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懂心理学怎么管项目
内容
作者简介
高屹,项目管理者联盟不错顾问,英大传媒投资集团《项目管理评论》杂志研究中心主任,《项目管理评论》专栏撰稿人。(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认证PMP,PMI-ACP,PMI-PBA,台湾地区中华项目管理协会认证组织级项目管理专家(OPME)、敏捷项目管理专家(APME)。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其参与和牵头完成的项目包括总装VSAT卫星网建设、铁道部会议电视项目、国家广电总局会议电视项目、全军无线保密通信网络项目、铁通东北环干线传输网络项目等。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1.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并不能“创造出”能量,而是通过建立自信、受到激励,“释放出”既有的潜能。在工作中合理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将对项目工作的实施,目标的达成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被电击的狗
项目工作是团队行为,需要每一位成员的充分努力,以及彼此间的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实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尽力避免习得性无助导致的团队士气低落、涣散,同时还应该有意识地通过让团队成员体会到自主控制给自己带来的责任感、成就感。
3.发泄可以缓解焦虑吗?
我们在工作中都难免遇到些困难,遭受挫折,比如资源紧缺、工期迫近、团队士气懈怠、技术问题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下,我们总是难以避免地心情急躁、情绪低落,怒火中烧,甚至出现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只要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应对策略,就能更有效地处理工作、生活中的焦虑和烦恼。
4.你以为的也许并不是你以为的!
当我们抱怨别人不理解、不公正、冷漠的时候,首先应该主动反省一下自己内心的态度是不是已经出了问题。我们是否已经无端地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受害者”、一个“弱势群体”的位置?如果是这样,那么要想改变沟通的效果,首先需要改变的,正是我们自己的主观认识。
5.你愿意帮助我吗?
经常是这样,那些在我们看来,完全可以施以援手的请求,似乎也不能保证总是获得有效的帮助。难道我们与之打交道的,碰巧都是些生性冷漠、自私的家伙吗?实验告诉我们:人们有帮助与自己是同一类人的倾向。适当的“仪式感”更有助于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如果团队成员能在工作目标上达成共识,将大大增强彼此间的支持与配合力度。
6.冲破社会困境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就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见,冲突是人趋利的本性导致的。研究显示,当人们在一个较小的集体中,每个人都能更加明确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自己对集体的影响,而当这个集体变得较大的时候,人们就更容易这么想:“反正我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而正是这一想法常常导致不合作,甚至引发冲突。
7.别被光环误导
有一首歌唱得挺好: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透过光环炫目的色彩,认真探究人或事的本来真相,才能做到冷静、客观、公正,减少因偏见、盲目造成的失误。
8.看不见的大猩猩
您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钥匙找不到了,翻天动地满屋子找,恨不得把地板都掀起来了。可找了一圈儿,最终却发现钥匙就在桌子明面上摆着呢!要找的东西明明毫无遮拦或掩盖,但为什么我们就是看不见呢?这一种生理与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很难被有效克服的错觉,被称作无意视盲。
9.死人不会说话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归因”错误。也就是用某种特定环境、背景下的结论,来推测更广泛环境的状况。即使在特定环境下的结论是客观、真实的,但放到别的场景中,或更大的环境里,这个结论往往并不具有普适性和全面性。
10.成绩归我,错误归你
自我服务偏差是人们心理上固有的特点和趋势,虽然没必要(显然也不可能)彻底克服,但我们在认清这种偏见本质的前提下,还是要有意控制由此引发的不良后果。
11.不完美才更美
“出丑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强者,请不要为了追求“锦上添花”的效果而太过于“包装”自己。适当地“示弱”,适度地暴露出一些无关大局的“小瑕疵”,反而会帮你赢得更多人的认可与喜欢。请记住:不完美,才更美。
12.会学习的小白鼠
斯金纳通过会学习的小白鼠告诉我们,如果通过对一些貌似平常的行为的深层次研究,能发现隐藏在思想、内心深处的客观规律,就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人们在面对问题时采取更准确、有效的措施。
13.为啥众人拾柴火焰高?
另一位竞争者在场能激发选手的潜能,这就是社会助长现象。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了解了社会助长现象的原理以后,我们知道让火焰更高的重点不光在“众人”,还因为这些人做的“拾柴”这件事儿很简单。
14.三个和尚没水吃
100多年前,法国一位叫黎格曼的工程师将个体在团体中表现出的不肯尽力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当工作任务界定不明确,工作责任分散、当每个人的工作成果不容易被区分、被关注、当群体规模比较大的时候,社会懈怠现象就会发生。
15.得到的快乐能抵消失去的痛苦吗?
