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间最美夕阳红/和谐家庭人生指导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的晚年是一个霞光满天、夕阳无限好的时期。人到此时才真正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本书以人为本,从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家庭生活、休闲娱乐等多角度出发,推出一套晚年完美生活方略,它将为您更好地创建和谐家庭提供一系列理想方法。

内容推荐

丰富而美丽的人生,和谐而幸福的家庭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著名学者李建军教授传承古老的东方智慧,融合现代科技最新研究成果,撰写了《和谐家庭·人生指导丛书》,本丛书以人文关怀为本,多层面、全方位地探索人生的发展轨迹,破解幸福家庭密码。

《和谐家庭·人生指导丛书》从人的生命开始,到人的生命完结,对人生进行全程指导,为您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窗,透过它您可以发现,原来生命、健康、婚姻、家庭、事业可以如此精彩;世界、人生可以如此美丽;您的家庭生活可以如此充满生机,与众不同……

目录

第一章 人间最美夕阳红

 1.霞光满天说晚年

 2.晚年,与天地共融

 3.平衡是不变的法则

 4.晚年和谐生活密码

第二章 祝寿:生命的礼赞

 1.为什么要祝寿

 2.祝寿礼仪有讲究

 3.祝寿礼品送祝福

第三章 人生的重要转折

 1.60岁不是秋天

 2.向老年平安过渡

 3.揭开生活的新篇章

第四章 晚年:呵护健康

 1.认识身心的变化

 2.呵护,从细节做起

 3.返老还童的秘密

 4.晚年的和合之道

第五章 益寿延年话饮食

 1.饮食与长寿

 2.晚年饮食的原则

 3.晚年养生挑着吃

 4.进补不可过

第六章 生命在于运动

 1.运动与长寿

 2.老年人运动当慎重

 3.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第七章 顺自然而起居

 1.生活起居与长寿

 2.找个安静的环境

 3.衣着服饰

 4.玉,晚年的护身之宝

第八章 颐养天年

 1.颐养天年

 2.60岁:老有所为

 3.70岁:老有所乐

 4.80岁:感受亲情

 5.恋在黄昏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人间最美夕阳红

1 霞光满天说晚年

晚年,是人生一道独特的风景。有一首歌唱得好:“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火红的夕阳,灿烂却不锋芒毕露,临近逝去仍然安祥自若。这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物我两忘,是一种“静观万物皆自得”的怡然,一种漫看云卷云舒的从容。

晚年标志着收获,在饱尝了人生的坎坷与艰辛之后,有的人完成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享受着成功后的荣耀;有的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在喜爱的事业上小有所成,心满意足,在暖暖的秋日下,慢慢品尝人生百味。晚年标志着成熟,几十年风雨的磨练,几十年曲折的经历,使稚嫩变得老练,使单薄变得丰厚,使浮躁变得深沉,使功利变得淡漠。使固执变得随和。晚年标志着智慧,人在青年期增长才智,而运用才智却是在老年期,晚年浓缩了几十年的智慧、学识、经验和能力,正是展示自己才华的年龄。晚年标志着家庭稳定,儿女成家立业,子孙满堂。养老无忧。

晚年标志着回归自我,做自己的主人。人到晚年不再争强好胜,不再争名夺利,一切不合实际的渴望烟消云散,如同返璞归真一般,老年人们只求在人世间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好好享受顺其自然的生活。60岁恰值一甲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有时会出现一种返老还童现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从60岁开始,人便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这是一个人晚运的开始。人生有两个春天,20岁左右是第一个春天,那是生理成熟的春天,正常情况下,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春天:60岁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这是心理成熟的春天,这个春天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的,因为这要靠个人去争取,去创造。60岁是事业上退休的年龄,但这只代表“退”,并不表示“休”,不能把退休看作是单纯的养老,人的自然寿命才过去一半,以后的路还有很长,你可以在60岁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整天无所事事,内心空空,这样人会很快衰老,会生病,会很快离开人世。新加坡对60、70岁的老人不叫老人,叫“乐龄”,言外之意,这是个最快乐的年龄,原本有个“老年人联谊会”,后来就改成“乐龄联谊会”,他们认为“六七十岁是人生最自由的时候,是生命最活跃的时候,是思想最成熟的时候。”而美国则把七八十岁称作金色年龄。

不过,话又说回来,夕阳虽然无限好,可惜已是黄昏时。在《易经》中,64岁为坤卦,六爻皆阴;《周易参同契》曰:“道穷则反,归于坤元。”《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说:“丈夫……八八,天癸竭,精少,肾气衰,形体皆极,齿发去。”这些都说明,人到老年,活力会有所减退。流水东去,春华秋实,生命的规律是不可逆转的。人到晚年,谁也无法抹去岁月留下的印记。这时候,你会突然发现,老伴的头顶不知何时染上了一层白霜,原先一直想减却减不下来的体重,现在开始下降了;你还会发现身高怎么比以前矮小了,腰不那么挺直了,眼睛不知不觉就花了,耳朵不知不觉就背了,手臂上的肉更加稀松了,老人斑遍布手背,腿脚无力了,牙齿开始松动了……各种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现象在不经意间越来越多地降临到自己身上。“殊不知老年之人,血气已衰,精神减耗,至于视听不至聪明,手足举动不随其志,身体劳倦,头目昏眩,宿疾时发,或秘或泄,或冷或热,皆老人之常也。”衰老是生命运动的自然规律的表现,人到晚年,随着身体器官的劳作磨损,五脏六腑的功能渐趋退化,气血亏虚,阴阳不充。内脏不实,邪淫极易入侵,老人的体质必然日趋下降,诸多不适接踵而至。

