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明碰撞与范式转变(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
内容
作者简介
温馨,女,1985年生于陕西汉中市。2007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系;2011年获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至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汉学、中德关系史等。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德文译著一部,并多次参加在中德两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2015年5月获得德国天主教学术基金会(KAAD)的资助在德国波恩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
主题词
文化交流//研究//中国//德国//19世纪
目录
绪论
一 话题缘起
二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 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的联结
第一节 古罗马至中世纪:欧洲文明之孕育
第二节 从大航海时代至18世纪末:欧洲文明扩张之萌芽
第三节 16~18世纪:日耳曼与中国文明之交流
第二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记述
第一节 19世纪德国对中国之渗入
第二节 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著旅华记述综述
第三节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之旅华记述
第三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识
第一节 中国社会之发展状况
第二节 中国人之人性
第三节 中国人之精神信仰
第四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与中国文明的碰撞
第一节 郭实猎的基督教文明范式:对中国之期待
第二节 李希霍芬的科学技术文明范式:对中国之开发
第三节 福兰阁的学术文明范式:对中国之尊重
第五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的文明范式转变
第一节 历史与个人因素双重作用下的文明范式
第二节 三种文明范式的内在关联:批判与发展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附录1:19世纪来华德国人名录(按来华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2:本书主要参考旅华记述原始文本目录中译文
附录3:本书涉及中国之地名译名对照表(以外文首写字母为序)
附录4:部分档案书影(共5份)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自19世纪起,现代史渐渐拉开序幕,文明和文明
化的语言成为人类交往的主导语言。在多元现代性视
域下,中国与德国之间的文明相遇与碰撞愈发频繁。
温馨著的《文明碰撞与范式转变(19世纪来华德国人
与中国)》依托一手文本资料和档案史料,以“文明
化”和范式转变为理论方法,对19世纪的三位来华德
国人(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的“中国观”进
行分析和梳理。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不
远万里来华的德国人与中国之间进发了怎样的文明碰
撞,由此衍生了怎样的“文明化”范式参与历史进程
?本书从这一视角出发为读者打开一个与历史、文明
、精神相遇的空间,重现这段昨日辉煌世界里的中德
文明交流及互动场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明碰撞与范式转变(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温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22610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20
CIP核字 2018029234
中图分类号 G125,G151.65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5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44:47