著作有《先秦名家“名实”思想探析》、《墨学——理论与方法》等,在《哲学与文化》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汉学视野下之“中国逻辑史研究”之反思
――以苟子名学研究为例
中国逻辑史研究刍议
中国逻辑史研究与训诂之关系刍议
中国古代逻辑整体性研究初探
“中国逻辑”的建构问题
先秦逻辑史研究方法探析
传统名辩的视域分殊及方法论反思
论证实践与中国逻辑史研究
A Bridge between Philosophy and Philology: A Methodological Problem in Chinese Classical Studies
中国古代算学史研究新途径
――以刘徽割圆术本土化研究为例
医学人文的思维方法
易经的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式盘逻辑大义
经典解释与《墨辩》逻辑研究
墨辩中有关行动规范的逻辑
――以墨子大小取为主的讨论
《小取》“是而然”中的命题、词项与西方逻辑史的一些论述
墨家“实”之意义辨析
“实”的可经验性
――《墨经》“实,荣也”句新解
诡辩抑或误解?
――“白马非马”及其合理性论证
物的可指性
――《公孙龙子?指物论》新解
论庄子、惠施的“大小之辩
近代中国逻辑思想研究源论
《名理探》中对逻辑作为一门科学的讨论
内容推荐
为加强两岸学术交流,促进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发展,由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和台湾地区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首届两岸中国逻辑史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9月2日至9月3日在中山大学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二十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机构的四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大会共有37场学术报告,主要围绕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论展开,并涉及中国逻辑史经典文献的新诠释、中国逻辑史新史料的拓展等议题,充分展示了当前中国逻辑史研究的近期新进展。经会议组委会商议,精选出24篇论文,编纂出版会议论文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杨, 李贤中主编
译者
编者 编者:何杨//李贤中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46269
开本 16开
页数 4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3千字
出版时间 2019-6
首版时间 2018-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734
CIP核字 2019122283
中图分类号 B81
丛书名
印张 3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128.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