先给你想要的,再根据工作绩效表现拿走你想要的,由此产生的激励效果要好于先做好了再奖励,或者做得不好再处罚。自己的钱再被拿出去产生的失落感,要比得到同样的奖金带来的愉快感觉强烈的多!
16.普通人为什么做坏事?
普通人为什么有时会做出令人瞠目的坏事?心理学家对这种无法理喻的行为给出了解释:这些平日里的“普通人”受到了“去个性化”的影响。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所谓“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换句话说,平时理智的个体,在群体环境中变得不理智了!
17.赔钱卖的冰激凌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项目活动中不要忘了,圆满的结尾也同样重要。峰终定律告诉我们,过程中突出的亮点,再加上完美的结局,是赢得客户满意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18.选择题不好做!
准备供客户评估、选择的方案时,应该有意识地避免一次给出多套那种“各有千秋”、“难分伯仲”的选项,这会加大决策的难度和压力。如果必须提供不同的方案,也应该主动区分出“红花”和“绿叶”,让占多数的“绿叶”去衬托那个我们更希望被客户采纳的“红花”,从而起到争取主动,引导客户的作用。
19.个人魅力很重要
个人魅力看起来是个人的事情,但是在工作中又确实会转化成无形而有效的“软实力”。学会管理和改善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有助于提升自身的魅力,进而让工作变得更加轻松、顺利。
20.请你相信我
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通过专业优势提升自己观点的影响力水平;跳出只为自己利益考虑的小圈子,不要一味地自夸,在合理的范畴内适度“曝丑”“示弱”,包括适当地牺牲部分自己的切身利益;以及维系良好、亲近的客户关系。这些方法和技巧都有助于赢得更多的理解和信任,进而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占据主动。
21.心理咨询那些事儿
遇到心理上的困扰,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咨询得到调节、解脱;遇到多变而复杂的工作,不妨试试敏捷的方法和工具,您的项目也能获得更加高效、有益的推进。
22.求人办事儿套路深
当我们要主动争取理利益相关方的支持时,不妨运用登门槛技术,这有利于获得对方的接受和认可。但是,当我们在面对项目中的变更的时候,又要时刻坚持按规范办事的原则,提防受到登门槛技术的干扰,被对方牵住鼻子而难以自拔。
23.你会随大流儿吗?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儿”。如果过度的从众,一味附和,确实又会丧失主见,不利于不同观点、主张的碰撞,甚至出现“集体决策失误”情况的出现。
24.身不由己的服从
服从是双刃剑,正确地服从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帮助目标的实现。而盲目的服从,却可能引发不理智的行为,甚至出现所谓的“集体错误决策”。
25.服从还是不服从?
服从还是不服从,这确实是个问题。当我们能透过行为的表象,发现源于心理的动机,无论是服从还是不服从,都会成为促进我们达成目标的有效动力。
26.都怪你不好
“选择性知觉”是片面的、不客观的,是一种心理学上的认知偏差。摘掉有色眼镜,我们才能看清世界的本来面目,多听听不同的声音,更有助于躲开“选择性知觉”的陷阱。
27.向心理咨询师学习
咨询师不是万能的,有可为,有可不为,这也是心理咨询工作最重要的原则。类比项目经理,在面对和处理团队成员的抱怨的时候,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如何有效、高效地面对和解决团队成员的抱怨,营造健康的团队氛围,项目经理真的应该向心理咨询师好好学习!
28.你听我解释
及时发现团队成员工作中的错误,不忽视,不纵容,同时又能考虑到他们自身因为认知失调而可能出现的狡辩、回避,采取既坚持原则,又充满善意的批评,让被批评者真正做到口服心服,这将对项目目标的实现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9.钱不是万能的
德西效应并不是否认物质激励的作用,必要、及时的物质激励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俗话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真的不是万能的!如果过度依靠物质激励,就可能抵消人们对活动本身的责任感、成就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无从谈起了。
30.项目经理也需要freestyle
管理团队是技术,更是艺术,项目经理在运用管理风格的问题上,确实需要一些“freestyle”的精神,结合具体的项目环境和团队特点、需求,准确应用并灵活切换适当的管理风格,以期获得更好的项目绩效。
31.透过现象看本质
俗话说,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想准确发现行为、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就必须考量不同维度、不同视角的多种因素,比如具体的人,具体的活动和特定的环境,而不要被表象和自己的主观偏见所迷惑。
32.我是主角
焦点效应,实际上只是我们的一种认知错觉。实际上,我们既不会对身边人的偶尔失误给予过多的关注,自己也不会轻易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容易让我们过度紧张的焦点效应,也有它可以利用的积极作用。
33.别拿猫撒气
排解压力和负面情绪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需要,但是简单粗暴地转嫁压力,甚至欺负弱小,却既不是正确的途径,更不是强大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理智地对“踢猫效应”说“不”!