其实,各人体质不同,衰老的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耄耋犹健,有的人却未老先亡。而且凡事都在人为,大自然给人类120年的寿命,不少人却在壮年染病、中年早逝,在第二个春天来临前就已经病人膏肓,这又如何能谈得上夕阳无限好!这就是不懂得顺应自然所致。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提出,人为“万物之灵”,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但有精神、有意识的人可以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而后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完满地结束天地给予的自然寿命。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类只有遵守自然法则,才可以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也许青年、中年期间你过于渴望成功,过于为家人忙碌,过于追逐名利,静不下心来考虑自己的问题,那么现在时间充裕了,空间广阔了,家庭安定了,可以好好为自己安排一下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怕人老,最怕心老。但愿老年朋友们能重新领略健康、快乐、充实、幸福的人生第二春,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最终在灿烂的霞光中落下帷幕。

2 晚年,与天地共融

包括人体在内,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机统一的。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内,是浩瀚无垠的自然界的一分子,不管是人体的结构,还是人的生长、生活规律皆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即所谓“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因而,无论春夏秋冬、白昼黑夜,还是风雨雷电、山林湖泊,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与自然保持协调一致,人才会更好地生存。但人类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具有了自我意识,有了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不依赖于自然界的行动自由。这种自由的扩张,导致了人天的阻隔,所谓“人之所发,常与天反”。这样的后果,便是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平衡、不和谐,破坏了自然法则,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早逝的现象发生。

我经常提到“天人合一”,到底怎样才算“天人合一”呢?它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二是人与天地相参,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必然引起人体发生某种相应的改变:三是人从自然中获取生存与成长的能量,同时又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从事对自然事物的利用和改造。这三种形式体现的“天人”关系,也凸显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想。

我们强调是以天、地、人综合交互的环境作为综合理论体系的本源,以人的生理、地理体系作为理论基础,有机地结合中国传统学术和西方科学技术,来研究直接服务于人、使人更健康更和谐的方式和方法。这里的“天”有三种含义,即自然天体与自然气候、人类心灵世界中的精神本质;“地”包括自然的地球,玄学中的地理;“人”,是万物的灵长,在自然界生物发展阶段上居最高位置。

所谓的天人合一,也就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综合作用互动的过程。在天体信息影响人体信息发展的大方向时,人的成长发展还受到人体自身以及周边小环境的影响。通俗地说,就是人自身的奋斗与修养、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对人的命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天人感应理论说的不仅是天体对人体的作用,而且包括人体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对周围小环境及天体大环境的适应和改变。因此,我们不仅要能顺天承运,顺乎自然地生活,而且要自强不息,在尊重并利用天时的同时,也能积极努力地运用地利与人和,发掘出自己的潜能,从而双管齐下打造幸福而愉悦的人生。

婚姻、家庭、事业,是人生的三大主题。人到晚年。基本上结束了事业的进程,进入放松和休闲的人生状态,怎样顺利度过这个转折,对一个人晚运的开展是极其重要的。退休后的老夫老妻真正成了相依相偎的“老伴”,能不能在朝夕相处中达到更好地融洽,面对琐碎平淡的家庭生活能不能仍旧保持“耳顺”,“不逾矩”,跟忙碌的子女辈和正在成长的孙子辈能不能和谐相处,身体的健康状态还能维持到何年何月,对老年人来说,这些都是很重大的考验。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关键还是应该以顺应自然规律来进行。P1-5

序言

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安宁、稳定的和谐环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和生活的必要条件。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的存在,离开矛盾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可能发展进步。而和谐正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体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诸多元素实现均衡稳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和为贵”、“和衷共济”、”政通人和”,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和追求。离开和谐,社会无从发展,个人得不到幸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如果社会上家不成家,国又如何能成其为国?建设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面都是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的。儒家始祖孔子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将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精辟论断。对于我们今天的新时代家庭,同样需要树立”家国一理”、“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家庭生活涉及的内容,无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健康、居家安宁、婚姻美满、老人幸福、孩子成长、事业有成等。这也体现了现代家庭小康生活的标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一定要加倍重视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和谐。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到晚年是一个豁达宽容、心态平和的年龄段。60岁能够听得进他人的不同意见,好话坏话尽管说去,不再固执,不再计较,对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种通融、自然、随和的态度。70岁可以从心所欲了,但又能有所约束,不超越一定的行为规矩。人到晚年事业大多划上了句号,家庭已经成熟稳定下来,可以充分享受自由了,这正是一个霞光满天、夕阳灿烂的时段。有人说:“60岁才是真正的人生。”人到晚年,思想和行为才更符合外界的客观规律,得心应手,成熟老练,才真正感悟人生的真谛。

不过,一个人进入晚年,也面临着人生的许多个转折:事业上,意兴正浓的工作骨干开始赋闲在家,朝九晚五的忙碌生活突然被无所事事所取代,以往的名利权势也成为过眼云烟;生理上,人体的各项机能到了晚年以后开始急遽下降,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身体各部件磨损严重,体力、精力、记忆力、知识结构、创新精神等方面与年轻人相比,都有了相当大的差距;心理上,很多人无法适应事业结束带来的负效应,和身体衰老引起的死亡恐惧,以及子女成家、配偶去世等导致的孤独寂寞,此时如果不能迅速调整身心,使之趋于和谐,势必影响到家庭的和谐,进而影响晚年的生活。

本书以人为本,从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家庭生活、休闲娱乐等多角度出发,推出一套晚年完美生活方略,它将为您更好地创建和谐家庭提供一系列理想方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间最美夕阳红/和谐家庭人生指导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建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66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7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