34.飞机真的挺安全
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决策前,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而不要“想当然”,“拍脑袋”,这样就可以有效减轻那些非理性认知对结果的影响,避免被可得性偏差蒙住眼睛。
35.半途而废等于0
半途效应就像通往目标道路上的障碍物,一旦放松警惕,就很容易被它绊倒。我们不但要注意到目标选择的合理性,采取“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还应该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些举措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6.换个角度看激励
对团队成员的激励是一门复杂的技术,同时也是基于心理活动与感受的艺术。如果能抓住人们内心体验的需求,即使只是看似简单的工作方式调整,也能取得很好的激励效果。
37.组织靠不住
遇到问题,多参与团队的讨论,多听听别人的想法,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忽略了群体极化现象的影响,却可能在寻求正确答案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偏移。
38.我们都是活雷锋
利他行为是雷锋精神的外在体现,是人性中自带的闪关点,主动引导,合理激发,有助于利他行为的发生。这不但能提升个人的幸福体验,也会让我们所处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39.眼见未必如实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思是每一个看过《哈姆雷特》这本书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和理解。意识到“眼见未必如实”,就可能在判断和决策的时候多一分谨慎,少一些武断和片面。
40.cosplay的力量
很多年轻人喜欢玩Cosplay,他们的装扮可谓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特别是在一些动漫展的现场,各路二次元的英雄们汇聚一堂。在那些虚拟人物的服饰下,跳动的也是一颗颗表里如一的心吧。
41.从自尊公式说起
詹姆斯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
42.心理测试挺有用
心理测试本身是一个严肃且复杂的活动,需要到专门机构,或由具备测试资质的专业人员完成。网络上的那些所谓“心理测试题”,拿来娱乐一下还是可以的,却不可当真啊!
43.我相信,我可以
自我效能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恰当、准确地运用,能有效增强人们的自信心,加强面对问题、解决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44.主要看气质
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气质是人的天性,虽然气质本身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是任何气质的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不同的实践领域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就与荣耀。
45.换一种方式,一切皆有可能
高明的驯兽师,能让大象学会跳舞。同理,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也能让一个团队焕发出更高的工作热情。只要正确运用强化理论,通过合理的刺激、激励,建立新的有效行为,那些看似山穷水尽的困难也许就会出现柳暗花明的转机。
46.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张国荣在歌曲《我》中唱到: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颜色,这个世界才变得生机勃勃,变得更加美丽。而逆反,就像一副人性的调色板,让社会充满了色彩。
47.我理解你的心情
共情是一种沟通的技术,正确运用共情,能够帮助人们敞开心扉,直面问题。共情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真诚和尊重。
48.你的身体会“说话”
一个人表达出的身体语言是其品德修养、价值观、信念、文化背景及个人习惯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既有规律可循,同时又很复杂、微妙。准确理解并正确使用身体语言,能帮助我们提高沟通的效率,改善沟通的效果。
49.合作才能共赢
谢利夫的竞争与合作实验成功地证明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大社会环境中,即使彼此存在矛盾与偏见的个体、团队之间,依然有可能通过相互支持与配合,实现合作共赢。
50.越是亲人越受伤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们自己的家人一定是我们最坚强有力的后盾。尽管如此,也不要因贝勃定律的影响而忽略了他们利益相关方的身份。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举动,就能获得家人对我们工作更有力的支持。
51.治不好的拖延症
拖延症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疾病,但因为拖延引发的各种问题、麻烦却真的能让人身心疲惫,痛苦不堪!与拖延之间的较量,注定是一场历时终生的持久战,只要解锁正确的方法,我们还是能够做到缓解拖延、让拖延受控。
52.学习,永远在路上!
当我们能用更全面、更广阔的视角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候,我们将获得的不仅是成竹在胸的自信与柳暗花明的喜悦,更有对无限知识的敬畏与渴望。《礼记·学记》上说:学然后知不足。学习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财富,但不断的学习,一定能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共52篇各自独立的文章,每篇文章基本是从某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讲起,通过对实验过程和其揭示的心理学原理的描述,引出该原理在项目管理活动中,包括计划编制与控制、员工激励、团队合作、情绪管理、相关方管理、沟通技巧等多个方面的特定应用。项目管理的核心是人,如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懂心理学怎么管项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屹编
译者
编者 高屹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834678
开本 26cm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9000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CHI
读者对象 项目经理、项目管理者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42
CIP核字 2019155409
中图分类号 F224.5-05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58.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